近日,臺積電在美建廠終於塵埃落定。據外國科技報消息,臺積電於本月在董事會會議上做出了相關決定,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一座先進的晶片工廠,該工廠將為臺積電生產目前最快、最節能的5nm晶片。
100億美金成本建廠夠不夠?
查閱資料顯示,一座成熟的晶片工廠包括:土地成本 + 成百上千臺機器設備 + 大型動力、檢測、排汙等設施 + 超淨廠房及其配套設施系統 + 研發工程師/設備工程師以及其他工作人員 + 大量的光刻膠、研磨液、晶圓耗材等,以及其他各項費用。
土地成本就不多說了,其次就是高昂的設備費用,何況臺積電計劃建造的是5nm產能的晶片廠,單單是最先進EUV光刻機花費就超過十多億美金。此外還有刻蝕機、離子注入機、量測等設備。總體算下來,120億美金的成本或許都不足以完成一座5nm晶片工廠的建設。
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承諾投入100億美元在美建廠。為了給富士康站臺,川普放下豪言:這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交易之一」,還稱這是製造業回流美國的重要標杆。
富士康在美廠房遲遲未能建立,有一些不得不說的原因,其中一點是因為威斯康星州在最初的合同裡承諾向富士康提供45億美元補貼,然而新的州長認為富士康的項目已經嚴重偏離原計劃,於是放出將取消對其補貼的風聲,結果富士康在美建廠也遲遲沒有見到成效。
關於美國希望臺積電在當地建廠的原因,大部分人都認為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導致了美國對依賴亞洲晶片製造業的擔憂,而臺積電是全球最知名的晶片廠商之一,若合作達成,會給美國本土晶片企業帶來諸多利好。比如高通、博通、英偉達、AMD、Xilinx等,都需要臺積電為其製造許多先進的產品。
臺積電CEO劉德音曾對媒體表示,在美國建廠取決於三個條件:1、符合經濟效應;2、成本有優勢;3、人員及供應鏈要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