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醫保談判來了,「癌症萬能藥」PD-1是今年的重頭戲

2020-12-19 市商網

牛牛君敲黑板:

1、一年一度的國家醫保談判已拉開帷幕,據現場人士透露,多家參與談判企業降價幅度較去年低;

2、今年談判的主要亮點依然是「癌症萬能藥」PD-1/PD-L1抑制劑。根據腫瘤藥物的不成文的規定,「得肺癌者得天下」、「拿下美國市場」、「拿下一線療法」,後續持續關注信達生物和恆瑞醫藥;

12月14日,為期4天的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在北京拉開帷幕。根據現場人士透露,「今年的談判感覺沒有去年狠」,「比之前想的好進」,多家參與談判企業降價幅度在30-40%左右,2019年醫保談判藥品60.7%的平均降幅。受此次消息影響,今天醫藥股表現出樂觀情緒。國內創新藥龍頭恆瑞醫藥股價漲6.48%,生物科技代表企業信達生物漲8.01%。

2020年的醫保談判裡預計有118個西藥品種和56個中成藥品種參與最後談判,略高於去年150個品種,藥品主要主要涉及新冠肺炎治療藥物、癌症、B肝、糖尿病等重大疾病。

今年談判的主要亮點依然是治療多種癌症的PD-1/PD-L1抑制劑。有知情人士透露,PD-1產品或在醫保談判第三天舉行(即12月16日)。

理論上,PD-1抑制劑可以治療所有癌症

PD-1抑制劑直接與人體的T細胞結合,那麼癌細胞便無法與人體的T細胞結合,便啟動人體免疫系統來消滅癌細胞。所以從理論上來講,PD-1抑制劑是適用於多個癌症,如肺癌、肝癌、胃癌等。另外,PD-1抑制劑不會產生耐藥性,可以長期使用。

在2019年的醫保談判中,PD-1領域只有信迪利單抗降價約60%成功進入國家醫保。今年國內PD-1藥物上市有8款,信達生物今年不參與醫保談判,所以剩餘的7款PD-(L)1藥物參與醫保談判,將在12月16日展開。

市場預測恆瑞醫藥PD-1有望在此次醫藥談判中勝出

2020年默沙東的PD-1有望成為「藥王」,外企的主戰場並不在中國。默沙東和百時美施貴寶的PD-1藥物已成為抗癌創新藥賽道的種子選手,這些跨國企業核心收入來源不在中國。在2019年全球藥物銷售額排名榜單中,默沙東和百時美施貴寶的PD-1藥物銷售額均比2018年有所上升,且默沙東的PD-1以50%以上速度增長,有望將成為2020年「藥王」。

從綜合實力來考慮,恆瑞醫藥表現最優。無論從價格、學術推廣、銷售額角度分析,還是恆瑞已獲批的適應症如肺癌、肝癌、食管癌等,恆瑞醫藥均處於遙遙領先地位。

1)恆瑞醫藥PD-1在2019年開始上市,2020年便連續獲得了三個大適應症肺癌、肝癌和食管癌,2020年H1銷售額超20億元,佔40%市場份額,已成為國內的PD-1的「王者」,超越PD-1原研藥默沙東K藥;

2)恆瑞醫藥腫瘤線銷售人員超過6000名,其中PD-1專職銷售人員便接近2000人,比競爭對手的銷售團隊規模一倍還要多。

3)恆瑞醫藥快速部署醫學團隊擴建、數位化營銷轉型;

4)有市場傳出恆瑞PD-1價格降到3萬+元/年,直接降到「地板價」,遠低於君實的10萬+元/年;

百濟神州進醫保意願強烈,君實生物入醫保意願可能不明顯。百濟神州PD-1在2019年12月獲批,目前獲批2項適應症,尿路上皮癌(膀胱癌)和經典霍奇淋巴瘤,競爭較激烈,所以進入醫保意願強烈。君實生物的適應症只有黑色素瘤,在國內競爭只有默沙東PD-1,君實有價格優勢,進醫保意願可能不強。

創新藥投資最佳時間已到來

假如結果是恆瑞醫藥的PD-1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話,對百濟神州和君實生物股價影響較大,對信達生物也大但稍弱。假如PD-1降價幅度低於50%的話,那麼對入選的標的和信達生物都是利好消息,價高銷量大,會有個非常好的銷售預期。

恆瑞現獲批PD-1的適應症肺癌、食管癌和肝癌均為國內的前四大癌症,市場空間大,如順利進醫保則有先發優勢。

為什麼會對信達生物的PD-1傷害會弱點?

在腫瘤藥物市場上,有一些不成文的規定,如「得肺癌者得天下」、「拿下美國市場」,「拿下一線療法」。「得肺癌者得天下」是因為肺癌是癌症患者數量最多,如中國每年新增73萬患者,及龐大存量患者;「拿下美國市場」因為在美國,患者看病吃藥,保險付費,國家不壓藥品價格。因為保險付費,患者對價格不敏感;「拿下一線療法」是因為一線治療患者群體更大,一線治療失敗後再進行二、三線治療。默沙東的PD-1可以治療22個癌症,但60%收入以上來自肺癌。

信達生物的PD-1有望成為國產一線治療方案獲批最多的藥品;在2020年8月公司與禮來戰略合作,禮來會將信達生物的PD-1抑制劑拓展至全球市場,包括歐洲、美國、日本等。另外,信迪利單抗也是獲得了肺癌的一線治療方案,無論是客觀緩解率還是患者總生存率可能為同行業最優。

總結

1、一年一度的國家醫保談判已開始,恆瑞醫藥今年可能多款產品進醫保;

2、根據腫瘤藥物的不成文的規定,「得肺癌者得天下」、「拿下美國市場」、「拿下一線療法」,後續建議關注信達生物和恆瑞醫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市商網無關。市商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

相關焦點

  • 恆瑞抗癌「神藥」PD-1進醫保?對信達、百濟、君實未來有何影響?
    請閱讀《年度醫保談判來了,「癌症萬能藥」PD-1是今年的重頭戲》;  2020年默沙東的PD-1有望成為「藥王」,外企的主戰場並不在中國。銷售額分別為110億美元和80億美元,且默沙東的PD-1以50%以上速度增長,有望將成為2020年「藥王」。
  • 醫保談判DAY1:降幅超預期,涉諾華、禮來PD-1或在第三天
    醫保目錄動態調整後的首次醫保談判來了!不過出人意料的是,今年第一天的主題居然不是「降價」。E藥經理人現場獲悉,今天多家參與談判企業降價幅度在30-40%左右,以獨家品種為主。與歷年醫保談判保持50%以上價格降幅來看,這次談判的好戲還在後面。
  • 「抗癌神藥」PD-1 衝擊醫保:只要能進,我肯定給婆婆用上
    , PD-1 由此奠定了「抗癌神藥」的地位。 不過,「抗癌神藥」最終也沒能拉回蔡謬的生命。2019 年 9 月,蔡謬的身體開始對 PD-1 抗體藥物產生耐藥性,儘管他在這期間已經開始接受另一種治療方法,光動力療法導致了更多腫瘤分泌物的出現,癌細胞隨之轉移,這使蔡謬肝部的腫瘤越來越多。 到了今年年初,「他的肝功能已經完全跟不上了,甚至移植人工肝也不行了,」齊麗莉表示。
  • 醫保談判開啟,抗癌藥PD-1/L1或迎來「靈魂降價」
    2020年12月14日起,為期3天的2020年國家醫保目錄藥品談判在北京西城區全國人大會議中心正式啟動,其中參與談判的明星抗癌藥PD-1/PD-L1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今年9月份,國家醫保局公布了《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情況,共涉及728個藥品,涵蓋751種適應症,但目前尚未確定到底有多少個品種最終參與了此輪醫保談判。
  • 醫保談判最後一天:PD-1戰局慘烈,4家跨國藥企或全軍覆沒
    實際上,跨國藥企在這次談判中的失利,外界早有預測,因為跨國藥企均有維繫全球價格的考慮。PD-1抑制劑是這幾年大出風頭的一款腫瘤免疫治療新藥,被全球癌症病人封了神。不同於手術、放化療和靶向藥,PD-1抑制劑本身並不能直接殺傷癌細胞,而是通過激活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抗癌。這是最近十年腫瘤治療領域最大的突破之一。
  • 2019年醫保談判結果公布:PD-1、C肝...
    加強對各地醫保部門的指導,及時將談判藥品納入乙類目錄範圍。會同有關部門提前做好信息系統調試,指導醫療機構根據需要做好備藥準備,確保2020年1月1日順利啟用新版目錄,讓廣大患者早日受益。民生證券在近日發布的研報中表示,如果僅一種PD-1產品(信迪利單抗)進入醫保,則是以醫保局對納入高價PD-1單抗藥物較為謹慎為前提,PD-1產品會面臨第二次報價時大殺價。從價格來看,參與本輪談判的4種PD-1藥品,信迪利單抗的價格最低。談判之前,信迪利單抗價格為7838元(10ml:100mg/瓶),年治療費用為贈藥前26.6萬元,贈藥後18.8萬元。
  • 2020年度醫保目錄談判結束,釋放了哪些重要信號?
    ┃來源:央視網、中國食品藥品網 夢瑤綜合整理國家醫保局組織的2020年度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談判於昨天(12月16日)結束,此次談判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醫保目錄和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也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 醫保談判下周一見!恆瑞默沙東羅氏暗戰PD-1
    醫保談判的大刀來了作者:冷婧來源:健識局全文2710字,閱讀需9分鐘一年一度的醫保價格談判即將在下周拉開帷幕,醫保局又將佔領輿論的PD-1/L1抑制劑在中國能夠成為新藥創新的「寵兒」,並非完全因為該藥的療效顯著,還在於其實際開發難度相對較低。目前,國內已經上市的PD-1類產品有8個,在研的則有至少30種。行業已經進入飽和狀態,價格戰一觸即發,醫保價格談判正是各家砍價的最好機會。
  • 國家醫保談判落地:創新藥「大聯歡」 國產PD-1全入局 肺癌糖尿病重...
    與往年相比,本次談判降價調入的藥品數量最多,惠及的治療領域最廣泛。國家醫保局共對162種藥品進行了談判,談判成功119種(其中目錄外96種,目錄內23種),成功率73.46%,平均降價50.64%。   從2017年至今,談判藥品總數逐年增多,從降幅上看,前幾年整體降幅分別為44%、57%和60%,逐年走高,今年則有所緩和,為50.64%。
  • 恆瑞或成醫保談判大贏家 國內PD-1/L1市場加速洗牌
    強勢漲停的背後,是恆瑞醫藥旗下PD-1或已進入醫保目錄的傳聞流出。12月16日,為期3天的2020年國家醫保目錄談判落下帷幕。備受關注的抗癌藥PD-1/L1被排在最後一天壓軸。4家外資藥企和3家本土藥企依次坐上談判桌,誰能「躍過龍門」進入醫保,結局落定。
  • 每經數說丨12月上半月新藥研發:2020醫保談判PD-1花落誰家?價格戰...
    每經數說丨12月上半月新藥研發:2020醫保談判PD-1花落誰家?今年前三季度,信達生物PD-1銷售額超過25億元,由此可見醫保的貢獻作用。根據丁香園Insight資料庫,目前國內已有8個PD-1類產品上市,超過30種產品在研。今年的談判,參與者更多、籌碼也更多,最終哪家企業能進入醫保後的大市場,值得外界關注。
  • 國家醫保談判壓軸戲:恆瑞降價超80%國產PD-1陷價格大戰
    千呼萬喚的PD-(L)1藥物國家醫保談判終於揭開了一角。新一輪的國家醫保談判14日正式拉開帷幕,談判持續3天,而此前備受關注的PD-(L)1藥物談判被安排在談判第3天,也就是12月16日。在保密協議的約束下,截至時代財經發稿,仍然沒有一家參與談判的藥企明確公布談判結果或入選價格。
  • 2020醫保談判在京啟動 抗癌明星藥「火拼」
    12月14日,2020年新一輪醫保談判在北京啟動。此次談判為期三天,共涉及到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隨著後起之秀紛紛來到談判桌前,信達生物或將不再是今年醫保目錄中PD-1明星藥企唯一的王者,國內大癌種診療的市場之爭也就此進入白熱化,開啟新一輪火力更猛的「靈魂談判」。6家PD-1產品上場角逐在這場年度拼殺中,抗癌明星藥PD-1仍是全場關注重點。
  • 醫保談判贏家來了:楊森、諾華、羅氏、恆瑞...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國家醫保局主導抗癌藥談判,17個產品通過談判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平均降幅56.7%,而磷酸蘆可替尼片是上輪談判中唯一的出局者,今年終於以全球最低價談判成功。西安楊森(7個品種)根據西安楊森方面消息,此次西安楊森加上續約成功的藥品,共7個藥成功進入談判目錄。
  • 2020年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談判結束;傳微醫擬拆分上市;口腔醫療相關...
    「醫線」是創業邦推出的醫療健康欄目,立足醫療健康一線,捕捉行業內最新動態,嘗試洞察創投新趨勢。醫線周報,為你挑選過去一周(12.12-12.18)最值得關注的「醫線」新聞。、醫養結合、5G醫療、商業險2020年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談判結束12月17日午間,央視財經頻道發布醫保談判最新消息:2020年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談判結束。
  • 抗癌藥PD-1/L1醫保談判結果尚未揭曉,企業成本之戰打響
    12月16日是PD-1/L1企業啟動醫保談判的重要日子,參與談判的共有7家企業。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談判結果尚未揭曉,但該抗癌藥的降價或在所難免。或為了保住利潤,相關企業的拼成本之戰已在打響。同樣在12月16日這一天,PD-1企業百濟神州(BGNE.NS,06160.HK)宣布,其位於中新廣州知識城的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下稱「廣州基地」)第二工廠正式竣工,第三工廠建設也同步啟動。廣州基地也是百濟神州旗下PD-1產品——替雷利珠單抗的重要生產之地。
  • 醫保動態調整臨床價值決定支付標準 PD-1競爭暗流湧動國內藥企志在...
    段靜遠/文  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已經落幕,最終結果尚待揭曉。集中採購和國家醫保談判對於醫藥企業來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兩次大考,今年的國家醫保談判相較去年來的晚了一個月,在北京剛下過雪氣溫降至零下十度的冬天,連續進行了三日。
  • 「地評線」「靈魂砍價」的靈魂——醫保談判定價
    這不是菜市場裡的斤斤計較,而是事關「病有所醫」的國家醫保談判定價。從一毛一毛的錙銖必較,到一分一分的分毫必爭,從第一輪「最大誠意」的報價,到五輪後達成的「全球最低價」,國家醫保局的醫保專家團和藥企間上演的我國醫療保險制度建立3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價格談判,被廣大網友稱為「靈魂砍價」,而靈魂砍價的「靈魂」就是一句話:讓老百姓切切實實用上好藥,用得起好藥。
  • 年度醫保談判來了,創新藥大幅降價能換來什麼?
    回顧創新藥談判制度出臺之前,創新藥上市之初的高定價因素往往制約患者的滲透率,藥物招標、進院採購等環節周期又相對過長,疊加未納入醫保亦會導致在入院和推廣方面受到一定阻礙,因此雖然快速納入醫保往往伴隨著價格下降,但可以帶來滲透率的顯著提升,目前醫保談判已經成為創新藥放量的重要催化劑。
  • 中成藥醫保談判遭靈魂砍價,獨家品種被砍1/3
    「這是你最後一輪報價,請謹慎。」  中成藥企業,今年是關鍵的一年。多位業內人士對《財經》記者分析,國家醫保首次參考地方醫保目錄情況:2019年12月31日前,進入5個(含)以上省級最新版醫保藥品目錄的藥品,可以主動申報國家醫保藥品談判。  隨著地方醫保目錄增補權限被取消,這項政策明年能否繼續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