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那些年我們愛過的路邊攤.有你懷念的嗎?

2021-02-14 阿拉旅遊

和其他地方相比,高校周邊美食不僅價低而且量足。學生們來自五湖四海,因此這裡的美食也是集我大中華飲食之薈萃。久而久之,附近的居民和上班族常常取代學生而成為就餐的主力。來這裡吃飯,不僅僅是因為價格便宜,更重要的是對那種朝氣蓬勃的氛圍的感念和追憶。大概因為這樣,人們對於高校周邊的食物,往往懷著微妙又古怪的「雙重標準」式的寬容:吃到好吃的,便驚喜連連,給予更加熱情的讚美;吃到差強人意的,就說上一句,學校周邊的嘛,不要苛求太多。是否真的物美價廉早已不重要,愛的就是它的青春和豐富。

萬裡學院廣告系。自稱「宅男」一枚,平常喜歡宅在宿舍——當然,挖掘美食這事是個大大的例外。混跡鄞州高教園區4年,吃遍大店小店之後,他還是最喜歡和朋友待在奶茶店、咖啡館,看書,或者打牌,一坐就是一下午。在他眼裡,「南」高教園區是個草木混合著食香的所在。

余杰說,學校後門的「萬裡后街」一度名揚四海,成為鄞州高教園區的一方霸主,周圍學校的學生一到放學就往那兒跑,讓他有種四方來拜的自豪感。後來,后街拆除,街上的攤販或進駐校內,或分散到各個小區,總之是七零八落了。他覺得「萬裡后街」是一個整體,不喜歡拼湊的感覺,於是去的比較多的就變成附近的學府苑了。學府苑是附近學生除了學校飯堂外去得最多的美食街,雖然有點擠,雖然有點亂,但它還是給餘同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肉多料豐的各種套餐飯,比如好吃到爆的雞排,再比如酸爽過癮的「傻佬冒土豆粉」,林林總總,「學府苑就是一個即使破爛不堪你也不會忘記的地方。」


學府苑分兩層,從外面馬路走近,先看到香渝人家、星期八等沿街店面,如果懶得糾結,他會徑直走進星期八,要一份廣受「戰友們」好評的豉汁排骨籠仔飯。往裡走,是一些鴨脖、果汁、奶茶等小食店。後面的兩條街道及其二樓,多見烤肉飯、韓國料理、老北京炸醬麵等實落的正餐。「周記燒鴨飯」就是萬裡后街搬遷過來的,味道很不錯,靠著以前在后街打下的深厚情誼,老闆每次給的份量都特別足。

在學府苑,余杰的最愛是雞排。「第1佳」的爆漿雞排是必點的,還必須撒上他獨家偏愛的孜然粉。賣雞排的老闆已經將油溫火候掌握得爐火純青,雞排出鍋時金燦燦的,咬下去的那一刻,聽見麵包糠集體擠壓碎裂的聲音。脆卜卜的外皮下,雞排鮮嫩的肉汁在口腔絲絲入扣。再配上一瓶冰鎮的可樂,油炸的焦灼感被完美地澆熄,仿佛聽到冰水滴到燒紅的鐵板上「滋」的一聲。冰與火不斷交替,這就是吃炸品的精髓。雞排他大一的時候吃得最勤,後來年紀漸長,口味也慢慢變得清淡起來,撒著孜然粉的大雞排配冰鎮可樂的日子,用他的話說,仿佛是他「一去不返的熱血青春」。

誰說的,大學是最好的時尚學校。上了大二之後,余杰的「美食根據地」已經從「後高中時代」感十足的學府苑雞排進化到學府一號的各種腔調小館了。學府一號是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旁邊的一個住宅小區,環境很不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整個小區街頭到街尾,密密麻麻地開起了飲食店,氣勢越來越壯觀,成為方圓幾裡最有名的美食坐標地。於是每天都能看到扎著馬尾、留著板寸的女生男生,和穿著職業裝的上班族、趿著人字拖的小區住戶,在這裡不斷地交集,擦肩而過。而美食,就是最好的橋梁。

比起學府苑,學府一號的飲食確實要精細講究許多,用余杰的話,「逼格也提升了不少。」同樣是吃麵,這裡有土豆面、南粉北面、長安麵館、諸暨次塢打面、胡小益的面……小店鋪家家窗明几淨,門前擺上一塊小黑板,用彩筆寫上「今日特惠」。

學府一號的美食,品類的豐富毋庸置疑。3元錢1隻的「夾肉多餡」現烤縉雲燒餅攤、小清新的豆花店、豬肉粉條大鍋燉的東北菜館,還有各種冒菜、麻辣香鍋、和牛飯、木桶飯、現烤活蝦、川菜湘菜、水果配送店,應有盡有,頗多新意。


這附近還有一大特色是擁有一大票咖啡館來證明自己的「學府氣息」。早先的「小樹的本雅明」咖啡館在豆瓣上火了以後,這裡迅速成為全城「文青」聚集點之一。店裡陳放了許多別具一格的小物,定期放映類似《鋼的琴》這種文藝電影。另一家「東巴巴意式薄餅店」,店雖小,但勝在用心對待食物,量大且平價,上餐速度快,千層面很好吃,老闆娘也漂亮。可惜的是,這兩家店都已遷出了學府一號——但,新的咖啡館又迅速填補了它們的空白。「養只咖啡館」門口,絲蘿蔓蔓,花草滿道,一個姑娘在照料肉植;「冬約夏至」大大的落地窗後面,店員在無人的午後打瞌睡。還有「7杯半」咖啡、AZ咖啡,各有各的特色,咖啡、甜品、簡餐隨你所愛。若想沾點酒精,旁邊的「藝苑」音樂咖啡酒吧和「調酒師傳說」同樣向你敞開懷抱。


余杰有個初中同學在浙醫藥高專,倆人同在「南」高教園區,時常互相串門,浙醫藥的前前後後也差不多被他吃遍了。後門的貿城中路是他們經常光顧的地方。沿街開了許多學生日用品店、服裝店、飾品店,一到開學這陣子,大紅的水桶和垃圾簍就會滿滿當當地溢出街面,學生來來往往,拎著外帶的午飯挑選,場面很是熱鬧。

貿城中路上的飲食,以小巧為勝。店面小,飲食的品類也少,多偏向小吃類。曼香麻辣燙、老寧波面結面、臺灣飯糰、集鄉客鴨脖,都是這條街的老店了,還有手抓餅、漢堡、骨頭飯、過橋米線,以及晚上出攤的湖南臭豆腐、雞蛋餅等。被這樣一圈中式小吃包圍,吃意式簡餐的「厄爾巴」在中間就更顯得別具一格了。「厄爾巴」的店面裝修得頗有異域風情,店內的披薩被余杰和幾個同學一致點讚。每回來了都要點個料多多的至尊披薩,燻雞肉、火腿片、蘑菇、洋蔥、青椒撒著歡在舌尖跳舞,滾燙燙的披薩拿起來還有拉絲,配上一杯冰桔茶,9寸的量兩個人吃剛剛好。肉醬意面和芝士烤紅薯也是異域風情濃鬱的好夥伴。因為食物做得不錯,所以店裡生意也好,到晚餐時間樓上樓下幾乎全滿。這兒還有無線可用,密碼貼在牆上,邊吃邊喝邊玩手機,可以消磨掉許多閒暇時光。

當然,著名的「貿城中路三家牛店」也是不能錯過的。多走幾步路,過個紅綠燈,走到格蘭雲天小區的後門,就看見「老白七八碗」和「李師傅牛排坊」分侍左右,樣子再低調也沒有了。「老白」家的生煎和餛飩是必點,皮蛋瘦肉粥也很美味,余杰還喜歡他們家的牛肉飯,洋蔥與牛肉帶著湯汁,撒上白芝麻,甘甜美味。「李師傅」家的牛排面則以湯頭濃鬱,切肉慷慨厚道聞名,不供應晚餐,從早上7點賣到下午2點就收工,附近的上班族經常過來排隊趕中午場。這家牛排面從最初的十幾元漲到現在的25元錢,吃起來還是頗為肉痛的。然而軟嫩可口的牛排確實誘人,尤其是牛排筋肉邊緣那點小肥肉和肉筋,混著瘦肉,油麻麻、香噴噴的,那滿足感能洋溢好久好久。鄞州書城斜對面的犄角旮旯裡,還有一家越鄉小吃。余杰喜歡這家的嵊州炒年糕,鹹菜、糟肉、蛋皮、蒜苗、豆腐末混著年糕一起,燉得極入味,每次還沒回過神來,就已經吃到碗朝天了。

余杰說上大學的那幾年他最羨慕那個浙醫藥的同學,校門外一面是貿城中路,一面是泰寓路,又靠近鄞州的中心區,幸福指數在吃的方面簡直高到「爆表」。泰寓路以海鮮排檔、炒菜、大食堂為主等,冠之「華泰餐飲一條街」的名號。川菜、韓國料理、粥煲、年糕、烤魚,在這條不長的美食街上都可以吃到:想吃重口味則有巴實川菜、諸葛烤魚伺候;想吃海鮮了有澎湖灣和阿六頭小海鮮;想吃麵了,千裡香的飄香拌麵和長安麵館的陝西手工面隨意挑;想喝粥了,粥e家和食尚粥道熱氣汩汩地熬上;吃膩了這些,還有林家食堂和小周大食堂給你「家的味道」。

想改善夥食或者請客聚餐的時候,「澎湖灣」是余杰的美食大本營。「澎湖灣」的海鮮,用料新鮮,菌菇高湯浸煮的貴妃豆腐、與龍井茶葉一起炸得酥嫩的美味茶香蝦、個頭大又鮮美的鐵板蟶子,還有魚頭煲、土雞煲和小米糕等幾道招牌菜都是他回回必點的。人均六七十元就能美美地吃上一頓了。

若說平時,余杰去得最多的還是小周大食堂。小周大食堂做的是正宗老菜寧波,主打農家菜,還可以預訂生猛海鮮、魚翅鮑魚,這比普通大食堂可高級了不少,畢竟是「星級大食堂」實力的象徵。味道好,價格實惠,寧波人家裡最常見的香蔥塌蛋都能做得噴香嫩口,燒得油亮油亮的紅燒肉看著就讓人食慾滿滿。一般大食堂不多見的現場製作,在小周大食堂就可以享用到。現場鐵板烤蝦看得人口齒生津,只需跟阿姨說一聲,拿個牌子到自己位置上坐等吃就行了,三四個人吃到60多元就很豐盛了。由於附近小區眾多,常見居民們拖家帶口前來。


和每個城市一樣,寧波也擁有自己的高教園區。一南一北,南邊的鄞州高教園區,集中了諾丁漢大學、浙大寧波理工學院、萬裡學院、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等高等院校,北部高教園區則有寧波大學、寧波工程學院、寧波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

而高校集中的地方,總會有那麼幾條街,有著價廉物美、讓人慾罷不能的美食;總會有那麼一些地方,一批批的學生從這兒離開,卻一直惦記著那邊的種種好滋味;總會有那麼幾條有著無數師生的美食記憶的街巷,充斥著傳奇和八卦。這些地方,不但被莘莘學子所追捧,就連各路好吃嘴也趨之若鶩。今天就隨我們的美食嚮導,一塊兒掉落北高教園區的美食堆裡吧!

張心怡,寧波大學平面設計專業,資深「吃貨」,大學4年吃遍校內校外,屬於同學眼中「看見農貿商品都會兩眼放光」的主兒。臨近畢業的她選擇和同學繼續租住在寧大附近,除了那點說不清道不明的小惆悵與懷戀,美食大概是她不能捨棄的一個重要原因了。

北區的步行街如今是除了「農貿」之外最熱鬧的飲食圈了,一到放學時間,附近學生紛紛湧到這裡來,一時間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南京灌湯包、奉化牛肉麵、實惠鴨脖、阿姨奶茶,以及第1佳的雞排、酷樂小子的手扒雞、農嫂的湯、韓風園的冷麵、煲煲香的煲仔飯、沙縣的牛腩牛肚套餐……各有各的擁躉者。今天是卷個散發黃土氣息的山東雜糧煎餅,還是裝裝洋氣來盒日式和風壽司,全看你心情。

「笨山大叔水晶泡泡鍋」是當之無愧的人氣王。水晶鍋在夜幕降臨後紅光瑩瑩地煞是好看,吃起來更是有情有趣。雞肉鍋、排骨鍋、鮮蝦鍋……各種鍋底可以雙拼,上桌的時候還是生的,燜熟之後開吃,吃得差不多了加湯,涮火鍋,三四個人花上一張「毛爺爺」,就能一個個「腆著肚子」出來。上學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張心怡和她的小夥伴們幾乎每星期都要來這裡報到一次。

附近的點菜餐廳裡最受歡迎的要數「曾記廚房」。沒有明顯的菜系,一般的家常菜都做,一盤酸辣土豆絲也能炒得有滋有味。土豆絲切得細細的,和著幹辣椒快炒,分分鐘出鍋,土豆炒得生脆,又酸又辣,最是下飯。張心怡在「曾記」愛點兩個菜:八寶油條和腐乳包心菜,在她眼中算是「曾記」的特色菜。一頓下來人均也就四五十元,正是物美價廉的好選擇。

步行街入口外新近出現了個韓國烤冷麵的攤子,是張心怡的新寵。幾年前她在天津吃到過一次烤冷麵,從此念念不忘。這次地盤裡乍見,驚喜不已,一嘗,果然也沒讓她失望。一個大叔鐵板現烤,用料非常紮實,黃瓜、洋蔥、烤腸、煎蛋混著冷麵炒,香氣四溢,炒出來滿滿一盒,冷麵非常Q,咬勁十足,6元錢打發掉一頓午飯妥妥的。

寧大本部附近另外一個高人氣的美食據點是農貿市場。這裡是寧大附近一個較為密集的商業區,出了東門走幾步就到。以一個農貿市場拓展開來,郵局、藥店、超市、理髮店應有盡有,吃的穿的用的,各種零碎的日常用品在那裡都可以買到。當然,張心怡向來是穿過服裝攤子、雜貨店,直奔各種小餐館的。好味當、華必和、黃燜雞米飯、農嫂罈子菜、沙縣小吃、大煲口福、上海生煎、黃花牛肉麵、老北京炸醬麵、寧大食府、東北水餃、狀元樓、高老莊……張心怡喜歡十字路口那家上海生煎。1元錢1個,湯汁很足,味道鮮美,最重要的是不油不膩,配著冰豆漿可以連吃好多個。黃燜雞米飯的價格雖然與周邊幾家相比略貴,但是味道卻贏得了她和同學們的一致歡心。老闆人也好,天熱時還供應免費的綠豆湯。另外一家叫做「快樂煲」的煲仔飯,煲底微黃的鍋巴是張心怡的大愛。而黃花牛肉麵,顧名思義就是在牛肉麵中加了黃花菜,讓食物變得油而不膩,附近學子們想吃麵了一般就來這裡。

除去正餐,農貿的夜宵也十分豐富,晚上各色各樣的街頭小攤充斥街道。從縉雲燒餅到溫州瘦肉丸,從花道壽司到紹興臭豆腐,還有各種各樣的粥攤。張心怡最愛的,是一家「老哥燒烤」。招牌極其簡陋,紅底白字顯出一股子風吹日曬久了的蒼白萎靡。但只要一到晚上,場面立馬火爆起來,要上一打烤肉一打生蠔,胃口好的時候再烤點饅頭和金針菇,那叫一個縱情恣意。吃完這些,她通常是要在水果攤挑點水果或者在奶茶店帶杯奶茶走的,農貿商業街上有果麥、一杯鮮、新時沏等多家奶茶店,還有一家叫芒不顛的甜品店,都廣受小女生歡迎。

張心怡說自己除了不太吃羊肉之外,其餘百無禁忌,吃膩第一餐廳和甬江餐廳後,她開始從著名的「雙橋美食街」吃起,逐漸拓展版圖。一年多前,雙橋村被拆,她痛心了很久。後來,寧大本部建起了商業街,由部分原本雙橋的商家和南門商家,加上部分新店家組建而成,共有十幾家。兩家沙縣、熱火功夫、嶺南第一鍋、老鴨面、米文化、特色香鍋、餃子傳奇、蘭州拉麵、吉野屋、一品鮮、金牌牛肉麵、轟炸雞排……幾乎每家都各有特色,除去麥香緣和鴨脖店,其他店家均提供正餐,吃飽完全無壓力。

由於靠近寧大本部公寓和第二餐廳,這裡向來不愁生意,校外的人也常過來換換口味。說起這些店的美食,張心怡最喜歡轟炸雞排家的飯。乍聽以為純賣雞排的店,卻做得一手好飯。花13元點一份雞排套餐,淋著肉汁的滷肉飯配著大大的一塊雞排,上面灑層最愛的梅子粉,吃得肚子圓滾滾。還有一家特色香鍋是她和同學小聚的「根據地」之一,是平常開葷的好去處。所謂特色香鍋,類似火鍋,一桌人吃一鍋菜,牛肉、雞翅、大蝦、金針菇、豬肉、羊肉、火腿腸任意加,鍋底有不辣、微辣、辣三種,食材豐富,味道又贊。一到飯點兒,店裡坐無虛席,有時還得打電話提前預定。

吃了一肚子東西之後,來個涼涼的飯後小甜品解膩才是正道。幾步之外的寧大本部公寓樓下的小甜品店亦是她的摯愛。5元錢一杯的紅豆牛奶冰綿甜又清爽,當年她為了吃這個,經常從住的西區宿舍大老遠走過來。小小一爿店,就設在走廊上,一個帥哥在開放式的窗口裡做冰,對面的窗臺用文藝十足的磚格壁紙貼飾,校園小清新指數爆表,她經常坐在長椅上邊吃邊拍,收穫微博上一溜的「哇這哪家店啊?好有感覺!」之類的評論。

張心怡常自詡,飲食上痴情的人,生活中必定也是念舊的。就比如,她現在仍然願意多走好一段路,到商業街旁邊的嘉盛銀座去,只為了吃上一鍋原來在雙橋時摯愛的「蕪湖砂鍋」,一盡未了的情分。對比旁邊步行街的熙來攘往,嘉盛銀座顯然要冷清許多。她來這裡,沒有太多的選擇,就是吃餃子和砂鍋。原來在雙橋非常火爆的「老地方餃子」和「蕪湖川味砂鍋」兩家店都搬到了這裡。幾個同學都覺得更名為「餃子傳奇」的老地方餃子,離開老地方,味道也跟著變了。哪裡變了也說不上來,就是感覺沒有以前那麼好吃了。只有「蕪湖砂鍋」,去掉了「蕪湖」兩個字,卻還是原來的配方,原來的味道。


老闆娘一見張心怡,馬上遞上一個大大的笑容:「丫頭來啦?好幾天不見你,在忙什麼呢?」那口氣,像是親戚或鄰居家的某個長輩對後生說的話。砂鍋有原味、香辣、酸辣、麻辣四種口味,身為小夥伴眼中的超級「重口」,她常點的是酸辣和麻辣,對她來說麻椒紅油老醋才是王道,嘴巴長泡也照吃不誤。特色砂鍋是必點的,她喜歡各放一半粉條和面,裡面雞脯肉、翅尖、貢丸、大蝦、油豆腐、豆腐皮、海帶絲,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一鍋,呼哧呼哧落肚,最是心滿意足。砂鍋店搬到嘉盛以後,由於地理位置,生意差了不少,她心裡也跟著著急了起來,有陣子逢人便科普:「你造嗎,雙橋那家砂鍋店搬到嘉盛了!」

本文節選自《阿拉旅遊》雜誌2014年9月刊《開學季,帶你吃遍高校周邊美食》一文。iPhone、iPad用戶可在App Store搜索「阿拉旅遊」下載雜誌App,即可查看全文;或可登陸寧波旅遊網、悅讀網、讀覽天下、麥米網等發布平臺,閱覽電子雜誌。

文:黃小瑜

圖:童曉波

出鏡:余杰、張心怡

編輯:小番茄in《阿拉旅遊》雜誌

版權聲明| 本圖文未經授權許可,其他媒體及公眾帳號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編輯。

阿拉旅遊 ·文藝連萌| 覆蓋千萬文藝生活實踐者

寧波八成旅遊家都關注了我們,其中有你麼?

動動手指~~~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你懂的呀


別忘了還有微博~~!!歡迎互動交流~


相關焦點

  • 那些情書,那些信,曾經愛過的人,你還好嗎?
    一封情書就會打開往昔的時光,生命中那些最美好的記憶,就會在眼前鋪展開來,看到那些情書,那些信,總是忍不住會問,曾經愛過的人,你還好嗎?往事經年,我們在紅塵中浮沉,在世俗中遺忘,曾經的你我也許早已變得面目全非,但是我們曾經的感情,卻會被那些美好的文字勾起,我們依然想到的是彼此年輕時的模樣。
  • 長沙火鍋江湖裡,那些我們愛過卻已消失不見的品牌
    以下品牌雖已不在江湖,但我們深愛過,現在依然懷念。曾經摘奪大眾點評芙蓉區火鍋榜桂冠的龍躍望江,這位選手可是聲名赫赫。他在長沙的火鍋江湖中被譽為「賊有靈魂的火鍋店」,以正宗的成都味與超高的性價比一直活躍在長沙老餮的口舌之間。
  • 你相信嗎?我們愛過的每個人,都早已成為彼此的一部分
    每一聲再見,都值得懷念你相信嗎?我們愛過的每個人,都早已成為彼此的一部分。你不可能把一個人完完整整從生命中剔除。當我們在愛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告別。而在我們真正選擇告別之後,卻被迫承擔起這個人的一部分,然後帶著那些共同的特質,繼續往前走。
  • 那些年我們愛過的「原耽」情話,十分上頭!
    那些年我們愛過的「原耽」情話,十分上頭!不怕原耽好看,就怕原耽情話撩人,總有一句能說到你心坎裡,一起看看那些上頭的原耽情話吧。殿下,我永遠你是最忠誠的信徒。這句話出自《天官賜福》,花城對謝憐的感情讓人感動。
  • 那些年,我們愛過的詩——曾卓詩歌兩首
    ——那些年,我們愛過的詩—— 懸崖邊的樹 不知道是什麼奇異的風 將一棵樹吹到了那邊 ——平原的盡頭 臨近深谷的懸崖上
  • 張國榮《明星》粉絲:懷念你在我們心中照耀過,你像那銀河星星
    當你見到天上星星,可會想起我?這首《星星》是哥哥的一首翻唱作品,這首歌的原唱叫張瑪莉,當時歌名叫《當你見到天上星星》,後來葉德嫻翻唱成《明星》後大紅。《明星》由黃霑作詞作曲,霑叔本來想通過這首歌曲來表達道盡掌聲背後明星的辛酸,但這句「懷念你在我心中照耀過」經反覆品味後,竟然成了我們反覆懷念他的呼喚。不只是懷念你,同時也懷念他們,那些曾經帶給我們無數經典無數美好回憶的,那些逝去的明星歌者,黃家駒,梅豔芳,陳百強。羅文,黃霑。鄧麗君。
  • 那些年愛過的幾款香水:祖馬龍、蘭蔻奇蹟、香奈兒,你愛過幾款?
    那些年愛過的幾款香水:祖馬龍、蘭蔻奇蹟、香奈兒,你愛過幾款?叮咚!小夥伴們,你們的小編大大又來找你麼嘮嗑咯!來,今天我們談談香水,你們覺得如何呢?小編覺得要想做一個精緻的豬豬女孩,你們沒有這幾款香水可是不行的哦!
  • 《散文》青春裡,你擁有幾個畢業季
    畢業季那段記憶,是人生最為難忘的時光,也是你經歷最為刻骨銘心的懷念。空閒時,想起當年的畫面,令人發覺那時哭笑不得。  又快到一年一度的畢業季,也是我人生中最後一次畢業季了。聯想到自己不再是學生了,這個畢業季沒有太多感觸。
  • 又是一個畢業季,還記得——那些年班主任給我們寫的成績單評語嗎
    轉眼間,又是一個畢業季,又到了班主任最頭疼的問題——寫成績單評語。是你,是你,是你,我們的小古俊。說了這麼多,金古俊,在這裡,老師懇請你注意幾點:第一,咱能把聰明的腦袋用在學習上嗎?我們現在還是學生啊!
  • 路邊攤,中華美食界的半壁江山
    一座城市最地道的美食風情,往往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路邊攤裡。就像武俠片裡的經典套路,絕世高手恰恰無需包裝,大隱於市。最近擺攤在網上變得挺熱鬧,什麼一天掙三萬、年入百萬的說法……當然,這些新聞看了樂呵樂呵就得。其實,地攤的熱鬧,最幸福的大概還是各路吃貨們。
  • 那些年是我不懂事,告訴自己,愛過你就好
    愛過你是我這輩子最開心的事,我曾經想的那些未來,就隨風散了吧,畢竟你已經離我而去了。我留了你的電話,我說我會賠給你的,可能見我態度還行,你最後說不用了。我想這是我後來不停「騷擾」你的原因吧。女孩,我想你了。
  • 畢業季「催淚」的4首歌,寫給回不去的青春,你聽到第幾首哭了?
    畢業季「催淚」的4首歌:1,《那些年》,九把刀的詞讓所有聆聽的人,將記憶拉回到那個能夠放聲大笑、能夠肆意張揚的青蔥歲月。畢業季「催淚」的4首歌:2,《同桌的你》,在成長的歲月中,曾經陪你笑陪你愁的同桌,願彼此都能珍惜這份友誼,做個永遠的朋友。
  • 有一種刻骨銘心叫《我記得我愛過》!
    何潤東 - 我記得我愛過03:52來自遇見YOU相親交友你可以沉默不語,不管我的著急;你可以不回信息,不顧我的焦慮;你可以將我的關心,說成讓你煩躁的原因;你可以把我的思念,丟在角落不屑一顧;你可以對著其他人微笑,你可以給別人擁抱,你可以對全世界好,你也可以忘了一直傷心的我。
  • 刻骨銘心愛過的人,分開後,這3種莫名的感覺會伴隨你一輩子
    刻骨銘心愛過的人,怎麼可能會說忘就忘了呢?人們都說要忘掉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時間和新歡。但真正刻骨銘心愛過的人,即使分開了,關於他的一切都會留在我們記憶最深處,藏在心底一個小小的角落裡。也許時間真的能洗掉這一切,但是很難,就算是過了千百年愛過的痕跡還是會被埋藏在心底。但有一天無意間觸碰到的時候,還是會感覺到痛。
  • 城管3句話,總結了路邊攤食物的衛生狀況,看完你還敢吃嗎?
    下文轉載自作者:小貓與線團城管3句話,總結了路邊攤食物的衛生狀況,看完你還敢吃嗎?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極為豐富,而中國的美食也是種類繁多,讓人應接不暇,當然對於吃貨來說,美食不僅僅有五星大飯店的特色美味,還有一些特色的路邊攤可以說路邊攤撐起了中國美食的半邊天,這些路邊攤,大都是用移動小車搭建的小棚子,改造的非常特別,這種小攤位隨著客流量的多少可隨時更換位置!
  • 趙名輝塔羅牌佔卜:他愛過我嗎?
    想知道對方究竟有沒有愛過你嗎?那麼本次就來佔卜一下吧。塔羅牌佔卜規則:先不要看下面的答案解析,內心保持平靜、不可急躁,默念本次的問題之後,從下面4張牌中選出一張你認為符合你們當前感情狀況的牌,然後再看答案解析。
  • 席慕蓉《七裡香》:畢業季,以詩為名,把憂傷、懷念、溫馨致青春
    #畢業季年輕的時候,總是有著許多的夢想,對未來充滿希望,所以要急切的奔向大海,當一個弄潮兒;人到中年,或歷經波折,或歸於平淡,曾經的夢想已經破碎,所以才會特別懷念當年那個安放青春的地方。「在綠樹白花的籬前,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綠樹白花,指的就是七裡香,多年生的七裡香樹高達十多米,綠葉成蔭,雪白的花朵一簇簇的點綴其間。
  • 懷念,童年的那些人那些事兒,有同款嗎?
    羨慕當時的無憂無慮,想念那些歡聲笑語。最令人懷念的,是那群小學同班的小夥伴和幹過的那些事兒。讓我們一起來細數,看看有沒有同款的回憶?你挖過蚯蚓釣魚不?現在還敢摸蚯蚓嗎?果樹不高,枝葉繁茂,果子外表圓圓裡面有很多籽,尾部還有漂亮花瓣邊兒。不過以前只懂果子的方言名稱,長大後才知道它有個很美的名字叫「桃金孃」。我們都是帶上家裡奶奶編的那種小竹簍子前去採摘的,想要摘到它還得走挺遠的山路,當時的我們真是精力充沛的娃!
  • 盤點5位那些年我們一起愛過的日劇男神,山下智久現在還是很帥!
    小時候最紅最經典的影視作品除了有臺偶劇之外,當然也有各種好看到爆的日劇啦~今天阿編就來為大家盤點5位那些年我們一起愛過的日劇男神,每一位都是當年的超級人氣王,看完保證你心頭的小鹿又開始亂撞啦!最近剛開設IG的山下智久,短短幾個月就累積了320萬的追蹤數,說他是大家最愛的日本男星應該不會有人有意見吧4.小慄旬同樣也是經典日劇《流星花園》男主角之一的小慄旬,在裡面深情的模樣讓許多女孩們都忍不住深深愛上他啊~小慄旬演過不少經典戲劇,《富貴男與貧窮女》、《無間雙龍》和《信長協奏曲
  • 教師節好禮 送給那些年我們愛過的酷導師
    ……這些老師,都不會出現我們的教室中。如你有幸見證,那些憑藉一席話或一句話,改變了你整個人生或人生一小段道路的老師。那麼在這個教師節,9月10日那天,一定不要忘記,打個電話或發條簡訊給他:老師,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