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攤,中華美食界的半壁江山

2021-01-08 三個料理人

一座城市最地道的美食風情,往往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路邊攤裡。

就像武俠片裡的經典套路,絕世高手恰恰無需包裝,大隱於市。

最近擺攤在網上變得挺熱鬧,什麼一天掙三萬、年入百萬的說法……當然,這些新聞看了樂呵樂呵就得。

其實,地攤的熱鬧,最幸福的大概還是各路吃貨們。

一個合格的吃貨,應該既能享受星級餐廳裡的精緻堂皇,也能在其貌不揚的路邊攤裡找尋專屬美味。

01街頭有美食

前兩天看了一新聞,說深圳「最強臭豆腐攤」,為了躲避城管,每天通過微信群告知顧客出攤地點。顧客提前去排隊,往往等到深夜,攤主才出攤,沒一會兒,臭豆腐就搶購一空。

▲圖/界面新聞

或許,這是個很精妙的營銷手段。但不能否認的是,像臭豆腐一樣的街頭小吃,還是在路邊攤更有吸引力,一旦登堂入室,要麼口味改變,要麼價格翻倍。

其實不止是在中國大陸,全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總有一些離開路邊攤就會失去滋味的美食。

韓國廣藏市場裡熱氣騰騰的炒年糕、細紫菜卷;

印度街頭的鷹嘴豆和咖喱炸餅;

中國臺灣夜市上的牛肉麵、蚵仔煎;

日本大阪道頓堀的大阪燒、章魚燒;

▲新加坡小販中心

到了東南亞就更多了,新加坡小販中心裡的各路美食,越南胡志明市遍布的小吃攤,而在泰國曼谷,有路邊攤甚至獲得了米其林一星。

這些路邊攤創造出豐富多樣的美食,為每個城市打上專屬於自己的印記,代表著當地人和當地文化。

02為什麼路邊攤總是讓人念念不忘?

說起來,中國人對路邊攤的美食也並不陌生,甚至還有很深的感情。

早在東漢時期,中國便出現了夜市;至唐朝時,雖然有「宵禁」制度,但夜市依然普遍存在,南方地區尤其突出。

不過這些都只是前奏。到了宋朝,夜市和路邊攤的規模空前。

南宋時期孟元老在南渡之後,回憶東京即開封的繁盛而作《東京夢華錄》,其中就描述了東京汴梁的夜市和賣小吃的攤子。

「夏月有麻腐雞皮、麻飲細粉、素籤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兒、生淹水木瓜、藥木瓜、雞頭穰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等,皆用梅紅匣兒盛貯;冬月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膾、煎角子、豬髒之類,直至龍津橋須腦子肉止,謂之雜嚼,直至三更。」

▲《清明上河圖》局部

到了南宋,據吳自牧《夢粱錄》記載,臨安夜市早已實現全年365天、全天24小時無休。夜市衣帽扇帳,盆景花卉,鮮魚豬羊,糕點蜜餞,時令果品,應有盡有。

事實上,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美食,都是誕生在路邊攤上的:北京的爆肚、重慶的小面、成都的蛋烘糕、武漢的熱乾麵、長沙的臭豆腐……

而在過去幾十年,我們經歷了路邊攤從無到有,又漸漸凋零的過程,很多攤子,開著開著就從我們的生活中遠去。

十幾年前,北京雙井橋下有一位賣熱乾麵的大叔,雖說熱乾麵在武漢是早餐,但到了北京也就沒那麼多講究了,大叔常常都是晚上出攤。

總擺攤還是不方便,後來,大叔在附近小區的一個角落弄了個鐵皮房,支起了招牌。

最近幾年,搬到了更遠的地方開成了餐館,在某點評上還成了網紅,不知道經營者換了沒有,但熱乾麵的味道,卻變得讓人一言難盡。

▲蔥油餅

很多路邊攤之所以令人懷念,首先在於,能做下去或者堅持下去的路邊攤,都做到了美食的本源——好吃。

路邊攤不同於飯館,有著服務和環境的加成;小本經營也不同於資本運作,沒有那麼多閒錢或者精力去搞營銷。唯一能競爭的就是手藝。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攤子就不說了,但能長期堅持下去還被人記住的攤子,手藝上總還是有些絕活兒的。

除了好吃,中國人對美食另外一個評價維度就是價格了。「好吃不貴」是對很多日常美食很高的褒獎。

於現今的餐飲業來說,最大的壓力恐怕就來源於房租。不用繳納高昂的店面租金,是路邊攤美食便宜的重要原因。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路邊攤的自在灑脫煙火氣,是其它環境難以給予的。

不止於此,路邊攤的存在為很多擁有一技之長卻沒什麼資本的人提供了謀生空間,也讓低收入群體有了廉價的餐飲。

另外,低租金壓力的路邊攤,也能使一些有特色的飲食流傳的更久。

就拿北京來說吧,一有人說起北京是「美食荒漠」,總會有反駁說,北京以前有XXX特別好吃,就是現在吃不到了。

為什麼呢?那些東西費工費力,又不是什麼名貴珍饈,以前做出來擺攤賣了,掙個辛苦錢能養家,現在費了半天勁,還不夠交房租的。

▲武漢保成路夜市

當然,有人一定會提及路邊攤的衛生問題、食品健康問題。但這些不是二元對立的,都可以通過更精細的管理來解決。

開封、成都等地,都有針對路邊攤的精細化管理,「有」和「無」之間,其實還存在著非常非常大的空間。

只有路邊攤穩定經營了,才不會想著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似的賺快錢,就有可能做出更多的美味。

03路邊攤到底有多好吃?

其實,中國很多城市的代表性美食都是打路邊攤起家的。不管時代怎麼變化,有些經典的味道總是難以取代。

在瀋陽,不起眼的雞架,成為這座城市裡老少爺們最愛的下酒菜。街頭支上一個爐子,燉、燻、炸、烤、炒,各種烹飪手法將沒什麼肉的雞架變得有滋有味。

就像一個段子說的:「桌上擺著雞架、抻面、老雪花,就算他是個黑人,你也知道這是瀋陽來的。」

而在緊挨著瀋陽的撫順,當地人將東北魔改版麻辣燙進一步升級,將食材從湯中撈出,撒上白糖,做成酸甜口兒的麻辣拌。

到了東北三省最南端的大連,鐵板魷魚永遠是路邊攤最火爆的檔口之一。

新鮮的魷魚不需要複雜的調味和料理,只要在高溫的鐵板上煎熟,輕輕地刷上一層蒜蓉辣椒即可。對比那些包裹著濃厚醬料的魷魚,這樣做出來的,更能品嘗到魷魚本來的鮮味。

北京的炙子烤肉如今雖然已經進店,但也是由路邊攤發展而來的。

天津的路邊攤更是包攬了這座城市的早點:油條、卷圈兒、鍋巴菜、煎餅果子,乃至大餅卷一切……

南京夜市發達,什麼獅子橋、金陵小區等等,但最讓南京人惦記的還是遍布南京城的賣活珠子的攤子。

「活珠子」是雞蛋即將孵成一個生命但是又沒有完全成形,蛋裡面已經有了頭、翅膀、腳的痕跡。

賣活珠子的路邊攤,一般一個爐子,一口大鍋,白水煮。也會有老闆再帶上一個爐子,放個煎鍋,把裂了的蛋剝出來,放油稍微煎炸一下。

而杭州人用薄餅將油條和青蔥卷在一起,再上鍋煎烤,待到蔥香飄出,刷上一層甜麵醬,便是杭州小吃蔥包燴兒。

除了早餐,宵夜也是武漢美食界的重頭戲。小龍蝦、燒烤名聲在外,但各種滷味攤子才是武漢宵夜最原本的味道。

牛肉、五花肉、肥腸、海帶、千張、乾子、腐竹、藕片都是經典的滷味,當然最出名的,還是滷鴨脖。

武漢有很多滷味界的傳說,都隱藏在居民區的巷子裡。入夜微涼,在街角的手推車上買上一點,享受一個人的深夜食堂。

潮州打冷,指的是潮州大排檔經營的冷盤熟食。滷味、魚飯、涼菜等等,最吸引人的還是生醃的海鮮。

生醃在潮汕有「毒藥」之稱,意指吃過的人都會愛上那個味道無法自拔,猶如中毒。

潮汕人常用蒜頭、辣椒、香菜、白酒、醬油、香油、味精等佐料來醃漬,激發出食材的鮮味。在潮汕的大排檔上,生醃海鮮往往就是估清最快的菜品。

成都的蛋烘糕、重慶的酸辣粉、長沙的臭豆腐、上海的蔥油餅、廈門的蚵仔煎、廣州的燉牛雜……

講道理,如果將中國的路邊攤美食寫盡,弄出幾本專著大概是不成問題的。

篇幅有限,也只能寫這麼多,如果你有特別喜愛的路邊攤,歡迎留言。

- The End -

文 | 衛奕奕

封面圖 | 攝圖網

相關焦點

  • 路邊攤:寧波美食界的半壁江山!
    他們就是流動在 城市大街小巷的路邊攤販 是寧波美食界的攝魂怪 眼看著冒著熱氣的美食第一時間送到手中,那份放大的快樂立馬衝散一天的不快。
  • 這個韓國美食界的半壁江山,牛X了……
    常關注韓圈的人,應該知道,白叔不僅是一個好(四聲)吃的廚子,還是一名實打實的美食大佬。在餐飲業深耘二三十年,產業已經從一家小炸雞店,擴展到上千家連鎖餐廳。除此之外,旗下品牌也有30多個。身價可想而知。涉及的美食領域包括中餐、韓食、義大利麵、咖啡廳、聯名零食……喏韓信步帳馬車:炸雞、雞爪、魚餅……小吃的種類很齊全!據說,在韓國開了50多家分店。李村市場:之所以起這個名字,是之前去了青島的李村市場。於是,就在韓國開起了中餐廳。
  • 日本路邊攤:不容錯過的美食,都有哪些?
    日本路邊攤:不容錯過的美食,都有哪些?眾所周知,日本的擺地攤,這一項傳統由來已久。從江戶時代,挑著擔子滿大街吆喝的小販,到如今在各大知名商業街兩邊,支起小攤的商鋪。日本的路邊攤,也給平日裡忙碌的城市增添了幾分煙火氣。那麼,今天就從美食家的視角下,和大家一起盤點日本的路邊攤,不容錯過的美食,都有哪些?第一款,路邊烤串,也稱為「焼き鳥」。
  • 武漢美食界的半壁江山——江岸區
    江岸區不光有歷史文化街區的腔調、高樓林立的繁華、名校眾多的底氣,還有豐富程度超高的美食! 在江岸區,美食要論街算,叼角口碑美食更是數不過來,今天就跟大家普及一下,江岸區的美食有多能打。
  • 柳州螺螄粉:從路邊攤轉變成百億網紅美食!
    近年來網購美食成為傳統餐飲業的最大敵人,我國的外賣發展尤其快速。而外賣業的蓬勃發展也意外地創造了許多網紅食品,其中最為人引人注目並津津樂道的應屬廣西「柳州螺螄粉」最為熱門。它從路邊攤小吃一躍成為網路平民美食最熱門話題,創造了每年百億人民幣的業績,而開創此一風潮的,竟然是一名出生於湖南、在廣西求學並出過幾本書的青年作家馬中才。馬中才是出生於1980年,在網上使用「馬蕭蕭」的名字,在廣西大學畢業並獲碩士學位。
  • 見識日本真實的路邊攤,終於相信:動漫裡的美食都是「真的」
    讀書時看動漫,常常被裡面的美食深深吸引!有時對一種美食的渴望,未必是味道本身,而是想藉此感受一下動漫裡的某個畫面。日本的路邊攤美食,甚至比料理店更加值得打卡。古法製作的煎餅,現點現做。刷上醬油一曲烤,鹹香味十足。剛烤,好熱~薄薄一片很涮嘴!
  • 《中華小當家》竟是爆衣鼻祖?愈發色氣的美食動漫
    《中華小當家·極》自11月份連載以來,前幾話倍受廣大讀者好評,被稱為是「美食漫畫界一股清流。」實際上《中華小當家》不僅是一部中華料理在日本的發展史,同時也是一部日本經濟的發展史。
  • 到處都是中文和中華美食,中國遊客到馬來西亞懵了:我出國了嗎?
    當然,華人多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各種各樣的美食,雖然馬來西亞主要有三大種族,分別是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但是馬來西亞著名的美食基本上都是華人美食,像我們耳熟能詳的肉骨茶、海南雞飯等等。馬來人和印度人的所謂「美食」,跟華人的「美食」比起來,那簡直就是被秒成渣。
  • 奮鬥的瀘州老窖,中華美食群英榜陽謀背後的一三九
    中華美食群英榜鑑賞會啟動10月11日,「濃香正宗·中國味道」中華美食群英榜鑑賞會暨頒獎典禮濟南站圓滿禮成。活動現場,座無虛席,媒體界、文化界、餐飲界數百位傑出代表與瀘州老窖工作人員一起見證50家「中華美食群英榜·美食名店」、2家「中華美食群英榜·招牌好味道」以及9位「中華美食群英榜·頂級大師顧問」的重磅揭曉。在商言商,探索酒食融合也好,復興魯菜飲食文化也罷,總歸不是中華美食群英榜背後的商業邏輯。
  • 青山秀水藏神功 九維《中華客棧》美食修煉有道
    美味是比拼出來的,打造美食,沒修煉怎麼行。打破傳統遊戲模式,以"中華美食文化"為題材,帶玩家體驗中國八大菜系源遠流長的發展歷程,現在,大型模擬經營類網頁遊戲-《中華客棧》以超萌的姿態向你走來,更帶你領略美食界的精彩人生。
  • 路邊攤也有好吃的,這些就很不錯,快來吃吧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們逛街的時候,經常會看到路邊攤,路邊攤總是有一些好吃的東西,但許多人都說路邊攤不怎麼衛生,而且不健康。第二種要說的那些食物就是路邊攤上面的炸的東西了,各種各樣的,炸蔬菜或者是炸肉之類的東西。雖然說他們的油是用了很久的,也不建議大家多吃,但是偶爾嘴饞的時候也是可以吃一下的。
  • 中華美食遇上「洋名字」,瞬間有了高級感,網友:燒烤也能變西餐
    hello大家好呀,這裡是第十美食街,今天我又來給大家說美食了,有沒有很期待呢,進來了就點個關注吧,每天都有更新的喲!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從古至今以來,都是一個美食大國,比起很多國家來說,我們中國不管是美食還是飲食文化,都要豐富很多,並且現在很多亞洲國家的一些美食和文化,都是由我們中國本身所有的美食,進行了改良,變成了當地的特色,比如說韓國很有名的泡菜,其實本身是我們吉林朝鮮族這邊發明的,而現在成了韓國人每日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
  • 有一種美食叫做路邊攤,火遍全中國的路邊攤小吃,你最喜歡哪種
    #每日打卡#在中國有一個攤子叫做路邊攤京城最著名的美食街北京簋街,在這條1公裡多的大街上聚集著近200家不同風格不同口味的飯館,在這裡能讓你品嘗到正宗的全國八大菜系。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最負盛名的豫園旅遊景區,以經營各種上海風味小吃之名。
  • 這才是韓國的路邊攤,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還是在熱鬧非凡的夜市中,面對一個個不知名美食的新鮮感呢?路邊攤隨處可見,每個國、每座城的都有自己的特點。那韓國的路邊攤會跟你想的一樣嗎?為什麼會說起路邊攤這一話題呢?這就不得不說起小昭前不久剛看完的一部韓劇——《雙甲路邊攤》了。
  • 娛樂圈裡愛吃路邊攤的明星,鄧超最接地氣,他竟然也吃路邊攤
    在娛樂圈裡,很多明星雖然過著光鮮亮麗的生活,但是也有不少明星愛吃路邊攤美食。今天我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喜歡吃路邊攤美食的明星。易烊千璽易烊千璽也是一個非常喜歡吃小吃的明星,尤其是之前看到他買烤腸的視頻,但是無奈他身上沒有錢,最後還是他的助理胖虎幫他付錢的。易烊千璽這麼喜歡吃路邊美食也有可能是因為小時候家裡管教得很嚴,所以很少有機會吃上這些路邊美食。
  • 見識了韓國明洞的路邊攤,哪有心思購物?網友:看得我想訂機票了
    一說到路邊攤,很多人對它的印象其實並不友好。尤其是長輩們,從小就叮囑我們不要吃路邊攤,不衛生沒營養。不過你發現沒有?似乎大家對路邊攤是情有獨鍾,拋開衛生與否,路邊攤其實更符合大眾口味,更接地氣!關鍵是相比高檔餐廳的精緻美食,路邊攤性價比高多了。
  • 一道味道誘人的炒方便麵,秒殺路邊攤,好吃又營養
    方便麵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出門旅行,坐高鐵都是必備的美食,最主要是性價比高,方便攜帶,但是除了煮方便麵,我最喜歡的方式就是炒著吃,很多人說方便能炒嗎,這個是毫無疑問的,很多路邊攤都有,但是今天我要教大家做法,秒殺路邊攤,味道誘人好吃!
  • 楊家坪,重慶美食界的半壁江山!來了非吃不可
    接下來就和我一起來看看來楊家坪商圈,有哪些非吃不可的美食吧~ 『吃貨聚集步行街』 對好吃狗們來說,楊家坪步行街真是個臥虎藏龍的地方,各色美食讓人總是忍不住口水直流。
  • 【中日雙語】日本「路邊攤」小吃有哪些?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吃路邊攤的經歷,爆烤魷魚、臭豆腐、熱乾麵、煎餅果子……從南到北,美食的種類數不勝數。那麼大家知道「路邊攤」、「大排檔」用日語如何表達麼?日語中有兩個單詞「立ち食い屋(たちぐいや )」、「立ち飲み屋(たちのみや )」,直譯為「站著吃」,「站著喝」的地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路邊攤了。
  • 最「饞人」的4種路邊攤小吃,每一種都饞得流口水,吃貨全都愛吃
    最「饞人」的4種路邊攤小吃,每一種都饞得流口水,吃貨全都愛吃來到一座城,想吃當地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小吃,偷偷告訴你,不要去飯店餐廳,也不要去酒店,要去就去這座城市最繁榮的街,在街道兩邊,各種各樣的路邊攤,就是這個城市最濃厚最純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