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選舉候選人姓名使用英文音譯 華裔遭不公待遇
美國選舉候選人姓名使用英文音譯 華裔遭不公待遇 原標題: 中國僑網10月18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2018年11月6日選舉中,熟悉舊金山政壇的華裔選民可能會發現,競選州財長(Treasurer)的華裔候選人的中文名字是大家不太熟悉的「菲奧娜•馬
-
李多福、楊馳馬……舊金山非華人選公職流行取中文名
因為涉及民選,所以參選這個上述機構的人,有許多都會為自己起中文名字。 在2018年的舊金山的教育委員選舉中,選民在選票上就會看見「陳嘉澄」、「李智靈」、「馬文龍」、「石美亞」和「崔偉納」等等候選人的名字。 最終當選三人,分別是「高勵思」、「莫力加」和「盧佩思」。然而上述八位參選人,全部都不是華人。
-
美國大選奮戰最後一周 候選人拼搶「選舉人」
目前美國還有17個州沒有對支持哪個候選人達成一致,奧麥行程單中的那些州均在此列人稱「搖擺州」,自然是候選人最後爭奪的重點對象。 但為什麼奧麥棄其他搖擺州不顧,而尤其重視維吉尼亞、北卡羅來納、弗羅裡達和密蘇裡州,原因和美國總統競選中的「選舉人團」制度有關。
-
美國總統選舉——選舉人團制度
所有美國選民都到指定地點進行投票,在兩個總統候選人之間作出選擇(在同一張選票上選出各州的總統「選舉人」)。一個(黨的)總統候選人在一個州的選舉中獲得多數取勝,他就擁有這個州的全部總統「選舉人」票,這就是全州統選制。全國選民投票日也叫總統大選日。由於美國總統選舉實行選舉人團制度 ,因此總統大選日實際上是選舉代表選民的「選舉人」。
-
漢語熱在全世界持續升溫 中文教材贏得國際市場
漢語熱在全世界持續升溫 中文教材贏得國際市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9日 17:03 來源:青年時訊 對於北京國際郵電局的工作人員來說,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近幾年國外學習漢語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每年平均寄往海外的漢語教材達到20餘萬件,高峰時,每天有約6000公斤的教材從這裡運往海外,尤其是進入2007年,漢語學習材料的需求量激增,專家認為,漢語教材大量寄出境同國際「漢語熱」持續升溫密不可分。
-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在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已獲得...
2020-11-08 08:36:03來源:FX168 【美國選民對立情緒嚴重】據美媒7日測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在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已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
-
美媒:美國加州六月選舉 候選人實力強大華裔戰將激烈角逐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萬眾矚目的加州6月5日選舉候選人名單出爐,包括加州州長、副州長、財務長、主計長、保險委員、檢察長、教育總監、稅務委員等州級席位,以及聯邦參議員、聯邦眾議員、加州眾議員、加州參議員等席位,將展開激烈角逐。
-
夾在「漢語熱」與「英語瘋狂」之間
近日國際多處掀起漢語熱,中國許多媒體都紛紛報導,據估計,目前全球學習漢語人數已達3000萬,一百個國家的2300所大學正在教授中文,而直接到中國學習者也已超過10萬人。 這熱潮,可謂中國在推廣與其經濟發展相適應形象的一番文化業績。對全人類長期文化衝擊與糅合確實有其積極性。
-
漢語熱引爆市場需求 漢語教師供給仍顯「短板」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家實力的不斷增強,加之孔子學院在海外的日益壯大,「漢語熱」正在全球蔓延,對漢語教師的需求也在不斷走高。但筆者近日在採訪中發現,與對外漢語教師緊缺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對外漢語人才在質量上仍存在著一定的「短板」問題。
-
中國人流行取「洋名」 老外卻熱衷取中文名
中新網10月3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兩岸三地都會白領往往流行取英文名,有人共事數年,只知同事英文名而不知其中文名,更有甚者發展到連下一代都早早取好英文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少在美求學工作多年的華人卻沒有英文名,反而是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更熱衷於取中文名,且越來越講究取一個「典出有故」、古意盎然的好名字。
-
簡要了解美國總統選舉制度
020年美國大選即將於11月正式開始,今年川普全世界到處搞事,其目的就是為了連任,那美國總統選舉制度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就當做學習知識簡單介紹,政治東西不參和。美國總統選舉分為「初選"與"大選",先進行初選,再進行大選。最大的兩大特點:時間長、費用高。
-
全球掀起漢語熱背景下的PAT對外漢語教師
近日,一則以《中國遊客人數激增至中文導遊荒,世界掀起漢語熱》為題的報導受到了廣泛關注,與此同時,PAT對外漢語教師也被媒體和大眾所注意,究竟漢語在世界上受到了多少關注,從事對外教師的前景和空間有多大呢?
-
全球「漢語熱」持續發酵 投資中文等於投資未來
不只為一時興趣 更是為今後發展 投資中文等於投資未來 日前,美國金融大亨吉姆·羅傑斯的女兒快樂·羅傑斯(Happy Rogers) 因為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引發網友熱議。羅傑斯在新書《最富足的投資》中直言,讓兩個女兒學習中文是一項「投資」。
-
2020年美國大選具體什麼時間?候選人有哪些?
眾所周知,美國是個高度民主國家,就連總統也是選舉產生的,美國總統選舉每4年進行一次,2020年美國大選具體時間是11月3號,目前距離美國2020年總統選舉還有將近一年多的時間。不過按照美國政治傳統,兩黨陣營已經開始初步顯現,各位候選人摩拳擦掌,準備上陣。
-
澳大利亞「漢語熱」如何持續深入
新華社發 近年來,一些媒體紛紛報導澳大利亞「漢語熱」現象,聲稱漢語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第二大語言,澳洲學校颳起了漢語學習熱潮。這些消息,在讓我們為中國語言文化「走出去」感到自豪的同時,也深深地引發了我們對澳洲的熱情。那麼,澳洲「漢語熱」緣何興起,如何進一步提升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呢?
-
[視點]全球掀起漢語熱(圖)
孔子學院不是開設孔子思想課程的學校,而是借孔子之名在全世界推廣漢語,以傳播中國語言文化為基本任務的非盈利性社會公益性機構。主要是向社會人士提供專門技能的漢語培訓以及中文教師的教學能力培訓,屬於非學歷教育。
-
美國總統選舉相關詞語彙總
因為,從人口上講,這個州的選舉情況也就是整個國家選舉的縮影。最經典的一個領頭州就是密蘇裡州,除了1956年,此州在歷屆選舉中都沒有錯過。 Coattails:燕尾提舉力 從舊時紳士長禮服後下擺"燕尾"一詞引伸而來,在美國政治中,指一位在職民選官員或競選公職的候選人利用自己的聲望給本黨其他候選人增加勝選機會的能力──好似讓別人受其燕尾之提舉,順勢走向勝利。
-
美國大選觀看指南:總統是如何選舉出來的?
總統候選人要求:一般而言,符合通過自然出生獲得公民身份的美國公民,年滿35歲,在美國居住總時長超過14年。 進入大選的候選人有兩名,代表不同政黨(歷年來,美國已形成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對峙局面)。總體而言,美國擁有世界上耗時最長,耗資最多,形式最複雜的國家首腦選舉制度。
-
法國選舉季襲擾政客事件頻發 一女性候選人被推倒入院
中新社巴黎6月16日電 (記者 龍劍武)一名法國議會選舉候選人在競選活動中遭路人推搡倒地後入院治療,引發媒體關注。在今年法國總統選舉、議會選舉過程中,已發生多起政治人物遭肢體襲擾甚至暴力攻擊的事件。 6月15日下午,參選國民議會議員的共和黨候選人納塔莉?
-
美國總統選舉到底誰說了算?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選舉人的姓名不會出現在選票上,選民投票時選擇的也是正副總統候選人,但美國選民在選舉日實際上是投票給候選人在本州相應的選舉人。一些州和華盛頓特區的選票上只寫有總統與副總統候選人的姓名,而這些州的選舉法通常規定,當選民投票給某黨的正副總統候選人,該選票會被視為投給該黨的選舉人;一些州會在選票上註明,把票投給某黨的候選人就等於投給某黨的若干個總統選舉人;另一些州則只會在選票上告知選舉人的存在,但不會把選舉人的名字列出。 選舉人團制度中一項關鍵的原則是「贏者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