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銀行」試點如何操作?教育部:學習成果計入個人帳號

2020-12-12 央廣網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鼓勵學校要積極參與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以及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試點,對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學習成果進行登記和存儲,計入個人學習帳號;鼓勵將學生取得的行業企業認可度高的有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已掌握的有關技術技能,按一定規則折算為學歷教育相應學分。

教育部表示,在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實際工作中存在著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概念不夠清晰、制訂程序不夠規範、內容更新不夠及時、監督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對此教育部提出相應指導意見,學校可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辦學特色和專業實際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學生職業技能可折算相應學分

《意見》鼓勵學校書證互通,積極參與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有關內容及要求有機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同步參與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試點,探索建立有關工作機制,對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學習成果進行登記和存儲,計入個人學習帳號,嘗試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與轉換。

同時,鼓勵將學生取得的行業企業認可度高的有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已掌握的有關技術技能,按一定規則折算為學歷教育相應學分。

規範課程設置 實踐教學佔總學時數50%以上

在課程設置上,《意見》表示,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齊開足公共基礎課程。中等職業學校應當將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數學、外語(英語等)、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等列為公共基礎必修課程,並將物理、化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職業素養等課程列為必修課或限定選修課。

此外,高等職業學校應當將思想政治理論課、體育、軍事課、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列為公共基礎必修課程,並將馬克思主義理論類課程、黨史國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創新創業教育、信息技術、語文、數學、外語、健康教育、美育課程、職業素養等列為必修課或限定選修課。一般按照相應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確定6—8門專業核心課程和若干門專業課程。

在學時安排上,《意見》強調,三年制中職、高職每學年安排40周教學活動。三年制中職總學時數不低於3000,公共基礎課程學時一般佔總學時的1/3;三年制高職總學時數不低於2500,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公共基礎課程學時應當不少於總學時的1/4。中、高職選修課教學時數佔總學時的比例均應當不少於10%。一般以16—18學時計為1個學分。

此外,實踐性教學學時原則上佔總學時數50%以上。要積極推行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習方式,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學生頂崗實習時間一般為6個月,可根據專業實際,集中或分階段安排。

分類指導教學 嚴把「出口關」

《意見》鼓勵對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單獨編班,在標準不降的前提下,單獨編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彈性學習時間和多元教學模式。實行中高職貫通培養的專業,結合實際情況靈活制訂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

此外,學校要嚴把畢業出口關,確保學生畢業時完成規定的學時學分和教學環節,結合專業實際組織畢業考試(考核),保證畢業要求的達成度,堅決杜絕「清考」行為。

相關焦點

  • 建立終身檔案、學習成果可轉換學分,國家級學分銀行呼之欲出
    所謂學分銀行,是借鑑銀行的功能和特點,為學習者開設帳戶,以學分的形式認定、存儲、轉換來自不同渠道的學習成果。如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學習成果認證中心)常務副主任鄢小平所說,學分銀行與商業銀行「零存整取」的儲蓄方式相似,學習者平時零星學習可以得到學分,這些學分能像貨幣那樣被存儲在國家相關部門授權的機構,當達到一定標準之後,還能兌換相應的學分或學歷、非學歷證書。
  • 做好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有哪些要求?
    2019年初頒布的「職教20條」提出,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探索建立職業教育個人學習帳號,實現學習成果可追溯、可查詢、可轉換。據了解,上線試運行的X證書服務平臺集政策發布、過程監管、證書查詢、監督評價等功能於一體,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的學生獲取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都將進入服務平臺,與學分銀行信息平臺個人學習帳戶系統對接,記錄學分,並提供網絡公開查詢等社會化服務。
  • 學分銀行與終身學習體系建設丨公開課筆記36
    從內涵與功能上看,學分銀行制度是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制度的支撐,其實體——學分銀行,是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制度的重要實現載體。由此可見,某種意義上講,學分銀行制度與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制度是等同的。 2.
  • 【關注】學分銀行、網際網路+終身教育……廣東開放大學模式試點10年成果多多
    針對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廣東開放大學積極推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面向全民終身學習,建設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行、廣東老年大學、廣東終身學習網等大型學習平臺和粵港澳大灣區老年教育研究基地等研究平臺,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提供助力。
  • 【教育關注】學分銀行、網際網路+終身教育······廣東開放大學模式試點10年成果多多
    針對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廣東開放大學積極推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面向全民終身學習,建設廣東終身教育學分銀行、廣東老年大學、廣東終身學習網等大型學習平臺和粵港澳大灣區老年教育研究基地等研究平臺,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提供助力。
  • 江蘇加快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 同步推進學分銀行建設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根據教育部等部門關於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以及學分銀行建設的有關文件精神,省教育廳27日下發《關於做好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省教育廳根據國家統一部署統籌推進試點工作,積極引導院校自主選擇產業契合度高、用人企業認可度高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開展試點工作。
  • 促進個人發展成長,推動全民終身學習 重慶有家「學分銀行」
    重慶市終身學習學分銀行建立了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歷框架,借鑑銀行的某些功能特點,對不同類型學習成果通過學分進行認證、積累、轉換,在教育部「國家資歷框架在職業教育領域的研究與實踐」項目中負責西部地區的實踐研究。
  • 教育部: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 培養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中新網4月16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就《試點方案》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 教育部:高校教師線上教學計入教學工作量,制定在線課程學習學分...
    2020.02.05 10:15【教育部:高校教師線上教學計入教學工作量,制定在線課程學習學分互認與轉化政策】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採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
  • 教育部:職業院校實踐性教學學時原則上佔總學時數50%以上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記者施雨岑)為提升我國職業教育質量,教育部近日印發指導意見,對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明確加強實踐性教學,其學時原則上佔總學時數50%以上。
  • 訪國家開放大學校長楊志堅:期待國家學分銀行的建成
    [編者按]2012年6月,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正式委託國家開放大學開展國家「學分銀行」制度研究與實踐項目。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研究與實踐,目前這項研究在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制度等方面已經取得可貴的進展。學分銀行建設是一項長期、複雜、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邊研究、邊完善、邊推進,尤其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
  • 眾議生風丨職業教育「學分銀行」時代到來,高職院校...
    本文原標題:《眾議生風丨職業教育「學分銀行」時代到來,高職院校如何構建學分制?》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從2019年開始,探索建立職業教育個人學習帳號,實現學習成果可追溯、可查詢、可轉換。
  • 北京市學分銀行管理分中心落戶房山
    11月,在北京市第十六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暨2020年職業教育活動周開幕式上,北京市學分銀行正式啟動,北京開放大學房山分校作為管理分中心獲授牌。北京市學分銀行建設按照「統一規劃、試點先行、分期推進」的原則開展,首先在北京市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開展試點,然後逐步對職業培訓、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等非學歷教育的學習成果,各類學歷教育學習成果,個人工作經歷、實習經歷、競賽成果等開展學分認定,轉換成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學分。
  • 學分銀行:將你的正式和非正式學習成果像零錢一樣存儲起來
    「學分」一詞我們再熟悉不過,但「學分銀行」聽上去怎麼和錢扯上了關係......「學分銀行」是什麼?接下來讓我們一探究竟。「學分銀行」,學分的認定轉換、存儲、使用之所「學分銀行」,簡而言之,就是模擬貨幣銀行的借貸形式,對學習者的學習成果進行管理。
  • 重慶有家「學分銀行」
    有這樣一家「銀行」,學生可以把學習成果像存錢一樣存進去,兌換成為課程學分、資歷證明。這就是2019年重慶市教委等部門協同推進建設的重慶市終身學習學分銀行,管理中心設在重慶廣播電視大學。  學習者「開戶」到獲得相關學習成果的路徑是怎樣的?打開重慶市終身學習學分銀行的網站,點擊「成果添加」,上傳相應的資格證書、崗位培訓經歷、在線課程學習證明……「不超15個工作日,認證結果就出來了。」
  • ...學習學分銀行揭牌儀式暨學分銀行建設研討會在重慶廣播電視大學...
    國家開放大學副校長李林曙,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常務副主任鄢小平,64所重慶高校分管教學與繼續教育有關校領導、教務處、繼續教育學院負責人,江蘇、四川、成都學分銀行負責人,學分銀行分中心、華東師範大學黃健教授應邀參會。據悉,學分銀行是為學習者設立學習帳戶,以學分的形式認定、記錄、儲存、兌換來自不同渠道的學習成果,是深度服務重慶市學習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
  •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就《關於在院校實施「學歷...
    近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就《試點方案》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1.什麼是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簡稱1+X證書制度)?
  • 教育部:建設1+X證書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和職教學分銀行系統 |「1+1...
    發布會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介紹近期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20條)進展情況和下一步考慮,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長王揚南介紹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有關情況,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舒立春介紹重慶市貫徹落實職教20條工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