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強子。今天和朋友們說說食物的酸鹼性如何判斷,哪些食物是酸性,哪些食物是鹼性的。再說之前,先要闢謠一個說法「酸鹼體質問題」:應該很多人都聽過「酸鹼體質」,說鹼性體質健康,酸性體質的人容易生病,體質弱等等,還有一些飲用水廠家說「喝他們的水可以改善酸性體質,更健康」等等,這都是虛假的。人的血液還有一些體液的pH約為7.35~7.45,這是人體內環境的一個穩態,健康狀態下自身可以調節。如果真的是體液「酸」了,那肯定是發生了疾病情況,比如糖尿病、癌症,需要用藥物治療的。
一 怎麼判斷食物的酸鹼性?
1.首先說食物的酸鹼,不是憑口感,而是與食物中的「礦物質含量」有關。與食物的酸鹼性有密切關係者有八種礦物質:鉀、鈉、鈣、鎂、鐵、磷、氯、硫。前五者進入人體代謝之後,呈現鹼性;後三者(磷、氯、硫)則是酸性。有一個簡單的測定方法,就是根據其燃燒後剩下的灰溶於水,溶解後的結果就是食物的酸鹼性。
2. 一些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強酸性:蛋黃、奶酪、白糖、西點、柿子、烏魚子、柴魚等。
中酸性:火腿、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
弱酸性:白米、花生、啤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魚、泥鰍等。
弱鹼性:紅豆、蘿蔔、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中鹼性:蘿蔔乾、大豆、胡蘿蔔、番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幹、檸檬、菠菜等。
強鹼性: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天然綠藻類等。
營養學家認為,魚、肉、禽、蛋、大米、麵粉、油脂、糖類等都是酸性食物,這類食物還包括了牛肉、羊肉、雞肉、鴨肉、豬肉等。總之一句話,酸性食物主要以肉類為主。;而蔬菜、水果、豆製品、牛奶等都是鹼性食物。食醋雖然是酸的,但在人體代謝過程中不會產生酸性物質,而是產生CO2和H2O,所以醋也是一種鹼性食物。
二 身體酸鹼失衡的危害:
人體每天攝入酸性及鹼性食物,它們經過人體的分解,會在我們的體液(血液、尿液、組織液)中產生很多酸性和鹼性的物質。人體酸鹼不平衡時,人體可表現為手足發涼、易感冒、皮膚脆弱、傷口不易癒合、易引起關節腫痛、對疾病抵抗力降低等症狀,甚至可直接影響到腦和神經功能。所以我們要均衡飲食,主食,蔬菜,水果,肉類都要攝入,不能太單一,尤其是小朋友,不要挑食。
今天說這些,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