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特徵,對於我國有什麼影響?

2020-10-18 地理沙龍

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在地勢特徵方面,亞洲總體上呈現「中部高四周低」的特徵,位於亞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天山山脈等地的地勢最高,而亞洲四周多分布丘陵、平原等地勢較低的地形。我國位於亞洲的東部地區,青藏高原位於我國的西部,所以我國的地勢總體特徵為「西高東低」。

具體來說,我國的地勢呈西部高東部低的三級階梯狀,第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地區,地勢最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級階梯是從青藏高原邊緣往東至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線,主要包括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等地形單元;第三級階梯位於我國最東部,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東南丘陵、遼東丘陵和山東丘陵等地形單元。

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於我國的自然地理特徵有深刻的影響,首先是在氣候方面,我國主要的降水是由東南季風帶來的,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東南季風可以順著地勢由東往西深入我國的內陸地區,地形對於我國降水的阻擋作用較小。我國地勢西高東低,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動,比如我國的母親河長江和黃河,都發源於青藏高原,自西向東流動注入太平洋。

自西向東流動的河流,使得我國東西方向的水運相對便捷,可以利用長江、珠江等天然河道加以溝通,但是我國缺乏南北方向流動的河流,所以我國南北方的水運是十分不便的,因此,為了溝通南北,我國在古代開挖了著名的「京杭大運河」。我國地勢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從而使得河流在流行階梯之間的交界處時,通常落差較大,水能資源十分豐富,比如三峽就位於長江流經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交界處。此外,我國地勢西部高,使得我國和南亞地區和西亞地區等國的陸地交通十分不便。

相關焦點

  • 中國的總體地勢特徵: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所以亞洲的地勢總體特徵是中間高四周低,而我國地處亞洲的東部,所以我國的總體地勢特徵為西高東低。亞洲地勢特徵我國地勢的特徵除了西高東低之外,還包括從西部青藏高原到東部沿海大陸架,呈明顯的三級階梯狀分布。中國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的地勢特徵,深刻的影響著中國的其他地理特徵,包括氣候、河流水文、人口分布、交通等方面都深受影響。
  • 中國的總體地勢特徵: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中國的地勢特徵中國地處亞洲東部,所以中國的地勢特徵,受到亞洲總體地形地勢狀況的影響,由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強烈碰撞擠壓,使得在亞洲中部地區隆起了巨大的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等山地,使得亞洲中部地區稱為亞洲地勢最高的區域。
  • 2.1.4 《 我國的地勢特點帶來哪些影響?》
    什麼是地勢?地圖上怎樣體現地勢?我國地勢有何特點?這樣的特點對降水、交通和水電站的分布等產生了哪些影響?等等,雖然是在講中國,卻可以遷移到任何一個區域,我們想教給學生的不是知識,而是解決問題的方法。①我國地勢有何特點?②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對降水產生什麼影響?③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對交通產生什麼影響?④我國大型水電站的分布與地勢有什麼關係?
  • 我國「江蘇省」的地勢狀況是最好的嗎?
    江蘇省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東臨黃海,北部與山東相連,南部與上海、浙江相鄰,西部與安徽相接,總面積約為10.72萬平方千米。江蘇省的地形特徵可以概括為:以平原地形為主,地勢低平,略呈西高東低狀。江蘇省地形圖江蘇省平原面積巨大,使得江蘇省的海拔很低,地勢低平,江蘇省是我國地勢最低的省份,絕大部分地區的海拔都在50米以下(平原海拔在200
  • 《中國的地形和地勢》教學設計
    《中國的地形和地勢》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學會讀圖了解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點及各級階梯的分界線。2、了解山脈縱橫交錯構成了我國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脈的名稱、走向及其在圖上的分布。
  • 我們平常所說的地勢、地形和地貌,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地勢、地形和地貌的區別巖石圈裸露在地表,在內外力作用下會形成一系列的地勢、地形和地貌特徵,那麼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如果,表述一個區域的地勢特徵,那麼往往還會表述地勢哪邊高哪邊低,比如表述我國的地勢特徵,我們通常會表述為「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地勢起伏大」,比如表述美國本土的地勢特徵,我們通常會表述為「地勢東西兩側高中部低,西部山地高大陡峻,東部山地相對低緩,中部平原地勢低平」。
  • 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平原地形區」?分別分布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我國的國土面積十分遼闊,陸地總面積達960萬平方千米,因此我國擁有所有的五種地形類型,具有地形類型複雜多樣的特徵,而且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我國的平原地形主要都分布在東部的第三級階梯,我國主要的平原地形區有三個,分別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東北平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總面積約為35萬平方千米,包括松嫩平原、遼河平原和三江平原等部分組成。東北平原位於我國的寒溫帶地區,黑土十分肥沃,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 中國有哪些「自東向西」流動的河流?
    河流在地表的流動方向主要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響,俗話說「水往低處流」,自然界的水總是從地勢高的地方流向地勢低的地方。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總體地勢特徵為「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位於我國西部的青藏高原是我國地勢最高的區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是我國的第一級階梯,也是我國許多大江大河的源頭。
  • 我國面積最大的地形類型,是「山地」地形還是「高原」地形?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把地形、地勢和地貌混淆起來,這三個詞既相互聯繫又有區別,地形主要側重地表形態和結構,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地勢主要側重高低起伏,比如西高東低、中高周低、地勢崎嶇等都是地勢狀況的描述;地貌主要側重具有特定面貌的地表形態,比如黃土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等等。
  • 我國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單元和地貌類型?
    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沿海國家,我國東西南北跨度極大,國土面積極為遼闊。從板塊構造學說的角度來看,我國地處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這三大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對於我國宏觀地形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
  • 案例評析 | 華師亞星學校青年教師的CLTA教學設計:初二地理《地形和地勢》(第2課時))》
    課標分解:  課標中關於地勢的學習主要是概括其特徵。  一、學什麼   這裡「地勢特徵」主要包括分布特徵、地勢分界線以及各級階梯的大致高度及分界線、還包括其對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的影響。  二、學到什麼程度   這裡的「概括」是指引導學生通過讀中國地形圖,從中提取信息,說出中國的地勢特徵,歸納地勢特徵對我國的影響。
  • 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千米廣闊領土,該如何準確描述其地形特徵?
    我們所生活的自然地理環境有很多的要素來組成,其中自然地理環境的五大基本要素是地形、氣候(大氣)、土壤、生物(植被)和水文,這些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關於中國的地形特徵我們在進行區域地理研究的時候,通常需要描述一個區域的地形特徵,一般來說一個區域地形特徵的描述,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描述該區域主要的地形類型,二是要描述該區域的地勢高低起伏狀況。當然,根據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在上述兩點的基礎上,還可以做更為詳細的特徵描述,比如以中國為例,我們如何來描述中國的地形特徵?
  • 人教地理八年級上冊2.1《地形和地勢》知識精講
    .」 → 點選「設為星標 ★/ 置頂」,為滿分初中加上星標,提前助力中考⑴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西部多為山地、高原和盆地,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⑶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對我國氣候、河流、交通產生的影響:①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上的溼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了豐沛的降水。②對河流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造成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入海洋;河流從高一級階梯向低一級階梯流動時,落差大,產生巨大的水能。
  • 為什麼我國氣候特徵會呈現:氣候覆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一個區域氣候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環流等)因素、下墊面(地形、地勢、洋流等)因素、以及人類活動因素等。中國國土面積遼闊,領土面積達到960萬平方公裡,緯度跨度大,熱量帶從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到寒溫帶;地處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西靠亞歐大陸內部;下墊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眾多,這一系列因素形成了我國獨特的氣候分布。
  • 為什麼我國氣候特徵會呈現:氣候覆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一個區域氣候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環流等)因素、下墊面(地形、地勢、洋流等)因素、以及人類活動因素等。中國的氣候特徵在不同的區域,由於形成氣候的因素不同,從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以及氣候特徵。
  • 從「中國地形分布圖」來看,我國哪個省區的地形條件最好?
    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地區,是一個國土面積十分遼闊的沿海國家,我國擁有所有的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可謂地形類型複雜多樣,我國山區(山地、丘陵加上崎嶇的高原)面積廣闊。在地勢特徵方面,我國總體地勢呈西高東低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級階梯為青藏高原,第二級階梯包括內準噶爾盆地、塔裡木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等地形區,第三級階梯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和東南丘陵等地形區。
  • 《初中地理》思維導圖助你分析地形和地勢,氣候以及河流和湖泊
    地勢和地形地勢分布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分布,山區面積廣;地形分布特點:多種多樣,擁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四大盆地:塔裡木盆地、準葛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氣候關於氣候模塊,劃分為四個要點,首先氣候中主要特徵及其影響,關於氣候,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影響我國的氣候主要因素是,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以及本身的地形。
  • 雪峰山,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分隔東南丘陵和雲貴高原
    我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國土面積超過960萬平方千米,我國國土面積如此之大,地形特徵也十分複雜,我國擁有所有的五種基本地形,地形類型多種多樣,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都有分布,而且面積都很廣闊,我國山區(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嶇的高原)面積很大,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 我國地勢最低點是位於我國新疆東部地區吐魯番盆地中的「艾丁湖」
    艾丁湖:我國地勢最低點描述地球表面高低的數據我們稱為「海拔」,是指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當然這裡的海平面是平均海平面(不同地區不同時刻海平面高度不同),我國是以位於山東青島的黃海多年平均黃海海平面作為海拔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