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關注】剖宮產術後的母乳餵養

2020-12-22 騰訊網

剖宮產的媽媽們容易比順產的媽媽更晚進行母乳餵養,一方面剖宮產時使用的麻醉會直接影響寶媽開始母乳餵養的時機,另一方面術後前幾天刀口的疼痛也會妨礙寶媽餵奶。但是剖宮產的媽媽們其實更應該及早進行母乳餵養,由於母乳餵養能釋放促進子宮儘快收縮復原的荷爾蒙,有助於拉近媽媽和寶寶的感情。而且因為局麻的作用還沒有消失,這是一個不受手術疼痛幹擾、悠閒享受第一次哺乳的好時機。

母嬰同室

如果寶媽和寶寶都正常、健康,那麼醫院一般都能安排母嬰同室。這樣可使得哺乳不受限制,能幫助媽媽和寶寶更加容易開展母乳餵養。剖宮產的嬰兒通常比較容易嗜睡(有時順產的嬰兒也會嗜睡)。嗜睡的寶寶至少需要每兩小時餵一次奶,因此母嬰同室就有很多優勢。

一方面和寶寶在一起有助於寶媽奶量很快增加,也減少了額外使用代乳品的機會。而且寶媽還能確保其他人沒有給寶寶使用過奶瓶而降低他對母乳餵養的興趣。

另一方面,寶媽能夠更了解寶寶的睡眠和清醒周期,並能利用好他最清醒的時間。在哺乳間歇,採用肌膚相貼的方式抱著寶寶是鼓勵他開始吃奶的好辦法。把寶寶抱在胸前讓母親可以迅速回應寶寶的需求,更方便哺乳。

如果嬰兒由於健康問題必須和媽媽分開,此時最好向醫護人員諮詢使用電動吸奶器。新媽媽生產後儘快開始吸奶,然後每隔3小時吸一次,這樣能刺激乳房下奶、防止奶漲,並能夠存下珍貴的初乳,存於儲奶袋內送至兒科給寶寶。

選擇一個舒適的餵奶姿勢

通常情況下,產後一小時就可以給寶寶餵奶了,但由於剖宮產手術至母嬰返回病房會有一段時間,因此一旦寶媽跟寶寶在一起後,更應該儘快和寶寶互動,以彌補這段時間的空白。

剛剛完成手術的寶媽,兩邊的胳膊可能因靜脈輸液和血壓計袖帶而受限,並且最初的幾天,寶媽可能很難找到一個不弄疼刀口的舒服姿勢餵奶,這些都有可能妨礙母乳餵養。因此為了儘快給寶寶餵奶,家人可以幫忙把寶寶抱起來,讓他趴在媽媽的胸前吃奶。新媽媽們也可以採用一些比較方便自己餵奶的舒服姿勢。

側臥式寶媽可以躺成側臥位,讓寶寶躺在一側吃奶,這也是一邊哺乳一邊休息的好辦法。具體方法可以讓媽媽和寶寶面對面側臥,在媽媽的頭下、背後和膝蓋之間(或膝蓋後面)放上枕頭會感覺更舒服。手邊還可以放上一捲毛巾或嬰兒毯,以方便使用。寶寶的腳可以抵著媽媽的身體,頭部稍稍離開乳房,鼻子和媽媽的乳頭在一條線上。母親則可以靠在身後的枕頭上,直到乳頭離開床面達到跟寶寶的嘴一樣的高度,用上臂扶著寶寶的後背來靠近乳房,注意不要推他的後腦勺。一旦寶寶含入乳頭,將卷著的毛巾或毯子塞到寶寶身後以便保持姿勢。

橄欖球式剖宮產媽媽使用的另一個舒服的姿勢稱為橄欖球式抱法。一般採用這種方式時媽媽呈坐姿,可以坐在帶扶手的椅子或者沙發上,把寶寶的身體夾在你身體一側的胳膊下,用另一隻手扶住乳房。

例如你用右側乳房哺乳,那麼就把寶寶夾在右側胳膊下。用左手扶住乳房,拇指放到乳頭上方的乳房上,其餘四指在下。右手的手掌託起寶寶的後背(注意不要託頭部),拇指在一隻耳後,其餘四指在另外一隻耳後。為了減輕單手抱寶寶的壓力,寶寶的臀部可以放在椅子或沙發的靠背上,在寶寶背後墊一個枕頭,託住他的後背和你的右手手臂,讓寶寶的腿和腳搭在你身後的某個東西上。這樣能使寶寶的身體支起來,呈斜坐姿,他的頭、頸和臀部要在一條直線上,使他的鼻子和你的乳頭持平。注意不要抱得太高,不要讓寶寶彎著脖子去夠乳頭。

每次哺乳時最好兩邊的乳房都要喂,尤其是在最初的幾天。不要限制寶寶吃奶的時間。母乳餵養的寶寶不會吃過量。他吃飽了就會自己放開或睡著。如果寶寶看起來吃完一側乳房了,可以讓家人幫忙給他拍嗝,需要時換尿褲,然後把他放在另一側乳房上。

不要因為手術用藥停止餵奶

初乳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和抗體,對寶寶早期體質和抵抗力的增強非常有益,不要因為使用了上述藥物,讓寶寶失去喝初乳的機會。

新媽媽一般到生產後2~5天才開始大量泌乳,而那時很多媽媽已經不再需要強鎮痛藥了。當然,有的寶媽覺得繼續服藥能感覺好些,用止痛藥也未嘗不可。

及時請求家人的幫助

由於術後疼痛和行動不便等原因,對於剖宮產的寶媽來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完成母乳餵養所不可或缺的。因此,剖宮產的媽媽需要讓家人和親朋好友認識到自己需要時間從生產和手術中恢復,也需要時間去學習如何母乳餵養寶寶,這是很重要的。

此外,在住院期間,寶媽要多注意休息,不要一整天都在接待探視者。回家後的前幾周裡,不要礙於面子不好意思請求或接受家人及朋友的幫助。要給自己充分的空間休息保證身體儘快恢復。還要記得多喝水,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來幫助你恢復體力。

母乳餵養能以一種愉悅的方式來增進母親和寶寶之間的親密,還有助於彌補因未能按預計進行自然分娩而給母親帶來的失落感。母乳餵養不應是痛苦的,它是母親給寶寶最自然的禮物,是母子之間無可替代的親密,這與寶寶如何出生無關。

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 謝婉瑩 / 文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腹膜外剖宮產術
    腹膜外剖宮產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extraperitoneal cesarean section)   隨著腹膜外剖宮產術在產科的應用,其術式日異多樣化,手術指徵也趨於放寬。
  • 關於剖宮產術後切口哪些疑問
    在取出胎盤後,再依序縫合以上各層,最後再以可吸收的細線縫合腹部皮膚。所謂的剖腹並不是劃開一刀就能取出胎兒,普遍來講,剖腹的方式是先在孕媽咪下腹部劃開約15釐米左右的傷口,再依序切開皮下脂肪、肌膜、腹肌、腹膜層、子宮肌肉層,最後是劃開羊水腔,取出胎兒。在取出胎盤後,再依序縫合以上各層,最後再以可吸收的細線縫合腹部皮膚。
  • 我院產科運用腹膜外剖宮產術,順利剖下一個巨大兒男嬰!
    為保障母嬰安全,我院產科「萬嬰之母」張連香主任接到情況匯報後,馬上召集產科專家會診,經大家討論、慎重分析後,決定對謝女士進行高難度的腹膜外剖宮產術。我院向產婦及家屬介紹完情況,並徵得同意後,在「萬嬰之母」張連香主任指導下,由我院產科馬鴻雁主任主刀,手術歷時40分鐘左右,手術過程順利,新降生的寶寶健康狀況良好,母子平安。
  • [圖例]腹膜外剖宮產術詳細圖解-搜狐母嬰
    圖例]腹膜外剖宮產術詳細圖解">圖例]腹膜外剖宮產術詳細圖解">[圖例]腹膜外剖宮產術詳細圖解-搜狐母嬰
  • 母乳餵養的好處是什麼?這5點很重要,寶媽必備福利
    母乳餵養的好處:1、提供足夠營養母乳含有最天然的營養成分。母乳成分隨嬰兒月齡增加而變化,以適應嬰兒的需求,是其他代乳品所無法取代的。2、保護嬰兒健康,增強抵抗力。研究表明,吃母乳的新生兒,成年以後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機率,要比未吃母乳者小得多。
  • 早期皮膚接觸,母乳餵養的「助推器」
    這句話在母乳餵養上同樣適用,寶寶首次吃奶成功,對於後續母乳餵養率、母乳餵養時間等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編就告訴各位媽媽一個為首次母乳餵養開個好頭的方法——早期皮膚接觸。皮膚接觸助媽媽啟動泌乳程序很多媽媽在生產後會受各種因素影響而推遲孩子的吸吮時間,這會影響泌乳的啟動,降低母乳餵養率,而皮膚接觸則可以幫助母親儘快開始母乳餵養。
  • 專家演示正確母乳餵養姿勢,收好不謝
    母乳餵養是一個技術活嚴重還會影響寶寶健康成長5月20日是母乳餵養日說起哺乳姿勢不當母乳餵養姿勢會有哪些後果什麼是正確的母乳餵養姿勢適合:陰道分娩後,剖宮產術後的新媽媽,夜間哺乳。
  • 【崇州婦幼】剖宮產術後可以餵母乳嗎?答案來了···
    有些剖宮產術後的產婦及家屬,會有這樣的問題:剖宮產術後會影響母乳餵養嗎?剖宮產的媽媽完全可以在產後給寶寶餵母乳剖宮產後母乳裡有殘留麻藥?現在對剖宮產婦通常採用的是硬膜外麻醉方式,並且採取的都是局麻和強化的聯合麻醉,所以藥性不會影響到胸部。
  • 如何正確的給寶寶母乳餵養?這些方式需要注意!
    在母乳餵養寶寶的時候,媽媽應將拇指與其餘四指分別放於乳房上、下方,呈「C」形託起整個乳房。母親舒適地坐著或躺著,最好在其腰部和手臂下方放置一軟枕,坐位時在足下放一腳凳,以使媽媽放鬆;嬰兒的身體貼近媽媽,面向乳房;嬰兒的頭與身體在一條直線上;嬰兒的口對著乳房。
  • 剖宮產後母乳餵養怎麼辦?
    來源:羊城晚報圖集 剖宮產後不利於哺乳?剖宮產媽媽很難奶水豐盈?廣州市紅會醫院產科護士長周泳宜表示,這些煩惱其實是媽媽們對母乳餵養的典型誤區。一位二胎媽媽在周護士長的指導下,手術後半小時開始給二寶餵奶,堅持每天按摩乳房,幾天後奶水就充盈了起來,成功從「乾涸的河床」變成幸福的「奶牛」。還有哪些剖宮產母乳餵養的常見誤區?讓產科護長為你逐一分析!
  • 剖宮產後母乳餵養怎麼辦
    剖宮產後不利於哺乳?剖宮產媽媽很難奶水豐盈?廣州市紅會醫院產科護士長周泳宜表示,這些煩惱其實是媽媽們對母乳餵養的典型誤區。一位二胎媽媽在周護士長的指導下,手術後半小時開始給二寶餵奶,堅持每天按摩乳房,幾天後奶水就充盈了起來,成功從「乾涸的河床」變成幸福的「奶牛」。還有哪些剖宮產母乳餵養的常見誤區?讓產科護長為你逐一分析!誤區一:剖宮產媽媽不適合立即餵奶?
  • 母乳餵養熱點解答(上)
    今天宋國超醫生主要針對各位母乳媽媽常關注的一些母乳餵養熱點問題進行解答,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一個月以內的寶寶是一個追奶的過程,1-6個月的寶寶攝入母乳的量是恆定的,母乳攝入量為700~900ml/天,平均720ml/天。每100ml母乳是67大卡熱量,則寶寶每天攝入母乳的熱量為469~603大卡,寶寶每天平均從媽媽身上獲取500大卡熱量。媽媽每天產奶需要消耗約200大卡,媽媽每天純母乳餵養的過程需要消耗約700大卡,高強度健身1.5個小時會消耗這麼的熱量。
  • 【熱點關注】世界母乳餵養周,「餵」愛進行到底!
    為主題的母乳餵養宣傳活動,幫助新手父母實現成功母乳餵養的願望。國際認證泌乳顧問孫趙娜老師通過案例為大家講解母乳餵養技巧,以及餵養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讓更多的母親獲得母乳餵養的知識與經驗,讓更多的家庭學會科學育兒。
  • 長治市婦幼保健院 | 世界母乳餵養周 | 母乳餵養好處多
    2020年8月1-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有研究顯示,母乳餵養的嬰兒發展更為健康,包括增強免疫力、提升智力、減少嬰兒猝死症的發生、減少兒童期肥胖、減少罹患過敏性疾病機率等方面都有極大益處。本期就請市婦幼保健院專家為大家講述母乳餵養的相關知識。
  • 世界母乳餵養周 | 關注母乳餵養,守護寶寶健康
    ,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旨在呼籲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母乳餵養,重視母乳餵養與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重要關聯,激勵大家通過支持母乳餵養來改善地球和人類的健康。2.母乳餵養對媽媽的好處母乳餵養可促進產後恢復。寶寶吸吮刺激催乳素產生的同時,也促進縮宮素的產生,可以促進惡露排出及子宮恢復,減少產婦產後出血的發生。降低媽媽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有研究顯示,母乳餵養還可以降低媽媽將來絕經後骨質疏鬆、骨折的發生率。泌乳會幫助身體消耗脂肪,母乳餵養有利於產婦更好地控制體重,儘快恢復體型。
  • 凌晨產婦行無痛分娩胎位不正速轉剖宮產術,關鍵時刻不只全力以赴
    在這個特殊情況下,成麗蓉主任站在母嬰安全的角度考慮,與產婦家屬說明情況進行溝通後,迅速當機立斷,轉為剖宮產術,麻醉師全程配合,順利為產婦娩出一名體重3250克的女嬰,胎盤胎膜自然剝離完整,行美容縫合後,將產婦及嬰兒送到VIP套房。
  • 剖腹產術的發展
    剖宮產術是產科領域中的重要手術。由於麻醉學、輸血、輸液、水電平衡知識以及手術方式、手術縫合材料的改進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進步,剖宮產已成為解決難產和某些產科合併症,挽救產婦和圍產兒生命的有效手段。可是,你知道剖腹產術的發展歷程嗎?你看電視的時候見到過所謂的棺材仔吧?知道有很多孕婦因為難產而死亡嗎?
  • 剖腹產後生二胎,間隔多久最好?
    的問題就成了身邊媽媽們茶餘飯後的討論熱點。有人說,只要你身體恢復了就可以了呀!也有人說,順其自然唄,能懷上就生啊!所以,想要再次懷孕,就需要多方位考慮:不僅要考慮家庭環境,更多的還是得關注自身和懷孕後胎兒的健康問題。剖腹產後生二胎,間隔多久最好?
  • 【熱點】母乳餵養 究竟要堅持多久?
    我國一直重視推動和發展母乳餵養。在《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以及《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中明確提出到今年我國0-6個月嬰兒純母乳餵養率達到50%以上的目標。那您知道,母乳餵養究竟要堅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