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熱點解答(上)

2020-09-14 童芽


今天宋國超醫生主要針對各位母乳媽媽常關注的一些母乳餵養熱點問題進行解答,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問:有人說吃母乳能瘦身,是真的嗎?為什麼我還那麼胖?

答:

純母乳餵養是最好的瘦身方法。

原理:

乳汁是一種能量物質,能促進寶寶生長。一個月以內的寶寶是一個追奶的過程,1-6個月的寶寶攝入母乳的量是恆定的,母乳攝入量為700~900ml/天,平均720ml/天。每100ml母乳是67大卡熱量,則寶寶每天攝入母乳的熱量為469~603大卡,寶寶每天平均從媽媽身上獲取500大卡熱量。

媽媽每天產奶需要消耗約200大卡,媽媽每天純母乳餵養的過程需要消耗約700大卡,高強度健身1.5個小時會消耗這麼的熱量。每天照顧寶寶,洗澡、換衣服、哄睡等都是能量消耗的過程。

媽媽覺得自己胖,這和孕前的基礎體重、孕期體重的增長和產後的飲食有關。媽媽產後的飲食需要注意。下奶湯主要的增加媽媽母乳的信心,但是不建議喝湯麵表層的油。

體重的控制需要注意能量的攝入和輸出。如果媽媽產後食慾增加,每天可以適量增加一小碗米飯。



問:寶寶出生3天了,還不下奶怎麼辦?

答:

實際上,媽媽在孕期就已經有足夠的奶水了。

媽媽在孕期時,受多種激素的影響,奶水不是很多,這是對胎兒和媽媽是一種保護。在產後,由於胎盤的移出,多種激素在體內的作用逐漸減小,媽媽產乳增加。

產後增加奶水,首先要保證媽媽的健康,胎盤移出是比較充分的。產後需要進行子宮B超檢查,查看胎盤移出的情況以及在產後子宮收縮情況。

有些媽媽會擔心自己奶水不足,寶寶一出生就開始添加配方奶,這可能是媽媽產前知識儲備不充分或非專業人士指導造成的。配方奶的添加會有心理依賴。

如果想增加奶水的分泌和排出,媽媽就需要逐漸減少配方奶的使用,增加親餵次數,多和寶寶進行肌膚接觸。新生兒的餵奶頻率是每8-12次以上每24小時,平均2-3小時餵一次。


增加乳汁分泌:

1、高頻率的餵奶會增加乳汁的分泌。媽媽不穿裹衣物,每天讓寶寶趴在媽媽胸前,進行肌膚接觸,是增加媽媽乳汁分泌的一種有效方法。

2、媽媽可以考慮使用乳房加奶器,作用是幫助刺激媽媽的乳汁分泌,還能保障寶寶吃飽。

3、建議媽媽每次餵奶前喝400ml的溫開水。

4、還可以藉助吸奶器,吸奶器的使用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

5、藉助手擠奶。手擠奶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在離乳頭根部約2~3cm的乳暈邊緣進行擠奶。具體操作方法詳見《新生兒嬰兒護理養育指南》——手擠奶


問:乳頭被寶寶吸裂了,該怎麼辦,還能餵母乳嗎?

答:

這是可以繼續母乳餵養的。

如果媽媽乳頭皸裂比較嚴重,難以承受疼痛,可以減少餵奶的頻率,但是必須要把奶水擠出來,避免發生堵奶和影響另一側乳房泌乳量減少,採用手擠奶的方式來擠出乳汁。

媽媽乳頭皸裂可以使用乳頭保護霜,或使用乳頭保護罩,減少衣物對乳頭的摩擦和刺激,促進癒合。

如何預防乳頭皸裂?

一定要保證寶寶採取正確的含乳姿勢。寶寶仰起頭來吃奶才是正確的姿勢,對乳頭的損傷也會減小。


問:寶寶邊吃邊拉是對母乳過敏嗎?

答:

寶寶邊吃邊拉是正常的胃結腸反射。

因為寶寶的胃口很小,和結腸相鄰的。當寶寶在吃奶時,胃蠕動一下就會刺激結腸,就會出現排便。

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和生長發育良好,寶寶邊吃邊拉是沒有問題的。此外,媽媽還需要注意臀部的護理。具體操作方法詳見《新生兒嬰兒護理養育指南》——臀部護理

寶寶對母乳過敏是不存在的,可能是寶寶對媽媽吃的某些食物進入到了乳汁可能導致了寶寶過敏的情況。

「母乳過敏」主要是食物蛋白過敏,主要涉及到呼吸系統、皮膚、消化系統等。對寶寶消化系統的影響常表現為腹瀉、便秘、便血、腹脹、腸痙攣等。如果寶寶的生長發育良好,是不需要處理的。

媽媽仍需要繼續母乳餵養,平時飲食時需要注意。


忌口方案:


1、小部分忌口,當媽媽發現自己進食某些食物時,寶寶會出現一些過敏表現,媽媽可以停用這些食物。

2、大部分忌口,常見易導致過敏的食物:雞蛋、牛奶、大豆、小麥、帶殼的海鮮(蝦蟹)、芝麻、堅果等。

3、絕對忌口,媽媽只吃清水煮青菜或清水煮排骨,只添加少許食鹽進行調味。

以上幾種忌口方案都需要執行2-4周,來觀察寶寶是否有改善。待寶寶在改善後還需要將這些食物一一添加,媽媽需要做母乳日記,記錄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

但是這很難發現寶寶對哪一種食物過敏,因為寶寶是不斷的生長發育,可能一開始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待寶寶腸道系統發育完善,可能就不會對該食物過敏。因為過敏是受遺傳決定的,環境所導致出現過敏表現。

因此,寶寶出現母乳過敏的表現,寶寶精神狀態良好,生長發育正常,家長都不需要過多擔心,要繼續堅持母乳餵養


問:來月經還可以餵奶嗎?

答:

來月經是可以正常餵奶的。

有些媽媽認為自己來月經了,自身的營養狀況和身體狀況不好,擔心繼續餵奶會影響身體的健康狀況。

其實來月經並不會影響正常的身體狀況。因為少量的血液從體內流出,會刺激骨髓進行造血,並不會影響身體狀況。

來月經也不會影響奶水的成分。每天的奶水量會有波動,媽媽不需要緊張。

0-3歲育兒熱點問題解答在這裡,童芽媽媽課堂等您來!


相關焦點

  • 患傳染病能母乳餵養嗎?(一)B型肝炎篇
    孕婦感染傳染性疾病能否母乳餵養?這個問題困擾了許許多多孕婦和家屬,接下來我會用連續的幾期文章,從專業的角度為大家解答各種傳染病能不能母乳餵養的問題,建議收藏哦!母乳餵養的好處恐怕早已家喻戶曉。今天主要介紹其抗感染方面的益處。
  • 【熱點關注】世界母乳餵養周,「餵」愛進行到底!
    為主題的母乳餵養宣傳活動,幫助新手父母實現成功母乳餵養的願望。 孕婦學校專題講座 市婦幼保健院母乳餵養專家團隊攜手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孫趙娜老師為眾多母嬰家庭舉行了母乳餵養講座
  • 母嬰健康 | 母乳餵養常見問題的解答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日醫院婦產科母乳餵養常見問題的解答2020年8月1日至7日是第29屆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寶寶奶粉吃飽了安安靜靜睡著了,媽媽卻漸漸開始脹奶了......新手爸爸媽媽若是預先知道一些關於母乳餵養的小知識,實現母乳餵養成功的概率就會大一些。
  • 孕婦患傳染病能母乳餵養嗎?(二)
    上一篇我們講了B型肝炎的母乳餵養,這篇繼續講講其他傳染性疾病的母乳餵養問題。C型肝炎:1、血清抗C型肝炎(HCV)抗體陽性即為感染C肝,但90%以上為慢性感染。進一步查HCV-RNA,陽性為目前感染;持續(2-3年)陰性為既往感染。C型肝炎抗病毒治療期間不能懷孕,對胎兒存在嚴重影響。2、抗HCV陽性、HCV-RNA陰性的既往感染者通常不發生母嬰傳播。3、HCV母嬰傳播與分娩方式或餵養方式無關。4、HCV感染母乳中存在病毒,但母乳餵養不增加感染風險。
  • 母乳餵養容易出現的問題,你會解決嗎(上)?
    母乳餵養相比配方奶粉餵養雖然好處多多,但也會出現各種問題。作為新手媽媽們如何正確的處理母乳餵養過程中遇到的這些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果處理好的話,寶寶可以更好的發育成長,而作為媽媽也會少一份擔憂和苦惱,今天祺祺媽媽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母乳餵養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及解決辦法,快來看看吧~
  • 母乳餵養不是按哭餵養(關於追奶的那些誤區)
    轉眼間寶寶已經出生一個月了,這一個月對我來說真的很煎熬,雖然住在月子中心,但因為母乳餵養,我一度陷入了產後抑鬱。每天不斷的看書查資料,諮詢醫生、泌乳顧問等等,直到月子快做完,才真的讀懂了母乳餵養是按需餵養,不是按哭餵養。這個月裡的經歷和最後總結的一些心得分享出來,希望能幫助同在母乳餵養遇到困難的媽媽們。
  • 盤點母乳餵養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疑問(上)
    母乳餵養,對有的嬰兒和新媽媽來說,哺乳從一開始就非常順利,從沒有遇到過任何問題,但母乳餵養也有可能一波三折。幸運的是,大部分常見困難,都可以通過媽媽正確的餵養姿勢、嬰兒正確的吃奶方式以及頻繁餵奶來預防。
  • 孕婦患傳染病能母乳餵養嗎?(三)
    這篇是完結篇,講完這篇,基本上常見傳染性疾病都包含了,文末母乳消毒方法值得收藏哦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1、孕期發生水痘,分娩前水痘皰疹已經脫落的可以哺乳。2、分娩時或哺乳期發生的水痘,母嬰需要隔離,新生兒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3、帶狀皰疹屬於該病毒的再次發作,如胸部或乳房無皰疹,可以哺乳。
  • 健康生活丨母乳餵養真的對孩子好嗎?(一)
    「母乳餵養對孩子真的很重要嗎?」回答是非常肯定的!母乳是嬰兒天然的食物,是嬰兒成長過程中母親帶給孩子的珍貴禮物,為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自1992年起,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將每年8月1日-7日確定為世界母乳餵養周。目前,有超過170個國家參與這項全球性的公益健康促進活動。
  • 【熱點】母乳餵養 究竟要堅持多久?
    我國一直重視推動和發展母乳餵養。在《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以及《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中明確提出到今年我國0-6個月嬰兒純母乳餵養率達到50%以上的目標。那您知道,母乳餵養究竟要堅持多久呢?
  • 母乳餵養日 |「新手媽媽」母乳餵養攻略奉上
    國務院《2011—2020年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提出:「積極推行母乳餵養, 並將實現0到6月嬰兒純母乳餵養率50%」作為重要目標。(資料來源:國務院《2011—2020年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雖然這些道理都懂,但很多寶爸寶媽面臨母乳餵養時
  • 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
    本次活動旨在向社會公眾宣傳倡導母乳餵養,普及母嬰健康知識,營造保護、支持和促進母乳餵養的社會氛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線上線下結合 培訓到人通過微信公眾號、孕婦學校、「孕媽咪課堂」等線上平臺,組織準媽媽們收看《促進成功母乳餵養的十點措施》《母乳餵養的好處》宣傳片,解答準媽媽們關於母乳餵養方面的疑問,幫助準媽媽們更好地了解母乳餵養知識,掌握正確的母乳餵養方法,建立能夠勝任母乳餵養的信心。
  • 【熱點關注】剖宮產術後的母乳餵養
    剖宮產的媽媽們容易比順產的媽媽更晚進行母乳餵養,一方面剖宮產時使用的麻醉會直接影響寶媽開始母乳餵養的時機,另一方面術後前幾天刀口的疼痛也會妨礙寶媽餵奶。但是剖宮產的媽媽們其實更應該及早進行母乳餵養,由於母乳餵養能釋放促進子宮儘快收縮復原的荷爾蒙,有助於拉近媽媽和寶寶的感情。
  • 最新95學分IBCLC(國際認證母乳餵養諮詢師)在線課程
    想要幫助更多的媽媽科學餵養寶寶?一解所有疑惑?快來報名參加國際認證母乳餵養諮詢師(IBCLC)在線課程吧!只管努力,輕鬆高效學習,成為IBCLC。以下「錦囊」請收好~錦囊一一定選擇專業的機構!中國母乳餵養醫學教育(www.aieryi.org)是中國第一家利用網際網路提供國際認證母乳餵養諮詢師(IBCLC)在線培訓的教育機構。引進國際上最系統的母乳餵養醫學培訓教材和方法,結合我國實際,培養我們國家醫療體系中的母乳餵養專業人員。我們已經開辦了多期,受到學員們的一致好評。
  • 母乳餵養還有「假象」?(文末有福利)
    2020年8月1-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旨在呼籲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母乳餵養,重視母乳餵養與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重要關聯,激勵大家通過支持母乳餵養來改善地球和人類的健康。
  • 從全奶粉到全母乳,餵養大胃王寶寶的追奶之路(上)
    之前聊了備孕和懷孕的過程,本來今天我想聊聊待產包的,不過這幾天剛好有好幾個朋友跟我問母乳餵養的事,所以今天還是寫個詳細的分享——關於不下奶、追奶和母乳餵養等問題。 之前分享過我寶寶的胃口( ),因為他特別能吃,到第一周的時候就要吃90毫升,那時候我才剛剛開始下奶,用吸奶器吸半天,吸奶器裡也沒有幾滴。
  • 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 世界母乳餵養——呵護寶寶的同時愛護地球
    2020是個特殊的年份,世界母乳餵養周契合這個特別的時期有了一個全新的主題——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東街院區產科病房根據本次主題組織了一次公益宣教活動,積極倡導和推進廣大群眾對母乳餵養的保護、支持、促進,從而保障兒童安全,減少母乳代用品的使用,同時保護環境、減少對資源的消耗是此次公益宣傳活動的主要目的。
  • 健康生活丨母乳餵養真的對孩子好嗎?(二)
    (接上期)有些新手媽媽懷疑純母乳餵養時,因為最初的母乳非常少,而且她們並不知道寶寶吃了多少,怎麼辦?母乳餵養中抱寶寶的姿勢有:交叉式和搖籃式是比較常用的用餵奶姿勢,手臂的肘關節內側支撐住寶寶的頭,使他的腹部緊貼住媽媽身體,用另一隻手支撐著乳房,因為乳房露出的部分很少,將它託出來哺乳的效果會更好。側臥式:媽媽在床上側臥,讓寶寶的臉朝向乳房,將寶寶的頭枕在臂彎裡,使他的嘴和乳頭保持水平。
  • 母乳餵養容易出現的問題,你會解決嗎(下)?
    上文祺祺媽媽和大家分享了一些母乳餵養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很多寶媽們看了都覺的非常有用,今天祺祺媽媽繼續和大家分享一些母乳餵養中容易出現的其他情況,快來看看你知道嗎?問題: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媽媽沒能及時給寶寶餵上母乳,而是先用奶瓶餵了配方奶,那麼寶寶很快(一般也就3天左右)就適應奶瓶和配方奶了,改餵母乳,反倒不適應了。新生兒剛從母腹出來,最初半小時非常關鍵。儘快把小生命放入母親的懷抱,讓寶寶聽到媽媽的心跳,感受媽媽的體溫和熟悉的氣味,寶寶就會感到莫大安慰,會產生再度與媽媽結為一體的心理渴望。
  • 東莞諸多醫院開展「母乳餵養周」活動,為新手爸媽講解母乳餵養
    母乳是嬰幼兒最理想的食物,然而現實生活中由於種種因素會導致很多媽媽難以堅持純母乳餵養。為了倡導和推進全社會支持母乳餵養,今年8月第一周,也就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我市市婦幼保健院、松山湖中心醫院、常安醫院等市內諸多醫院都開展了「母乳餵養周」的相關活動。手把手為新手爸媽講解母乳餵養在市婦幼保健院,從8月1日起,其就開啟了「母乳餵養專家諮詢」「母乳餵養知識線上直播」「孕婦學校主題活動」等「母乳餵養周」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