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容易出現的問題,你會解決嗎(上)?

2020-08-26 祺祺媽媽說

母乳餵養相比配方奶粉餵養雖然好處多多,但也會出現各種問題。作為新手媽媽們如何正確的處理母乳餵養過程中遇到的這些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果處理好的話,寶寶可以更好的發育成長,而作為媽媽也會少一份擔憂和苦惱,今天祺祺媽媽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母乳餵養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及解決辦法,快來看看吧~


1.寶寶吃奶哭鬧是怎麼回事?

問題:剛開始餵奶的新手媽媽,往往是累得一身汗,胳膊酸了,脖子僵了,寶寶卻因不能舒服地吃奶而哭鬧。

正確的餵奶姿勢是,媽媽一隻手託住乳兒的臀部,另一隻手肘部託住寶寶的頭頸部,寶寶的上身躺在媽媽的前臂上,這是乳兒吃奶最感舒服的姿勢。

錯誤糾正:有的媽媽恰恰相反,寶寶越是銜不住乳頭,媽媽越是把寶寶的頭部往乳房上靠,結果乳兒鼻子被堵住了,不能順暢的呼吸,就無法吃奶。一定要讓寶寶仰著頭吃奶(就是讓乳兒下頜貼乳房,前額和鼻部儘量遠離乳房), 這樣寶寶食道伸直了,不但容易吸吮,也有利於呼吸,還有利於牙頜骨的發育,避免出現「兜齒」。

2.寶寶銜不住乳頭怎麼辦?

問題:媽媽乳頭過小、過短,都會使寶寶銜不住乳頭,造成餵奶困難。寶寶銜了放,放了銜,重複幾次,就開始煩躁、哭鬧、打挺。媽媽急,寶寶哭,母子都累得筋疲力盡。

每天用食指、中指、拇指三個手指捏起乳頭,向外牽拉,每一下至少堅持拉一秒鐘,每次拉30下左右,每天拉至少4次,在餵奶前拉更好。

用吸奶器吸引乳頭,每次吸住奶頭約半分鐘,連續5-10次,每天至少重複兩遍。

餵奶時用中指和食指輕輕夾住乳暈上方,使乳頭儘量突出,這樣做也可防止乳房堵住寶寶鼻孔。

3.寶寶咬破乳頭怎麼辦?

問題:常常有哺乳的媽媽,乳頭被寶寶咬破了,皸裂感染,乳兒吸吮時,媽媽劇烈疼痛,甚至會並髮乳腺炎。有的媽媽只好狠下心來,給寶寶斷奶,但看到寶寶瘦了,心裡又難受。

原因:寶寶咬破媽媽的乳頭,不是寶寶「心狠」, 而是媽媽餵哺方法不對。媽媽沒有讓乳兒完全含住乳頭,只是淺淺地「叼著」乳頭,為了吃到奶,乳兒就試圖用牙床咬住乳頭,久而久之,媽媽的乳頭就被磨破了。這樣一來,媽媽在餵奶時,因為乳頭疼痛,本能地向後躲,寶寶含的乳頭就更少,不得不用牙床緊緊咬住乳頭,牽拉乳頭,從而再次損傷了乳頭,形成惡性循環。

明白了這個道理,媽媽就要讓寶寶完全含住奶頭。一定要讓寶寶把乳暈儘量含入口中,而不單單是銜住乳頭!

健康護理:媽媽每次餵奶後,擠少許奶水塗於乳頭上,保護乳頭,不要馬上把乳頭蓋上,讓乳頭風乾約15分鐘。也不要用毛巾用力擦乳頭,以免擦傷。不要穿太緊或質地太硬的內衣。戴比較寬鬆的乳罩,如果乳罩摩擦皸裂的乳頭而發生疼痛,可在乳頭上套一個乳頭保護罩或小的濾茶器,就能有效減輕疼痛。用清水輕輕洗或用流動水衝洗乳頭最好。若有皸裂應及時治療。

4.發生乳頭錯覺怎麼辦?

問題:寶寶出生後,媽媽暫時沒有母乳,只能用奶瓶餵奶;當媽媽下奶了,改成母乳餵養時,寶寶因不適應而拒絕吃奶媽的奶。相反的現象也不少。這就是乳頭錯覺。

一定要做兩手準備。寶寶出生後,無論有母乳還是沒有母乳,都要讓寶寶吸吮媽媽的乳頭,穿插著給寶寶用奶瓶餵水,使寶寶既能吃媽媽的奶,也能在不得已暫停母乳時,接受奶瓶餵奶。一定要從一開始就做好準備,寶寶才能適應不同的餵養方式,以免給餵養帶來煩惱。

5.奶少怎麼辦?

媽媽乳少,很容易發現。餵奶前乳房無漲感,無噴乳反射,寶寶吃奶周期短,生長發育慢,大便少等。

解決辦法:勤餵是一種好辦法。試著抽出24-48 小時的時間(如您的奶水實在太少了,可抽出更長的時間), 什麼事也不要做,專心餵奶和休息,每次儘可能讓寶寶吃的時間長一些。愛睏的嬰兒,需要媽媽不時把寶寶喚醒,鼓勵寶寶吃奶。

注意事項:兩側乳房都要喂,換邊喂,媽媽飲食平衡,充分休息與放鬆,檢查媽媽是否貧血(氣虛貧血也會導致奶水少)。

6.奶多怎麼辦?

問題:奶少是個問題,新手媽媽們很能理解;奶多也是個問題,就不好理解了:難道奶多反倒成了問題?是的,而且問題還不小呢。

奶多不容易被發現。媽媽奶水很好,乳兒也沒有什麼不適,大小便都正常,生長發育也正常。可就是每當給寶寶餵奶時,寶寶就打挺、哭鬧,剛把奶頭銜入口中,很快就吐出來,甚至拒絕吃奶。奶水向外噴出,甚至噴寶寶一臉。當寶寶吸吮時,吞咽很急,一口接不上一口,很易嗆奶。這就是「乳衝」造成的。解決乳衝的有效辦法,是「剪刀式」餵哺。媽媽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做成剪刀樣,夾住乳房,讓乳汁緩慢流出。生活中少喝湯,適當也會減少乳汁分泌。

以上就是祺祺媽媽總結的部分母乳餵養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你學會了嗎?科學正確的育兒,保障寶寶的健康發育是我們每個父母的責任,祺祺媽媽會持續分享優質的育兒知識與大家分享,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母乳餵養容易出現的問題,你會解決嗎(下)?
    上文祺祺媽媽和大家分享了一些母乳餵養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很多寶媽們看了都覺的非常有用,今天祺祺媽媽繼續和大家分享一些母乳餵養中容易出現的其他情況,快來看看你知道嗎?問題: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媽媽沒能及時給寶寶餵上母乳,而是先用奶瓶餵了配方奶,那麼寶寶很快(一般也就3天左右)就適應奶瓶和配方奶了,改餵母乳,反倒不適應了。新生兒剛從母腹出來,最初半小時非常關鍵。儘快把小生命放入母親的懷抱,讓寶寶聽到媽媽的心跳,感受媽媽的體溫和熟悉的氣味,寶寶就會感到莫大安慰,會產生再度與媽媽結為一體的心理渴望。
  • 盤點母乳餵養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疑問(上)
    開啟一段嶄新的人生旅程,這段旅程中,會有許許多多奇妙而溫馨的體驗與碰撞。母乳餵養,對有的嬰兒和新媽媽來說,哺乳從一開始就非常順利,從沒有遇到過任何問題,但母乳餵養也有可能一波三折。幸運的是,大部分常見困難,都可以通過媽媽正確的餵養姿勢、嬰兒正確的吃奶方式以及頻繁餵奶來預防。當出現問題時,要及時諮詢兒科醫生或護士,他們會幫你解決下列問題。
  • 盤點母乳餵養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疑問(下)
    開啟一段嶄新的人生旅程,這段旅程中,會有許許多多奇妙而溫馨的體驗與碰撞。上一章,我們說到乳頭皸裂、乳房腫脹的問題及解決辦法,下面我們繼續羅列一些問題。乳腺炎會引發類似流感的症狀,包括發熱、畏寒、頭痛、噁心、乏力等。這些症狀會伴隨乳房某處發紅、觸痛、腫大、發熱等,如果出現上述任何症狀,應立刻聯繫醫生。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包括排空乳汁(通過哺乳或吸奶器吸出)、休息、服用抗生素等。
  • 母乳餵養熱點解答(上)
    今天宋國超醫生主要針對各位母乳媽媽常關注的一些母乳餵養熱點問題進行解答,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一個月以內的寶寶是一個追奶的過程,1-6個月的寶寶攝入母乳的量是恆定的,母乳攝入量為700~900ml/天,平均720ml/天。每100ml母乳是67大卡熱量,則寶寶每天攝入母乳的熱量為469~603大卡,寶寶每天平均從媽媽身上獲取500大卡熱量。媽媽每天產奶需要消耗約200大卡,媽媽每天純母乳餵養的過程需要消耗約700大卡,高強度健身1.5個小時會消耗這麼的熱量。
  • 母乳餵養的寶寶容易拉肚子、吐奶,是母乳有問題還是你餵錯了?
    嗆奶、吐奶、拉肚子,很多母乳餵養的寶寶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到這時候有的家長就慌了:是不是寶寶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過敏呀,趕緊把母乳停了換羊奶粉吧。往往這樣「草率」的決定,就輕易剝奪了寶寶喝母乳的權利。
  • 母乳餵養2.5年媽媽自述:母乳雖好,除了有奶餵要解決的問題很多
    配方奶餵養的嬰兒,會對牛奶蛋白產生過敏反應,出現溼疹、腹瀉、腹痛。母乳餵養的這些好處,是配方奶不具有的。1、母乳餵養能增強孩子的抵抗力,讓孩子少生病。這一路走來,唯一的感觸就是「無論你內心有多強大,你的母乳再好,量再多,母乳餵養僅靠媽媽一個人,是無法實現的」!
  • 母乳餵養2.5年媽媽自述:母乳雖好,除了有奶餵要解決的問題很多
    母乳餵養的寶寶抵抗力強,不容易生病;而牛奶餵養的寶寶容易出現溼疹、腹瀉、腹痛等疾病。配方奶與母乳的區別?嬰兒配方奶是最接近母乳的食品,但不等同於母乳,與母乳的成分相比相差甚遠。配方奶是以牛乳為主要原料,按照母乳成分經過加工,去掉牛乳中過多的酪蛋白,添加了牛乳中不同的營養素。配方奶餵養的嬰兒,會對牛奶蛋白產生過敏反應,出現溼疹、腹瀉、腹痛。
  • 母乳餵養的最容易出現六大假象
    所有的宣傳都在強調要對母乳餵養有信心,這種信心必須建立在具備相關哺育知識的基礎上。沒有基礎,只要孩子有一聲哭鬧,這種信心就會徹底坍塌。實際上,嬰兒出生以後,媽媽經常會想:「我的奶究竟夠不夠?怎樣才知道孩子吃飽了?這些困惑來源於很多的假象,兩位醫生為我們解釋了對這些假象應該怎樣正確理解。
  • 醫生都建議母乳餵養,你會選擇母乳餵養嗎?
    今年剛生了二胎,醫院鼓勵母乳,家裡人也是說母乳好,那就母乳餵養吧。是的,一胎的時候也是母乳餵養。我都已經忘了一胎母乳餵養時候的痛苦了。依舊不怕死的,二胎又繼續母乳餵養!(浪費錢,一點用都沒有)。最後我連奶粉都買好了,寶寶吃不飽的時候就給他衝奶粉。直到出了月子,可能是可以出門去轉移注意力了,心裡沒有一直想著母乳的問題,突然又有奶了。所以母乳餵養的媽媽心情真的很重要!
  • 健康生活丨母乳餵養真的對孩子好嗎?(一)
    「母乳餵養對孩子真的很重要嗎?」回答是非常肯定的!母乳是嬰兒天然的食物,是嬰兒成長過程中母親帶給孩子的珍貴禮物,為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自1992年起,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將每年8月1日-7日確定為世界母乳餵養周。目前,有超過170個國家參與這項全球性的公益健康促進活動。
  • 你會選擇母乳餵養嗎?其實母乳餵養對寶媽好處多多
    雖然醫院告訴你母乳餵養對孩子百利而無一害,但是有些媽媽仍然願意用牛乳汁餵養嬰兒,而拒絕哺乳。主要有以下原因:1. 工作原因有的女性工作節奏快、壓力大、到處出差、日日加班,從時間和空間上都不允許母乳餵養,如果要堅持母乳餵養,就只能耽誤工作。2.
  • 世界母乳餵養周丨10個問題帶你全面了解母乳餵養
    在新生兒哭的時候再哺乳嗎?新生兒餓了會哭,是飢餓的晚期信號,但在餓急時吃奶容易引起吐奶或抗拒母乳餵養。當母親發現新生兒出現張嘴、舔舌、舔嘴唇、搖頭、左右尋找乳房、吸手指等覓食反應時,都表明孩子餓了。母乳既為新生兒提供營養的糧食,又提供解渴的飲料,渴了餓了都可以哺乳,做到按需哺乳。6 如何判斷新生兒吃飽了?
  • 母乳餵養不是按哭餵養(關於追奶的那些誤區)
    1、我的個人經歷(從混合餵養到純母乳餵養)2、正確認知奶多與「奶少」3、學會讀懂寶寶的信號4、如何高效餵奶4、「追奶」我做了哪些事從混合餵養到純母乳餵養作為一胎的新手媽媽,由於產前對於母乳餵養的功課沒有做足,我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天,整整24小時,都沒有讓寶寶來吸吮,錯過了大家所謂的黃金開奶期,第一步的失敗讓我一直十分自責
  • 世界母乳餵養周 | 母乳餵養的「坑」,你踩過嗎?
    媽媽的乳汁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母乳中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因子,是配方粉無法替代的。聽起來簡單的母乳餵養,實操起來卻讓有的新手媽媽「壓力山大」,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母乳餵養的「坑」,你踩過嗎?哺乳是由寶寶主導的,媽媽輕託乳房刺激寶寶的上唇(也可是鼻尖或人中),引發寶寶自主尋乳。
  • 世界母乳餵養周 | 母乳餵養的「坑」,你踩過嗎
    母乳餵養的「坑」,你踩過嗎?避免寶寶扭頭含乳,造成「淺含乳」,引發乳頭皸裂,泌乳攝入不足等問題。哺乳是由寶寶主導的,媽媽輕託乳房刺激寶寶的上唇(也可是鼻尖或人中),引發寶寶自主尋乳。如果寶寶在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或黃疸發展過快,且持續時間較長(足月寶寶超過2周,早產寶寶超過4周黃疸沒有消退),甚至伴有體溫升高、吃奶少、嘔吐、大小便顏色異常,或者退而復現,多屬於病理性黃疸。
  • 母乳的好處 – 你會選擇母乳餵養你的寶寶嗎?
    有的新生媽媽有條件使用兩種方式,包括母乳餵養和奶粉餵養,但如果你打算為自己的寶寶提供母乳餵養,請繼續閱讀這篇文章母乳的好處你有聽說過 「牛奶是給奶牛飲的,而母乳是給人類飲的」這個說法嗎?這個說法絕對是正確的,母乳不僅是嬰兒最好的營養來源,而且對母親也有益處。
  • 「世界母乳餵養周」常見母乳餵養的問題與對策
    2020年8月1-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的主題是: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這個節日的設立,旨在呼籲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母乳餵養,重視母乳餵養與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重要關聯,激勵大家通過支持母乳餵養來改善地球和人類的健康。
  • 孕婦患傳染病能母乳餵養嗎?(二)
    上一篇我們講了B型肝炎的母乳餵養,這篇繼續講講其他傳染性疾病的母乳餵養問題。C型肝炎:1、血清抗C型肝炎(HCV)抗體陽性即為感染C肝,但90%以上為慢性感染。進一步查HCV-RNA,陽性為目前感染;持續(2-3年)陰性為既往感染。C型肝炎抗病毒治療期間不能懷孕,對胎兒存在嚴重影響。2、抗HCV陽性、HCV-RNA陰性的既往感染者通常不發生母嬰傳播。3、HCV母嬰傳播與分娩方式或餵養方式無關。4、HCV感染母乳中存在病毒,但母乳餵養不增加感染風險。
  • 患傳染病能母乳餵養嗎?(一)B型肝炎篇
    孕婦感染傳染性疾病能否母乳餵養?這個問題困擾了許許多多孕婦和家屬,接下來我會用連續的幾期文章,從專業的角度為大家解答各種傳染病能不能母乳餵養的問題,建議收藏哦!母乳餵養的好處恐怕早已家喻戶曉。今天主要介紹其抗感染方面的益處。
  • 母乳餵養寶寶的大便問題
    很多人會告訴你,母乳餵養的寶寶的大便是彈性的,也就是次數是不確定的。有的寶寶可能一天拉十幾次,也有的寶寶可能幾天拉一次,這些都是非常容易出現的問題。那這樣的大便正常嗎?其實是正常的!我們都知道母乳那有一定的輕瀉作用,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一般都是不成型的,而且次數會比較多,特別是剛出生的寶寶,放個屁都有可能帶出大便,所以有時候會出現一天十多次的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