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還有「假象」?(文末有福利)

2020-09-14 童芽

2020年8月1-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旨在呼籲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母乳餵養,重視母乳餵養與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重要關聯,激勵大家通過支持母乳餵養來改善地球和人類的健康。


2020年世界母乳餵養周

六大核心信息


1、母乳是天然的、可再生的、環保的;

2、母乳餵養是證明人類健康與自然生態具有深厚關係的最佳例證;

3、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4、母乳餵養是拯救嬰兒生命和改善個人和國家健康、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最佳投資之一;

5、創造一個有利於嬰幼兒最佳餵養模式的環境是全球的當務之急;

6、認識到母乳餵養對糧食安全和環境保護的貢獻,從而減少母乳代用品因生產、包裝、分銷等對環境和氣候造成的影響。

到處都在宣傳母乳餵養好,但是在堅持母乳餵養的過程中,新手媽媽時常會被一些「假象」所迷惑,正是這些「假象」造成的困惑逐步擊潰母乳媽媽的堅持。

假象-「我覺得」我的奶水不夠

寶寶剛出生幾天奶還夠吃,過了幾天之後每次吃奶都哭鬧,好像沒有吃飽。

當出現快速生長期,寶寶表現得更容易餓,這個時候母乳可能相對顯得不太充足,但並不是母乳減少,而是因為寶寶吃得多了。因此,媽媽每天要多餵幾次寶寶,隨著寶寶吸吮次數的增多,奶量一定能增長上去。

出生後第1天,寶寶的胃容量約為5ml~7ml,相當於玻璃彈球大小;第3天寶寶的胃容量約為22~27ml,相當於大號玻璃球大小;第5天寶寶的胃容量約為43~57ml,相當於桌球大小。

頻繁的餵養能保證寶寶獲得所需要的母乳量,同時也確保泌乳量能滿足寶寶的需求

第一天之所以讓寶寶頻繁吸吮,最重要的目的是通過寶寶的吸吮刺激媽媽儘早儘快下奶——「寶寶是最好的催乳師。」

——摘自《新生兒嬰兒護理養育指南》

假象-寶寶不願意吃奶

寶寶每次吃奶都吸得滿臉通紅,感覺總是吃不到,有的時候寶寶太用力吸,甚至還把乳頭吸破了。寶寶覺得吃奶很費力,就不怎麼願意吃奶了。

科學的餵養姿勢很重要,要學會讓寶寶正確吃奶!

媽媽哺乳時,儘量讓寶寶的口和下頜緊貼媽媽的乳房,這樣寶寶就會主動把整個乳暈都含在口中。

寶寶正確含乳是要把乳頭和大部分的乳暈都含入口中。

寶寶正確含乳才能更有效地刺激媽媽泌乳,也可以避免乳頭皸裂。

媽媽在哺乳時,注意不要讓乳房壓住寶寶的鼻子,媽媽最好輕輕地把乳房向裡按得凹陷一點兒,給寶寶留出呼吸空間。

另外,總的原則是寶寶身體呈一條直線,不能讓寶寶扭著脖子吃奶,那樣寶寶會不舒適,也就不能好好地吃奶了,甚至連乳頭都含接不好。

——摘自《新生兒嬰兒護理養育指南》

假象-奶水很稀沒有營養

我的奶水很稀,看著顏色,不像其他媽媽那樣很白很稠。

初乳與成熟乳

初乳是母親分娩後最初幾日產生的特殊乳汁,很稠,顏色為黃色或清亮。

初乳中蛋白質含量特別高,脂肪和乳糖含量則較少,對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和抗感染能力十分重要。初乳中維生素A、維生素C和牛磺酸的含量頗豐富。7天後,初乳漸漸轉化為過渡乳、成熟乳。

成熟乳量大,此時乳房充盈,變硬、變重,有些人稱這個轉變過程為「下奶」。

前奶與後奶

根據每次哺乳的前後時間區分,二者沒有嚴格的界限。

前奶:每日哺乳最初幾分鐘的奶。前奶較後奶藍些,富含大量水、蛋白質、乳糖及其他營養物質。嬰兒吃了大量前奶後,會從中取得他所需要的全部水分,這相當於寶寶的開胃菜,能夠幫寶寶解渴,因此嬰兒在6個月前,甚至在熱天也不需要補充額外水分。

後奶:每日哺乳幾分鐘之後的奶。外觀較前奶白,富含高熱量的脂肪,這種脂肪為母乳提供較多的能量,是寶寶的正餐,更加耐餓。這就是讓嬰兒吸吮儘可能長一點兒的重要原因,可以保證寶寶吸吮到足夠的後奶。

——摘自《新生兒嬰兒護理養育指南》

造成「假象」是因為哺育知識的缺乏

哺育知識的儲備是促進母乳餵養成功的第一步

母乳餵養成功需要家庭成員共同努力和支持,而母乳餵養信心的建立和維護更是需要建立在具備相關哺育知識的基礎上。

沒有基礎,只要孩子一哭鬧,母乳餵養的信心就會徹底崩塌。

更多揭開母乳餵養「假象」和助力母乳餵養成功的哺育知識全在《新生兒嬰兒護理養育指南》

逐天、逐周、逐月講解

0~1歲嬰兒護理養育重點及方法

微信關注童芽,童芽商城購買

一起漲知識,助力母乳餵養!

相關焦點

  • 母乳餵養的最容易出現六大假象
    所有的宣傳都在強調要對母乳餵養有信心,這種信心必須建立在具備相關哺育知識的基礎上。沒有基礎,只要孩子有一聲哭鬧,這種信心就會徹底坍塌。實際上,嬰兒出生以後,媽媽經常會想:「我的奶究竟夠不夠?怎樣才知道孩子吃飽了?這些困惑來源於很多的假象,兩位醫生為我們解釋了對這些假象應該怎樣正確理解。
  • 新媽媽注意母乳餵養的6個假象
    這些困惑來源於很多的假象,醫生為我們解釋了對這些假象應該怎樣正確理解。  假象一:每次餵奶要花1個多小時,孩子總也吃不飽。有時孩子並非吃奶,只是叼著乳頭,有的長輩說這是壞毛病。  專家解釋:實際上嬰兒不吃這個,也會叼著毛巾、被角,那才是壞毛病。
  • 孕婦患傳染病能母乳餵養嗎?(三)
    這篇是完結篇,講完這篇,基本上常見傳染性疾病都包含了,文末母乳消毒方法值得收藏哦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1、孕期發生水痘,分娩前水痘皰疹已經脫落的可以哺乳。2、分娩時或哺乳期發生的水痘,母嬰需要隔離,新生兒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3、帶狀皰疹屬於該病毒的再次發作,如胸部或乳房無皰疹,可以哺乳。
  • 母乳還有減肥功效?母乳餵養好處多
    母乳餵養好處多,不管對寶寶還是對媽媽來說,都能獲益。而當你看到才幾個月大的寶寶胖如蓮藕的四肢時,會不會開始懷疑是不是母乳餵養營養太好,導致寶寶長胖了?不是哦。近期有研究發現,母乳能保護寶寶不易變胖。母乳還有「減肥」功效?
  • 母乳餵養如何判斷寶寶飽不飽?若要混合餵養,怎麼添加奶粉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母乳餵養一直以來都是大部分寶媽推崇的餵養方式,一來確實是安全健康,寶寶吃著她們也很放心,二是營養天成,還能給寶寶提供免疫因子。另外,何時添加、怎樣添加奶粉,也是件難事,新手寶媽必須有一定知識儲備才行。母乳餵養如何判斷寶寶飽不飽?首先我們要了解母乳不足的五個假象,別被其迷惑,太早添加奶粉。其實有的寶寶根本就不需要,也白白浪費了營養更好的母乳。
  • 母乳餵養熱點解答(上)
    今天宋國超醫生主要針對各位母乳媽媽常關注的一些母乳餵養熱點問題進行解答,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一個月以內的寶寶是一個追奶的過程,1-6個月的寶寶攝入母乳的量是恆定的,母乳攝入量為700~900ml/天,平均720ml/天。每100ml母乳是67大卡熱量,則寶寶每天攝入母乳的熱量為469~603大卡,寶寶每天平均從媽媽身上獲取500大卡熱量。媽媽每天產奶需要消耗約200大卡,媽媽每天純母乳餵養的過程需要消耗約700大卡,高強度健身1.5個小時會消耗這麼的熱量。
  • 孕婦患傳染病能母乳餵養嗎?(二)
    上一篇我們講了B型肝炎的母乳餵養,這篇繼續講講其他傳染性疾病的母乳餵養問題。C型肝炎:1、血清抗C型肝炎(HCV)抗體陽性即為感染C肝,但90%以上為慢性感染。進一步查HCV-RNA,陽性為目前感染;持續(2-3年)陰性為既往感染。C型肝炎抗病毒治療期間不能懷孕,對胎兒存在嚴重影響。2、抗HCV陽性、HCV-RNA陰性的既往感染者通常不發生母嬰傳播。3、HCV母嬰傳播與分娩方式或餵養方式無關。4、HCV感染母乳中存在病毒,但母乳餵養不增加感染風險。
  • 健康生活丨母乳餵養真的對孩子好嗎?(一)
    「母乳餵養對孩子真的很重要嗎?」回答是非常肯定的!母乳是嬰兒天然的食物,是嬰兒成長過程中母親帶給孩子的珍貴禮物,為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自1992年起,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將每年8月1日-7日確定為世界母乳餵養周。目前,有超過170個國家參與這項全球性的公益健康促進活動。
  • 母乳餵養不是按哭餵養(關於追奶的那些誤區)
    1、我的個人經歷(從混合餵養到純母乳餵養)2、正確認知奶多與「奶少」3、學會讀懂寶寶的信號4、如何高效餵奶4、「追奶」我做了哪些事從混合餵養到純母乳餵養作為一胎的新手媽媽,由於產前對於母乳餵養的功課沒有做足,我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天,整整24小時,都沒有讓寶寶來吸吮,錯過了大家所謂的黃金開奶期,第一步的失敗讓我一直十分自責
  • 2020母乳餵養周 | 助力父母,科學認識母乳餵養
    3、全球積極倡導母乳餵養《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明確提出來,0-6月齡嬰兒純母乳餵養率要達到50%以上,《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和去年頒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都強調母乳餵養的目標。
  • 患傳染病能母乳餵養嗎?(一)B型肝炎篇
    純母乳餵養相較人工餵養(純奶粉)或混合餵養(母乳+奶粉)的方式具有廣譜抗感染作用。使新生兒發生呼吸道疾病、腸道傳染性疾病等風險明顯降低。這主要和母乳中許多活性成分比牛奶高有關係。(通常說的大三陽、小三陽都屬於這類,只是傳染性強弱有差異)2、新生兒需要接受聯合免疫的預防:出生12小時內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B肝疫苗,並在1個月、6個月繼續接種B肝疫苗。
  • 母乳餵養的寶寶和奶粉餵養的寶寶有什麼差別,幾點不同,寶媽須知
    現在,醫生大多提倡母乳餵養,母乳不僅環保經濟,而且還更為安全健康,這已然是毋庸置疑的事。但仍然有很多女性因為體質與年齡緣故是無法給寶寶母乳餵養的,她們的孩子就只能「淪落」到喝奶粉的境地。不僅花著很貴的錢,而且孩子的體格還不如喝了母乳的孩子好。「我沒喝過一天母乳,小時候就是靠奶粉養大的。
  • 母乳餵養到底有多重要?2020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活動啟動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楊曉光教授,母乳餵養促進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蘇宜香教授,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母乳餵養促進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汪之頊教授,婦幼營養分會副主任委員盛曉陽教授,母乳餵養促進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北京協和醫院兒科副主任李正紅教授等中國母嬰營養領域的專家學者在會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惠氏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伊利母嬰營養研究院(YMINI)對活動給予了大力支持。
  • 【文末有福利】
    【文末有福利】 2020-04-23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母乳餵養對寶寶和寶媽的益處有哪些?
    3、全球積極倡導母乳餵養《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明確提出來,0-6月齡嬰兒純母乳餵養率要達到50%以上,《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和去年頒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都強調母乳餵養的目標。
  • 文末福利 | 劃重點!輔食餵養怎麼做,看這一篇就夠了
    弟弟家的因為母乳好9個月大了還沒加輔食,不也挺好嗎?寶寶輔食不放調味品,沒有味道寶寶能喜歡吃嗎?關於輔食,媽媽們總有著諸多的糾結和困惑,為了幫助媽媽解開內心的糾結與困惑,實現日常輕鬆帶娃,芭米拉輔食餵養小課堂開課啦!
  • 母乳的好處 – 你會選擇母乳餵養你的寶寶嗎?
    初為父母,你可能會有很多關於養育孩子的疑問,其中包括哪一種才是供給孩子營養的最佳方式。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媽媽選擇母乳餵養寶寶而不是飲用嬰兒配方奶粉。然而,最終決定選擇哪種方式,取決於各種不同的因素。有的新生媽媽有條件使用兩種方式,包括母乳餵養和奶粉餵養,但如果你打算為自己的寶寶提供母乳餵養,請繼續閱讀這篇文章母乳的好處你有聽說過 「牛奶是給奶牛飲的,而母乳是給人類飲的」這個說法嗎?這個說法絕對是正確的,母乳不僅是嬰兒最好的營養來源,而且對母親也有益處。
  • 助力父母,科學認識母乳餵養
    3、全球積極倡導母乳餵養《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明確提出來,0-6月齡嬰兒純母乳餵養率要達到50%以上,《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和去年頒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都強調母乳餵養的目標。
  • 最新95學分IBCLC(國際認證母乳餵養諮詢師)在線課程
    想要幫助更多的媽媽科學餵養寶寶?一解所有疑惑?快來報名參加國際認證母乳餵養諮詢師(IBCLC)在線課程吧!只管努力,輕鬆高效學習,成為IBCLC。以下「錦囊」請收好~錦囊一一定選擇專業的機構!中國母乳餵養醫學教育(www.aieryi.org)是中國第一家利用網際網路提供國際認證母乳餵養諮詢師(IBCLC)在線培訓的教育機構。引進國際上最系統的母乳餵養醫學培訓教材和方法,結合我國實際,培養我們國家醫療體系中的母乳餵養專業人員。我們已經開辦了多期,受到學員們的一致好評。
  • 母乳餵養容易出現的問題,你會解決嗎(上)?
    母乳餵養相比配方奶粉餵養雖然好處多多,但也會出現各種問題。一定要讓寶寶仰著頭吃奶(就是讓乳兒下頜貼乳房,前額和鼻部儘量遠離乳房), 這樣寶寶食道伸直了,不但容易吸吮,也有利於呼吸,還有利於牙頜骨的發育,避免出現「兜齒」。2.寶寶銜不住乳頭怎麼辦?問題:媽媽乳頭過小、過短,都會使寶寶銜不住乳頭,造成餵奶困難。寶寶銜了放,放了銜,重複幾次,就開始煩躁、哭鬧、打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