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流浪地球」,挖到一個寶藏男孩!

2020-12-17 吐槽電影院

不出所料,《流浪地球》爆了。

豆瓣評分8.2,口碑牢牢佔據春節檔首位。

上映第三天,票房從首日的排名第四攀升至單日票房冠軍。又一次上演口碑倒逼排片的好戲。

各大社交網站上,更有無數「自來水」奔走安利,爭相為「小破球」打call。

這份來之不易的成功,源自所有創作者不懈的努力與付出。

戲外,導演郭帆三年來幾乎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拉投資、改劇本、找來各位專業人士共同搭建世界觀、創造人物……

戲內,各位演員的走心演繹又讓角色紛紛「活」了過來

一眾主要人物,性格鮮明、各有千秋,每個人都有討喜之處和記憶點。

但你要問院長最愛哪個?

一刷微博,emmm...應該又雙叒叕要和各位姐妹搶「老公」啦!

演員張亦馳飾演的李一一,是一名年輕的科學家。

初登場時,他的畫風與其他角色截然不同。

一頭捲毛,身穿地標防護服、戴著眼鏡,看起來不太起眼;沒想到一開口,瞬間成為這部氛圍嚴肅的科幻電影的快樂源泉。

有點逗比,有點驕傲,還有那麼點游離在狀況外的傻傻少年氣,親切感十足。

大概就是個活潑的技術宅?智商不錯其他都一般?

院長不禁按照套路猜,結果看到最後……

臉被打得好疼,只想給這位小哥哥跪了!

李一一的身上,的確有濃鬱的「程序猿」氣質:

外表不修邊幅,性格不太合群,思維也有點「直男」,不說話則已一開口就嗆人。

在第一次執行任務、而且是執行拯救地球這樣關乎人類未來的絕命任務時,別人都嚴肅審慎,他倒好,上來給隊友們起了一串外號:

小天線、大塊頭、創可貼、中國心……還不接受隊友反駁。

這種讓人猝不及防的幽默,帶著年輕人特有的樂觀與戲謔,讓他這個不走尋常路的人物形象立了起來。

而在談及數據、鍵盤、公式、代碼……所有他喜歡並擅長的東西時,李一一又變了一個人。

自信,嚴謹,充滿自信,神採飛揚。

明明前路未卜,很可能兇多吉少,他卻坦蕩自如,專注當下,給人帶來亟需的安全感。

這樣說來,在李一一這個角色身上,貌似有幾分「謝耳朵」的影子——

同樣都是天才,都有點話嘮,有點偏執,有點皮。

喜歡炫耀自己的智商,也會在不經意間製造笑點,又絕不輕易認輸。

皮起來時,能把發動機程序改成「春節十二響」,模擬禮花綻放,有趣又浪漫;而認真的時候,「春節十二響」又被他改編成拯救地球的重要一環。

簡直是居家旅行、拯救地球必備的一枚全能小天使

但與謝耳朵不同的是,李一一在《流浪地球》中還承擔起技術工作之外的重任。

在影片尾聲,他親自牽頭開啟了難以置信的「木星引燃計劃」。

前一刻在面對隊員的離去,還瀕臨精神崩潰邊緣;下一秒鐘,他立刻穩定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主動擔當隊伍中的臨時指揮官

最終,他不僅成為隊友們的最大依靠,也造就了地球新的希望。

在科幻題材作品中,我們看過許多在千鈞一髮之際挺身而出拯救人類的角色,但那些角色往往是身份背景成謎的神秘人,或者風流倜儻的傑克蘇男主,極少能看到一個像李一一這樣具備專業技能、又自帶煙火氣的角色。

這個出乎意料的反差帥,令人物閃閃發光。

坦白說,電影中李一一的戲份不多,卻相當有存在感,完成度也極高。這完全要歸功於演員張亦馳的表演。

他既演出了李一一的單純善良,又演出了他的恃才傲物; 既呈現了他作為年輕男孩的率直俏皮,又將一個頂尖科學家的運籌帷幄演繹得淋漓盡致。

張亦馳年紀輕輕,卻把角色不同性格層面的微妙差別,拿捏得恰到好處。

臺詞、微表情、肢體語言,都非常自然毫不浮誇,這正是吸引觀眾、增加角色說服力的重要原因。

尤其在其他人類選擇認命,他卻始終貫徹自己的生存之道時,人物魅力頃刻爆發,讓人再次領悟到,什麼叫smart is the new sexy

《流浪地球》這麼火,李一一當然也藏不住了。

這兩天,不斷刷到有網友表示要pick這位人設萌演技佳的小哥哥。

不過,你們還是慢我這個老司機一步!

我已經開始研究「站在李一一背後的男人」,張亦馳。

不挖不要緊,一挖我確定——

這是一枚真·寶藏男孩

光看臉,張亦馳活脫脫小鮮肉一枚,還以為是剛入行沒多久的新人。沒想到再一看作品列表,眼前立刻閃過幾個熟悉的角色。

《火鍋英雄》裡,cos西遊師徒四人的劫匪F4還記得嗎?

帶著滲人面具,組團搶劫銀行金庫。出手毫不留情,卻在搶了一半時發現火鍋店打通的地道……

其中,暴力悍勇的少年匪徒沙僧,就由張亦馳飾演。

記得當年電影一上映,就有不少觀眾「調轉槍口」,表示想放四位劫匪一馬。

畢竟,摘下頭套後的他們,長這樣:

???

這麼好看為什麼要搶銀行?來搶我的心啊!

只要看過電影的人,一定會對這四張新鮮面孔印象深刻。

其中,摘下頭套後的張亦馳,穿著學生氣的白襯衫打著黑領帶,頂著額頭上的繃帶與一群人互毆。

少年感與江湖氣的反差衝撞,讓年輕人特有的無畏與血性顯露無疑。

打鬥中,無論被逼到何種境地,他眼中的狠辣與瘋狂未曾熄滅,隔著大銀幕都使人背後發涼。

是不是足夠生猛太過狠戾?

可再看看私底下的他——

笑起來,明明是個毫無攻擊力的小可愛!

所謂「演員」,所謂「一秒變臉」,大概就是這樣。

還不止如此——

《最好的安排》中,張亦馳飾演直爽「奮青」召重。

小捲毛,大鏡框,針織帽。

不僅造型大變,狠辣眼神與暴戾氣息蕩然無存。

劇中的召重眼神清澈乾淨,行事乖巧,完全就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當代奮鬥青年。

發現愛車被人弄壞後,他的震驚與崩潰也是真實又接地氣,看得人忍不住笑出豬叫。

什麼沙僧,什麼搶銀行,什麼抄起凳子打人……不存在的!

這是一枚靠譜又善良、努力帶領好兄弟走出生活漩渦的小太陽。

從劫匪到陽光青年,這個跨度足夠大。

但實際上,他的戲路到底有多寬,估計他自己都不清楚。

剛出道時,他還在尚敬導演的作品《青春集結號》中有過表演,飾演京城大少旁爾,端得是一副盛氣凌人的銳利模樣。

電影《美容針》裡,他飾演的口是心非傲嬌高中生夏可,又讓許多觀眾高呼「好萌」。

20多歲的高中生,偏偏從外貌、氣質、行為舉止都毫不違和,可見他戲外下了多少功夫。

劇版《悲傷逆流成河》,張亦馳飾演杜度。

個性開朗樂天,堪稱行走的笑料製造機。但而在喜歡的女孩面前,他骨子裡的細膩溫柔一展無遺,成為一個忠誠的守衛者。

是那種一見不算耀眼、但相處下來會默默心動的角色。

還有電影《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張亦馳也將有突破性演出。期待今年上映又雙叒叕讓人眼前一亮。

幾部戲下來你會發現,無論性格、身份、氣質差異多大的角色,張亦馳都能夠駕馭,而且能演出角色獨特的魅力。

這讓他煉成一個正面意義上的「劇拋臉」——

不是說觀眾記不住他的角色,恰恰相反,是他習慣把自己藏在角色背後,用角色、用作品去和觀眾對話。

而且,他挑角色重發揮、重突破,而不在乎戲份多寡。

從暖男到匪徒,從開朗學生到職場精英,他都能無縫切換。

這樣一來,觀眾往往記住了角色;演員也得以保持自己珍貴的神秘感,再沒有什麼角色能「框得住他」。

驚喜不斷,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寶藏演員。

這兩天,刷張亦馳的微博,差點以為他是個電影博主……

拍戲間隙,他喜歡看電影、拉片,並認真記錄自己的感悟。

文筆流暢、思維清晰,還能提供一些思考空間。

再一查,原來他本就是科班出身——並非演員,而是畢業於中戲導演系

也難怪他對電影的理解有深度,言之有物。

學導演出身,做演員出道。

張亦馳一直堅守的原則是:

「要先懂戲,才能會演戲。」

因而,每接到一個角色,都會認真揣摩創作,把自己的領悟學習融入其中。

你能夠明顯感覺到,演戲之於張亦馳,是一種快樂和創作,也是一種責任。

他年輕有潛力,卻不爭不搶,不靠人設出位,也不糾結所謂的戲份咖位。

他只用全副心力去詮釋「演員」這個身份。

採訪裡他有幾句話,讓我對這個外表有點壞壞的大男孩又有新的認識。

如果你始終對塑造角色充滿了興趣

你從來沒有失去過這份熱愛

那是對演員最寶貴的一個財富

是啊,外表和天賦也許決定了一個人的起點有多高;但唯有興趣和熱愛,才能決定一個人的路能走多遠。

也許,在某種程度上,李一一反而是最接近張亦馳本性的角色。

不好出風頭,不願與人爭,只堅持做自己。看起來不解風情,卻懷揣英雄式的理想主義,在關鍵時刻會挺身而出,為熱愛之事燃燒熱血。

科學之於李一一,正如表演之於張亦馳。

《流浪地球》中,李一一最終成為轉變戰局的關鍵人物,讓所有人看到了他身上的能量。

那麼,張亦馳呢?

這個藏在角色背後的寶藏男孩,還會帶來多少驚喜?

相信他只要按照對的路子走下去,做一個深深紮根的演員,驚喜就一定不會止步。

對於演員來說,沒有比角色和作品更好的證明了。

相關焦點

  • 399開走流浪地球「大G」
    再比如國產科幻巨作,《流浪地球》中的特種兵車。看似灰頭土臉,一點都不華麗,裡頭卻是脫胎於現實真槍實彈的「真傢伙」,整體上下透露著一股蘇聯時期的重工業魅力。如果不只是看看,還能擁有,親手撫摸每一個細節,那真是......難以形容。
  • 追「創造營2019」,這些寶藏男孩千萬別放過
    尤其刷完第三期後,愈發覺得看節目的過程就如同「挖寶」。有些學員雖然鏡頭不多,關注度也相對沒有周震南、王晨藝、翟瀟聞、張顏齊等學員高,但他們同樣臺上臺下都有閃光點,是當之無愧的「寶藏男孩」。慶幸的是,好兄弟劉也給了戴景耀一個當隊長的機會,而他也坦蕩撐起所有責任。從選隊員到集體練習再到公演的整個過程中,我看到了一個大男孩一步步成長為男人的樣子。第一步:強忍內心失落,堅持給隊員打氣。
  • 外國人如何評價《流浪地球》?
    作者:Karen Han  編譯:枚堯  編者按:奪得全球非英語電影總票房第二的《流浪地球(The Wandering Earth)》近日登陸美國知名視頻網站 Netflix,其「中文原音,英文字幕」的待遇令不少國外觀眾表示跟不上影片節奏,但本片出彩的質量依舊贏得了不少觀眾的青睞
  • 「關注」《流浪地球》一個差評1000元?豆瓣回應來了!
    今年春節檔大熱影片《流浪地球》,傳出豆瓣評分遭到大量五星改一星的情況,甚至還有收錢給差評的傳言。2月12日,豆瓣做出回應……《流浪地球》突遭大量差評?網友對此十分的不滿,《流浪地球》的遭遇更是將這次不滿推到極點,於是不少網民跑到APP store評分區給豆瓣打一星,以表達抗議。在網友的強烈呼籲之下,豆瓣在12日作出回應,並宣布修改評分機制。
  • 看了電影《流浪地球》,怎麼評價流浪地球計劃
    看了電影《流浪地球》,流浪地球計劃,這個計劃的名稱起的太消極。流浪,指的是四處漂泊,居無定所。而人類終極目標是遷移到適合居住的地方,是有明確目的地的。為什麼不叫遷徙地球計劃、轉移地球計劃、新家園計劃、光年之旅計劃、重生地球計劃,為什麼偏偏叫流浪,電影名字可以這樣叫,但作為電影裡的聯合政府,讓地球流浪,這就太消極了。對比一下火種計劃,聽聽火種這個名字,充滿了重生的希望。流浪地球裡最缺的是什麼,是希望。為什麼流浪地球的名字讓人失去希望,人類失去希望,聯合政府起名字的能力要擔一半責任,誰起的。
  • 《流浪地球》到底能不能實現,讓地球母親還是不要流浪吧,觀影感
    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刷爆了銀屏,作為一個中年偽大劉迷,筆者趕緊進了影院,回來又找出《流浪地球》小說補了點課,觀後對於內容本身有幾點小小地感慨:一、讓地球流浪是愚公移山的科幻加強版大劉是純男性頭腦,他的作品似乎只是以客觀態度告訴人們未來有可能是什麼樣子
  • 小米插手「樂高行業」,2800+零件復刻硬核裝甲,來自男人的浪漫
    其實雷軍自己也是個模型積木迷,他就發過小米新做的「年輕人第一臺車」——鈴木吉姆尼遙控車。只有一個吉姆尼,哪能讓樂高迷們滿足?當然是像布加迪威龍這樣的大作品了。最近流浪地球又要重映了,而小米生態鏈家的 ONEBOT,終於對流浪地球裝甲車下手!
  • 我的世界:尋找寶藏箱卻挖到流浪商人?不用藏寶圖也能獲取物品?
    在沙盒遊戲我的世界中,自從海洋版本更新之後,玩家們就可以憑藉藏寶圖(生成於沉船或水下廢墟的寶箱)找到埋藏的寶藏戰利品箱子,簡稱為寶藏箱!可惜的是許多玩家即使攜帶好幾張藏寶圖也挖不到一個寶藏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究竟是玩家們的方法不對還是遇到「特性」了呢?
  • 《流浪地球》的背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未來的某一個時間點,太陽迅速衰弱,地球面臨被吞噬的危機。因此全球各國達成共識,啟動了「流浪地球計劃」,通過在地球表面建立推進系統,將地球推向4.2光年的星系以求生存下去,計劃將歷時兩千多年,在這段時間裡,離開裡太陽系的地球的地表不再適合生物生存,有限的人類轉移到了地下生活。
  • 你知道「寶藏男孩」用日語怎麼說嗎?
    羊先森 永井老師,你知道寶藏男孩羽入弓弦,你知道嗎? 永井老師 羽生くん?知ってますよ! 羊先森 那你知道寶藏男孩什麼意思嗎?
  • 《流浪地球》中的科學:太陽何時吞併地球?需要啟動流浪地球計劃
    相信大家最近在朋友圈和微博都被刷屏了,刷屏的內容不是其他,正是中國第一部史詩級大片:《流浪地球》。這部檔期安排在大年初一的電影,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一上映就獲得廣泛好評。一改國內五毛渣特效的電影效果,情節豐富而生動,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有很多觀眾前去「二刷」「三刷」,似乎再看多次也不會嫌膩。
  • 從「嫦娥五號」上天再看流浪地球,把地球流浪宇宙,總共分幾步?
    「嫦娥」系列,一步步在向月亮靠近,從繞月衛星,到入月返回,再到如今的落地月球。我們離星球旅行的夢想似乎越來越近。2019年春節,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火了。這部硬科幻,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這個故事說的是未來世界,太陽急速老化導致地球面臨末日,人類逃入地底世界也無法避免末日的到來,於是人類傾盡所有資源在地球表面建造10000座行星發動機,以150億噸的推力,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讓地球在宇宙中漂泊和流浪,直至遇到更宜居的星系。
  • 《流浪地球》一部中國電影宣言,但似乎無關乎科幻電影
    讓我印象深刻的僅有一處:當作為地球守衛先鋒的太空站飛往木星與地球之間時,逐漸遠去的太空站成了一個光點溶接至下一個車隊執行任務畫面中,遠方群山背景中的一個反光點,然而我相信兩個光點合一後產生出的象徵性很可能不是主創的原意;然而除此之外,即使連布滿畫面的雪花也未能因3D而加深了視覺感受
  • 《流浪地球》日本救援隊隊員自殺前,為什麼想喝味噌湯?
    《流浪地球》這部國產科幻電影在瑪雅君的朋友圈刷屏啦,你們都去電影院看了嗎?(還沒看的速速安排上,絕對值回票價,推薦看IMAX的,大屏幕更震撼~)瑪雅君看完真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感嘆的同時,還額外注意到了一個細節:日本救援隊在收到莫斯(moss)全球廣播後,駕駛員舉木倉面對獨身一人的絕望,選擇自我了結生命。
  • Follow me丨吃茶三千邀你一起流浪地球
    >—茫茫星河路,漫漫尋家途吃茶三千攜手中國首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大年初一獻上一份奇幻驚喜吃茶三千 X 流浪地球| 2月14日 到店消費送《流浪地球》電影票 || 具體活動詳情下期公眾號公布 |C H I C H A T
  • 由帥哥楊洋引發的寶藏男孩,到今天的漁夫男,對男人稱謂五花八門
    第二天楊洋沒有做任何解釋,只是發了條微博"身懷寶藏,總會遇到餓狼」。「寶藏加餓狼」,哈哈,看來楊洋很有文採和豪氣啊!後來楊洋被大面積黑嘲的時候,很多楊洋的黑粉開始叫他寶藏男孩,再後來這個詞就被用來引申某位明星的黑料像寶藏一樣多,使勁挖都挖不完。
  • 《流浪地球》,為什麼不坐飛船把人運到新家園,而要把地球搬走?
    實際上電影版的《流浪地球》和原著小說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故事,電影只是截取了其中極小的一段,進行了大膽的改編,原著中並沒有地球因為引力彈弓計算失誤而出現危險的情節。人類之所以不選擇飛船,而採用流浪地球方案,在原著中一開始就進行了解釋,主要有現實、技術兩大原因。
  • 十七年後,楊德昌電影裡那個著名的「背影」男孩回來了
    不過要告訴大家的是,這張並非劇照和洋洋本人,而是CC找了一個極為相像的演員重新拍攝的跟楊導的所有長片一樣,《一一》的人物很多,只看一遍沒法記全,但我相信,沒有人會忘記小洋洋。洋洋也從楊導和劇組那裡「找到了另一個自己」。
  • 「中科館大講堂」《〈流浪地球〉中的航天科技》
    時間:3月17日(周日)10:00-11:30地點:中國科技館一層報告廳題目:《〈流浪地球〉中的航天科技》【內容提要】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未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這種絕境,人類開啟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在中國科學家團隊的帶領下,世界各國人民團結一心,克服重重困難,終於逃離太陽系,前往新家園。
  • 《流浪地球》:在科學技術的指引下,讓我們對地球有一個新的認識
    在地球滅絕之前,人類開始了自助行動,他們想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居住,並啟動了「流浪地球」計劃。中國太空人劉培強在兒子小時候之後去了領航員空間站,他的兒子劉啟長大跑到水面上,經歷了汽車盜竊和全球發動機熄火,最後,他被迫加入流浪地球項目,與時間賽跑,為人類寶貴時間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