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詩篇第一篇《棄惡從善必蒙福》(詩歌的魅力)

2021-01-07 帝臨蒼穹美詩美文

《聖經》詩篇一共150篇,今天分享第一篇《棄惡從善必蒙福》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 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這是一首關於善惡的訓誨詩篇,把生命和死亡,祝福與咒詛陳設在我們面前,使我們可以走通向蒙福的正道,迴避那必然以我們的愁苦和敗壞告終的路。義人和惡人,服事神的人和不服事神的人不同的品格和光景,在此以寥寥數語清楚陳明,所以每一個人,他若誠實面對自己,就可以在此看到他自己的面貌,然後看到他自己的結局。

若將文化比作一片燦爛的星空,那麼詩歌就是這茫茫星空中最為耀眼的一顆明星;若將文化比作廣闊無垠的大海,那麼詩歌便是大海中最為璀璨的一顆珍珠。

詩歌中有「畫」。

詩歌中有「趣」。

詩歌中有「理」。

詩歌的魅力,它是一條時間的隧道,可以與偉大詩人產生心靈的碰撞,徜徉在文明的長河中,沐浴著知識的陽光,吸取著文化的營養。

萬卷古今消永晝,一窗昏曉送流年。經典詩歌雖醞釀於一時,卻流芳百世。它經久不衰,在於它凝練、深情、雋永,有著無限的魅力。

文從心生,詩歌的魅力,在於它能穿越時空,讓每一個生命鮮活起來;用文字架橋讓每一個讀者走進靈魂深處。

相關焦點

  • 詩篇121篇-《陪你讀聖經》
    (詩篇121:8)讓我們一起來讀詩篇第一百二十一篇。【詩篇第121篇】對了,這首詩也被改編成一首很棒的詩歌,就是「讚美之泉」的《我要向高山舉目》,如果你也想知道當地的孩子最會唱哪一首詩歌,今天就去聽聽看吧!
  • 詩篇簡介
    貳 卷二 :詩篇42~72篇(72:19)叄 卷三 :詩篇73~89篇(89:52)肆卷四 :詩篇90~106篇(106:48)伍卷五 :詩篇107~150篇(150:1~6)以上所列的大綱有兩點值得注意:1.從古時起,詩篇所匯集的150篇詩歌就一 直被編排為 五 卷,每卷都以一 句榮耀頌(即上列大綱中括號內的經節) 結束。
  • 聖經《詩篇》第一篇查經解經
    有網友稱讀聖經詩篇讀不明白,小編帶著大家籍著聖靈的感動一起來查考聖經。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 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 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
  • 0501每日靈修:棄惡從善必蒙福
    經文 經文:(詩篇 1:1-6 和合本) 【詩1:1】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詩1:2】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 詩篇第二篇|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
    詩篇第二篇1外邦為什麼爭鬧,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2 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3 說:「我們要睜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4 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
  • 《詩篇》第一篇:論人生的基礎工程(吳獻章)
    和摩西所寫的五經相仿,《詩篇》被編輯成五卷,內中匯集摩西、大衛、所羅門、亞薩、耶杜頓和可拉子孫等人,在獨特歷史處境所創作的詩歌。這堪稱詩歌智慧書核心的五卷詩集,儘管文體和信息豐富多樣,在它的第一卷的第一篇,卻描繪著生命的基礎工程──義人如栽在溪水旁的樹!
  • 詩篇90篇-《陪你讀聖經》要過好日子,不如先好好過日子!
    (詩篇90:12)【讀經小指南】這是摩西所寫的一首禱告詩,也是摩西在詩篇中唯一留下的作品。在這首最古老的詩歌裡,摩西以優美、富有哲理的詩句,講述了上帝的永恆與偉大。同時這也讓他深刻體會到人的渺小、脆弱與無常... 讓我們一起來讀詩篇第九十篇!
  • 聖經詩篇5篇中詩人求助的禱告
    詩篇中的美好話語1耶和華啊,求你留心聽我的言語,顧念我的心思!2我的王我的 神啊,求你垂聽我呼求的聲音!因為我向你祈禱。3耶和華啊,早晨你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並要警醒!(詩篇 5:1-12 和合本)這是出自舊約聖經詩篇中的第5篇。詩篇與律法書,歷史書,或先知書所不同的是,其他書是神向人說話,而詩篇則是人向神的禱告!詩篇的類型有許多種:有讚美詩,有悔罪詩,有詠史詩,有咒詛詩,有哀歌。今天學習的這首詩是怎樣的詩?詩人的禱告有哪些是我們學習的呢?1詩的類型與作者
  • 聖經信箱|詩篇中「可拉後裔」的詩歌,作者是不是民16章那個叛逆的可拉黨可拉的後人呢?
    又是打開「聖經信箱」的時候了,李重恩歡迎聽眾朋友呢。我們是誰呢?除了李重恩以外,還有陶麗敏。嗯,最近呢,我們看詩篇的內容,今天的問題還是和詩篇有關的,此外呢,我們也分享應該是第九個我們學習的解釋聖經的原則,這個原則呢,就是說經文的意思呢,我們應該是按它的字意、字面的意義來加以解釋的。那這一點呢,稍後我們就會分享了。
  • 詩篇119篇-《陪你讀聖經》熱愛讀經的人有福了!
    【讀經小指南】這首詩是《詩篇》裡面最長的一首詩,所以今天我們會花比較長一點的時間來讀經文。119篇不只是最長的詩,更是最豐富的詩,同時包含了感恩詩、禱告詩和智慧詩。一起來讀詩篇第一百一十九篇!聖經中還有無法理解的,求神賜給我們智慧的靈;心裡還有過不去的,求神賜給我們順服的心。我們所不足的,都求神加力,相信那「遵守祂的法度、一心尋求祂的,這人便為有福!」
  • 詩篇|祈禱和頌讚 默想律法,以禱告的心,晝夜誦讀並遵行律法的人
    如果你留意詩歌的標題就會發現有五個地方分別被聖經的翻譯者寫上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這樣就把詩篇分成五個主要部分,這樣劃分是因為每一卷最後一首詩的結尾,都有相似的結語,就像編輯附加上的一樣。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阿們!
  • ​「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 | 詩篇23篇深思默想系列(1)
    整個系列一共會分享八篇推文(六節經文每節一篇再加上一篇導覽和一篇回顧),每篇推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幫助你通讀詩篇23篇,包括和合本及其他的中譯文本和概覽的短文;第二部分則是針對當日經節的注釋集錦(今天這部分分享的是全篇導覽的集錦)。希望這些資料能成為你更深入了解這首詩的幫助和指引。我們也鼓勵你將自己的收穫、感想和禱告寫下來,在文末留言和大家分享。
  • 《詩篇47篇》解析《稱頌至高的主宰》
    《詩篇47篇》解析《稱頌至高的主宰》1、詩歌類型:登基詩   「登基詩」用了種種頌詞來強調耶和華至高的榮耀,包括詩篇93篇所描述的,在萬物中所顯的至榮,包括(3、詩歌解析(1)、分段    詩篇47篇一共9節經文,按照語義單元,可以分為三段。
  • 詩篇75-76 天天讀聖經20200730
    點擊藍字可加關注 從聖經而來的 照亮這世代的亮光 詩篇第75章 1 (亞薩的詩歌,交與伶長。調用休要毀壞。)
  •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 | 詩篇23篇深思默想系列(4)
    整個系列一共會分享八篇推文(六節經文每節一篇再加上一篇導覽和一篇回顧),每篇推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幫助你通讀詩篇23篇,包括和合本及其他的中譯文本和概覽的短文;第二部分則是針對當日經節的注釋集錦(今天這部分聚焦在詩篇23篇第三節)。希望這些資料能成為你更深入了解這首詩的幫助和指引。我們也鼓勵你將自己的收穫、感想和禱告寫下來,在文末留言和大家分享。
  • 聖經揭秘 詩篇 詩篇評論(十五)第73篇
    73、第七十三篇是第三卷的開始,標題是神的公正,署名是亞薩的詩,從這首到第八十三首都署名是亞薩寫的詩。很多基督徒堅決不相信聖經的內容有不真實,但是他也無法不承認詩篇裡寫的作者不一定是真的作者,因為有些實在是胡編的太明顯,他們怎麼想辦法都無從狡辯,就像下一首,第七十四首也是署名亞薩,但是內容卻是哀訴聖殿被毀,亞薩是大衛時期的人物,怎麼可能活近四百年到西底家的時候,看到聖殿被毀的事呢。所以說,既然那一首說是亞薩寫的肯定不是亞薩寫的,其餘的當然也就不一定。按我的看法,這一首也不像是亞薩的作品。
  • 詩篇91篇(3)
    大家好,歡迎收聽電子聖經團契星期日聖經查考節目。今天是詩篇91篇第3講。
  • 漫讀新舊約||亦詩亦禱文,詩篇的兩種性質
    《詩篇》希伯來文書名意為『讚美』,不同年代,不同作者,不同處境而寫的詩歌,集合而成一部詩歌集,編排法根據什麼,至今沒有定論。《研修本》評論道:『一部詩歌集沒有一個全書大綱,這不足為奇。《詩篇》即是一例。』但為了能夠對龐大的《詩篇》有更好的掌握,我從《詩篇與智慧文學》這本書的內容,簡編了一下:我們可以這麼說:『人類存在的目的是讚美神』,讚美,是整本詩篇向前邁進的目標。
  • 詩章頌詞 ‖ 神是我們的保護者《詩篇》91篇
    查經資料參考這首詩篇表達了那些全然信靠神的人享受的安穩;它使我們確知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我們身心靈面臨危難時都當尋求他的保護。這首詩篇將平安的確據賜給了神的兒女,就是那些一心遵行神的旨意、單單仰望全能神的保護並日日追求住在神裡面的人。我們越是完全地活在基督和祂的話語中,越以祂為我們的生命和居所,就越得平安,並且在危險中蒙更大的拯救。
  • 【生命讀經】詩篇 第九篇
    在前一篇信息中,我們看見聖經的路線、原則和靈。聖經的兩條路線是善惡知識樹的線和生命樹的線。我們看見該隱在知識線上,亞伯在生命線上。我們可能在該隱的一班裡,或在亞伯的一班裡。詩篇第一篇沒有暗示大衛是隨著亞伯的。這篇詩的每一面、每一點都指明,大衛在知識線上隨著該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