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人海茫茫,相遇便註定緣分一場。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一、導語
老年人,還有愛情麼?
有人說:肯定有,他們的愛情比年輕人更執著。就像錢鍾書先生曾經說的:老年人的愛情,像老房子著火,沒得救!
也有人說:老年人,歲月不多,行將就木,哪有什麼功夫談情說愛,只是找個人搭夥過日子的人而已。
或許,這兩種情況都存在,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晚年意味著平平常常的生活,但也意味著快快樂樂的享受。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有點奇怪的案例,年輕時的愛情,三十年或四十年之後,還會存在感情麼?在經歷了工作、結婚和喪偶後,當初的人,還記得麼?
二,真實案例
講述者:陳桂梅,63歲,農村婦女。(為方便敘述,全文採用第一人稱)
01
我叫陳桂梅,今年63歲,與張海再婚四年多了。
張海曾經是我的初戀,當然,我也是他的初戀,他比我大兩歲,長得高大魁偉,而又不失俊朗。
那時候,我們彼此相愛,不過命運跟我們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他第一年高考失利後,我倆好上了,但他沒有接受現狀,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命運,終於在高考兩次失敗後,再次考上了大學,而我天生不願上學,早早在家裡務農。
第一年上大學的時候,他還偶爾回來,我們的關係也沒有什麼變化,但後來他回家越來越少,我們那時候也沒手機,就徹底失去了聯繫。
我在父母的催促聲中,嫁給了鄰村的曹春力,剛開始我也是不甘心,可沒有辦法,相對於父母指婚的年代,我只能忍氣吞聲地接受。
02
剛結婚那兩年,我還抱有幻想。
雖然知道不可能,但還是忍不住去想,還好,大力是典型的農村男人,憨厚老實,對我也好。
在他的感化下,我慢慢收回了心,可不知道為什麼,結婚好幾年了,卻一直未孕,但大力告訴我:別有壓力,沒孩子也沒關係,順其自然吧!
那一刻,我對他充滿了感激,也充滿了別樣的感情。在農村,不生不養的女人,被男人嫌棄,被眾人在背後戳脊梁骨。但大力不但不嫌棄我,還給了我溫暖的「懷抱」。
我想,這是我的命,不幸之中又有萬幸。
就當我準備跟他一心一意過日子的時候,他工作的採石場意外爆炸,造成三人傷亡,其中也有丈夫。
這個意外的消息,讓我悲痛欲絕,我不知道生活為什麼如此折磨我,讓我依賴上一個人的時候,又立刻把他抽走。
03
為此,婆婆哭瞎了眼睛,公公身體一直不好。
我把在丈夫身上的歉意回報給了他們,我加倍對老人好,或許,這是我唯一能做的。
幾年後,父母勸我再婚,就連公婆也同意,說我還年輕,不能這樣一輩子。
而我不這麼想:就這樣過下去吧,我心裡還好受點,真不想再找伴了,萬一老天再次收走,那我這輩子都會活在愧疚裡。
就這樣,我從青年熬到了中年,又熬到了中老年,我本以為,自己會孤獨終老。在這個過程中,公公婆婆和母親相繼去世,我都一個人挺了過來。
但令我實在沒想到的是,多年後,初戀張海找到我,見到他,感覺還是那麼親切,他的身材一點都沒變,唯一變的是他臉上的皺紋。
04
我們聊了很久,聊這麼多年來發生的一切,像放電影一樣呈現在對方面前。
他大學畢業後,進了事業單位,然後像普通人一樣結婚生子、職業晉升,後來日子越來越好,官也越做越大,兩個孩子也很爭氣,但在十多年前的時候,妻子因癌症去世。
這些年,一直都是一個人生活,周圍人勸他再找個,就連孩子都很支持,但他卻始終未點頭,按照他的條件,找個年輕點的(四十多歲)女人不愁,可他卻沒有那個心思。
孤單一個人的時候,他經常想到我,又聽老家的人說~我守寡半輩子了,他越發有一個強烈的信念,那就是把我接到城裡,一起過晚年。
這是我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的,首先:身份地位懸殊;其次:我不確定他對我感情的深厚。
他看出了我的猶豫,說:要不,你就隨我去城裡住幾天,感覺合適再結婚,不合適,你隨時可以回來。
05
就這樣,我跟著張海去了他城市的家。
他兒女已經成婚,但會經常過來看他,他們都對我非常好,一口一個阿姨的喊我,久違的溫暖再次將我融化。
老張對我很溫暖,也很貼心,他領我熟悉周圍環境,也領著我看各種風景,還領著我吃各種小吃……
半年後,我們領證成為正式夫妻。在黃昏的歲月裡,我再次愛上他。
很多時候,我們更像情侶,相互依偎,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現在,我們在一起生活了四年多的時間了,相互恩愛、彼此陪伴,成了對方的唯一。
三,小結
這個故事,有一個熱心的粉絲提供。
然後,我稍作修改,即保留了故事的大體內容,又體現了歲月變化的細微之處。
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感人的真情故事,處處散發著真善美,影響和感染著我們每個人。
案例中的男女主人公,在經過諸多不可控的因素後,歷經數年,分別結婚、生子、喪偶,最終又回到了彼此的身邊,重新獲得幸福,是一種很美的結局,更是一種圓滿。
正是應了那句話~有情人終成眷屬!
往期更多精彩,點擊即可觀看:
為幫兒子還債去做保姆,六旬老人:意外收穫幸福,人生處處是驚喜
再婚六年,恩愛無比,六旬老人:他的離世,讓我瞬間明白很多道理
35年夫妻,比不過照顧半年的女保姆,老人:人心並非能換回人心
搭夥六年,約好的AA製成擺設,六旬老人:感謝相遇、幸運晚年
那些不拿本的搭夥老人,過得怎麼樣?三個老人講出了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