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娃,直接扔給老人帶不就行了?哪個爺爺奶奶不喜歡帶孫子呢。」
對於年輕人來說,結婚生子一站式過程已成為成家立業的流程。孩子出生後,大多數會被父母移交給老一輩來帶,只因生活的壓力大,父母要保證生活質量。為了出去打工賺錢,現代社會中的許多家庭不再具有「男主外、女主內」的資格。
因此,一些網民問:都說老一輩喜歡帶孩子,為什麼當年沒看出來?小時候,帶自己也沒多少耐心,難道「隔代親」就那麼神奇?
對於這個問題,小編只能說答案比大家想像得都更現實。連小時候養我們都覺得費勁的老一輩,現在怎麼可能因為隔輩親就愛上帶孫呢?坦率地說,有些老年人不喜歡帶娃。有的網友說:「養孩子這件事太難受」所有這些都表明一件事:
老人幫你帶孩子,而不是他喜歡孩子,所有辛苦都不過是為了你而已。
以一個六旬的老人為例。他本人屬於不喜歡孩子的人,但是在子女求助之後,他仍然果斷地帶著老伴從鄉下趕過來,帶孫子上幼兒園。子女專注於工作,打拼事業。但是,子女不了解老人的想法。相反,他們覺得同意老人帶孫就很不錯了。在育兒過程中,他們甚至對老人指指點點,行為令人心寒。
如果孩子們不感恩,三代同堂可能會成為隔斷親情的一種方式。那時,更不用說培養祖孫的感情了,恐怕原本維護得很好的家庭關係也將疏遠。因此,如果要求父母幫助孩子,則必須做到以下兩點才行:
可以提出建議,不要隨便斥責
老實說,兩代人的成長環境是不同的,育兒的思想和觀念自然也會不同。許多年輕人覺得自己是新時代的年輕人,並且對科學和技術有了更好地了解,因此看不起父母的育兒方式 。
這裡想提醒年輕人的是,老一輩的養育方法固然比較落後,但他們還是將你們平安養大的「功臣」。可以向老年人提供建議,但絕不能頤指氣使、高高在上。
多對父母說謝謝,記得發紅包
以六旬老人為例,兩口子背井離鄉,辛苦幫忙帶娃,卻連一個紅包都沒有收到。一說起來就是「你自己的孫子還要什麼錢」,這讓老人很失望。
其實,老人從來沒有帶娃的義務。座位子女,一定要明白老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時不時發個紅色,不會造成太大損失,還能哄老人家開心,何樂而不為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