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眼注視攝像頭2秒,
就會有60釐米長的衛生紙推出。
人臉識別廁紙機,
你用過嗎?
這麼智能化的廁所,
你有沒有感受過?
在昌平區的中國航空博物館內,就有這麼一座全市首家玻璃幕牆、環保型3A級的旅遊廁所建成使用,廁所內設施智能環保、裝修設計顏值高,路過這裡的遊客們都會眼前一亮。
在中國航空博物館內,這座新修建的廁所位於博物館入口西側,主體為鋼混結構,正面由玻璃幕牆組成,現代化氣息十足。工作人員介紹,博物館原來只有兩個小型廁所,一旦趕上團體參觀,廁所外的「長龍」能排出十幾米。如今,新修建的廁所建築面積達200平方米,能夠有效緩解遊客「如廁難」的問題。
除了顏值高、空間大,智能和環保也是這座廁所的亮點。走進廁所的入口通道,記者注意到,正前方的牆壁上,懸掛著一塊60餘寸的LED屏幕,正在播放音樂和宣傳片,原來這是一個人臉識別廁紙機。
「注視攝像頭2秒鐘,機器便能完成面部識別,推出一段60釐米長的原生紙。為避免浪費,同一人每隔10分鐘可取一次,如需大量用紙還可掃碼支付。」相關負責人王雪介紹說,廁紙機的顯示屏上還會實時更新廁位分布圖、使用情況以及溫度和溼度。
在潔具方面,廁所也全部採用智能人體感應功能,壁掛式公廁除臭系統可自動檢測室內異味,進行通風。「廁所還採用了多項空氣源節能技術,吸收免費的空氣能,再轉化成電能,維持室內最舒適的溫度。」王雪告訴記者,廁所的門板安裝了智能感應裝置,關門上鎖後,該廁位已使用的數據就會立刻上傳到智能管理系統,當遊客如廁後推開門,廁所也將自動感應衝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男女衛生間,這裡還增設了貼心的「第三衛生間」。「第三衛生間」即「家庭衛生間」,不同性別的家庭成員共同外出,其中一人行動無法自理,可能遭遇如廁尷尬,「第三衛生間」就解決了這樣的問題。
據了解,自2015年「廁所革命」啟動以來,昌平區旅遊委不斷加大對旅遊廁所的建設投入,助推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改廁」工作亮點頻現。3年來,昌平區新建旅遊廁所6座、改造旅遊廁所37座,今年還計劃提升、改造旅遊廁所17座。截至目前,全區旅遊景區共有廁所148座,總面積2339.1平方米,其中,含「第三衛生間」的廁所10座,5A級景區實現「第三衛生間」全覆蓋。
記者:孫雲柯
通訊員:宋陽
攝影:宋陽 楊波
監製:王禕
編輯:王飛雁
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