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華蓋集》:開掘象牙塔裡的力量

2020-12-19 氣象詩刊

我們每個人都是平凡的,沒有「歷大苦惱,嘗大歡喜,發大慈悲」的佛的那種經歷和悟性,但每個平凡的人都有一定的力量,其體現或者在現在,或者在未來,而未來的力量往往在年輕人,往往蘊藏在象牙塔之中,所以青年便是我們的希望,便是我們的未來,儘管這樣的力量也許暫時還沒有爆發出來,但是如果能夠將這樣的力量匯聚起來,凝聚起來,就會創造出一個新的未來。

於是魯迅給青年必讀書中加了那麼幾句「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少看中國書,其結果不過不能作文而已。但現在的青年要緊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麼大不了的事。」魯迅對於讀書,給予青年的忠告讓很多人不滿,覺得他是崇洋媚外,是洋奴,但是縱觀魯迅的觀點,中國古代糟粕的、讓人僵化的思想實在太多,中國的古書讀得越多,思想就越僵化,將來也就越頑固,越保守。我們的國家需要改革,需要創新,如果能夠讓年輕人的思想開放一些,思路開拓一些,象牙塔裡所蘊含的力量就會更強大一些,我們的將來就不至於太死板、太灰暗。

在向青年介紹了讀書的方法之後,魯迅還給青年們一條道路:「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苟有阻礙這前途者,無論古今,是人是鬼,是《三墳》《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圖,金人玉佛,祖傳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在這條道路上,現在又加了一個「小康」,但這個道路就是到現在也是沒有錯的,那麼阻礙這條道路的所有障礙就都需要「踏倒」,也就是說,年輕人為了自己和國家的發展,就應該卸下包袱,踏平荊棘和障礙,勇敢地前行,這樣的勇氣,這樣的力量,匯聚起來,中國得救便指日可待。

在後來的一封信中,魯迅進一步解釋:「我之所謂生存,並不是苟活;所謂溫飽,並不是奢侈;所謂發展,也不是放縱。」應當說,在這條路上,一切還都應該是理性的,漸進的,客觀的。

在激勵年輕人的同時,他對象牙塔中的老學究、老古董並沒有客氣,在論述了《導師》們的可笑和古怪之後,魯迅再次給青年人說:「青年又何須尋那些掛著金子招牌的導師呢?不如尋朋友,聯合起來,同向著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闢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問什麼荊棘塞途的老路,尋什麼烏煙瘴氣的鳥導師。」說得很過癮,也很中肯,有了路,要自己走,要「聯合起來」,而且不走老路,要創出屬於年輕人的新的道路,更不需要那些老學究的「鳥導師」指點,只管自己衝、撞、創,新路就有了。

在這個集子裡,魯迅先生除了給青年指路、鼓勁之外,還對付了那麼幾個向他開炮的敵手,像章士釗,像陳西瑩(陳源),像楊蔭榆,等等,因為他們不光攻擊魯迅,也攻擊和打擊年輕人,自然不能手軟,自然要把他們也打落水中。

魯迅的作品讀起來,由於年代和很多背景的原因,有時候會覺得有點艱澀,或者找不到頭尾,但是總體而言,讀著很過癮,他的愛憎分明,他的積極向上,他的同仇敵愾,以及他犀利而尖銳的文筆,都給人一種鼓舞,一種向前的力量。

在開掘象牙塔裡的力量,在激勵年輕一代,在反對學究和糟粕文化方面,魯迅確實是一員很強的幹將。

寫於2011年12月24日

相關焦點

  • 象牙塔裡的女醫明妃 女大學生校內開醫館
    從藥材採購到調配代煎,被老師、同學們稱為象牙塔裡的「女醫明妃」。&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潘麗婷是福建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大三學生。不久前,她以「堂主」身份入主該校大學生創辦的一家中醫館。
  • 魯迅:《華蓋集續編》小引
    年月是改了,情形卻依舊,就還叫《華蓋集》。 然而年月究竟是改了,因此只得添上兩個字:「續編」。 一九二六年十月十四日,魯迅記於廈門
  • 象牙塔裡的「女醫明妃」
    除了接診、開處方等業務由有資質的醫師、老師代勞外,潘麗婷帶領她的同學團隊,從藥材採購到調配代煎,從成本核算到業務創新,真刀真槍地負責中醫館的日常運營管理,被老師、同學們稱為象牙塔裡的「女醫明妃」。「承創堂」中醫館是福建中醫藥大學的大學生創業扶持項目。學校向學生免費提供場地、裝修、教學等支持,由學生具體負責日常運營管理,既為中醫臨床教學提供實踐場所,又為學生創業提供了體驗機會。
  • 那些隱藏在象牙塔裡的黑暗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就算是在象牙塔裡,也是如此。
  • say something 象牙塔裡的時間
    最後!最後!
  • 象牙塔裡的煎熬:大學生因心理問題退學現象增多
    象牙塔裡的煎熬:大學生因心理問題退學現象增多 2003-11-28 14:35:25     象牙塔裡的煎熬  特別關注大學校園裡被湮沒的青春  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大學生中精神行為檢出率約為16%,心理不健康的或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的比例更高。
  • 關注:象牙塔裡的代購客 創業還是不務正業?
    原標題:關注:象牙塔裡的代購客 創業還是不務正業?   只不過,象牙塔下的代購,難免讓人心生疑惑。高校學子做上了「買賣」,這是創業,還是「不務正業」呢?
  • 疑似「精日」的大學女教師是否是象牙塔裡的現代「女巫」?
    疑似「精日」的大學女教師是否是象牙塔裡的現代「女巫」?
  • 菁菁校園裡莘莘學子 象牙塔裡天真無邪
    還有個英語老師,個子高,留著魯迅一樣的鬍子,每天一件西裝,換來換去,領帶,皮鞋,收拾的很乾淨,也像很有錢的樣子,像個城市人。他是我上學以來,可能最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的老師了,可能是夢幻一般的存在,和那些食人間煙火的老師截然不同。
  • 被導師摸了胸,大家卻叫我別鬧,央美女生發聲:打敗象牙塔裡的狼
    央美姚舜熙事件當事人發聲: 我是小羊,希望大家與我一起打敗象牙塔裡的狼。2019年6月,中央美術學院的小羊等9名學生實名舉報導師姚舜熙性騷擾。她們被多次索賄、強制陪酒、摸屁股襲胸。她們被導師拿學業施壓,威脅「想讀我的研就別找男朋友」。她們不敢獨處,不敢脫下厚厚的牛仔褲,身心煎熬的小羊選擇賭上前途命運奮起反擊。
  • 馬斯克建議CEO們少花點時間在PPT上:「將軍不會待在象牙塔裡」
    馬斯克建議CEO們少花點時間在PPT上:「將軍不會待在象牙塔裡」   近日,「網紅」企業家   「想想戰爭:你想讓將軍待在象牙塔裡,還是待在前線?如果他們看到這位將軍在前線,部隊將會更加努力地戰鬥……到前線去,告訴他們你在乎他們,告訴他們你不是在某個豪華的辦公室裡。」
  • 札記丨青島大學的「清書事件」與東吳大學的沒有《華蓋集》
    我對魯迅亦復如是。我寫過不少批評魯迅的文字,好事者還曾經搜集雙方的言論編輯為一冊,我覺得那是個好辦法,讓大家看誰說的話有理。我曾經在一個大學裡兼任過一個時期的圖書館長,書架上列有若干從前遺留下的低級的黃色書刊,我覺得這是有損大學的尊嚴,於是令人取去註銷,大約有數十冊的樣子,魯迅的若干作品並不在內。
  • 魯迅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採超人哲學和託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
  • 大學生生活費排行榜出爐,象牙塔裡的三六九等,學生:天壤之別
    可是在這些排行榜當中,學生的生活費每個檔次之間卻有很大的差距,有人笑稱,這是象牙塔裡的三六九等,因為差距不是一點點,也有學生說,這是天壤之別。
  • [關於魯迅的資料]魯迅簡介
    [關於魯迅的資料]魯迅簡介 2011-11-11 17:44 來源:百度百科 作者:
  • 《魯迅著作初版精選集》新書發布會舉行
    出席發布會的有,中央編譯出版社副社長邢豔琦、北京魯迅博物館館長楊陽、北京金哈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佔平、中央編譯出版社教育分社社長馮章、著名作家王得後、魯迅研究專家孫鬱、中國版畫家協會理事李允經、魯迅研究專家王世家、著名作家止庵、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趙京華、著名作家解璽璋、藏書家謝其章等,北京魯迅博物館資料部主任劉思源主持發布會。
  • 魯迅記念劉和珍君其實還有另外一篇……
    魯迅因段祺瑞政府殺害遊行的無辜學生而於悲憤之中所寫。(即三一八慘案)魯迅寫《記念劉和珍君》於1926年4月1日,七天之後又寫了一篇《淡淡的血痕中》。」《記念劉和珍君》收錄在《華蓋集續》中;而《淡淡的血痕中》則收錄在《野草》中。同樣是紀念這一段歷史,為何兩篇作品收錄在不同的文集中呢?先來看看《野草》。
  • 魯迅文章退出語文教材?怎麼可能!
    作為幾十年來語文課本裡要求熟讀並背誦的「大魔王」,近年來,有關魯迅作品退出語文教材的傳言時有出現。今天(8月27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有關工作情況。其中,魯迅的《拿來主義》、《紀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入選。「魯迅文章退出語文教材」不攻自破。
  • 魯迅作品家喻戶曉 名言耳濡目染
    除了他著名的代表作《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華蓋集》、《中國小說史略》等讓人家喻戶曉外,魯迅先生的名言至今為止也深深地烙在人們的腦海中。那麼接下來小編將和你一起探討一下魯迅名言的震撼力。在舊時代,魯迅名言引領了很多代人,振奮了無數人心。
  • 民國文學大師之魯迅先生
    後魯迅在廈門大學任教期間發表了散文《藤野先生》,讚揚藤野先生沒有民族偏見的偉大性格和正直、熱忱、高尚的品質,魯迅先生逝世的當年,藤野嚴九郎寫下了《謹憶周樹人君》,以懷念魯迅先生。(柔石與魯迅私交特別好的中共黨員,通過柔石魯迅認識馮雪峰,馮雪峰是向毛澤東全面介紹魯迅的第一人)51歲(1932年)因淞滬抗戰(川島芳子策劃的與工人的鬥毆事件)避居內山書店(魯迅重要買書和會客的場所,日本人內山完造夫婦創辦,與魯迅關係密切,方志敏的獄中文稿,北平與東北地下黨轉給魯迅的信等都由內山書店轉交)。同年與艾青等人發起「春地美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