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記念劉和珍君其實還有另外一篇……

2020-12-15 閱微小齋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這篇《記念劉和珍君》是我們在高中課本所學的。

魯迅因段祺瑞政府殺害遊行的無辜學生而於悲憤之中所寫。(即三一八慘案)

魯迅寫《記念劉和珍君》於1926年4月1日,七天之後又寫了一篇《淡淡的血痕中》。

記念劉和珍君

「目前的造物者,還是一個怯弱者……

日日斟出一杯味甘的苦酒,不太少,不太多,以能微醉為度,遞給人間,使飲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若有知,若無知,也欲死,也欲生……」

「造物主,怯弱者,羞慚了,於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於是變色。

《記念劉和珍君》收錄在《華蓋集續》中;而《淡淡的血痕中》則收錄在《野草》中。

同樣是紀念這一段歷史,為何兩篇作品收錄在不同的文集中呢?

先來看看《野草》。

《野草》所收錄的二十三篇散文詩都作於北洋軍閥統治下的北京,他在回憶中說:「後來《新青年》的團體撤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隱退……有了些小感觸,就寫寫短文,誇大點說,就是散文,以後印成一本,謂之《野草》。」

魯迅在為野草作序時曾說:「我的那一本《野草》,技術並不算壞,但是心情太頹唐了,因為那是我碰了許多釘子之後寫出來的。」其中有些文字較隱晦,據後來作者解釋「因為那時難於直說,所以有時措辭就很含糊了。」

疾風知勁草

《華蓋集》則要先解釋什麼叫華蓋。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自嘲》

華蓋是古代的星官之一代表孤傲、超然的命象,遇之為翰苑之尊,文採俊秀。流年遇「華蓋」又逢煞的話,常會突然地意志消沉且精神苦悶,就像烏雲遮住了天一樣。

《華蓋集》鋒芒所指,已從廣泛的社會批評轉到激烈的政治鬥爭。

「我早就很希望中國的青年站出來,對於中國的社會、文明,就毫無忌憚加以批評……」該文集語言凝練精悍,勾畫典型形象、諷刺深刻而精闢。

《淡淡的血痕中》
《淡淡的血痕中》

與散文《淡淡的血痕中》具有很大的不同,很符合《記念劉和珍君》中直白辛辣的風格。

《淡淡的血痕中》深沉隱晦中可見其痛心疾首;《記念劉和珍君》筆調辛辣鞭辟入裡,作為魯迅「戰鬥」的武器再恰當不過。

相關焦點

  • 致敬先烈:魯迅《記念劉和珍君》真正的猛士 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
    早上翻書,剛好看到劉和珍君,便摘了來,讓大家看吧!致敬先烈:魯迅《記念劉和珍君》真正的猛士 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中華民國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為十八日在段祺瑞執政府前遇害的劉和珍楊德群兩君開追悼會的那一天,我獨在禮堂外徘徊,遇見程君,前來問我道,"先生可曾為劉和珍寫了一點什麼沒有?"我說"沒有"。
  • 《記念劉和珍君》教學設計
    《記念劉和珍君》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1、了解劉和珍生平及死難經過,把握烈士的高大形象,學習其愛國精神,激發愛國熱情。2、明確作者思想感情發展的脈絡,通過尋找關鍵語句來理清思路。3、深入體會作者的悲憤之情,品析文章關鍵詞句的深刻含義。
  • 高中語文《記念劉和珍君》說課稿
    《記念劉和珍君》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語文組*號考生。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記念劉和珍君》的教學設想。一、說教材《記念劉和珍君》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第三專題的第一篇文章,本專題的主題是寫人記事散文。
  • 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中,提到的女師校長楊蔭榆,是怎樣的人?
    她曾經考取官費留學日本,成績優異,以及後來還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獲得碩士學位。1924年2月她被民國政府教育部任命為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學校長。但是楊蔭榆在教育理念上,秉承著西方學來的教育理論,一味強調秩序、學風。(從這裡有沒有看出某些西方式的雙標?)
  • 高中語文《記念劉和珍君》教案
    《記念劉和珍君》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本文的創作背景以及掌握本文的創作意圖。【過程與方法】通過品讀重點語句,了解作者的創作特點以及要抒發的情感。三、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通過一系列魯迅的作品導入本課課題。(板書標題)(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背景介紹(1)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奉系軍閥在日本帝國主義支持下進兵關內,馮玉祥率領的國民軍同奉軍作戰。
  • 魯迅的作品,重回高中語文課本,能給家長教育孩子什麼啟示?
    現在網絡盛行,各種大師出現在媒體和網絡然後紅極一時,但是能夠影響一個時代,深入人心的大師,恐怕也只有他——魯迅先生。今年8月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確定了魯迅的《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入選高中語文課本,雖然5篇內容的全部我們不得而知,但就是《拿來主義》和《記念劉和珍君》這兩篇文章的分量也決然不輕。
  • 魯迅《紀念劉和珍君》中的楊蔭榆,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1938年1月1日,楊蔭榆被日軍殺害對於楊蔭榆,大多數讀者是從魯迅那篇著名的《紀念劉和珍君》中知道她的。一位老師和幾個我不認識的大學生哭得抽抽噎噎,使我很驚奇。三姑母站在火車盡頭一個小陽臺似的地方,也只顧拭淚。火車叫了兩聲(汽笛聲),慢慢開走。三姑母頻頻揮手,頻頻拭淚。月臺上除了大哭的幾人,很多人也在擦眼淚。」楊絳回憶說:「我現在回頭看那天也許是我三姑母平生最得意、最可驕傲的一天。她是出國求深造,學成歸來,可以大有作為。而且她還有許多喜歡她的人為她依依惜別。
  • 魯迅「真正」說過的金句有哪些?最後一句金光閃閃,人盡皆知
    中小學(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課本魯迅的文章有:《少年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阿長和<山海經>》、《故鄉》、《藤野先生》、《孔乙己》、《吶喊》自序、《祝福》、《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藥》、《阿Q正傳》。
  • 魯迅文章重返高中語文課本,先生的思想符合時代精神,永不過時
    「魯迅作品退出中學語文課本」的議論已經持續多年,今年8月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確定了魯迅的《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入選高中語文課本。語文教材選取反映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的作品,謳歌革命領袖的豐功偉績,讚頌革命英雄人物事跡,凸顯革命理論文章的指導價值,激發學生熱愛熱愛祖國的情感。其中包括《沁園春·長沙》、《改造我們的學習》等5篇(首)文章,魯迅的《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
  • 魯迅5篇文章入選高中語文課本 我們需要從魯迅作品中學習什麼
    其中,魯迅的《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入選高中語文課本。關於「魯迅作品退出中學語文課本」的議論已經持續多年,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更是不少。主張刪減魯迅作品的理由總結起來有三:一是佔比過大,二是難度較高,三是內容與時代脫軌。需要說明的是,「退出」這個說法並不準確,魯迅作品是被刪減了一部分,例如《雪》《風箏》《藥》《阿Q正傳》等,但並非全部退出。
  • 出版社:魯迅仍是作品入教科書最多的現代作家
    新學期剛開始,「20多篇經典文章被新教材踢出局」的消息在各類媒體傳播,據一位網友在微博上列舉,這些文章包括《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記念劉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壯士》等,因涉及魯迅作品較多,驚呼為「魯迅大撤退」。
  • 高一語文資源:高一語文上冊記念劉和珍君同步訓練試題及答案
    高一語文資源:高一語文上冊記念劉和珍君同步訓練試題及答案 2012-12-14 23:2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魯迅的文章被語文課本不斷刪除,是我們已經不再需要他了嗎?
    作為一個很有意思的文豪,魯迅的作品一直被收錄在我國的語文課本中。從小學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到初中的《藤野先生》再到高中時期的《記念劉和珍君》。在我們的學習生涯裡,魯迅先生和他的文章一直陪伴著我們的學生時代。老師也一直強調,魯迅是近代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也是革命家和思想家。因此,對於魯迅,都是很崇拜的。近年來,我們經常會看到有關魯迅先生的文章從語文課本中刪除。
  • 語文高考文學類閱讀試題是《理水》,魯迅文章將退出語文教材?
    其原因:其一就是魯迅的文章思想比較深刻,對於學生的來說,理解與學習都有難度,語文課程教學大都跳過魯迅的文章不講,而且佔比較大,影響對其他文章的選錄。其二就是魯迅的文章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其內容和現在的時代脫軌。不應該再去大力渲染。
  • 魯迅最「一針見血」的10句話,5句成為座右銘,5句成為懟人神句
    ———魯迅《紀念劉和珍君》2、時間,就象海棉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魯迅3、.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紀念劉和珍君》4、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自嘲》5、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魯迅的這些話,家國天下,盡在其中,至今讀來依然熱血沸騰,不愧是一代文學巨匠,這些話,成為很多人的座右銘也是必然的。
  • 魯迅折服世界文壇的一篇小說,幾乎全世界的文學家都在讚美它
    魯迅的作品,我們簡直不能再熟悉:《少年閏土》,《狂人日記》,《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記念劉和珍君》,《孔乙己》,《為了忘卻的紀念》……他一生奮筆疾書,用文字敲擊昏睡的靈魂,不僅在國內地位顯著,在國際文壇上亦是聞名遐邇,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 魯迅的多篇文章有錯別字,為何入課本時不修改?專家無奈道出苦衷
    但眼尖的朋友會發現一個令人想不通的事:魯迅的多篇文章有錯別字,但入選課本時卻一字不改?筆者隨便給大家說幾個魯迅的錯別字:1、「紀念」基本都被寫成「記念」,代表作:《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這兩篇作品都是入選課本的,按現代語文的標準,這確實是錯別字。那為什麼魯迅當年會這樣寫?
  • 魯迅十大經典語錄,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魯迅是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現代文學家,思想家,代表作有《吶喊》《彷徨》《朝花夕拾》等。1.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賞析:這句話出自《孔乙己》。賞析:這句話出自《記念劉和珍君》。「沉默」的結果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爆發,一種是滅亡,二者必居其一。4.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賞析:這句話出自《答客誚》。沒有人情味未必就是真正的豪傑。憐惜孩子哪裡就算不上男子漢大丈夫?
  • 魯迅先生是否真的拒絕了諾貝爾獎?魯迅: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學生思想被禁錮,那就罵倒行逆施的人,因此有了《記念劉和珍君》。中學讀到這篇文章時,尚不能體會到魯迅先生下筆背後的深意,卻記住了那句:"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魯迅的文風一直都是犀利的,不過也難怪,不嘲諷點怎麼罵醒沉睡的國人。
  • 各地語文教材大「換血」 課本刪除魯迅經典文章
    魯迅教科書作品選擇爭議不斷 "戰士思想"如何傳承9月6日,編劇劉毅發帖稱,「開學了,各地教材大換血」——他列舉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課文,比如《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記念劉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壯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朱德的扁擔》等。其中涉及魯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