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記念劉和珍君》說課稿

2020-12-15 中公教師網

《記念劉和珍君》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語文組*號考生。

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記念劉和珍君》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記念劉和珍君》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第三專題的第一篇文章,本專題的主題是寫人記事散文。本文主要講了劉和珍生平事跡和遇難經過,表達了對愛國青年追求真理、反抗強暴的大無畏精神的讚揚,抨擊了反對軍閥屠殺人民的兇殘卑劣和走狗文人造謠中傷的陰險無恥,激勵人們吸取教訓,奮起鬥爭。把記敘、議論和抒情交錯起來,融於一體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點。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是這樣的,他們在知識能力方面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個性方面積極主動,喜歡表達。但由於寫作時代久遠,加上本課文學語言的艱深,對我們的中學生來說,的確有一定難度。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本文的創作背景以及掌握本文的創作意圖。

2.過程與方法:通過品讀重點語句,了解作者的創作特點以及要抒發的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愛國青年的精神,銘記血債,不忘教訓,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品讀重點語句,了解作者的創作特點以及要抒發的情感,而學習愛國青年的精神,銘記血債,不忘教訓,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則為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五、說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基於此我的導入設計為:通過一系列魯迅的作品導入本課課題,有的是學習過的有的是沒有學習過的。通過這樣的導入,自然引出學生對作者的關注以及寫作背景的介紹。

(二)誦讀訓練,初步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加強誦讀習慣的培養,對領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語言,增強文章語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課伊始我將從指導誦讀入手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首先我會進行示範朗讀,然後通過自讀、齊讀、指名讀、競賽讀等各種手段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在學生聽和讀之前,我會給學生設置以下問題:理清文章思路,給每一小節擬一個小標題。帶著問題去聽和讀,既強化了學生聽和讀的目的性,又為以後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作了有效的鋪墊。

(三)合作學習,重點感悟

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與學的過程就是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些問題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現象,可能是前後認知的矛盾,還可能是需要挑戰的困境。提出的好的問題具有雙重意義,第一,問題解決的過程是學生學有所獲的過程,是教學目標實現的標誌;第二,問題本身就是教學的線索,它是牽引,它是驅動教學的重要力量。為此,在這一環節,我將用大屏幕展示出這樣幾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問題放手給學生,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課文第二節寫「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如何理解這兩句話?作者為什麼一再強調?

2.三、四、五節是按怎樣的思路布局的?怎樣理解這三節內容之間的聯繫?

3.第六、七節是按怎樣的思路展開的?

(這三個問題的設置,能夠使學生將全文七節的內容快速地聯繫起來,便於把握文章的整體思路,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小結作業,鞏固提高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由於我介紹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所以小結部分我會著重引導學生從整體思路方面談談自己學了這篇課文的收穫。了解學生對於本堂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通過作業的布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並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

基於此,我設計了開放式的作業:(1)複習本篇課文,圈畫你認為重要的字詞,下堂課繼續學習;(2)尋找魯迅其他著名的作品,下堂課一起交流探討。達到「課雖下,味還在,趣仍濃」的目的。

六、說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直觀簡潔,突出了本堂課的教學重點,結構清晰。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鞠躬擦黑板)

 

中公教師精心為大家準備了說課試講備考資料,點擊「教師招聘面試」查看更多試講、答辯、說課等相關內容。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視頻示範即可查看各學科面試試講視頻

回復我要考特崗即可查看特崗考試備考資料

相關焦點

  • 高中語文《記念劉和珍君》教案
    《記念劉和珍君》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本文的創作背景以及掌握本文的創作意圖。【過程與方法】通過品讀重點語句,了解作者的創作特點以及要抒發的情感。(同桌交流)明確:用「中華民國」紀年,包含了強烈的諷刺和憤慨。「民國」已經十五年了,而當局不但像歷代統治者一樣肆無忌憚地殺人,還殺到了手無寸鐵的女大學生頭上。「中華民國」已不是人民的國家;所謂的「民國政府」,只是屠殺人民的機器。他鮮明地表達出作者強烈的愛憎情感。(2)記敘了劉和珍的哪些事跡?反映了劉和珍是個怎樣的人?
  • 魯迅記念劉和珍君其實還有另外一篇……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篇《記念劉和珍君》是我們在高中課本所學的。(即三一八慘案)魯迅寫《記念劉和珍君》於1926年4月1日,七天之後又寫了一篇《淡淡的血痕中》。」《記念劉和珍君》收錄在《華蓋集續》中;而《淡淡的血痕中》則收錄在《野草》中。同樣是紀念這一段歷史,為何兩篇作品收錄在不同的文集中呢?先來看看《野草》。
  • 福利丨教招面試資料: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說課稿大放送!
    教招面試高中語文說課稿匯總三、教師招聘面試資料之《高中語文說課稿匯總》(一)高中一年級:>1.教師招聘面試資料:高中語文說課稿《赤壁賦》;2.教師招聘面試資料:高中語文說課稿《孔雀東南飛》;3.教師招聘面試資料:高中語文說課稿《短歌行》;4.教師招聘面試資料:高中語文說課稿《蘭亭集序》;5.教師招聘面試資料:高中語文說課稿
  • 《記念劉和珍君》教學設計
    《記念劉和珍君》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1、了解劉和珍生平及死難經過,把握烈士的高大形象,學習其愛國精神,激發愛國熱情。2、明確作者思想感情發展的脈絡,通過尋找關鍵語句來理清思路。3、深入體會作者的悲憤之情,品析文章關鍵詞句的深刻含義。
  • 高一語文資源:高一語文上冊記念劉和珍君同步訓練試題及答案
    高一語文資源:高一語文上冊記念劉和珍君同步訓練試題及答案 2012-12-14 23:2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致敬先烈:魯迅《記念劉和珍君》真正的猛士 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
    早上翻書,剛好看到劉和珍君,便摘了來,讓大家看吧!致敬先烈:魯迅《記念劉和珍君》真正的猛士 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中華民國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為十八日在段祺瑞執政府前遇害的劉和珍楊德群兩君開追悼會的那一天,我獨在禮堂外徘徊,遇見程君,前來問我道,"先生可曾為劉和珍寫了一點什麼沒有?"我說"沒有"。
  • 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中,提到的女師校長楊蔭榆,是怎樣的人?
    此刻她的理念就顯得特別保守和專制。而最終將楊蔭榆推到輿論風口的導火索的。是在民國教育總長章士釗表態支持「整頓學風」之後,楊蔭榆開除劉和珍、許廣平等6名學生自治會成員。而站在劉和珍、許廣平等學生自治會背後的是魯迅、錢玄同等新文化運動旗手們。
  • 高中語文《阿房宮賦》說課稿
    《阿房宮賦》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語文組*號考生。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阿房宮賦》的教學設想。一、說教材《阿房宮賦》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的課文。賦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文體,杜牧的這篇《阿房宮賦》是傳誦千古的名篇。
  • 高中語文說課稿:《師說》
    《師說》說課稿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來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師說》,下面我將從教學理念、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等七方面來展開我本次說課。首先我將說我的教學理念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
  • 魯迅5篇文章入選高中語文課本 我們需要從魯迅作品中學習什麼
    8月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的工作情況。其中,魯迅的《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入選高中語文課本。關於「魯迅作品退出中學語文課本」的議論已經持續多年,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更是不少。
  • 魯迅的作品,重回高中語文課本,能給家長教育孩子什麼啟示?
    現在網絡盛行,各種大師出現在媒體和網絡然後紅極一時,但是能夠影響一個時代,深入人心的大師,恐怕也只有他——魯迅先生。今年8月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確定了魯迅的《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入選高中語文課本,雖然5篇內容的全部我們不得而知,但就是《拿來主義》和《記念劉和珍君》這兩篇文章的分量也決然不輕。
  • 高中語文說課稿:《氓》
    高中語文說課稿:《氓》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5-30 14:34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魯迅文章重返高中語文課本,先生的思想符合時代精神,永不過時
    「魯迅作品退出中學語文課本」的議論已經持續多年,今年8月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確定了魯迅的《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入選高中語文課本。語文教材選取反映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的作品,謳歌革命領袖的豐功偉績,讚頌革命英雄人物事跡,凸顯革命理論文章的指導價值,激發學生熱愛熱愛祖國的情感。其中包括《沁園春·長沙》、《改造我們的學習》等5篇(首)文章,魯迅的《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
  • 高中語文說課稿:《再別康橋》
    高中語文第一冊《再別康橋》說課稿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現代詩人徐志摩的一篇膾炙人口的詩歌——《再別康橋》。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五個方面向各位老師展示我的教學設計。說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特點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審美創造力是語文學科的任務。
  • 高中語文必修1-5說課稿(全)精編版41-50
    燭之武退秦師》說課稿          13262《荊軻刺秦王》說課稿13463《鴻門宴》說課稿           13564《紀念劉和珍君》說課稿          13765《小狗包弟》說課稿      13866《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說課稿             14067 短新聞兩篇說課稿
  • 高中英語說課稿,高中英語說課範文,高中英語說課模板
    高中英語說課稿,高中英語說課範文,高中英語說課模板,請到「教師說課吧」查看更多英語說課稿。
  • 高中語文說課稿:《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蘇教版語文必修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說課稿 提 綱一、導語二、單元教學原則(一)單元教學理念(二)單元教學思路三、本篇課文的地位和作用四、教學安排(一)教學內容(二)教學方式(三)教學方法((四)教學過程1、課前預習目標2、導入新課 3、教學第一模塊:假如給我三天健康 4、教學第二模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5、教學第三模塊:假如給史鐵生三天健康6、教學第四模塊:假如讓你失去三天光明7、小結全文(五)作業設計(六)板書設計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說課稿
  • 高中語文教師招聘《師說》說課稿
    一、說教材《師說》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三單元第十一課,是韓愈反對駢文浮靡文風的創作實踐的代表之作。本篇是一篇講讀課文,不僅文言現象比較典型,而且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課本即範例,學習教材的目的在於讓學生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能將知識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因而指導學生學好本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各地高中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作品引熱議(圖)
    9月6日,編劇劉毅在其新浪微博上發帖稱,「開學了,各地教材大換血」——他列舉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課文,比如《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記念劉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壯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朱德的扁擔》等。其中涉及魯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
  • 2018福建教師招聘面試:高中語文《師說》說課稿
    一、說教材《師說》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三單元第十一課,是韓愈反對駢文浮靡文風的創作實踐的代表之作。本篇是一篇講讀課文,不僅文言現象比較典型,而且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課本即範例,學習教材的目的在於讓學生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能將知識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因而指導學生學好本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