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長沙會戰之後,蔣介石決定在南嶽召開一個軍事會議,但是10月15日,蔣介石抵達衡山,散步之時,突然想起來建立了空防警報聲。本來計劃這一天,準備開會的,因為日軍偵察機的來臨,被臨時取消。
當天晚上,蔣介石就分別接見了王陵基和王耀武。
蔣介石召見王陵基目的非常的簡單,就是想從下面摸清一點情況,至於召見王耀武,作為軍委會的王牌軍,這一次會戰中,被日軍正面擊破了,他想了解一下情況。
王陵基的集團軍駐地是贛北地區,會戰開始之後有一部分人支援入了湖南。匯報完情況之後,王陵基說他的部下向其抱怨:日軍的每一個師團,都有直屬炮兵聯隊,而中國軍隊炮兵團竟然是獨立兵種,不歸師或者軍直屬,打起仗來,步兵的炮兵的事情屢見不鮮,炮兵往往又不能在第一時間趕到,導致步兵的攻擊事半功倍。
面對這樣的抱怨,蔣介石能說什麼呢?
對於這樣的事情,他已經聽了很多次了,第20集團軍總司霍揆章,在陳誠的引薦下見了一次蔣介石。聊天中他就談到炮兵使用的種種缺陷。不過對於這件事,蔣介石也很為難,道理很簡單:炮兵有限,不可能每個師都分配一個直屬炮兵團。
既然很多將領都提到這個問題,作為領袖的蔣介石自然也不能無動於衷。幾個月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蔣介石囑咐軍政處,兵工署署長俞大維,在跟美國談判之時,促使他們提供1176門大炮,裝備30個主力師。
就在蔣介石向美國尋求1000門大炮支持的時候,他又看到了一組數據,心裡哇涼哇涼的。蘇德戰爭初期,德軍俘虜了380萬蘇軍,打死打傷接近1000萬蘇軍。繳獲或者炸毀大炮27,452門。蔣介石看到這組數據,不僅心中一嘆,中國還在為幾門大炮發愁的時候,世界最頂級的戰爭中,大炮已經涉及到了5位數。
隨後,蔣介石有召見的王耀武。
和王陵基談話,蔣介石完全是公對公,和王耀武談話有點不同,有點公私兼顧的意思。蔣介石的第1句話就是「你比上次我見你時瘦了幾分。」從這個角度來看,蔣介石對王耀武來說,是非常親切的。
緊跟其後蔣介石問道:你的部隊被日軍打垮了,你有什麼感想?
王耀武非常的精明,直接回答道:學生就是校長失望了,學生已向戰區司令長官遞交了請求處分的報告。
蔣介石,沉默了一會說:很好,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樣主動要求上級處罰的。
王耀武繼續回答道:學生給校長丟臉了。
蔣介石揮了揮手,說道:你不必這樣,據我拿到的消息,你的部隊雖然損失嚴重,但是當面的日軍也傷亡不小。勝敗乃兵家常事,而且與你交戰的倭寇,是淞滬以來無役不予的狡悍之部。另外你們這次受損,也跟蕭之楚,沒能在側面很好的掩護你們有關。
王耀武回答道:學生不敢將責任轉嫁到友軍身上。
蔣介石滿意的點了點頭。
王耀武這個人非常清楚蔣介石的脾氣,蔣介石最討厭的就是推卸責任,跟他在那裡辯解。王耀武不但沒有辯解,而且一再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這讓蔣介石非常的滿意。
緊接著蔣介石又詢問廖齡奇的事情。
王耀武回答道:會戰之初,廖齡奇請假完婚,未在軍中,趕回來之後,指揮部隊在永安一線與敵激戰,退役後失蹤,他是我的部下,學生有失察之罪,不過聽薛長官說,他回老家了,現在已經被帶到南嶽。
蔣介石來回踱步,最後還是說道:他是我的學生,但軍中無小事,更何況是,臨陣逃脫。這是大罪,是軍人的恥辱,你是我的愛將,第七十四軍是我最看重的部隊,但不能因此荒廢軍紀。
就這樣講,就是一句話決定廖齡奇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