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軍十大抗日名將(四):土木之魄——羅卓英
簡單點說,羅卓英就是個有「亮劍精神」的國軍將領,抗戰時期許多將領缺的就是這種精神。當一個有智謀的儒將擁有了與敵人決死的鬥志和精神,他想打不好仗也挺難的。淞滬會戰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羅卓英和18軍的表現卻得到了一致的好評。羅卓英本人也在會戰之中從18軍軍長升任至16軍團長,15集團軍司令,後來部隊改編為19集團軍,羅卓英任副司令,司令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抗日名將薛嶽。
-
中國抗日戰爭大事年表
此戰引致日軍對十八集團軍所據敵後根據地持續發動掃蕩。 9月17日 第二次長沙會戰:日軍十一軍強渡新牆河,向汩水突進。20日渡過汩水擊破國軍三十七軍及二十六軍後,向長沙、株州突進。29日,日軍先頭部隊已進抵長沙附近。
-
八年抗戰時期,國軍都經歷了哪些敗仗,以及傷亡人數又是多少
在兵力不相等的情況下,南京只守了12天,國軍撤退,南京淪陷,有5萬國軍士兵犧牲在這場保衛戰中,而被屠殺的軍民30萬以上。第三場敗仗是豫中會戰,這場戰役是抗戰後期國軍打的最失敗的一場戰役,國軍投入了約30萬人,而日軍約14.8萬人。在人數上多日軍一倍的國軍還是敗了,日寇擊潰了第一戰區蔣鼎文、湯恩伯部8個集團軍約30萬軍隊。雙方傷亡情況;日軍 4000人,國軍18327人。
-
此戰堪稱絞肉機之戰,國軍三大御林軍全部參戰,日軍都被打怕了
抗日戰爭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日本帝國主義也給我們中國人民帶來不可估量的災難。在抗日戰爭當中,淞滬會戰可謂是中日全面開戰後,第一場超大規模的會戰,很多人將淞滬會戰比之於西方的凡爾登之戰。的確,淞滬會戰雙方投入的兵力過百萬,傷亡人數更是以十萬計,淞滬會戰我們中國成功讓日本狂妄的「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徹底破產,而在整個淞滬會戰當中,這一戰堪稱淞滬會戰最為殘酷一戰,雙方投入兵力就足足過5萬人,為了取得這一戰的勝利,國軍第36師、87師、88師「三大御林軍」全部參戰,蔣介石更是多次給前線指揮官陳誠、宋希廉、黃維下死命令必須死守,此戰結束,中日雙方一共傷亡
-
淞滬會戰,75萬國軍浴血奮戰為何打不過28萬的日軍?
淞滬戰爭的中方將領是總司令官蔣介石,副總司令官顧祝同,右翼軍司令張發奎,下轄第八集團軍(司令張發奎兼任)、第十集團軍(司令劉建緒);中央軍司令朱紹良,下轄第九集團軍(司令張治中,後由朱紹良兼任)、第二十一集團軍(司令廖磊);左翼軍總司令陳誠,下轄第十九集團軍(司令薛嶽)、第十五集團軍(司令羅卓英)。
-
國軍中土木系「四大金剛」指的分別是誰,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如果要論誰才是蔣介石最嫡系的將領,我相信陳誠絕對是第一人,眾所周知,蔣介石用人有三個標準,其一是「地緣」,也就是看對方是不是浙江人,其二是「學緣」,也就是看是否為保定軍校或黃埔軍校畢業生,其三是「血緣」,這點就更好理解了,也就是看是不是親戚,而陳誠恰好是三點全佔(浙江人、保定軍校畢業、妻子是宋美齡的乾女兒)。
-
抗日戰爭國軍裝甲師,蘭封會戰志得意滿,蔣介石為何卻破口大罵?
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蔣介石中央軍嫡系將領徐庭瑤奉命趕赴長城一線支援,在戰場上徐庭瑤和其麾下將領杜聿明深受日軍裝甲部隊之困擾,決心建立國軍裝甲部隊。長城抗戰結束後,徐庭瑤和杜聿明開始致力於創建國軍裝甲兵團,這支部隊後來成為了淞滬會戰以及南京保衛戰中國軍唯一的主力裝甲部隊。
-
抗日戰爭滕縣保衛戰,川軍僅堅守兩日,為何卻被贊足以洗刷恥辱?
滕縣保衛戰抗日戰爭時期臺兒莊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駐守滕縣的國軍部隊是川軍鄧錫侯集團軍的王銘章所部。鄧錫侯集團軍在前往臺兒莊戰場前,剛剛經歷了娘子關戰役、太原會戰等大戰,因為戰場表現不佳而被閻錫山詬病,被趕出了山西,歷經輾轉才被徐州的李宗仁所接納。
-
武漢會戰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為何國軍50個軍打不過10個師團
武漢會戰雖然失敗,但這卻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戰鬥中中國官兵英勇抵抗,大量殲滅日軍,給予日軍重重的一擊。但在這次戰役中,中國投入兵力遠比日軍多,傷亡也高於日軍。
-
淞滬會戰,蔣介石調全國軍隊和日軍血拼,傷亡高達30萬人
中國軍人1937年8月13日開始,國民黨軍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將軍,指揮87師,88師等國軍精銳部隊開始向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虹口基地發起圍攻,試圖將這些日軍趕下海。第9集團軍第88師第264旅旅長黃梅興少將(黃埔一期)率部連續攻克了日軍十幾處陣地,最後和旅部參謀主任鄧洸中校及通訊排官兵30餘人被日軍炮彈擊中,全部陣亡。稅警總團第二支隊司令孫立人(清華大學),在率部隊炸日軍浮橋的戰鬥中,被日軍炮彈擊中,身中十三發彈片。
-
蔣系著名的將領「三李一王」,他們都是誰?最後結局怎麼樣?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湧現出很多的抗日英雄,但是國軍部隊又是派系複雜,其中蔣系裡面有著名的將領是「三李一王」,他們都是誰?最後結局又怎麼樣?又為什麼說「三李不如一王」呢?三李一王三李,分別是李玉堂、李仙洲、李延年,一王是王耀武。
-
中日戰爭,國民黨正面硬抗的22次會戰,中日雙方真實傷亡對比情況
太原戰役(9月13日-11月),主要是華北戰場,這次會戰也包括了平型關大捷。雙方參戰兵力,日軍14萬半個師團,中方是28萬人左右6個集團軍52個師。戰鬥進行了兩個月,國軍傷亡了10萬人左右,日軍3萬人左右。結果是日軍勝利,太原淪陷。 南京保衛戰(12月1日-12月13日),這場戰鬥日軍兵力達到了20萬人,而國軍是15萬人左右。傷亡情況是中方軍人傷亡了5萬,而後老百姓傷亡了30萬人左右。而日軍僅僅傷亡了1.2萬左右,結果是日軍勝利,南京淪陷。
-
抗日戰爭松山會戰,國軍激戰炸平山頂,蔣介石為何卻仍心懷不滿?
抗日戰爭時期松山會戰時歷次大戰中最為激烈的一戰,負責進攻的國軍第八軍為了儘快攻破日軍陣地,甚至不惜動用數噸TNT高爆炸藥直接將山頂炸平。松山位於雲南邊境地區,是滇西日軍最為重視的防禦據點,日軍指揮官曾叫囂國軍如果想要攻佔松山至少需要付出十萬人的傷亡。
-
國共雙方公認的二十二名國軍抗日名將(中)
8.聲震崑崙關的抗日將軍----杜聿明,1904-1981,陝西,抗戰時為國軍陸軍中將,美國總統的抗戰銀質自由勳章,抗戰時曾任國民黨六大候補中央執行委員,1942年底擔任第五集團軍總司令。1939年時任第五軍軍長的杜聿明指揮的崑崙關戰役是中國軍隊對日軍攻堅作戰的首次重大勝利,大陸官方媒體收錄為抗日名將時稱為「聲震崑崙關的抗日將軍」,曾榮獲美國總統的抗戰銀質自由勳章。
-
國軍戰鬥力最強的二十個軍
從淞滬會戰開始,1937年的南京戰役,1938年蘭封會戰,武漢會戰,1939年南昌會戰,長沙會戰,冬季攻勢,1940年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上高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1942年浙贛會戰,1943年鄂西會戰,1944年長衡會戰,1945年雪峰山會戰,幾乎是馬不停蹄,席不暇暖。
-
四次長沙會戰殲敵18.8萬?薛嶽吹多大牛?蔣介石:寡廉鮮恥
而共產黨領導下的武裝(八路軍、新四軍、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主要在日軍後方及日佔區進行遊擊戰,共作戰12.5萬餘次,殲滅日軍52.7萬人,殲滅偽軍118.7萬人,繳獲各種69.4萬餘支(挺)、各種炮1800餘門。也就是說,當我們把國共雙方的數據都拿出來的時候,會發現,國軍殲滅日軍是42萬,共軍殲滅日軍數量是52.7萬。
-
中國近代史上四大軍校?誰在抗日戰爭中犧牲最多?
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四大著名的軍官學校。它們在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們就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雲南講武堂、東北講武堂和黃埔軍校四大軍校。在抗日戰爭中這四所軍校都做了哪些犧牲?
-
抗日戰爭小委員長陳誠,作戰屢戰屢敗,蔣介石為何卻大加讚賞?
民國時期,陳誠作為蔣介石嫡繫心腹,是最受蔣介石青睞且信任之人,曾一手組建實力雄厚的「土木系」國軍部隊,甚至被人稱之為「小委員長」。在民國政府高層中,陳誠是少數幾個允文允武的全才,他雖然畢業於保定軍校第八期炮科,但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陳誠不僅擔任過戰區司令長官還曾執掌民國政治部。
-
國軍歷史上的五大「五虎上將」是哪幾個?他娶了蔣夫人的乾女兒
國軍歷史上的五大「五虎上將」是哪幾個?他娶了蔣夫人的乾女兒在數百萬國軍中,戰將如雲,良將千員。其中五人一般被公認為「五虎上將」,五人被認為是「五大猛將」。陳誠的嫡系部隊十八軍,在淞滬會戰羅店戰役、石牌戰役都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2.顧祝同1926年6月,蔣介石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7月,誓師北伐,顧祝同留師潮梅,警戒北伐後方,並參加鬆口、永定城防戰役。顧祝同率師與周蔭人軍巧於周旋,變被動為主動,避開周軍主力,出敵不意,直搗守備虛弱的司令部,開革命軍戰史上實施敵後遷回作戰獲勝的先例。蔣介石特電令獎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