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系著名的將領「三李一王」,他們都是誰?最後結局怎麼樣?

2021-01-08 奔放的哈密瓜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湧現出很多的抗日英雄,但是國軍部隊又是派系複雜,其中蔣系裡面有著名的將領是「三李一王」,他們都是誰?最後結局又怎麼樣?又為什麼說「三李不如一王」呢?

三李一王

三李,分別是李玉堂、李仙洲、李延年,一王是王耀武。他們都在抗日戰爭時期,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將領。碰巧的是,他們都是山東人,其中李延年和李玉堂都是山東廣饒人,還是堂兄弟。

三李都是黃埔一期生,而王耀武是第三期生,他們都是老蔣的得力幹將,我們分別看下他們的履歷為什麼會成為老蔣的得力幹將。

李玉堂,黃埔一期生,他在抗日時期最出名的戰役是參加了長沙會戰,三次抵擋住日軍,使得他的軍被授予了「泰山軍」的稱號。1944年升為了第27集團軍的司令。

解放戰爭時期,李玉堂是海南防衛總司令部副司令,面對解放軍大軍壓境,李玉堂一直想起義,但是最後還是因為猶豫不決,帶領著部隊頑固抵抗,最後逃往了臺灣。在臺灣時被保密局特工秘密處死。

李延年,20歲的時候就考入了黃埔,跟隨蔣北伐和東徵,在1930的時候,李延年以一個旅的兵力打敗馮玉祥一個師,這一下讓老蔣把李延年升為了副師長。

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著名的淞滬會戰和臺兒莊戰役,升為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山東挺進軍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李延年最後一站是在福建,任泉州、福州兩綏區司令,當解放軍攻佔福建後,李延年敗退臺灣,因為沒守住平潭島,被送上了軍事法庭,判了10年,出獄後一直在臺北。

李仙洲,跟隨蔣東徵北伐,抗日時期,28集團軍總司令,併兼任第92軍軍長和魯西挺進總指揮,在抗日時期的李仙洲先後參加了忻口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12次大型會戰,可謂是鞠躬盡瘁。

解放戰爭時期,在濟南升任第二綏靖區中將副司令長官。萊蕪戰役中,由於沒有聽從王耀武的命令,最終被粟裕打敗,李仙洲成為了俘虜,學習改造後一直為新中國效力。

王耀武,對於王耀武,老蔣是很喜歡他,有人說「寧碰閻王,莫碰老王」的稱呼。可以說明王耀武這個人不僅能力強,還非常的精明。

抗日戰爭時期,王耀武參加了很多大型會戰,比如萬家嶺大捷,第一次長沙會戰,上高會戰等。解放戰爭時期,在濟南會戰時被俘虜,後送進了功德林。特赦後一直為新中國建設做貢獻。

為什麼軍界會有「三李不如一王」?

三李雖然都是黃埔一期生,都在抗日戰爭中有所建樹,但是跟王耀武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帶兵來說,王耀武的74軍可是國軍的五大主力之一,手下更沒有弱兵。抗戰末期,王耀武時任集團軍總司令、山東省省主席等職位,直接成為了這「三李」的頂頭上司。

相關焦點

  • 揭秘黃埔軍校,徐州三王和山東三李,分別是指哪六位將領
    尤其是前六期名將輩出,這些人,後來都成為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頂梁柱。然而,在這些名將中,也就是黃埔一期學員,有三位將領都是來自徐州,而且又是同一個姓,因此被世人譽為徐州三王。還有三位學員來自山東,並且都姓李,因此也被世人譽為山東三李。那麼你們知道?這分別是指哪六位將領嗎?
  • 國軍將領中有「三李一王」,為何說這三李比不上這一王?
    三李一王都是俺們山東老鄉。我打一個比方,王耀武是戚繼光級別,三李是俞大猷、張經、李天寵級別,四人都是抗倭(抗日)將領,但王耀武的晉升速度和能力水平明顯高出一檔,他與戚繼光有很多類似之處。國民黨軍界長期流傳「三李不如一王」之說,意思是指黃埔一期三個山東籍貫的名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加起來也不如黃埔三期的一個山東人王耀武。
  • 1949年,國民黨將領吳奇偉和平起義,主動留在大陸的結局怎麼樣?
    陳濟棠手下也收羅了大量的廣東籍革命將領,這些人組成了民國時期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他們統一被稱為粵系。 粵系將領的傑出代表有薛嶽、張發奎、餘漢謀等,不過這些人都沒有留在大陸,他們有的逃到香港,有的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當然也有的粵系將領深明大義,他們反對內戰,為和平主動起義,並留在大陸建設新中國,吳奇偉是起義將領的典型代表。
  • 今夕何夕李語柔結局是什麼 李語柔最後和誰在一起了
    海玲飾演的李語柔顏值高一直喜歡馮夕但馮夕的心一直都在冬月身上。今夕何夕李語柔結局是什麼?今夕何夕李語柔最後和誰在一起了。今夕何夕李語柔結局是什麼  李語柔的結局只有電視劇播出以後才能得知,不過猜測後來這個角色應該是死了,或者是離開馮夕了。畢竟冬月經歷了三次時空扭轉,後兩次馮夕的人生都發生了變化。
  • 南京淪陷後,國軍3個高級將領被困其中,他們的結局如何?
    南京保衛戰是一場和日軍直接開戰的正面作戰,當時日軍下達了攻佔南京的命令,蔣介石這邊則命令了唐生智為司令長官,和日軍展開生死決鬥,但是結局卻是十分的慘了,最後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犧牲無數。
  • 蔣介石的心腹重臣,卻公然抵抗蔣的命令,最後竟被蔣授予軍功章
    蔣介石的心腹重臣,卻公然抵抗蔣的命令,最後竟被蔣授予軍功章中國近現代史經歷的太多太多了,從內戰到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幾十年的時間裡全都在打仗,最後也得到了圓滿的結局,新中國成立。今天我們來一起聊一聊著名國軍將領,抗日民族英雄蔡廷鍇。說起蔡廷鍇,在抗戰時期立下赫赫戰功,全國人們乃至海外僑民都知道國民君長官蔡廷鍇。他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聲望呢?蔣介石又有多麼器重他呢?
  • 誰是土木系起義將領中結局最好的?他1955年授銜大校,後活了82歲
    隨著蔣氏王朝的沒落,很多識時務的國軍將領都選擇了起義,其中不乏陳誠的土木系將領。要知道陳誠的土木系將領可是蔣介石最器重的將領,他們按理說應該對蔣介石無限忠誠,這只能怪陳誠沒有教育好自己的下屬吧。而在為數不多的土木系將領中,結局最好的人是誰呢?
  • 蔣介石首次舉行授銜儀式,共有8位將領授予一級上將,他們都是誰
    可能大家都知道,在1955年,是我黨首次實行軍銜制度的第一年。然而,作為老對手,老朋友的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革命軍,首次舉行授銜儀式是在1935年。其實在這之前,蔣介石領導的國軍集團的將領們的軍銜等級十分複雜,有孫中山時期廣州政府授予的,也有各地軍閥自己授予的,還有少數是北洋政府授予的軍銜等級。可以說,軍銜等級並沒有統一。
  • 第一個起義的國軍高級將領,高樹勳結局如何?毛主席親自「保人」
    高樹勳他是有史記載的第一個起義反蔣的國軍高級將領,早在1945年10月30日,他率領國民黨軍新編第8軍,在今天邯鄲市的馬頭鎮,正式宣布「火線起義」,毛主席親自批示,「馬頭鎮距邯鄲很近,邯鄲系歷史名城,因此可稱『邯鄲起義』。」
  • 四川軍閥楊森兩次申請起義都被拒後,跟隨蔣去了臺灣,結局如何?
    解放戰爭中,除了我軍將領以及士兵的英勇作戰外,其中一些國軍起義將領的貢獻也是非常巨大的。解放戰爭中,國軍大概有15位將領起義,比如傅作義帶著25萬國軍在北平和平解放,六十軍的曾澤生,湖南和平起義的程潛和陳明仁。
  • 陳誠土木系中,投誠起義的四位將領,後來都怎麼樣了
    陳誠相信大家都了解,他是蔣介石的寵臣,靠十一師,十八軍起家,而十一合在一起是個「土」,而十八合在一起是個「木」因此又稱土木系,該派系是蔣介石軍事集團中最強的一個派系,除了土木系外,還有湯恩伯系,胡宗南系,杜聿明系,還有戴笠的軍統系,陳果夫的CC系,還有孫科的太子系等等。
  • 土木系在抗戰和解放時期,都出了一位很能打的將領,他們是誰?
    可能熟知民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蔣介石領導的國軍集團中,屬於派系林立。也就是說,在國軍這一個大的軍事集團中內部,還生成幾個小的軍事軍團。這些派系之間,都各自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樣一來,損失最大的肯定是蔣介石。要知道,蔣介石輸掉解放戰爭,很大的原因就是內部派系眾多,他們之間相互勾心鬥角,見死不救,保存實力。
  • 民國著名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他們都是誰
    民國是個亂世,遍地英雄起四方,有槍就是草頭王,在這樣的土壤下,誕生了當時著名的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今天就來說說他們的故事。東北王張作霖在中國近代史上,東北軍閥張作霖、愛國將領張學良無疑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這六位將領,是國共雙方公認的抗戰名將,後來他們都怎麼樣了
    在八年抗戰中,走出許多抗戰英雄級名將,如我黨的「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抗日英雄,除此之外,還有國軍許多抗戰名將,那麼在國共雙方,公認的抗戰名將都有誰?後來他們都怎麼樣了?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媽媽怎麼死的 李尖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以沒有血緣關係的三個家庭的親戚故事《以愛之名》最近很火。譚松韻主演的李尖尖的媽媽從小就去世了。她活潑開朗的性格也是在爸爸李海潮的影響下形成的。以家人之名李尖尖媽媽怎麼死的 李尖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媽媽怎麼死的  《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的媽媽在她還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這完全是一個意外,劇中已經講述出來了。
  • 山東「三李」中,他結局最好,說:幸好當年被解放軍俘虜
    山東「三李」中,他結局最好,說:幸好當年被解放軍俘虜民國時期,在蔣介石的嫡系將領中,有三位李姓山東籍名將,他們是李玉堂、李延年、李仙洲。他們都是黃埔一期出身,職務都是兵團級,軍階又都是中將,因而被時人稱為山東「三李」。
  • 外科風雲林歡扮演者是誰 林歡最後結局是怎麼樣
    今天小編就來回答下網友們關注的外科風雲林歡扮演者是誰,以及林歡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那麼外科風雲林歡是誰演的?林歡和莊恕相認了嗎結局是什麼?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外科風雲林歡是誰演的?林歡扮演者高露,1999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如夢年華。2006年,因在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飾演金燕而受到關注。
  • 日本投降時,擔任海軍三長官的將領分別是誰,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而當時正在擔任日本海軍三長官的將領都分別是誰呢,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海軍大臣:米內光政,早年曾在日俄戰爭中參加過對馬海戰,後於1936年升任為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兼第1艦隊司令。
  • 這三人,被稱為胡宗南系的三大參謀長,那他們的結局各是如何?
    國民黨中央軍內有三大派系,陳誠(土木)系、胡宗南系、湯恩伯系。胡宗南是國民黨軍中最受老蔣寵信的人,有「天子門生第一生」之稱,後成為「西北王」。胡宗南系,以第1師、第1軍為主要班底發展而來,到抗戰時期發展成為第8戰區及第34集團軍,抗戰勝利後,胡系更是掌控了五十餘萬兵力,勢力範圍主要分布在陝西、甘肅、寧夏、河南、晉東南等地區。胡宗南系能如此強大,作為輔佐胡宗南的參謀長們也一定不會弱。今天龍叔就和大家聊聊被稱胡宗南系三大參謀長都是誰?後來的結局如何?
  • 那些「夜場公主」最後嫁給了誰?結局是怎麼樣?說了你可能不信
    那些「夜場公主」最後嫁給了誰?結局是怎麼樣?說了你可能不信常說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但是中國人的思想一直都是比較保守的,對於一些職業其實很多人是不能接受的。雖說現在的男女平等,但是到男生的眼中,他們還是喜歡單純一些的女孩,不太喜歡在風月場中的女孩,可是他們不喜歡卻很喜歡,這去就會有這樣的一種職業,那就是「夜場公主」,很多人就會很好奇,那些「夜場公主」最後都嫁給了誰?結局是怎麼樣的呢?說了你可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