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三李」中,他結局最好,說:幸好當年被解放軍俘虜

2020-12-27 小春說歷史

山東「三李」中,他結局最好,說:幸好當年被解放軍俘虜

民國時期,在蔣介石的嫡系將領中,有三位李姓山東籍名將,他們是李玉堂、李延年、李仙洲。他們都是黃埔一期出身,職務都是兵團級,軍階又都是中將,因而被時人稱為山東「三李」。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三李」各率所部加入了抗擊日寇侵略的行列。

在正面戰場國民政府組織的歷次會戰中,多次協同其他部隊作戰,予敵以重創,取得了驕人的戰績,相繼晉升為陸軍中將軍長、集團軍總司令,由此他們均成為名震華夏的抗日名將。

李延年

1937年淞滬會戰開始後,李延年即升任國民革命軍第2軍軍長,率部開赴上海前線,協同其他部隊,在廣福線、兵工路一帶頑強地阻擊日軍的瘋狂進犯。

全軍將士冒著敵人的猛烈炮火,以慘烈的拉鋸式戰術與日軍浴血奮戰3個多月,在完成了統帥部交給的戰略阻擊任務後,順利地轉移到外線進行。

1938年4月,李延年又奉命率部趕赴第五戰區,參加徐州會戰。他們與湯恩伯的第20軍團相互配合,頑強阻擊向臺兒莊戰場增員的日軍,激戰四晝夜,殲敵無數,有力地配合了臺兒莊大捷。

武漢會戰開始後,李延年被任命為長江北岸守備區司令,負責堅守扼長江航路、屏障武漢的最大堡壘——田家鎮要塞。在保衛戰中,李部重創了日軍第六師團,使其元氣大傷,減緩了他們的進攻步伐。

1940年6月,日軍為了威脅重慶,向長江航道的咽喉——宜昌發起進攻,鄂西防線動搖。李延年奉命率第2軍自湖南常德晝夜兼程馳援當陽。

他們組成第二道防線,克服重重困難,抵抗日軍長達五個多月,粉碎了日軍沿長江西上、奪取陪都重慶的企圖。

1942年6月,李延年調任第一戰區第34集團軍副總司令,次年2月晉升總司令。為了確保抗戰大後方陝西的安寧,他對陝西黃河沿岸的河防大軍進行了整編,增強了防禦力量遏制了日軍經山西侵略陝西的計劃。

李玉堂

全面抗戰爆發後,李玉堂率第3師參加「八一三"淞滬抗戰,在溫藻浜、大場一帶頑強阻擊日軍達三個多月,以官兵傷亡過半的巨大代價,完成了阻擊任務。

隨後,又負責掩護大軍撤退,隨李延年的第2軍,參加徐州會戰,擔任阻擊由淮北向北進犯的日軍。

1938年7月,李玉堂晉升為第8軍軍長,劃歸第九戰區江防軍,配合武漢會戰。

7月23日,日軍向九江攻擊,李率部頑強阻擊,但因力量懸殊而被迫撤退。

8月1日,李玉堂率部參加南潯鐵路作戰。在金官橋陣地,他們擊斃2名日軍大隊長,幾乎全殲日軍第106師團45聯隊,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

在大天山、金家山等地,他們與第64軍協同作戰,將敵軍遏止在了修水河北岸,粉碎了日軍攻取德安的陰謀,有力地配合了萬家嶺戰役的進行。

1941年第三次長沙大戰,李玉堂率第10軍死守長沙,「願與長沙共存亡」,最後他們以傷亡近半的極大代價,擊潰了日軍數十次猛烈進攻,將其擋在長沙核心陣地之外,為後續部隊反攻創造了條件。

1944年湘西會戰,李玉堂作為四大指揮官之一,指揮部隊負責堅守龍勝、東安一線,阻擊日軍沿著湘桂路北進,取得了重大勝利,粉碎了敵人進攻四川,威脅重慶的企圖。

李仙洲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李仙洲部第21師趕赴華北前線,依託居庸關、八達嶺一帶的山嶺構築公事,組成阻擊日軍進攻的左翼陣地,與裝備精良的日軍鏖戰七天七夜,以傷亡2000餘人的代價,消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

居庸關戰鬥,受到全國人民的讚揚。

1938年1月,李仙洲升任第92軍軍長,奉命率部趕赴第五戰區,參加徐州會戰,在江蘇邳縣桃莊一帶阻擊日軍,掩護大軍有序撤退至皖北地區,粉碎了日軍圍殲中國軍隊主力的企圖。

1939年秋,李仙洲部奉命移防,編入第9戰區,參加了隨棗會戰。

1940年4月,棗宜會戰開始後,李仙洲部與第31集團軍組成左集團軍,在泌陽帶擔任側後尾隨追擊任務。

他們克服困難,不分晝夜連續行軍打仗,重創日軍,收復了棗陽明港。

1945年3月-5月,日軍為攻佔老河口航空基地,遏制中、美空軍對華北、華中主要交通幹線的襲擊,向豫西、鄂北發起進攻,李仙洲指揮部隊與日軍展開激烈爭奪戰,最終迫使日軍退回原陣地,取得了戰咯防禦的最後勝利。

最後說說「三李」的結局。

其中,李延年、李玉堂跟隨國民黨敗退到臺灣,在1950年一場整肅失職高級軍政官員的運動中,李延年因「擅自離職,有虧職守」,被判11年徒刑。

出獄後,他生活十分貧困,最後在悽涼中憂鬱成疾,於1974年在臺北病逝,享年70歲。

李玉堂因叛徒出賣,被逮捕下獄,1951年2月被殺害於臺北碧潭,年僅52歲。

主席曾說過,凡是在歷史上做過好事的人,我們都不應該忘記。

李玉堂將軍一生戰功赫赫,抗日戰爭中有功於國家,雖然最後起義未成,但也加入了人民革命戰線,後來他被山東省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山東「三李」,李仙洲年齡最大,也最數他福大、壽大。

1947年,他在萊蕪戰役中被俘,後來被關在功德林監獄改造,1960年被第二批特赦,此後歷任山東省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委員,也就一直在家含飴弄孫,歡度晚年。

1988年10月22日,94歲高齡的李仙洲在濟南安祥地、心滿意足地乘鶴西去。

在他生前,每想起或談起另外「二李」,總是感慨萬分。他說,當年自己要是沒有被解放軍俘虜,即使以後不戰死而去了臺灣,下場肯定和李玉堂、李延年差不多,哪裡能安然活到90歲。

相關焦點

  • 蔣系著名的將領「三李一王」,他們都是誰?最後結局怎麼樣?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湧現出很多的抗日英雄,但是國軍部隊又是派系複雜,其中蔣系裡面有著名的將領是「三李一王」,他們都是誰?最後結局又怎麼樣?又為什麼說「三李不如一王」呢?三李一王三李,分別是李玉堂、李仙洲、李延年,一王是王耀武。
  • 他是74軍最後一任軍長,結局卻最好,雖被俘虜,但被任命為教員
    他是國軍王牌74軍的最後一任軍長,卻是結局最好的,安享了晚年蔣介石有5大王牌部隊,就是第五軍、第十八軍、第七十四軍、新一軍、新六軍,而第74軍更是王牌軍中的王牌,也被稱為是蔣介石的「御林軍」。第74軍的名氣大,還是因為它的戰鬥力很強,在抗日戰爭中,74軍的戰績最好,王耀武打出了七十四軍抗日鐵軍的稱號,還被稱為是「虎賁軍」,獲得了很多榮譽。能領導74軍的人,都不一般人,共有5個人做過74軍軍長,前4任軍長包括王耀武、張靈甫、俞濟時、施中誠,都比較有名,最後一任是誰呢?他就是邱維達。
  • 鄭庭笈被解放軍俘虜後,在寫給哥哥的信中說國軍必將土崩瓦解
    1948年10月,在遼瀋戰役中,兵敗被解放軍俘虜。他的同宗哥哥鄭挺鋒時任國軍九十四軍軍長,解放軍讓他寫信給他,告訴他自己被俘虜了,並向他宣稱解放軍的政策,請他放下武器,棄暗投明。鄭庭笈思緒萬千,利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寫下了這封信。
  • 湯恩伯兵敗如山倒,俘虜太多,來不及收容,解放軍是怎麼處理的?
    解放戰爭時期,在山東,在上海,湯恩伯又是一敗再敗。為了防止出現俘虜逃跑、鬧事等意外情況,解放軍戰士別出心裁地想出了一些辦法。有些解放軍戰士就地取材,解下國民黨軍俘虜的綁腿布,把他們嚴嚴實實捆綁起來;解放軍幹部則會給俘虜們訓話:「你們老老實實呆著,我軍優待俘虜,如果要是逃跑,再被抓住了,可就沒什麼好果子吃了!」
  • 揭秘黃埔軍校,徐州三王和山東三李,分別是指哪六位將領
    然而,在這些名將中,也就是黃埔一期學員,有三位將領都是來自徐州,而且又是同一個姓,因此被世人譽為徐州三王。還有三位學員來自山東,並且都姓李,因此也被世人譽為山東三李。那麼你們知道?這分別是指哪六位將領嗎?
  • 今日話題歷史版:解放軍裡有多少國軍俘虜兵
    一個俘虜兵是輕機關槍射手,他看見營長叫『打!打!打!』,說:『營長你叫打哪裡呀?』營長沒法答他。他說:要用機槍封鎖敵人的槍眼,掩護衝鋒。營長同意了他的意見。他並提出要用三挺機槍封鎖五個槍眼,他先負責布置,搞好標尺,試驗射擊目標,然後指揮三挺機槍一齊開火,壓住了敵人的火力,營長就發命令衝鋒,以手榴彈打進去,沒有一個傷亡,敵人就被迫投降了。這是戰術作用。
  • 國軍將領中有「三李一王」,為何說這三李比不上這一王?
    三李一王都是俺們山東老鄉。我打一個比方,王耀武是戚繼光級別,三李是俞大猷、張經、李天寵級別,四人都是抗倭(抗日)將領,但王耀武的晉升速度和能力水平明顯高出一檔,他與戚繼光有很多類似之處。國民黨軍界長期流傳「三李不如一王」之說,意思是指黃埔一期三個山東籍貫的名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加起來也不如黃埔三期的一個山東人王耀武。
  • 對越反擊戰,一名越軍俘虜救了幾十名解放軍,究竟是怎麼回事?
    待到這名俘虜的情緒基本穩定之後,謝肖二人又拿出壓縮餅乾給他充飢。當看到俘虜因為口乾舌燥吞不下乾糧時,他們又找遍了全連的水壺,從本來就所剩無幾的飲用水中勻出幾口給了傷俘喝。
  • 山東出了三李一王,兩個逃到臺灣,兩個留在大陸,各自結局如何?
    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山東籍貫的將領有「三李一王」的說法,其中「三李」指的是黃埔一期的李延年、李仙洲與李玉堂。「一王」指的是黃埔三期的王耀武。雖然「三李」是黃埔一期,「一王」是黃埔三期,但是民間一直流傳著「三李不如一王」的說法。
  • 漣水戰役——張靈甫俘虜了6縱300多人後,卻迎來了意想不到的結局
    漣水戰役,華野六縱被張靈甫俘虜了300多人,張靈甫想學粟裕改造俘虜,就把這些被俘的解放軍官兵編入輜重部隊去拉大炮……蔣介石獲悉後電告他絕對不可以這麼做,絕對不可以信任被俘的解放軍,張靈甫回電說不要緊,不是讓他們當戰鬥部隊,就只是拉拉大炮,當騾馬使喚……對蔣介石的勸告,張靈甫根本就不當一回事
  • 說山東話愛大蔥餃子:他是日本人,也是老八路
    中了八路軍埋伏被俘虜多年以後,小林寬澄仍然清楚記得自己被俘的那一天,1941年6月7日,當時他駐紮在山東省牟平縣。一早,偵察兵報告說,附近的一個村裡發現了八路軍,大約有200人。「隊長想立功,就下令去圍剿,調集了一個偽軍大隊,有200人;我們日本軍是兩個班,30人左右。每次活動,總是偽軍大隊走在前面,我們跟在後面。
  • 一個俘虜兵的成長過程,於成山是電視劇《戰火兵魂》中的最大亮點
    《戰火兵魂》講述的是以於成山為代表的一群俘虜兵在解放東北的戰鬥中經過教育和改造逐漸成為我軍一群真正的解放軍戰士的故事。在此僅以個人觀點為《戰火兵魂》點讚,為中國解放事業做出貢獻的人民英雄點讚。於成山的出鏡背景。
  • 他是劉湘的得力戰將,因土城戰役而成名,1948年卻被我軍俘虜
    在近代的抗日戰爭中,我們共產黨隊伍無疑是作出了極大的貢獻,當然了國民黨中也確實出過一份力,但總體來說確實還是消極的,不過有另外一支隊伍卻在抗日戰爭中打出了令日軍都聞風喪膽的氣勢來,這支隊伍就是大名鼎鼎的川軍。
  • 《美食的俘虜》中的美食達人居然是他!
    《美食的俘虜》中的美食達人居然是他!《美食的俘虜》是日本漫畫家島袋光年於《世紀末領袖傳》後創作的又一部漫畫,該作屬於奇幻冒險類漫畫作品,作品中的世界觀即世界是一個充滿新奇幻想的為了珍奇食材而探險的美食世界。
  • 只有李逍遙知道,他一句話揭示結局!
    只有李逍遙知道,他一句話揭示結局!《仙劍奇俠傳》是中國仙俠劇的巔峰,當年李逍遙、趙靈兒的組合讓無數年輕人嚮往,勇敢無畏的李逍遙和柔弱堅韌的趙靈兒成了全民偶像。這部劇除了捧紅幾位年輕演員之外,更多的還是開啟了中國仙俠劇的篇章,從此就出現了很多仙俠劇,只是能夠超越《仙劍奇俠傳》的電視劇根本沒有。
  • 他是蔣介石的「救火隊長」,淮海戰役被俘虜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畢竟每個人心中的想法都不一樣,不過有個人可以說真的是非常的厲害,就連我們共產黨中的「戰神」粟裕大將都對他豎起大拇指,稱他是一個極其有軍事才華的人。 先簡單的對此人進行一些描述,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出他的名字,他也是黃埔軍校的一期生,而在抗日戰場上最為著名的一戰就是崑崙關大捷,此戰他領導的國軍狠狠地打擊了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為此真可謂一戰成名,不過在後來的淮海戰役中,此人卻被我們解放軍所俘虜。
  • 優待俘虜的政策比日內瓦都早,日軍戰俘:共產黨軍隊是仁義之師
    在這裡,我認識了另一位八路軍同志,逐漸地,我成了他病室的常客,在他那裡吸菸、談話。有一天,我得知他要去延安城裡,就請他帶點黃醬來。他一口答應。後來,我聽說他竟是八路軍的一位旅長,就惶恐起來,趕去道歉。那位旅長拍著我的肩膀,親切地說: 『沒什麼,那是我應該做的。八路軍和日本軍隊不一樣。
  • 兩山輪戰,解放軍擊落越軍偵察機,被活捉的飛行員不服說了三個字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1979年中國發動對越反擊戰,攻克諒山後隨即宣布戰爭勝利班師回國,越南反擊戰原本在當年就結束了。但是,越南並沒有吸取教訓,頻頻在邊境製造事端挑釁,還趁著解放軍撤軍侵佔了部分中國領土,很明顯是不服反擊戰的結果,1984年,解放軍在老山、者陰山等地向越軍進行大規模拔點作戰,收復了失地,後來兩國在這裡進行了數年的邊境戰爭,史稱「兩山輪戰」。也正是在「輪戰」期間,在廣西,我們的空軍地空飛彈部隊擊落了一架入侵的越南偵察機,並活捉了駕駛這家偵察機的飛行員。
  • 他是我軍俘虜的日本兵,年底想要漲工資,護士站出來說:我反對
    而他對我軍的態度,也慢慢的發生了轉變。到了後來,淺野芳南甚至加入了解放軍。(想了解上述故事的,可以參考往期文章)在他們一路南下的過程當中,部隊來到了河南省南部的信陽市。在此地駐紮的過程當中,進行了評議幹部的活動。什麼是評議幹部呢?就是下級對上級的工作進行評議。
  • 內蒙古籍戰士劉光子: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個人俘虜了63名英軍
    他對大家說:「一排已經捉到英國鬼子啦!你們排也趕快去打。」劉光子隨後跟了副連長跑到山頭上,碰見了營長。營長說:「劉光子,你們沿著這個山梁向右翼插,佔領那個大山頭,防止敵人逃跑現在,你們副連長帶著三排要插到右翼去了。」劉光子趕緊招呼本組的兩個新戰士說:「走!跟著我去。立功的時候到了!」他們3個順著山梁,飛也似地跑到大山頭上。山下面是小公路,有個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