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軍俘虜的日本兵,年底想要漲工資,護士站出來說:我反對

2020-12-11 史之策2

1945年,隨著日本的戰敗,大量的日本兵成為了我們的俘虜。除此之外,再加上日本侵略中國時帶來的職工和職員,總計有300多萬人。

儘管這300多萬人在日本戰敗後都陸陸續續的返回了日本,可仍然有幾萬日本人因各種原因推遲回日,滯留在中國的東北,其中就包括一個叫淺野芳南的衛生兵。

作為醫療人員,淺野芳南在當時就是「戰略物資」。在反戰人士的勸告下,淺野芳南加入了克山醫院,在這裡成為一名醫生的助理。

沒過多久,隨著解放戰爭的爆發,淺野芳南的醫院越來越忙碌。到1948年,克山醫院接到命令,東北已經解放了,他們要跟隨大部隊南下。

在南下的路上,淺野芳南與我軍的接觸越來越密切。而他對我軍的態度,也慢慢的發生了轉變。到了後來,淺野芳南甚至加入了解放軍。

(想了解上述故事的,可以參考往期文章)

在他們一路南下的過程當中,部隊來到了河南省南部的信陽市。在此地駐紮的過程當中,進行了評議幹部的活動。

什麼是評議幹部呢?就是下級對上級的工作進行評議。在當時那個年代,幹部工資多少都要靠評議幹部來決定。他的流程是這樣的:

每個幹部給自己的工資定一個等級,然後寫一份等級報告,再把這個報告交給下級進行集體討論。根據集體討論的結果,來決定幹部的工資級別。

雖然淺野芳南一直在醫院工作,但是他們的工資發放也是符合這一標準。

只是令他沒想到的是,我軍竟然也允許這些日本俘虜參與幹部評議。由於這牽扯到工資,淺野芳南還有孩子要養,自然不敢怠慢。

(這幾年裡面,淺野芳南娶了老婆,生了1個孩子,前文有介紹!)

根據部隊醫院的規定,自報的標準有三條:一者德,二者才,三者資。

德就是思想道德,即這些醫生對於受傷病人的態度。才是技術水平,也就是他們看病的水平,做手術的能力。資指的是領導作用,也就是能否被群眾信賴。

其中德佔40%,才佔40%,資佔20%。之後再按照部隊醫院的工資標準,對自己做出評價。

在當時,醫院內部工資分成甲、乙、丙三個等級。其中醫生又可分成1~8級,護士分成7~18級。

如果你是一位醫生的話,評定可能是甲1~8,乙1~8和丙1~8。如果是一位護士的話,評定可能是甲7~18,乙7~18和丙7~18。

面對這樣的標準,淺野芳南一開始也不知道從何下筆。於是虛心的向那些參加過評議幹部的人請教,得出這樣幾個心得:

自報上面對自己的評價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最好是從客觀的角度描寫。從參加過評議幹部的人那裡得知:幹部級別越高,參加評議的人越多。

比如在評議醫院院長的時候,需要全醫院的人參加。評議醫生和護士的時候,需要醫生和護士參加。

經過1~2周的討論,淺野芳南終於寫好了自己的自評。在談及自己的「德」時,淺野芳南這樣說道:「我夜以繼日的為患者工作,誠心誠意」。

可剛說完這句話,一位中國護士站起來說道:「我反對,我對他這句話有意見,我要求發言。」

只見護士說道:「我記得有一天晚上,有一個病人因為胃痛去找淺野芳南。但是當天太晚了,淺野芳南已經睡了,就不願意起床。

剛開始,我以為他遲早會起來。沒想到到了最後,淺野芳南只是在床頭邊上開了一張處方,這就算是給病人看完病了。

雖然這個病人之前找他看過病,淺野芳南對他的病也有所了解,可不管怎麼樣,總應該起來看看,再開處方。

他這樣的做法,根本就不符合誠心誠意!」

隨著護士話音落下,會議大廳內響起熱烈的掌聲。負責主持會議的主持人說道:

「淺野同志,他說的話你有意見嗎?」

淺野回答道:「沒有,我完全承認。」因為那個護士說的是實話,淺野芳南也沒有臉去反駁。

如果單獨從「才」和「資」上面講,淺野芳南的水平都算是比較好的。但是因為「德」的問題,他的工資比他老婆菊枝護士還要低一級。

經過短暫休整,淺野芳南所在的39軍,又開始從信陽出發直奔漢口。並於當年九月初,渡過長江。等他們渡江時,戰鬥已經結束,江面上滿是戰鬥的殘骸。

到達了九江後,部隊又改成步行軍,沿著贛江前往南昌。10月6 7號,淺野芳南到達了贛州地區。他們從報紙上,看到了新中國將於10月1號成立的消息。

▲日本僑民

消息傳開,各部隊一片歡聲,充滿了喜悅。

各部隊一鼓作氣,從贛州出發,翻山越嶺來到了廣州。此時,距離淺野芳南離開東北已經過去一年時間,行程也超過了4000多公裡。

隨著解放戰爭的結束,淺野芳南感覺自己的任務也完成了,迫切的想回到日本。可是他並不知道的是,當時的國際條件並不成熟。

沒多久,由淺野芳南等人組成的100人的醫療小組,再次乘坐小型輪船出發。和以往一樣,仍然不知道目的地。

直到一天半之後,從輪船上面下來,淺野芳南才得知自己到了南寧。原來,這個地區匪盜猖獗,部隊正在這裡剿匪,需要醫護人員的支援。

很快,一所臨時醫院,在欽州小學裡面建了起來。就這樣,淺野芳南在欽州度過了1950年的元旦。三周後,他們才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1950年1月20號,淺野芳南回到了廣州。此時,第二個兒子也出生了,淺野給他取名叫建。兩個月後,淺野芳南又從廣州遷到了洛陽,在軍隊系統內的洛陽療養院工作。

▲日本僑民

可不管到了哪裡,淺野芳南總是想著何時才能回家。直到1952年10月1號,《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關於協助日本人回國的方針》的文章,讓淺野芳南等人看到了希望。

1953年7月6號,淺野芳南乘坐白山丸號前往舞鶴崗。但他回到家之後才得知,自己家已經在空襲當中被毀,家裡面的親人也都死完了。

相關焦點

  • 今日話題歷史版:解放軍裡有多少國軍俘虜兵
    1947年底,陳毅做報告說明華東野戰軍為何打仗打得好,總結了一條經驗,就是會用俘虜兵:「我軍勇敢固然好,就是一排排的集團衝鋒,當把敵人衝下去時,犧牲的人也是一排排的。這種衝鋒一遇到頑強的敵人,傷亡就更大,說明我軍沒有很好的戰術是不行的。我們有一個營長指揮三個連去打一個村裡的敵人,村外是開闊地,不講究機炮火力掩護,敵人等到我們衝到七八十米遠才打槍,衝一次就死傷七八十人。
  • 岸本|我軍俘虜的日本女護士,隨身攜帶毒藥:別逼我,否則我服藥
    休整的這幾天,岸本才從一位會說日本話的戰士口中得知。她所在的這支部隊是一線部隊,是為了改編才暫時駐紮在這裡。岸本作為護士,被編入了一支醫療隊。這支醫療隊有三個班,每個班有40人,一半日本人,一半中國人。
  • 一個俘虜兵的成長過程,於成山是電視劇《戰火兵魂》中的最大亮點
    今天我們就繼續在家裡追劇,《戰火兵魂》是一部值得追的戰爭類電視劇。《戰火兵魂》講述的是以於成山為代表的一群俘虜兵在解放東北的戰鬥中經過教育和改造逐漸成為我軍一群真正的解放軍戰士的故事。在此僅以個人觀點為《戰火兵魂》點讚,為中國解放事業做出貢獻的人民英雄點讚。於成山的出鏡背景。
  • 優待俘虜的政策比日內瓦都早,日軍戰俘:共產黨軍隊是仁義之師
    這次俘虜了3名日軍,這是我軍第一次活捉日軍,其中輜重兵軍曹加藤幸夫,還是343旅參謀長陳士榘親自捉來的。 在醫院裡,和我住在同一個病室裡的120師的一位戰士,他不管自己的傷痛,周到地照顧我。我得了痢疾,他扶我上廁所,幫我倒便器,把我沾有大便的衣褲拿到河邊洗乾淨。不久,120師師部決定送我到延安醫院治療。過去,我應徵離家,離別媽媽、哥哥時沒有掉淚。可這次我和八路軍傷員分別時,卻禁不住流下了滾滾熱淚。
  • 朝鮮戰場我軍最高級別俘虜,回國後被免職下放,28年後終於平反
    所以說那些被俘虜的將士,他們就是英雄,只要沒有出賣國家,背叛人民就是好樣的。在美軍戰俘營中,有一部分志願軍俘虜為了享受榮華富貴接受了敵人的條件,用部隊的秘密換取了自己的生活條件,而還有一部分俘虜在敵人的酷刑中也守口如瓶,這些人才值得大家讚頌。熱播電視劇《亮劍》裡面有一個魏和尚,他就是日軍的俘虜,照樣打鬼子,成為李雲龍的得力幹將。
  • 16歲納粹德軍被俘虜,美軍問他想怎麼死?他只說了4個字
    二戰的戰犯主要來自於日本和德國,在法西斯被打敗前夕,這兩個國家明顯已經處於劣勢地位,作戰的士兵也不再像之前那樣張牙舞爪,氣勢上弱了下來,可見他們心中也是有恐懼的。當美軍與德軍作戰的時候,美軍抓住了一位德國的納粹士兵,於是便問,你想怎麼死?德國的士兵說:請救救我。當時的場面很容易讓人對這個德國士兵充滿同情心。
  • 被俘日本兵仍要"花姑娘":姑娘能借給我一晚嗎
    我對他們說我是師政治部敵工部的幹事,讓他們把那俘虜帶來見我。 過了一個小時,俘虜被押送過來。這個日本兵面目呆滯,下穿著日本軍裝褲子,上身穿著只有一隻袖子的襯衣,一副狼狽相,這是我第一次遇到了「新鮮」的日本俘虜。往日學過的接待新俘虜的日語順口而出:「你吃苦了!」這個日本俘虜一聽我說日本語,立刻顯出驚奇而又喜悅的表情說:「你會說日語!我和他們說什麼也不明白!」我問他:「你叫什麼?
  • 抗戰中抓日軍俘虜有多難?開國上將苦學日語抓到一個卻被暗算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士兵都是非常頑固的,他們一個個都深受武士道精神和軍國主義的荼毒,加上日本人本身就用虐殺戰俘的方式來警告日本兵成為俘虜之後的後果,所以日本士兵都對成為中國軍隊的俘虜非常恐懼,更多的時候寧願選擇直接自殺。
  • 因為有他,這支軍隊成了「菩薩軍」!
    這次俘虜了3名日軍,這是我軍第一次活捉日軍,其中輜重兵軍曹加藤幸夫,還是343旅參謀長陳士榘親自捉來的。到了延安,我被護送到城東七八公裡的柳樹店,進了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醫生、護士、群眾從各方面幫助我。在這裡,我認識了另一位八路軍同志,逐漸地,我成了他病室的常客,在他那裡吸菸、談話。有一天,我得知他要去延安城裡,就請他帶點黃醬來。他一口答應。後來,我聽說他竟是八路軍的一位旅長,就惶恐起來,趕去道歉。
  • 教師漲工資,很多人卻反對,偏見還是不少啊
    反對聲音其中反對聲音最大的就是教師在校外辦補習班這個事兒。其實現在在編的教師去學校外辦補習班,這個情況並不是特別多,可以說是非常少了,因為國家三令五申不允許這樣做。我想哪個公辦教師他都不會拿自己的編制開玩笑。
  • 日本俘虜為何會加入八路軍?夥食優待有尊嚴,到前線勸說日軍反戰
    朱德總司令與他們握了手,說道:「我代表全軍,歡迎3位日本青年參軍。這3位日本青年參加我軍,證明了我軍俘虜政策的正確。今天只有3個人,明天便會有幾十人、幾百人!」在敬了一個標準的中國軍人禮後,這三名日本人,正式成為了第一批日本國籍的八路軍。日本人被俘之後加入中國軍隊,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其中包含著各種原因。
  • 16歲德軍被美軍俘虜,問他想怎麼死時,他大哭說了4個字
    美軍抓了16歲德軍運輸兵,問他想怎麼死是,他大哭說了4個字戰爭是殘酷的,帶給人們無盡的悲痛和傷害。沒有人喜歡戰爭,人們都希望在和平友好的環境下生活。當時在歐洲戰場,一場戰鬥過後,美軍俘虜了一名德國的運輸兵。當美軍問他想要怎麼死的時候,這名德國運輸兵立馬大哭起來,並且哀求美軍救救他。這個場景非常讓人動容,德軍運輸兵只有16歲,年紀非常小,還是一個孩子。如果在和平年代,他應該在父女的保護下茁壯成長,坐著明亮的教室裡學習知識。
  • 中國人抓獲的第一個日本俘虜,日軍這樣解釋當時的情景
    我抗日將領派兵增援,迅速把空閒升聯隊,圍成孤軍。 外援補給都趕不到現場,空閒升被困了2天2夜,傷亡慘重。我軍121旅再增援,立志要將其部全殲於嚴家橋。 經過8次衝鋒和努力,包圍圈越來越小。 最後,我軍以白刃和手榴彈血拼空閒升部隊,2個小時後,終於成功將戰壕內的日軍予以全殲!
  • 說山東話愛大蔥餃子:他是日本人,也是老八路
    小林背著機槍跑不快,和另一個日本兵白戶利一與大部隊岔開了,他們往山的背後跑,結果遇到了一隊八路軍。「那些八路軍都會說一句日語:放下武器,八路軍不殺俘虜。但是我們是帝國軍人,不能放下武器,因為武器是軍人的生命。」小林先生說。八路軍越來越近,小林他們站的地方剛好有個水塘。那個日本兵對他說:「我們去喝一口水吧。」小林回憶說:「日本人死之前都要喝一口水。
  • 八路軍被鬼子包圍,許世友指著一名日本兵:給他一挺機槍,讓他上!
    可是,小林清只是一個單純的孩子,他並不懂得是非曲折,卻只能接受家人的安排。就這樣,他來到中國,成為了華北日軍的一分子。不過,在這裡他沒有得到溫暖,日本士兵以大欺小,不停的欺辱他。他也是無比憤怒,尤其看到日本士兵虐待百姓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的同胞喪盡天良。
  • 三大"鐵飯碗"之一,明確漲工資,卻遭反對?
    而且工資還不高,待遇也一般,完全比不上公務員。老師也是人,需要養家餬口,所以大家都期待著漲工資。只是,這件事一直都只在口中流傳,從未落到實處。但是今年,教育部專門舉行了發布會,明確表示&34;。並且還發通知,在年底之前必須完成這項任務,且會在下半年進行實地檢查。於是,這一通知迅速成為大眾討論的熱點話題。
  • 抗戰時期,俘虜一名日軍,我軍能繳獲多少戰利品?
    在內戰停止之後,中國國軍和紅軍連起手來共同抗敵,從1931年到1945年期間,中國人民戰勝了日本侵略者,摘下了抗日戰爭勝利的果實。但是如果要問中國軍隊當時在抗日戰爭中有多卑微,大家切勿不要是在抗日神劇中去找答案。因為很多影視劇都是過分渲染中國民族意識有多強烈,而忽略了歷史本真的狀態。過分的把日本軍隊的實力渺小化了很多。
  • 抗日戰爭期間鮮為人知的延安日本戰俘學校
    我得了痢疾,他扶我上廁所,幫我倒便器,把我沾有大便的衣褲拿到河邊洗乾淨……不久,一二○師師部決定送我到延安醫院治療。過去,我應徵離家,離別媽媽、哥哥時沒有掉淚。可這次我和八路軍傷員分別時,卻禁不住流下了滾滾熱淚。到了延安,我被護送到城東七八公裡的柳樹店,進了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醫生、護士、群眾從各方面幫助我。在這裡,我認識了另一位八路軍同志,逐漸地,我成了他病室的常客,在他那裡吸菸、談話。
  • 被俘虜的侵華日軍老照片:圖1眼神裡露著不服氣,圖8準備剖腹自盡
    在抗日戰爭時期,受日本帝國主義和武士道精神的洗腦,被我軍俘虜的日本士兵寧願自殺也不願意被俘。1945年7月,百十個日本戰俘被關押在臨時的小俘虜營裡,我軍一個排的士兵看守3倍的戰俘,很是費力。物資供應不足,日本戰俘連連抱怨,最後被排長鎮壓。照片中是被我軍俘虜的日本士兵,從這名日軍眼神裡透露著不服氣。
  • 只會說一句英文的志願軍老兵,卻俘虜了20多名俘虜兵!
    當時的戰士很多人不會說英語,但是在我們採訪一位志願軍老兵時,他卻說:英語,我只會一句,卻很管用,只要一喊出來,對面的敵人就會乖乖舉手投降。在一場戰鬥,他用一句英文就成功俘虜了20多個俘虜兵。哪句話這麼有魔力呢?志願軍入朝作戰這還得從他參加的那場戰鬥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