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月,山西省的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舉辦了一場元旦晚會,不同尋常的是,有3名日本人參加了晚會。他們曾是戰俘,但即將要加入八路軍,其中,一名叫前田光繁的人走到了舞臺前發表感想,表示堅決反對日本法西斯發動的侵華戰爭。
朱德總司令與他們握了手,說道:「我代表全軍,歡迎3位日本青年參軍。這3位日本青年參加我軍,證明了我軍俘虜政策的正確。今天只有3個人,明天便會有幾十人、幾百人!」在敬了一個標準的中國軍人禮後,這三名日本人,正式成為了第一批日本國籍的八路軍。
日本人被俘之後加入中國軍隊,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其中包含著各種原因。一方面,雖然加入到了侵華戰爭的隊伍中,但是有些日本人起初並沒有預料到日軍會如此殘暴。據其中一名日軍八路小林寬澄回憶,在行軍期間,軍官對剛入伍的新兵說:「你們還沒有殺過人,今天我們來一次殺人實習。現在,自願參加殺人實習的,向前一步。」
面對一條生命,這些新兵沒有人忍心下手,軍官發火,揪出一名新兵強迫他將刀刺向面前的中國人,新兵只能用戰慄的手舉起了刺刀,慢慢走向土坑旁手無寸鐵的中國人,用力插了下去。正是日本軍隊中許多這樣毫無人性的暴徒,讓一些日本人看清了日本侵華戰爭的真實面目。
另一方面,當時八路軍有優待俘虜的政策。日本軍官常常對他們說「別一個人溜達,要是被八路土匪抓住,便會砍了你的頭!」但是在被抓後,這些日本人發現八路軍並沒有虐待他們,相反,他們受到的待遇反而比一些八路軍戰士還好。
前田光繁曾回憶,當時他們每天吃的飯是饅頭加炒菜甚至還有肉,而一般的八路軍戰士只能吃小米飯加野菜湯。除此之外,八路軍也非常尊重他們,並沒有因為他們是日本人、是俘虜就隨意掠奪他們的物品、踐踏他們的尊嚴。
俘虜在八路軍那裡受到的待遇與在日本軍隊的待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小林寬澄加入日軍的第一天,他就被長官打了一巴掌,原因竟是因為他戴眼鏡,長官覺得他看起來有文化,肯定是個很傲慢的人。打人的理由都這麼荒唐,由此可見,日軍平時上級欺負下級,老兵欺負新兵的現象應該也很常見。
在當時,普通日本戰士一個月薪餉也就10.24日元,其中3元是必須扣除的儲蓄金,5元是必須要買的公債。原日軍中尉醫官山田一郎在被抓後,曾一度計劃逃跑,但是有一次他連續發燒幾夜,八路軍的醫生對他悉心照料,甚至當時的師長劉伯承還親自帶著一罐醬菜來關心他。無論是人格尊嚴,還是生活上,他們在八路軍這裡受到的待遇比在日軍那裡好得多。
優待俘虜的政策,使不少日本戰俘受到了感化,志願加入八路軍。在當時,日軍的技術、武器等比我國強,這些日籍八路自然而然地擔任了技術骨幹,為我軍培養各種技術人才,教授八路軍使用繳獲來的先進武器。
在抗戰結束後,前田繁光還到東北航空學校擔任教員,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飛行人才。除了技術幫助之外,這些日籍八路軍還利用自己是日本人的身份優勢,來勸說日軍反對戰爭,他們還去作戰前線送慰問袋,勾起日軍的思鄉情懷,讓他們放棄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