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俘虜為何會加入八路軍?夥食優待有尊嚴,到前線勸說日軍反戰

2020-12-20 排頭文化館

1939年1月,山西省的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舉辦了一場元旦晚會,不同尋常的是,有3名日本人參加了晚會。他們曾是戰俘,但即將要加入八路軍,其中,一名叫前田光繁的人走到了舞臺前發表感想,表示堅決反對日本法西斯發動的侵華戰爭。

朱德總司令與他們握了手,說道:「我代表全軍,歡迎3位日本青年參軍。這3位日本青年參加我軍,證明了我軍俘虜政策的正確。今天只有3個人,明天便會有幾十人、幾百人!」在敬了一個標準的中國軍人禮後,這三名日本人,正式成為了第一批日本國籍的八路軍。

日本人被俘之後加入中國軍隊,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其中包含著各種原因。一方面,雖然加入到了侵華戰爭的隊伍中,但是有些日本人起初並沒有預料到日軍會如此殘暴。據其中一名日軍八路小林寬澄回憶,在行軍期間,軍官對剛入伍的新兵說:「你們還沒有殺過人,今天我們來一次殺人實習。現在,自願參加殺人實習的,向前一步。」

面對一條生命,這些新兵沒有人忍心下手,軍官發火,揪出一名新兵強迫他將刀刺向面前的中國人,新兵只能用戰慄的手舉起了刺刀,慢慢走向土坑旁手無寸鐵的中國人,用力插了下去。正是日本軍隊中許多這樣毫無人性的暴徒,讓一些日本人看清了日本侵華戰爭的真實面目。

另一方面,當時八路軍有優待俘虜的政策。日本軍官常常對他們說「別一個人溜達,要是被八路土匪抓住,便會砍了你的頭!」但是在被抓後,這些日本人發現八路軍並沒有虐待他們,相反,他們受到的待遇反而比一些八路軍戰士還好。

前田光繁曾回憶,當時他們每天吃的飯是饅頭加炒菜甚至還有肉,而一般的八路軍戰士只能吃小米飯加野菜湯。除此之外,八路軍也非常尊重他們,並沒有因為他們是日本人、是俘虜就隨意掠奪他們的物品、踐踏他們的尊嚴。

俘虜在八路軍那裡受到的待遇與在日本軍隊的待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小林寬澄加入日軍的第一天,他就被長官打了一巴掌,原因竟是因為他戴眼鏡,長官覺得他看起來有文化,肯定是個很傲慢的人。打人的理由都這麼荒唐,由此可見,日軍平時上級欺負下級,老兵欺負新兵的現象應該也很常見。

在當時,普通日本戰士一個月薪餉也就10.24日元,其中3元是必須扣除的儲蓄金,5元是必須要買的公債。原日軍中尉醫官山田一郎在被抓後,曾一度計劃逃跑,但是有一次他連續發燒幾夜,八路軍的醫生對他悉心照料,甚至當時的師長劉伯承還親自帶著一罐醬菜來關心他。無論是人格尊嚴,還是生活上,他們在八路軍這裡受到的待遇比在日軍那裡好得多。

優待俘虜的政策,使不少日本戰俘受到了感化,志願加入八路軍。在當時,日軍的技術、武器等比我國強,這些日籍八路自然而然地擔任了技術骨幹,為我軍培養各種技術人才,教授八路軍使用繳獲來的先進武器。

在抗戰結束後,前田繁光還到東北航空學校擔任教員,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飛行人才。除了技術幫助之外,這些日籍八路軍還利用自己是日本人的身份優勢,來勸說日軍反對戰爭,他們還去作戰前線送慰問袋,勾起日軍的思鄉情懷,讓他們放棄作戰。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俘虜了多少日軍?這些俘虜如何處置?
    這就形成了當時抗日戰場上的一個特殊群體」日本八路「,他們曾經是燒殺搶掠的兇殘日軍,被俘後經過我黨的教育,經歷了由侵略者到反戰盟員的道路。因此在」日本八路「的身上重新閃現了人性光輝,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致力於為國家友好和平事業而奮鬥。
  • 被俘日本士兵,參加八路軍,成立反戰同盟,瓦解日軍戰力
    並且,連後來俘虜的日本兵,在看到日本鬼子在中國慘無人道的罪行後,又毅然與日本侵略者決裂,加入八路軍,和中國人民一起抗擊日本侵略者。「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就是這樣一支特殊的八路軍隊伍,他們被中國老百姓稱為「日本八路」。他們的出現及其抗日義舉,被稱為「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 優待俘虜的政策比日內瓦都早,日軍戰俘:共產黨軍隊是仁義之師
    ,把「繳槍不殺,優待俘虜」和「不要為日本軍國主義賣命」,這套敦促日軍投降的日本話背得滾瓜爛熟,現學現賣,派上了大用場。 隨著我軍戰俘政策的廣泛宣傳,日軍俘虜開始逐漸增多,有的甚至主動放下武器投降,思想進步些的,則自願加入人民軍隊,拿起武器同日本法西斯開戰。
  • 八路軍中,是誰第一個抓到了日軍俘虜?為抓俘虜他還專門學日語
    相信大家在抗日戰爭影視劇中都會看到這樣一幕:戰敗的日本將領將刺刀刺中了自己的腹部。可見軍國主義教育對他們的洗腦有多嚴重,戰敗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恥辱,要剖腹自殺來謝罪。並且日本士兵絕不會讓自己成為俘虜,在戰敗的時候誓死不肯繳槍。
  • 從侵華日軍變成抗日八路,這個日本人餘生再未踏上日本國土一步
    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有很多叛徒叛變革命隊伍,成了日本侵略者的爪牙,最終受到人民的譴責、歷史的審判。然而也有一些良心未泯的日本士兵,調轉槍口和中國人民並肩作戰,選擇了正義的歸途,甚至加入反戰聯盟勸降頑固敗寇的工作之中,日本籍八路軍戰士小林清就是其中一位。
  • 知道嗎:抗戰中有支神奇的日本「八路軍」
    剛一進屋,看到4個40歲左右的日本人,穿著八路軍的藍色軍服,盤著腿坐在炕上,正吸著自製的香菸。「我和他們交談了解到,4個俘虜中,有3人是大阪的商人,他們是從大阪經過朝鮮被送到中國戰場上來的。在離開日本的第一周就讓八路軍給俘獲了。
  • 日本戰俘自願加入八路軍,直言日軍是「壞人」,回國受辱仍不後悔
    然而,當我們仔細查閱歷史的時候,可以發現,並非所有的日本軍人,都像我們固有思維一樣那麼壞。曾經,有位日本老兵在回憶當年的戰爭時,說下了這樣令人動容的話:「從我被八路軍俘虜的那天起,舊的我就已經不復存在了,只有中國人民賦予新生的我,日本八路是我終生的驕傲。」
  • 他是唯一日籍八路軍烈士,不當鬼子俘虜舉槍自盡,犧牲時年僅27歲
    抗戰日軍俘虜宮川英男是何許人也?一個來自侵略國日本的日本人,為何能入選中國抗日英烈名單?其實,宮川英男曾經還是個侵華日本兵。宮川英男1918年出生於日本山梨縣一戶貧農家庭,1939年應徵入伍,成為日軍第32師團的一名侵華士兵。1941年7月,在一次戰鬥中宮川英男被八路軍俘虜,被送往延安日本人反戰同盟。
  • 孫子憶祖父陳士榘:勤學日語擒日本俘虜
    他參與指揮的平型關大捷是中國抗戰以來的第一場勝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時任旅參謀長的他更在業餘學習日語、親手抓獲八路軍的第一個日本俘虜。  陳士榘將軍之孫陳一新日前接受該報專訪時表示,八路軍作為華北抗日的重要軍事力量,積極配合正面戰場的國民黨軍隊,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作為八路軍將士的子孫後代,我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
  • 「日本八路軍」小林清——生是日本人,死為中國魂
    日籍八路軍戰士小林清就是其中一位。  9月2日至3日,小林清的長子——日本八路軍新四軍戰友會事務局長小林陽吉以「日本老戰士代表團」秘書長身份,來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8月28日,小林陽吉接受了《北京周報》記者專訪,講述了其父小林清的故事。
  • 日本八路小林寬澄的一生:被八路軍俘虜後,從鬼變成了人
    不熟悉小林寬澄的讀者可能會好奇,一個日本人,怎會獲得如此禮遇? 這位96歲高齡的日本同志可不尋常,他滿口山東話,愛吃帶大蔥味的餃子。1941年6月20日,八路軍在牟平縣伏擊一個日軍小分隊,俘虜小林。從這一天起,小林漸漸地理解了日本的侵略本性,加入反戰隊伍,從此他從鬼變成了人。抗戰時期,小林寬澄曾冒著生命危險向日軍炮樓喊話勸降,連日軍上層都感到惶恐不安。
  • 抗戰中第一個日軍俘虜是如何抓獲的?活捉他的又是哪位開國上將?
    平型關大捷卻沒有活捉一個日軍戰俘為挽救華北危局,八路軍改編後立即舉行了誓師大會,在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率領下誓師出徵,由陝西三原、富平經韓城地區東渡黃河,日夜兼程,挺進山西抗日前線。八路軍沒有辜負民眾的期望,入晉不久便取得了震驚中外的平型關大捷。
  • 抗戰中抓日軍俘虜有多難?開國上將苦學日語抓到一個卻被暗算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士兵都是非常頑固的,他們一個個都深受武士道精神和軍國主義的荼毒,加上日本人本身就用虐殺戰俘的方式來警告日本兵成為俘虜之後的後果,所以日本士兵都對成為中國軍隊的俘虜非常恐懼,更多的時候寧願選擇直接自殺。
  • 日本人小林寬澄:從未忘記自己曾是八路軍(圖)
    1940年,本是一名僧侶的小林寬澄被徵入日本軍隊捲入戰爭,到山東作戰。被俘後他發現所謂的「正義」之戰其實是一場侵略,從此加入八路軍走上了反對戰爭,呼喚和平的道路。戰後回到日本,即便身處長達50年的監視之中,他依然從未忘記自己曾是一名八路軍。  昨天下午4點半,小林寬澄與其他日籍老兵及其親屬一起,乘飛機從東京抵達北京,開始他們的9·3之行。
  • 日本人也拍抗日片,裡面的八路軍是什麼形象?國產神劇該學學了
    日本作為二戰中亞洲戰場的主要戰犯,一直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曾經犯下的罪行,甚至還篡改日本中小學生的歷史課本,這種做法為國際社會所不齒。不過日本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承認日軍曾經在中國犯下的罪行,早前就有人拍攝了一部日本抗日片,那麼裡面的八路軍是什麼形象呢?網友看完後紛紛表示,國產神劇真該學學了,這是為何呢?
  • 抗日戰爭期間鮮為人知的延安日本戰俘學校
    冀中軍區自1938年起3年中俘獲日軍60多名;八路軍在1940年至1941年的百團大戰中,俘獲日軍281人;八路軍一二○師在1942年的田家會戰鬥中,俘獲日軍100多人。在八年抗戰中,八路軍和新四軍共俘虜日軍官兵7118人,其中八路軍俘獲日軍5096人,新四軍俘獲日軍2022人。
  • 一個日本人的往事:從恐懼八路軍,到後來參軍去同日軍作戰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看到更多的場景都是,八路軍端著機關槍去反擊日軍入侵者。但我們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場景。一個日本人穿著八路軍的衣服,拿著高音喇叭向對面日軍喊話,甚至有的時候他還會參與到八路軍部隊,和我們一起去打日本人。
  • 說山東話愛吃餃子的日本籍老八路走了
    本報記者 周青先 攝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記者18日從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工作人員處獲悉,日本籍八路軍老兵小林寬澄於16日晚9時19分在日本去世,享年99歲。據介紹,小林寬澄是參加過抗戰的日本籍老兵中,最後一個離世的。2015年9月,他曾受邀來到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並獲頒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 小林寬澄:八路軍裡的日本人
    八路軍一直跟我說『我們不殺俘虜,有待俘虜,』讓我先吃飯。」實在沒有抵制住食物誘惑的小林開始吃了起來。「我吃了一口,發現很好吃,越吃越想,最後都吃完了。」但是,小林還是一直想著找機會逃跑。被俘後,小林無所事事。八路軍給他送來日本共產黨出版的介紹共產主義的書籍。但是他一直沒有翻動。十幾天過去了,閒極無聊,他終於拿起了那些書,越看越覺得有道理。
  • 是的,抗戰紀念章發給了一位日本人:八路軍戰士小林寬澄
    1941年6月19日,小林寬澄所在的小分隊到山區掃蕩,結果在次日凌晨遭遇到八路軍的伏擊,日軍撤退,小林與另一名日本兵退到一個小山坡上,子彈也快打光了,眼看著八路軍從四面八方衝了上來,他倆想,決不能當俘虜。「進入了八路軍,成為了俘虜,作為帝國的軍人來說是恥辱。」小林寬澄說,他試圖拿機關槍自殺,打頭打心臟,但是怎麼打,都打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