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俘虜了多少日軍?這些俘虜如何處置?

2020-12-23 風趣史書

說起日本鬼子,我們都是深惡痛絕的,當年的侵華劣跡至今讓我們感到沉痛。自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經全面建立,我們進入全面抗戰階段。那麼當時大量的日軍戰爭俘虜是怎麼安置的呢?

我黨始終堅持的是人道主義立場,但日軍俘虜他們誓死效忠天皇,是否是頑固不化呢?下面我們一起走進歷史真相,共同尋找答案。

在當時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嚴重抬頭的情況下,日軍誓死效忠天皇的「封建」武士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因此一部分日軍俘虜他們是教育不化的,國際人道主義,人性的光輝在他們身上是無法發揮作用的,這可能就是我們所想的冥頑不靈,他們最終或許選擇自殺,或者最終交由東京國際法庭審判。

自然除了這部分喪失了人道主義精神的日軍俘虜外,還有部分他們身上或許還是良心未泯的,他們身上還有一絲絲國際人道主義精神

這就形成了當時抗日戰場上的一個特殊群體」日本八路「,他們曾經是燒殺搶掠的兇殘日軍被俘後經過我黨的教育,經歷了由侵略者到反戰盟員的道路。

因此在」日本八路「的身上重新閃現了人性光輝,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致力於為國家友好和平事業而奮鬥。當時有名的"日本八路「當屬前田光繁。

前田光繁是1938年7月在河北邢臺雙廟被八路軍俘虜。在當時八路軍義俘政策的感召下,前田最終選擇了加入八路軍。

1939年1月其正式加入八路軍,是當時最早加入八路軍的日本人之一無疑前田為其同胞作出了正確的示範,開了好頭。同年七月,前田日本人在中國最早的反戰組織「日本士兵覺醒聯盟」。

他曾任反戰同盟華北聯合會會長。在前田的影響下,大量被俘日軍他們沒有選擇自盡或逃跑來誓死效忠他們的天皇陛下,而是紛紛倒戈加入到了八路軍的陣營中。

此後反戰同盟組織在各個抗日戰場都陸續建立,「日本八路」的力量也逐漸增強。到1945年8月,共發展建立了2個地方協議會、4個地區協議會、21個支部,盟員達1000餘人。

這些日軍俘虜他們被俘後經過幾次教育就可以倒戈易幟,良心發現了嗎?日本自1898年明治維新後其國勢大增,但還是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殘餘勢力。

其忠君保皇的武士精神其實是滲透到每一個日軍的骨子裡的,因此侵華日軍的思想轉變是非常困難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八年全面抗戰中,八路軍和新四軍共俘虜日軍官兵7118人,其中八路軍俘獲日軍5096人,新四軍俘獲日軍2022人。

孫子兵法有雲「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早在抗戰初期八路軍就制定了六條義俘政策。簡單來說就是這樣幾條「對待被俘日本兄弟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各方面儘可能給予優待、給家裡寫信等通信都是可以的。」

當時侵華日軍是一支極其野蠻的部隊,天皇規定凡是被俘後釋放回去的日軍,其都是一級戰俘,其罪是很嚴重的。回去幾乎不是被槍斃也要被判刑。

並且對其家屬也要進行嚴重的內部迫害。因此大量日軍俘虜的思想轉變是很困難的。為此八路軍積極努力,讓日軍戰俘在熔爐裡通往新生命。

01熔爐通往新生之路

隨著抗日戰爭的深入發展,日軍戰俘越來越多,安置是很大的問題。1940年10月,在日本共產黨領導人野坂參三的建議下,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在延安開辦一所以日俘為主體的化敵為友的特殊學校。

毛澤東親自將其定名為「日本工農學校」,其建制隸屬於八路軍總政治部敵工部在這裡大量的日軍俘虜開啟了自己的新生命。

02主席親自題詞

在日本工農學校的開學大典上毛主席親筆題詞,大會於1941年5月15日於延安大禮堂隆重舉行。

並且工農學校還提出了自己的校訓和平、正義、友愛、勞動、實踐。大量的日俘在這裡他們的心靈受到了正義的感召,和八路軍一道共同抗日,共同學習,軍民如水。

03努力優待

1941年9月,總政治部專門發布了《關於日本俘虜優待辦法的規定》,規定:日軍戰俘的夥食費標準比我軍官兵的高一倍;年節、紀念日時進行會餐等。

所以當時對日軍戰俘是非常優待的,這使得他們能夠更加積極地轉變思想,加入到抗日同盟中來。

在戰場上,曾有記載,反抗同盟的日軍曾向日軍據點喊話,要求其放下武器,走向正確的道路。

抗日戰爭雖然是曾經的「歷史傷疤」,但那一段歷史,那些為民族大義無私奉獻的勇士,也值得被我們銘記。

紀錄講述抗戰歷史的作品有很多,但要說全面、客觀、真實易懂的,還要屬李繼峰的這本《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

這本書詳細記錄了「九一八事變」之後,到1945年裡,發生過的各種戰役。戰鬥的起因、過程、重要人物等都有記載。還配有相關的真實照片,提升閱讀時的代入感。

想全面了解那段歷史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讓你身臨其境地感受戰爭年代,我軍男兒的滿腔熱血。

風趣史書總結:

歷史的塵埃已經落定,作為我們中國民族永久的歷史記憶,我們是不會忘記的。每了解一段抗戰史,我們置身其中也就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和平與正義是來之不易的,我們當共同努力,共同守護。

戰場上的金戈鐵馬,無數英雄流血犧牲,無數仁人志士為之奔走呼喊,吾輩當自強。關注我,我將帶大家了解更多的歷史,帶你一起走進還原歷史真相。

相關焦點

  • 八路軍中,是誰第一個抓到了日軍俘虜?為抓俘虜他還專門學日語
    相信大家在抗日戰爭影視劇中都會看到這樣一幕:戰敗的日本將領將刺刀刺中了自己的腹部。可見軍國主義教育對他們的洗腦有多嚴重,戰敗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恥辱,要剖腹自殺來謝罪。並且日本士兵絕不會讓自己成為俘虜,在戰敗的時候誓死不肯繳槍。
  • 日本俘虜為何會加入八路軍?夥食優待有尊嚴,到前線勸說日軍反戰
    據其中一名日軍八路小林寬澄回憶,在行軍期間,軍官對剛入伍的新兵說:「你們還沒有殺過人,今天我們來一次殺人實習。現在,自願參加殺人實習的,向前一步。」面對一條生命,這些新兵沒有人忍心下手,軍官發火,揪出一名新兵強迫他將刀刺向面前的中國人,新兵只能用戰慄的手舉起了刺刀,慢慢走向土坑旁手無寸鐵的中國人,用力插了下去。
  • 抗戰中第一個日軍俘虜是如何抓獲的?活捉他的又是哪位開國上將?
    平型關大捷卻沒有活捉一個日軍戰俘為挽救華北危局,八路軍改編後立即舉行了誓師大會,在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率領下誓師出徵,由陝西三原、富平經韓城地區東渡黃河,日夜兼程,挺進山西抗日前線。八路軍沒有辜負民眾的期望,入晉不久便取得了震驚中外的平型關大捷。
  • 抗戰時期,俘虜一名日軍,我軍能繳獲多少戰利品?
    在內戰停止之後,中國國軍和紅軍連起手來共同抗敵,從1931年到1945年期間,中國人民戰勝了日本侵略者,摘下了抗日戰爭勝利的果實。但是如果要問中國軍隊當時在抗日戰爭中有多卑微,大家切勿不要是在抗日神劇中去找答案。因為很多影視劇都是過分渲染中國民族意識有多強烈,而忽略了歷史本真的狀態。過分的把日本軍隊的實力渺小化了很多。
  • 優待俘虜的政策比日內瓦都早,日軍戰俘:共產黨軍隊是仁義之師
    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關之戰,我軍初次遭遇日軍,大獲全勝後,清理戰場,按照「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要求,救治日軍的傷兵。孰料這些傢伙,不但拒絕救治,而且還把我們來救治他們的幹部戰士打傷,甚至殺害!
  • 龐炳勳:從抗日名將到日軍俘虜,抗戰勝利後在臺灣開餐館度日
    文/王國棟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俘虜的最高職務的中國軍事將領是誰?很多歷史愛好者都不甚了解,此人名叫龐炳勳,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簡單的介紹一下龐炳勳將軍。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龐炳勳先是隨29軍宋哲元部在河北抗日。後來因為所部傷亡慘重,調第五戰區修整備戰。龐炳勳時年已經58歲,不但比其他的軍長年紀大,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都大好幾歲。民國時期軍人非常講究輩分,小輩將領不好意思指揮龐老哥,李宗仁只好升其當了軍團長,讓其獨自成軍。事實上龐炳勳的第三軍團只有一個師15000人,連甲種軍都比不上。
  • 日本八路小林寬澄的一生:被八路軍俘虜後,從鬼變成了人
    1941年6月20日,八路軍在牟平縣伏擊一個日軍小分隊,俘虜小林。從這一天起,小林漸漸地理解了日本的侵略本性,加入反戰隊伍,從此他從鬼變成了人。抗戰時期,小林寬澄曾冒著生命危險向日軍炮樓喊話勸降,連日軍上層都感到惶恐不安。 在那段被日軍懸賞緝拿的歲月裡,小林寬澄與中國軍民建立了極為深厚的革命友誼。
  • 被俘日本士兵,參加八路軍,成立反戰同盟,瓦解日軍戰力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中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罪行累累,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打擊日本侵略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日本侵略者的惡行激起了國際社會和各國友人的義憤,對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給予廣泛的同情可支持。
  • 抗日期間,日軍會給女俘虜注射一種「606藥劑」,有什麼用?
    引言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便開始了大規模侵華,長達14年的戰爭也開始了。在這之前,東北已經被日軍佔領了,當時張學良的東北軍沒有放一槍一炮。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國人民開始了全面抗日。隔了兩年之後,日本便進行了南京大屠殺。也就是在南京大屠殺的這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 抗戰中抓日軍俘虜有多難?開國上將苦學日語抓到一個卻被暗算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士兵都是非常頑固的,他們一個個都深受武士道精神和軍國主義的荼毒,加上日本人本身就用虐殺戰俘的方式來警告日本兵成為俘虜之後的後果,所以日本士兵都對成為中國軍隊的俘虜非常恐懼,更多的時候寧願選擇直接自殺。
  • 真正的日本戰俘舊照,跟電視劇截然不同,當了俘虜依舊面露兇光
    自古以來,戰爭就沒有停息,在戰場當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俘虜,雙方可以從這些俘虜身上逼問各種各樣的情報,同時也是出於人道主義,會留下俘虜的性命,以後好作為交換。近代的日本用「狼子野心」來形容是最合適不過了,從隋煬帝開始,日本就跟中國有了單方面的聯繫,到了唐朝,日本開始派遣了遣唐使,明清時期,中日各自實行閉關鎖國,清朝爆發了鴉片戰爭,日本爆發了黑船事件。
  • 抗日戰爭期間鮮為人知的延安日本戰俘學校
    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學員是日軍戰俘和投誠的日軍士兵。那麼,黨中央為什麼要成立一所這樣的學校?這些學員在延安的生活怎樣?他們後來的命運又如何呢?  日本共產黨領袖,當了日本工農學校的校長  1937年平型關戰役之後,我軍戰場上俘虜的日軍官兵越來越多。
  • 他是唯一日籍八路軍烈士,不當鬼子俘虜舉槍自盡,犧牲時年僅27歲
    宮川英男1918年出生於日本山梨縣一戶貧農家庭,1939年應徵入伍,成為日軍第32師團的一名侵華士兵。1941年7月,在一次戰鬥中宮川英男被八路軍俘虜,被送往延安日本人反戰同盟。原以為必死無疑,沒想到在延安,宮川英男和其他被俘日軍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八路軍不但沒有傷害他們,反而積極改造這些日本戰俘,讓他們認識到日本發動的這場非正義戰爭。而且宮川英男和其他日本的夥食,甚至比八路軍自己吃的都好,宮川英男逐漸意識到中國軍人和日本侵略者口中所說的不一樣。
  • 老照片:拿糖哄孩子「笑」的日軍,圖9被德軍俘虜的女紅軍
    歷史上難得一見的照片:拿糖哄孩子「笑」的日軍,被德軍俘虜的女紅軍這張最為諷刺,一名日軍在被遣送回國後,抱著自己的孩子笑得很開心,殊不知在前線有多少這樣的孩子倒在他們的手裡。通過照片中日軍的行為我們應該知道,歷史不可以輕易遺忘的,需要所有人銘記於心,不應該忘本,大夥覺得呢?鬼子收到八路軍送來的慰問品,裡面全是勸鬼子投降的宣傳單,把鬼子軍官氣壞了。日本鬼子畫的漫畫,內容真是想不到,原來他們眼中的八路軍是這樣。
  • 這才是抗戰中真正日俘,跟電視劇截然不同,當了俘虜依舊面露兇光
    戰後,我國向日本輸送日軍俘虜時,岡村寧次做過統計,綜合加起來還不到2000人。另外,從老兵回憶錄得知,就算是日本軍人淪落成為俘虜,他們也不會服氣,甚至很多俘虜依舊面露兇光,對我軍人員是敵視的態度。接下來,筆者就通過常德會戰說一下真實的日軍俘虜。
  • 抗戰之中真實的日俘,與電視劇中十分不同,被俘虜了還是滿臉兇相
    由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我們國家在抗戰中,抓獲的日軍數量大約為2000人,從參戰的老兵講述中我們了解到,日本的軍人就算被抓獲了,也是特別不服氣的,戰俘身體很強壯,表情特別的不屑,目光中流露出殺氣,與我們在電視劇中了解到的日本俘虜一點都不一樣。
  • 孫子憶祖父陳士榘:勤學日語擒日本俘虜
    中新網9月7日電 香港文匯報7日刊發系列文章稱,中國著名軍事家、開國上將陳士榘在抗日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他參與指揮的平型關大捷是中國抗戰以來的第一場勝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時任旅參謀長的他更在業餘學習日語、親手抓獲八路軍的第一個日本俘虜。
  • 日軍被蘇軍俘虜後,為何要被脫光看屁股大小?屁股越大越倒黴
    打仗的時候各國都會出現不少俘虜,但是很少有國家會好好對待俘虜,基本上都是想盡辦法去虐待和折磨他們,這種舉動往往會讓別國憤怒不已,然後把這些怒火都撒到該國的俘虜身上,最終形成惡性循環。這樣的現象雖然讓人想感慨一句冤冤相報何時了,但也是沒辦法,戰爭就是這麼的殘酷。
  • 抗日名將曾將1200名日軍俘虜活埋,遭日本索賠2億?他霸氣回應2字
    歷朝歷代,戰爭的「殺俘」現象都是屢見不鮮的,即便是號稱有「日內瓦公約」約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難道中國人被敵人俘虜殺害的還少嗎?規則只是給遵守規則的人制定的,而不是給制定規則的人制定的。不過,近代中國積貧積弱的狀態,也決定了當時的中國必須遵守規則,卻往往被不遵守規則對手所迫害。抗日戰爭無疑就是這樣的一次戰爭。
  • 被俘虜的侵華日軍老照片:圖1眼神裡露著不服氣,圖8準備剖腹自盡
    在抗日戰爭時期,受日本帝國主義和武士道精神的洗腦,被我軍俘虜的日本士兵寧願自殺也不願意被俘。1945年7月,百十個日本戰俘被關押在臨時的小俘虜營裡,我軍一個排的士兵看守3倍的戰俘,很是費力。物資供應不足,日本戰俘連連抱怨,最後被排長鎮壓。照片中是被我軍俘虜的日本士兵,從這名日軍眼神裡透露著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