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戰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為何國軍50個軍打不過10個師團

2021-02-23 那些熱點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                                                                                                                                                             

1938年,日本大本營認為"只要攻佔漢口、廣州,就能支配中國",於是日本御前會議決定發動武漢會戰,迅速攻佔武漢,以迫使中國政府屈服為目的。為此日軍調集重兵進攻武漢,而武漢的地理位置對中國來說也極為重要,所以在日軍進攻前,也在這裡調集重兵積極防禦。1938年6月11日日本波田支隊趁雨夜突襲安慶,標誌著日軍進攻武漢的戰鬥正式開始,武漢會戰一直持續到1938年10月27日以日本攻佔武漢勝利而結束,歷時4個多月。

武漢會戰雖然失敗,但這卻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戰鬥中中國官兵英勇抵抗,大量殲滅日軍,給予日軍重重的一擊。

但在這次戰役中,中國投入兵力遠比日軍多,傷亡也高於日軍。據有關數據顯示,武漢會戰國名黨方面調集14個集團軍(50個軍),作戰飛機約200架,艦艇30餘艘,總兵力近110萬人。而日軍方面調集了10個師團,約30萬人的兵力,各型艦艇約120艘,各型飛機約300架。

傷亡數據,從當時公布的數據來看,國軍一共死傷40餘萬人,日軍死傷25.7萬餘人(日方公布的數據為3.55萬人)。從傷亡的數據來看,日軍也要遠低於中國方面。

50個軍對陣10個師團,3倍於日軍兵力的國軍為何會輸掉武漢會戰呢?這其中和日軍強大的作戰能力和訓練有素的士兵密不可分。參戰的日軍師團多數為日軍的精銳部隊甲級師團,例如第三師團、第九師團和第10師團等等,都屬於日軍的甲級師團,兵力雄厚,作戰能力強大,武器配置先進。

在日軍的編制中,甲級師團屬於師團編制的最高等級,兵力最多,重型武器最多,作戰能力最強。轄下一共有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騎、炮、鎦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8200人左右。配屬有重炮、裝甲部隊和坦克部隊。特別是重炮和裝甲部隊,給中方軍隊造成了大量的傷亡,在戰鬥中,中方士兵多數被日軍重炮所傷。

而中國方面,炮兵火力遠不及日軍,與此同時,日軍還是用卑鄙的手段對中方軍隊釋放毒氣,導致大量的一線士兵中毒而死或者失去抵抗能力。武漢會戰失利,除了日軍火力強悍以外,也和國軍的指揮體系有著密切的關係,命令層層轉達,不直接到達陣地,使得命令傳達不及時而導致行動在日軍之後,戰鬥中處於被動狀態。另外,還有許多兵力調配不是以作戰需要為依據,而是按派系及資歷任官,職務與所屬兵力不適應,造成"屋下架屋,床上疊床"的弊病,這些都成了武漢會戰失利的因素之一。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抗戰時期,日軍一個師團多少人,為什麼我們幾十師打不過他們一個師團
    歷史著作有開始也有結束,但它們描寫的事件卻並不如此。——科林伍德(英) 抗戰時期,我們和日軍的幾場大規模的會戰,基本上都是以我們的失敗而結束。並且,這些大會戰日軍都是在以少勝多的情況下戰勝的我們。
  • 為何日軍一個師敢打幾十個師?從國軍的奇葩編制中,就能看出端倪
    在40年的國軍參謀長會議上陳誠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戰爭初期三個師可以與日軍一個常設師團打成平手,到了武漢會戰之後,我軍五六個師只能抵抗日軍一個師團,而「現在」(棗宜會戰)我軍以以十個師的兵力甚至還打不過他一個師團」,甚至到了的戰爭末期
  • 上高會戰日軍有多慘?打了7天不知被圍,1個師團差點全軍覆沒
    國人將之稱為上高會戰,而這一戰也是抗戰以來我正面戰場上少有的勝仗,被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之戰」01 大賀茂的機會1941年,南昌的日軍處於焦躁之中,此時佔領南昌日軍只有33師團、34師團(均為乙種師團),而贛東、贛西和贛北均有中國軍隊,尤其是有第9戰區薛嶽、羅卓英所部這樣的強勁對手。南昌日軍總是感覺如芒在背,非常不安。
  • 抗日戰爭時我軍一個軍的有多少人?真的還沒有日軍師團人多?
    抗日戰爭中我國的軍隊編制其實就與日軍的軍隊編制存在巨大差別,毋庸置疑的是,不管是一個國家的軍人,還是更多軍人組成的一個師團,既然想要了解其人數的多少,自然是先要弄明白,這個國家的軍隊編制是如何的。或許很多人都了解,日軍的師團編制在整個世界上,都算是獨一無二的一種方式。
  • 二戰中國最強部隊,1個師配3個炮兵營,第一次在火力上碾壓日軍
    《二戰中國最強部隊,1個師配3個炮兵營,第一次在火力上碾壓日軍》 在前幾期的內容我們曾介紹過在中國戰場上一些著名的戰役,以及中國軍隊在絕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卻被日軍打敗的戰役。其中《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
  • 抗日戰爭長沙大捷,國軍重創日軍主力,為何卻改變民國國際地位?
    1941年末由於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國軍主力部隊奉命向東南轉移,以此來牽制進攻香港的日軍兵力,日本第十一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也趁機發起第三次長沙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時,薛嶽以「天爐戰法」誘敵深入長沙腹地再從外圍對日軍形成反包圍,國軍第十軍血戰長沙,日軍未能及時攻克長沙,從而引起全軍潰敗。
  • 抗日戰爭石牌保衛戰,五萬日軍進犯,胡璉取勝為何僅需兩營兵力?
    1943年5月,駐紮於武漢的日本第十一軍司令官向國軍第六戰區發動鄂西會戰,國軍戰區司令長官陳誠下令誘敵深入,在石牌要塞對日軍形成反包圍。然而石牌要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是日軍沿長江逆流而上進攻重慶的最後一道屏障,因此蔣介石嚴令陳誠必須堅守石牌要塞十日,否則將實行連坐之法。
  • 抗日神劇中不堪一擊,真正日軍有多強?抗戰14年沒能全殲1個師團
    這50年內,日本屢次侵略中國,派出大量的日本軍人踏上中國的土地。在14年的抗日戰爭中,中國擁有數百萬的軍人,而日本不到200萬軍人。由於中國的經濟和軍事遠遠落後於日本,中國為了打贏抗日戰爭,付出超過3500萬人的傷亡,可以算是二戰中損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但是,近些年在電視上流行的抗日劇逐漸演變成抗日神劇,其中的一些情節極其令人爭議。
  • 抗日戰爭國軍裝甲師,蘭封會戰志得意滿,蔣介石為何卻破口大罵?
    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蔣介石中央軍嫡系將領徐庭瑤奉命趕赴長城一線支援,在戰場上徐庭瑤和其麾下將領杜聿明深受日軍裝甲部隊之困擾,決心建立國軍裝甲部隊。長城抗戰結束後,徐庭瑤和杜聿明開始致力於創建國軍裝甲兵團,這支部隊後來成為了淞滬會戰以及南京保衛戰中國軍唯一的主力裝甲部隊。
  • 志願軍50軍,第一支整軍起義的國軍部隊,抗美援朝率先打進漢城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雲南王龍雲立刻宣布出兵10萬人,出動壯丁30萬人,而當時雲南的地方軍隊並不多,也不過十萬之眾。龍雲迅速從法國購買了一批法式裝備,將滇軍60軍擴充到了四萬人的規模,由盧漢擔任軍長,率部開赴前線。最初這支部隊因為裝備精良,軍紀嚴明,被蔣介石派到了武漢閱兵,以鼓舞國人的抗戰熱情。1938年徐州會戰期間,60軍奉命開赴魯南地區。
  • 第三次長沙會戰 中國軍隊用敢死隊拼日軍敢死隊
    1月3日,這是日軍第3師團對長沙城進攻的第三天了,這也是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給出期限的最後一天。由於前兩天第三師團的進攻被國軍李玉堂第10軍拼死阻截,造成日軍攻城毫無進展。由此阿南惟幾調動6師團匯合3師團一同進攻長沙城。由此進攻長沙的兵力是日軍兩個師團對陣國軍第10軍,單從兵力對比,日軍是國軍的2倍。
  • 抗日戰爭惠廣戰役,粵系國軍精銳盡出,為何卻僅九日便全線潰敗?
    抗日戰爭武漢會戰時期,日軍為了切斷粵漢鐵路下令由日本華中方面軍第二十一軍在廣州地區強行登陸,對駐守廣州的國軍第四戰區發起突襲。1938年10月4日,民國統帥部向留守廣東的餘漢謀發去警告電報,表示有大量日軍集結,應該是以廣州為目標,要求餘漢謀做好應戰準備。
  • 國軍戰鬥力最強的二十個軍
    淞滬會戰中和大名鼎鼎的日軍第6師團死磕了8、9天。掩護了國軍主力部隊的撤退。 在第3次長沙會戰中是堅守長沙的主力,給日軍以重大殺傷,為國軍的反擊爭取了時間。常德會戰中是最早打到德山接應74軍57師殘部突圍的部隊。 第十軍不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但是在抗戰中,其打硬仗的次數並不亞於號稱虎賁的第七十四軍。其地位大體相當於第十八軍,第四軍,屬於國民黨軍中的基幹兵力。
  • 此戰堪稱絞肉機之戰,國軍三大御林軍全部參戰,日軍都被打怕了
    的確,淞滬會戰雙方投入的兵力過百萬,傷亡人數更是以十萬計,淞滬會戰我們中國成功讓日本狂妄的「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徹底破產,而在整個淞滬會戰當中,這一戰堪稱淞滬會戰最為殘酷一戰,雙方投入兵力就足足過5萬人,為了取得這一戰的勝利,國軍第36師、87師、88師「三大御林軍」全部參戰,蔣介石更是多次給前線指揮官陳誠、宋希廉、黃維下死命令必須死守,此戰結束,中日雙方一共傷亡
  • 二次長沙會戰能守住:除了天狗食日驚嚇日軍,也靠大阪師團神助攻
    一方面也為了確保日軍發動東南亞戰役時,消滅的國軍的主力,解除正面戰場國軍的威脅。另一方面在解除正面威脅的同時,可以讓日軍主力從關內戰場抽身進入東南亞。日軍決定發動第二次長沙會戰。這一次11軍主力傾巢出動,不僅保留了原來第3、6和40師團,並在其基礎上補充了同屬甲等師團的第4師團和在南昌戰役中表現搶眼的33師團。
  • 四次長沙會戰殲敵18.8萬?薛嶽吹多大牛?蔣介石:寡廉鮮恥
    四次長沙會戰殲滅日軍18.8萬?薛嶽吹了多大牛?蔣介石:寡廉鮮恥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的戰果總共有多少?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主攻的湘北方向,薛嶽使用了13個師;贛北方向則使用了16個師,鄂南地區6個師、洞庭湖以西7個師、長沙以南8個師,基本上都沒用上。也就是說,日軍派出了11萬人3個師團在湘北進行大掃蕩,薛嶽僅僅用了13個師來抵抗。按照國民黨一貫的吃空餉習慣,一個師滿編10000人,實際兵力也就是三四千人。
  • 抗日戰爭洛陽保衛戰,日軍四面合圍,前線指揮官為何卻如喪考妣?
    1944年4月,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下令進攻河南,發起豫中會戰,國軍湯恩伯部在登封遭遇伏擊,主力部隊損失殆盡,河南地區空門大開。1944年5月8日,湯恩伯因電報被日軍破譯被落入重圍,湯軍團全線潰敗,湯恩伯好不容易逃入河南西部的伏牛山時,身邊僅剩下一個特務連。
  • 看懂日本「甲種師團」有多難打,才能明白中國軍隊有多偉大
    甲種師團,確切說,這個稱呼是在抗戰中期才有,指的是日本全面侵華之前,其國內十七個常備師團,包括了「近衛師團」以及第一至第二十師團(無「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師團番號)。 這些師團,都是日本軍界的老資格,作戰經驗豐富裝備強。其中很多部隊,更是中國抗日戰場上的「熟臉」。
  • 二戰時期日軍被什麼力量阻擋攻勢,無法攻入四川?
    1938年10月,經過四個月的苦戰,日軍攻佔了國民黨的臨時首都武漢,國民政府隨即將陪都遷往重慶,四川從此成為全國抗戰的大後方。此時的形勢對日軍來說看似一片大好,為何他們不一鼓作氣攻佔四川,消滅國民黨政權呢?
  • 抗日戰爭南昌會戰,國軍損失5萬人,參戰的四大集團軍司令是誰
    南昌會戰,是1939年中國軍隊在江西南昌抵禦日本侵略軍的有限攻勢的會戰,這次戰役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後的首次大戰,1939年3月17日日軍開始進攻吳城,日軍第11軍司令岡村寧次中將指揮3個師團在短期內擊敗了羅卓英指揮的第九戰區右翼30幾個師,日軍3月27日佔領南昌,4月21日中國軍隊開始反攻南昌,5月9日蔣介石下令終止反攻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