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
1938年,日本大本營認為"只要攻佔漢口、廣州,就能支配中國",於是日本御前會議決定發動武漢會戰,迅速攻佔武漢,以迫使中國政府屈服為目的。為此日軍調集重兵進攻武漢,而武漢的地理位置對中國來說也極為重要,所以在日軍進攻前,也在這裡調集重兵積極防禦。1938年6月11日日本波田支隊趁雨夜突襲安慶,標誌著日軍進攻武漢的戰鬥正式開始,武漢會戰一直持續到1938年10月27日以日本攻佔武漢勝利而結束,歷時4個多月。
武漢會戰雖然失敗,但這卻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戰鬥中中國官兵英勇抵抗,大量殲滅日軍,給予日軍重重的一擊。
但在這次戰役中,中國投入兵力遠比日軍多,傷亡也高於日軍。據有關數據顯示,武漢會戰國名黨方面調集14個集團軍(50個軍),作戰飛機約200架,艦艇30餘艘,總兵力近110萬人。而日軍方面調集了10個師團,約30萬人的兵力,各型艦艇約120艘,各型飛機約300架。
傷亡數據,從當時公布的數據來看,國軍一共死傷40餘萬人,日軍死傷25.7萬餘人(日方公布的數據為3.55萬人)。從傷亡的數據來看,日軍也要遠低於中國方面。
50個軍對陣10個師團,3倍於日軍兵力的國軍為何會輸掉武漢會戰呢?這其中和日軍強大的作戰能力和訓練有素的士兵密不可分。參戰的日軍師團多數為日軍的精銳部隊甲級師團,例如第三師團、第九師團和第10師團等等,都屬於日軍的甲級師團,兵力雄厚,作戰能力強大,武器配置先進。
在日軍的編制中,甲級師團屬於師團編制的最高等級,兵力最多,重型武器最多,作戰能力最強。轄下一共有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騎、炮、鎦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8200人左右。配屬有重炮、裝甲部隊和坦克部隊。特別是重炮和裝甲部隊,給中方軍隊造成了大量的傷亡,在戰鬥中,中方士兵多數被日軍重炮所傷。
而中國方面,炮兵火力遠不及日軍,與此同時,日軍還是用卑鄙的手段對中方軍隊釋放毒氣,導致大量的一線士兵中毒而死或者失去抵抗能力。武漢會戰失利,除了日軍火力強悍以外,也和國軍的指揮體系有著密切的關係,命令層層轉達,不直接到達陣地,使得命令傳達不及時而導致行動在日軍之後,戰鬥中處於被動狀態。另外,還有許多兵力調配不是以作戰需要為依據,而是按派系及資歷任官,職務與所屬兵力不適應,造成"屋下架屋,床上疊床"的弊病,這些都成了武漢會戰失利的因素之一。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