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50軍,第一支整軍起義的國軍部隊,抗美援朝率先打進漢城

2021-01-11 新歷史

滇軍是民國時期一支歷史十分悠久的部隊,這支部隊曾參加過辛亥革命,護國運動等重大歷史事件。在推翻清王朝和鞏固辛亥革命勝利成功的的鬥爭中,這支部隊做出了重大貢獻。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雲南王龍雲立刻宣布出兵10萬人,出動壯丁30萬人,而當時雲南的地方軍隊並不多,也不過十萬之眾。龍雲迅速從法國購買了一批法式裝備,將滇軍60軍擴充到了四萬人的規模,由盧漢擔任軍長,率部開赴前線。最初這支部隊因為裝備精良,軍紀嚴明,被蔣介石派到了武漢閱兵,以鼓舞國人的抗戰熱情。

1938年徐州會戰期間,60軍奉命開赴魯南地區。由於湯恩伯等中央軍擅自撤離陣地,日軍趁虛而入,致使60軍還沒有接收陣地,就被日軍打了個措手不及,損失很大。之後60軍迅速搶佔禹王山附近地區,阻止日軍的進攻,在27天的禹王山阻擊戰中,60軍擋住日軍板垣師團,磯谷師團,以及偽軍部隊共五萬多人的進攻,殲敵1.4萬人,但是60軍也付出了巨大傷亡,兩萬多雲南子弟戰死沙場,戰役最緊張的時候,60軍平均每天陣亡上千人。

緊接著,60軍又參加了武漢會戰,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第二次長沙會戰。1943年,在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後,日軍大舉進攻中緬邊境,60軍回防雲南。抗戰勝利之後,60軍在軍長曾澤生的率領下奉命開赴越南接受日軍的投降。後來蔣介石想要分化雲南軍閥的勢力,把60軍調到了東北打內戰,雲南王龍雲隨後也被解除了兵權。

60軍被調到東北後,由於是地方部隊,一直充當炮灰的角色,部隊官兵的厭戰情緒十分嚴重。1946年,60軍184師師長潘朔端率領該部在海城起義,蔣介石當時十分生氣,命令國軍主力前去圍剿,但是這支部隊繞道朝鮮進入了北滿解放軍區,接受了解放軍的改編。

從1947年開始,60軍負責長春的防守任務。1948年遼瀋戰役期間,60軍在軍長曾澤生的率領下起義,這支部隊是解放戰爭以來第一支整軍起義的國民黨軍部隊,給其他的國軍部隊做出了很好的示範。60軍起義之後改編為四野50軍,軍長仍然是曾澤生,原東北軍政大學政治部主任徐文烈擔任50軍政委,四野為了加強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從各個軍抽調了一大批的骨幹。50軍改編之後,又參加了解放西南的戰役。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之前,50軍剛經過整編,兵力從5.8萬人精簡到了3.3萬人。1950年9月,50軍被劃撥進東北邊防軍,分散在湖北各地執行水利,生產,剿匪等任務的部隊又迅速集結起來,開發東北地區。50軍到東北之後是準備接受蘇聯援助,改編為高炮部隊的,先期到達東北的部隊把武器都交上去了,但是在10月24日,軍政委徐文烈接到東北軍區政委高崗的電話,命令第50軍馬上恢復原裝備,剩下的部隊立刻開赴中朝邊境,隨時準備入朝參戰,並擔任第一次戰役期間的預備隊。

等到50軍開赴朝鮮的時候,第一次戰役已經結束了。由於部隊倉促出國參戰,思想工作「不摸底」,思想動員沒跟上,在第二次戰役期間,50軍表現的也不怎麼樣。但是在開會的時候,彭總並沒有批評50軍,反而在第一次戰役結束後把38軍軍長梁興初罵了個狗血噴頭。這讓50軍軍長曾澤生心裡很不舒服,挨罵雖然不痛苦,但是連罵都不罵,更讓他覺得50軍被輕視了,在他眼裡,50軍這支滇軍部隊是有一定戰鬥力的,尤其是在抗戰期間,打的並不差。

第二次戰役結束後,曾澤生要求政委徐文烈幫忙整頓部隊的思想,總結戰鬥中出現的教訓。第三次戰役期間,50軍全殲英國皇家重坦克營,並和39軍的一個師率先打進漢城,曾澤生這才鬆了口氣。

第四次戰役期間,50軍和38軍的一個師奉命防守漢江南岸,最開始38軍還覺得這支部隊可能會守不住,主力開始在後方集結,但是50軍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漢江南岸阻擊戰中,50軍和38軍面對的是裝備精良的美軍第一軍,「聯合國軍」集中美、英軍4個師3個旅對50軍陣地發動猛攻,敵人仗著有飛機,坦克,大炮想一舉攻克50軍的陣地,但是卻被50軍各部官兵死死擋住了50天之久。

美軍久攻不下,還從臺灣找了一些特務,拿著原60軍官兵的花名冊,在陣地上用高音喇叭挨個喊,並許以高官厚祿,但是50軍陣地依然不為所動。此次戰役,50軍殲敵1.1萬人,有力地保障了志願軍主力在東線的反擊作戰,但是50軍也打的就剩下一萬多人。但是此戰後,50軍躋身於解放軍主力部隊行列,避免了被裁撤的命運。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時50軍打出威名,戰後50軍去哪了,發生什麼樣變化?
    1951年1月4日,志願軍第50軍,在軍長曾澤生的率領下攻入漢城,成為第一個攻進漢城的志願軍部隊,50軍打出國威軍威,立刻威名遠揚。誰也沒想到50軍是剛投誠不久的國軍60軍,前身是滇軍改編而來。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
  • 志願軍50軍,起義部隊資歷淺,不受彭總重用,曾澤生心知肚明!
    李奇微在西線集中清一色主力,土耳其旅、美3師、美25師、英29旅、美騎1師、英27旅和美24師一字排開,開始「霹靂行動」閃擊戰,揚言3天收復漢城! 面對聯軍的咄咄攻勢,西線即使有「戰將」韓先楚壓陣,彭德懷心裡還是沒底。與其他兄弟部隊相比,50軍資歷最淺實力弱。
  • 國民黨降軍在朝鮮履歷奇功,率先攻入漢城
    在解放戰爭中後期,由於國軍兵敗如山倒加上內部之間的相互不信任,在戰爭中大量國軍部隊起義或是向我軍投誠,如1949年的北平和平解放,這些起義部隊都大大加快了解放戰爭的進程,不過這些看似意志力差,戰鬥力不強的降軍在我軍體系和規範中卻成了一個個王牌部隊,不僅國內打的好,還打出了國門。
  • 解放戰爭中的國軍起義部隊,哪一支後來表現最好?曾參加抗美援朝
    解放戰爭過程中,原國民黨軍部隊共有約84.7萬人選擇向我軍起義。由於從46年-49年,戰爭整體態勢逐漸向著對我軍有利的方向演變,因此不少國民黨軍起義人員,起義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避戰自保。尤其是解放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大部分起義的國軍部隊實力較差,難以成建制保留使用。
  • 50軍傷亡2.1萬,與25萬美軍血戰7天,拯救了幾十萬志願軍
    幾十萬志願軍堆在漢城一帶,美軍只要來個二次仁川登陸,後方立即無計可施,所有戰士馬上成為甕中之鱉。萬分危急的情況下,彭德懷決定信任原國民黨軍官曾澤生,讓他親率志願軍第五十軍,早漢城以東無論如何抵擋住二十五萬美軍的衝擊,為志願軍之後的行動贏得時間。曾澤生,原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軍長,《朝鮮備忘錄》中說他是國軍中少有的真正轉向共產主義的戰士。
  • 出身國軍雜牌的50軍,起義後經過整編,硬是在朝鮮打成了王牌軍
    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第50軍是在朝鮮戰場上立下赫赫聲名地部隊之一。這支軍隊最初為國軍60軍,以著一手拿步槍,一手拿煙槍而著名,被很多人稱為「六十熊」。在進入戰場後很長時間都沒有受到彭總的重用,軍長和軍營們的戰士心裡也是充滿了各種委屈。可到了戰爭後期,他們甩掉了意志薄弱、一觸即潰的標籤,一改之前的頹唐,成為一隻人人吶喊的萬人雄獅。這兵還是這些兵,為何卻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 新中國建立至今,唯一沒被裁撤的國軍部隊,已是西南前線頭號勁旅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解放戰爭期間,在無數的地下黨人的努力下,大批的國民黨軍部隊投降或者起義,投向人民的懷抱。這些國民黨軍起義部隊的舉動,大大促進了解放戰爭的進程。在這些部隊中,有一支非常著名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大名鼎鼎的滇軍60軍。滇軍60軍是近代歷史上一支大名鼎鼎的部隊,這支部隊曾參加過辛亥革命,護國運動等重大歷史事件。
  • 抗美援朝:起義50軍硬是打成主力軍,副連長臨陣逃脫被槍決!
    當抗美援朝開始時,國際勢力甚至很多國內勢力都不看好中國,甚至有所謂的人士斷定中國一定會輸。但入朝後,我軍連著三次大捷,連續三次的勝利讓志願軍扭轉了韓戰的局勢,也狠狠打了國際人士的臉。而隨著三次戰役結束,我國志願軍必須進入休整和後勤補給時期,當時的美軍將領敏銳地察覺到我軍前線部隊人員的減少,便發動了襲擊。由於我軍當時處於休整期,所以對於第四次戰役的應對方式主要以防禦為主,以退為進,只要能抵擋住敵軍進攻,不要丟失陣地,韓戰的作戰局勢基本就能穩了。不過由於後勤補給跟不上,所以第四次戰役志願軍打得並不容易。
  • 韓戰第3次戰役志願軍佔領漢城:1951年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51年1月4日:在韓戰第三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佔領韓國首都漢城,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韓戰中,志願軍真正勝利的就是前三次戰役。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的模式相同,都是誘敵深入以後,全面穿插包抄,切斷美韓軍退路,將他們分割包圍。
  • 最先打進韓國首都的「雜牌軍」
    國民黨上下的逼迫,終於使得60軍上下,在軍長曾澤生的率領下,於1948年10月舉行起義,回到人民懷抱。第60軍改編為解放軍,番號為第50軍。志願軍第50軍戰鬥力被低估,不僅僅是因為「受起義部隊背景的影響」,廖鋒先生所說的「作戰準備倉促」問題,確實存在。
  • 50軍浴血漢江減員過萬,彭德懷:優先換蘇械,有我在絕不撤番號
    這首歌曲歌頌了志願軍在漢江南岸的白雲山陣地英勇阻敵的事跡,故事的主角是第50軍。50軍的前身是1948年在長春起義的國軍第60軍,再往前追溯則是地方派系龍雲創滇軍。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以後,軍長曾澤生已經養病數月,聽到消息他數次要求參戰,終於獲批。1950年10月26日,50軍陸續跨過鴨綠江,是首批入朝作戰的部隊之一。
  • 曾澤生:國軍雜牌中將到志願軍王牌軍長,毛主席為何勸他先別入黨...
    這次起義,開創了解放戰爭中迫使敵軍整軍起義的先河,也讓遼瀋戰役出現了根本性的逆轉。 隨後,60軍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而曾澤生繼續留任。從此他也由一個國軍中將軍長,成為了人民的軍長。為了協助改造50軍,黨派出大量革命幹部,協助曾澤生工作。 按照共產黨改造國民黨起義軍隊的方針,出身舊軍隊的50軍逐漸產生了質的改變。原本,50軍的軍紀並不好,擾民害民之事屢有發生。
  • 解放戰爭之後,臺灣國民黨軍最接近「反攻大陸」的部隊是哪一支?
    要從臺灣打回大陸,僅僅靠國民黨軍自身殘存的那點實力,可能性微乎其微。只有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大陸成為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的敵對目標並爆發戰爭,蔣軍才有一定的機會藉機派兵滲透到大陸。1950年算是具備了這樣的條件:韓戰爆發,中國出於保護邊境安全和新政權穩定的目的,派出志願軍抗美援朝,由此和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正面交鋒。
  • 曾澤生:國軍雜牌軍長到志願軍王牌軍長,毛主席為何勸他先別入黨
    60軍起義,削弱了國民黨在長春的城防力量,東北「剿總」鄭洞國在其影響之下,也帶領新七軍放下了武器。長春,兵不血刃的和平解放。這次起義,開創了解放戰爭中迫使敵軍整軍起義的先河,也讓遼瀋戰役出現了根本性的逆轉。隨後,60軍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而曾澤生繼續留任。從此他也由一個國軍中將軍長,成為了人民的軍長。
  • 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後,彭老總向第五十軍軍長曾澤生鞠躬致敬!
    因為他的五十軍和其它的志願軍不同,這一支兩前剛剛在長春起義投誠過來的國民黨第六十軍。六十軍原本屬於滇系部隊,並非是蔣介石的嫡系。曾澤生和人的部隊在國民黨軍隊二十多年中,除了受盡蔣介石和他的中央軍嫡系的歧視和白眼之外,何曾受到過這種待遇!
  • 攻下漢城後彭總下令休整,金日成不滿,毛澤東:朝鮮軍可自行追擊
    1950年10月19日,在彭德懷元帥和鄧華將軍的率領下,由第38軍(軍長:梁興初)、第39軍(軍長:吳信泉)、第40軍(軍長:溫玉成)、第42軍(軍長:吳瑞林)以及部分炮兵部隊、工兵部隊組成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下文簡稱「志願軍」)第十三兵團先期入朝,數日之後,又給十三兵團增調了第50軍(軍長:曾澤生)和第66軍(軍長:蕭新槐)。十三兵團是最先入朝的願軍兵團,也是打響了入朝作戰第一槍的志願軍兵團。
  • 紀錄片《50軍血戰朝鮮》今晚雲南衛視播出 敬請收看
    1950年6月,韓戰爆發,中國人民志願軍先後有多個軍入朝參戰,其中一支與眾不同的參戰部隊,是由原國民黨60軍改編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這支部隊因起義部隊的身份,曾被嚴重低估了戰鬥力。1950年10月25日,第50軍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序列開赴朝鮮,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先後斃傷敵軍萬餘人,全殲英軍皇家重型坦克營。
  • 志願軍攻破漢城後,在李奇微睡衣中發現一封信:向中國軍隊致敬
    相反,史達林還在遠東部署了大量空軍和少量海軍部隊。杜魯門和史達林心知肚明,朝鮮是東北亞唯一的橋頭堡。這裡地緣政治尚不穩定,一切皆有可能。如果被美國搶佔先機,後果不堪設想。這一點,中國自然明白。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日,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開始了保家衛國之戰。
  • 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
    △志願軍第50軍和人民軍第1軍團並肩作戰 圖源:抗美援朝紀念館官網   12月27日前,志願軍六個軍(第38、第39、第40、第42、第50、 經志願軍和人民軍兩天一夜的穿插追擊,至1951年1月2日,漢城以東的南朝鮮軍潰逃,使漢城地區的10餘萬「聯合國軍」處於被中朝部隊從右翼實施深遠包圍,美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不得不下令放棄漢城。4日夜,志願軍第50軍和第39軍的1個師連同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進佔漢城。8日,人民軍第一軍團佔領仁川。同日,中朝部隊已全線進抵「三七線」。
  • 志願軍入朝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第一仗打得怎麼樣
    打頭陣、第一仗,是人們非常關注和重視的大問題。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的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的戰鬥力怎麼樣?入朝後各自的「第一仗」打得怎麼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幾個志願軍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