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戰爭,國民黨正面硬抗的22次會戰,中日雙方真實傷亡對比情況

2020-12-22 騰訊網

20世紀中期,世界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從1931年「九一八」事件後,二戰的影子已經慢慢浮現。之後1935年10月3日,義大利入侵了衣索比亞,1938年3月慕尼黑吞併了奧地利。之後在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英、法等國對德宣戰,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而中國在侵華戰爭中付出了很大的犧牲,以前老是聽人說,日本侵華是八年抗戰,還有說是14年抗戰,小編認為應該是14年抗戰。1931年「九一八」之後,日軍就直接侵佔了東北三省,此後,我國軍民就開始頑強抵抗,1931年馬佔山的第十九路就和日軍在上海了打了一個多月。所以侵華戰爭就應該按1931年開始,到1945年結束,整整14年。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在對我國派兵時最高時達到了410萬人左右。面對日軍的侵華戰爭,張學良和楊虎城1936年發動了「西安事變」,促使了國共合作。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日軍也發動了全面戰爭。

在這場長達14年的抗戰中,國民黨在1937年開始在正面戰場上與日軍進行了22次會戰,當然這個不包括遠徵軍作戰。那麼這場中日戰爭,國民黨正面硬抗的22次會戰,中日雙方真實傷亡對比情況如何呢?下面我們按時間段看下。

1937年發生的會戰(3個):

淞滬會戰(8月13日-11月11日),這場雙方投入兵力100萬,進行了三個月的戰鬥,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這次戰鬥日軍傷亡5萬多人,而國軍傷亡30萬左右。結果日軍勝利,上海淪陷。

太原戰役(9月13日-11月),主要是華北戰場,這次會戰也包括了平型關大捷。雙方參戰兵力,日軍14萬半個師團,中方是28萬人左右6個集團軍52個師。戰鬥進行了兩個月,國軍傷亡了10萬人左右,日軍3萬人左右。結果是日軍勝利,太原淪陷。 南京保衛戰(12月1日-12月13日),這場戰鬥日軍兵力達到了20萬人,而國軍是15萬人左右。傷亡情況是中方軍人傷亡了5萬,而後老百姓傷亡了30萬人左右。而日軍僅僅傷亡了1.2萬左右,結果是日軍勝利,南京淪陷。

1938年發生的會戰(3個):

徐州會戰(1月4日-5月21日),這場戰鬥被稱為最大的一次防禦戰,日軍指揮官寺內壽一派出了24萬人進攻徐州,國軍是李宗仁指揮的60萬人。戰鬥進行了5個月,中方傷亡了10萬人左右,日軍傷亡了2.6萬。結果是日軍勝利,徐州淪陷。不過漂亮的臺兒莊戰役就在這裡面。

蘭州會戰(5月21日-6月),板垣徵四郎師團孤軍深入,進攻蘭州,中方當時是有12個師。這次作戰,日軍傷亡了3萬多人,中方是10萬人左右。結果是阻礙了日軍前進的步伐。

武漢會戰(6月-10月),國軍當時參戰兵力有110萬人,日軍岡村寧次派出了30萬人,日軍上了2.6萬左右,中方傷亡40萬人左右。結果日軍勝利,徐州淪陷。

1939年發生的會戰(3個):

隨棗會戰(5月1日-20日),日軍為了消除湖北北部和河南南部的軍隊的威脅,向湖北隨棗縣發動進攻,此次日軍派出11萬人,中國李宗仁22萬人防禦。這次戰爭防禦成功,中國勝利,日方傷亡了1.3萬左右,中方傷亡2.5萬左右。

第一次長沙會戰(9月-10月),被稱為「戰神」的薛嶽指揮24萬人,日軍派10萬人左右,此次作戰日軍傷亡了3萬多人,中方4萬多人,結果是中方勝利。

桂南會戰(11月-40年1月 ),此次作戰是白崇禧指揮,國民黨軍以杜聿明第五軍取得了崑崙關大捷,此次作戰,日軍傷亡了4千多人,結果日方勝利。

1940年發生的會戰(1個):

棗宜會戰(5月1日-6月18日 ),這場戰鬥,日軍投入了12萬人左右,中方是54個師38萬左右,結果是日軍傷亡了1.1萬,中方是3.7萬,日軍勝利,宜昌淪陷。最大的悲哀是張自忠將軍殉國。

1941年發生的會戰(5個):

豫南會戰(1月30日 - 3月1日 ),日軍為了打通平漢鐵路,向河南南部發起進攻,日軍投入兵力三個師團5萬多人進攻,李宗仁指揮8個軍防禦。這次作戰,日軍傷亡了9千多人。結果中方勝利。

上高會戰(3月14日-4月9日 ),被稱為「抗戰以來打的最精彩的一戰」,日軍投入2.5萬,中方投入10萬人。此次戰鬥日軍傷亡了1.5萬人,中方是2萬。結果中方勝利。

中條山戰役(5月),這次作戰被蔣「稱為最恥辱的一次」。這次作戰中方傷亡和被俘達到了5萬左右,而日軍傷亡了不到三千人。結果是日軍勝利。

第二次長沙會戰(9月17日至10月9日 ),薛嶽帶領國軍10個軍硬抗日軍阿南惟幾的12萬。日軍還派出飛機和軍艦進行支援,不過此次戰鬥中方勝利,日軍傷亡了達5萬人,中方1.8萬人左右。

第三次長沙會戰(12月24日-42年1月15日 ),阿南惟幾在第二次攻佔長沙失敗後,有捲土重來第三次,他派出6萬餘人,進洞,而薛嶽採用「天爐戰法」,打敗阿南惟幾,此次日軍傷亡了5.7萬左右,中國勝利。而阿南惟幾在日軍投降後,自殺。

1942年發生的會戰(1個):

浙贛會戰(5月-9月 ),這次作戰,日軍主要是損毀浙贛上面的機場,最終導致日軍傷亡3.6萬左右,中方傷亡7萬。日軍也達到了最終目的,還付出了他們的一個師團長陣亡。

1943年發生的會戰(2個):

鄂西會戰(5月-6月),日軍主要向長江上遊進攻,派出了3個師團和炮兵連隊,此次作戰中國勝利,陳誠對外宣稱日軍傷亡了2.8萬左右。自身傷亡1萬多人。 常德會戰(11月2日 - 12月20日),這場戰鬥被譽為「東方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日軍以橫山勇為指揮派出10萬人進攻湖南常德。此次作戰中國勝利,收回了之前失去的陣地,日軍傷亡4萬餘人。

1944年發生的會戰(3個):

豫中會戰(4月17日至6月19日 ),日軍為了打通大陸交通線,岡村寧次集結15萬餘人,進攻河南。其中國軍在作戰節節敗退,日軍以傷亡4千人的代價取得了戰鬥的勝利。

衡陽保衛戰(5月底-9月初 ),這次戰鬥日軍佔領了湖南大片地區,國軍先後投入了16個軍大約38萬,日軍投入28萬人。結果日本勝利。

桂柳會戰(9月~12月 ),日軍攻陷衡陽後,又向鄂粵兩地增兵,這次戰鬥日軍勝利,還丟失了近2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也暴露出了國軍派系之間的矛盾。

1945年發生的會戰(1個):湘西會戰(4月-6月),此次會戰是中國抗日戰場上正面最後一次會戰,日軍主要是爭奪芷江空軍基地,日軍以傷亡3.5萬人左右最終失敗。此戰過後兩個多月,日軍投降。 在這次戰爭中,國軍作戰傷亡322萬人左右,而日軍傷亡100多萬左右。

14年的抗戰中,中國軍民都在保家衛國和侵略者做鬥爭。更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將軍、士兵、英雄兒女犧牲,我們應該為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的時代裡感謝他們。

相關焦點

  • 4次長沙會戰:中日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都是什麼軍銜?
    長沙會戰,一共打了四次,前三次中國軍隊以九萬餘人的傷亡,殲滅了日軍11萬人,並且抵抗住了日軍猛烈的進攻,第四次是在1944年,中國軍隊沒能複製勝利,日軍攻陷了長沙。這四次長沙會戰,中日雙方都戰死了很多人,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都是誰?
  • 四次長沙會戰殲敵18.8萬?薛嶽吹多大牛?蔣介石:寡廉鮮恥
    比較權威的數據在這裡:中國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國民政府軍與日軍共有正面戰場會戰22次,1117次大型戰鬥,小戰鬥及遊擊戰3萬餘次,殲滅日偽軍228萬人(其中包括1945年8月15日後國民黨軍受降的日軍108萬人,收編的偽軍78萬人),其中殲滅日軍42萬人(其中擊斃日軍9.4萬餘人,擊傷日軍39餘萬)。
  • 【湖南抗戰】正面交鋒:創下抗戰之最的長沙會戰
    第9戰區司令長官部設於省會長沙,中日軍隊在湘北新牆河一線隔河對峙。長沙是華中戰略重鎮,當粵漢鐵路之要衝。武漢、南昌會戰後,長沙的戰略地位已經上升到特別突出的位置,成為屏障中國的戰略大後方大西南的門戶上戰略要點。
  • 淞滬會戰,蔣介石調全國軍隊和日軍血拼,傷亡高達30萬人
    但是由於蔣介石一味地寄希望於國聯,致使前線的部隊打的畏手畏腳,使日軍有機會從本國不斷的增兵,在上海進行大規模登陸,這場戰役打成了中日雙方一場規模龐大的大決戰。此戰第一批上去和日軍血拼的就是蔣介石的中央軍部隊,奉命駐守寶山的18軍奉命堅守寶山的98師第583團3營500餘人在營長姚子青(黃埔六期)率領下,和日軍進行了一個星期的戰鬥,數千名日軍在艦炮和飛機坦克的掩護下對寶山發動十幾次進攻,都被該部擊退。
  • 抗日戰爭之中,最慘烈的5大戰役,僅此一戰,傷亡人數多達30萬
    自此七七事變之後,我國軍隊開始全力以赴抵抗日軍的進攻,雖然我國軍隊當時論單兵作戰能力和武器裝備以及後勤保障差於侵華日軍,在多方比較睏乏的情況下,我國士兵依然志氣高揚,與侵華日軍展開了多次大規模的會戰,現舉五例抗日戰爭之中最為慘烈的五次戰役,以此銘記歷史。
  • 第二次長沙會戰也算贏?長沙失守,我方主力軍被擊潰,傷亡超5萬
    本文為《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戰22次大型會戰》14: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中日兩軍再次於圍繞著長沙爆發了一次大規模會戰。這次會戰在戰史上被稱為「第二次長沙會戰」這一次,薛嶽的對手換成了阿南惟幾中將。
  • 淞滬會戰蔣介石發出最強音:「先發制人,趕日本人下海!」
    文|爆炸君說起抗戰中,中日兩軍打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估計淞滬會戰會排在首位。關於淞滬會戰的具體經過,想必大家在歷史課本中大致了解過。但是歷史課本的講述往往比較簡潔,其實關於淞滬會戰還有很多值得一說的地方。
  • 論近代兩次中日戰爭,中國方面表現的差異
    在近代史上,中日兩國曾經發生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即:中日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這兩次戰爭都深遠地影響了東亞政治的格局。對中日兩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中日兩國產生了重大影響。就中國而言,兩次戰爭的結果是不同的,那麼,再這兩次戰爭中,有哪些方面的差異呢?
  • 抗戰初期中日兵力對比
    抗戰初期中日兵力對比 2012-07-05 14:00 作者:吳麗瑋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
  • 淞滬會戰,75萬國軍浴血奮戰為何打不過28萬的日軍?
    中國人民經過正面22場大會戰,毛澤東領導的敵後抗戰和東北抗聯等抗戰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終於取得了勝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是東方的主戰場。淞滬會戰是中國和日本軍隊第一場大型主力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的戰役、雙方總共投入近百萬兵力,也是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日本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自己死傷30萬餘人。整個戰役以中國軍隊的徹底潰敗,兵敗如山倒,首都南京的門戶大開,還丟失了上海和蘇杭等城市及江浙一帶的富饒土地,百姓財產損失更是無法估計。
  • 【影視題材】十二部展現中國正面戰場的抗戰電影
    《八佰》上映後,有的小夥伴會問,還有其他反映淞滬會戰的抗戰電影嗎?還有其他反映抗戰正面戰場的影片嗎?當然有,筆者這次就來介紹與正面戰場有關的20部抗戰影片,每一部對應一次會戰,雖然不能完全表現22次正面戰場重大會戰的全貌,但連在一起也算是能構成一部抗戰正面戰場電影編年史。
  • 淞滬會戰的意義和作用
    淞滬會戰爆發於1937年8月13日,中、日雙方共投入兵力100餘萬,國民政府投入兵力70多萬人,日軍投入兵力30萬人(有說20多萬的,還有說40萬的)。淞滬會戰場面慘烈,動人心魄,攻守雙方皆拼盡全力,各自陣地常常幾經易手,或為一條街道、幾座房屋殺的幾近幾齣,尤其是在被日本人稱為「血肉磨坊」的羅店,更是屍積如山,血流成河,整個城鎮片瓦無存,惟餘焦土,慘酷之狀,不忍卒睹。李宗仁曾這樣評價:「淞滬會戰,是我國抗戰八年,犧牲最大、戰鬥最慘的一役……在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歷史上,鮮有前例。
  • 那年今日918:大數據告訴你最真實的中日之戰!
    首先是陸軍實力對比, 日本為了侵華,法律規定, 凡17到40歲之間的男子必須服役, 故理論上戰時可動員一千萬人參戰。
  • 上高會戰日軍有多慘?打了7天不知被圍,1個師團差點全軍覆沒
    本文為《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戰22次大型會戰》11:上高會戰第34師團從27日開始的潰逃如一場噩夢,第33師團說他們遭受的苦難無法用語言形容1941年3月-4月,中日雙方在南昌附近的上高地區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會戰。
  • 淞滬會戰,全國精銳和日軍血拼,30萬中國軍人的鮮血染紅黃浦江
    但是由於蔣介石一味的寄希望於國聯,致使前線的部隊打的畏手畏腳,使日軍有機會從本國不斷的增兵,在上海進行大規模登陸,這場戰役打成了中日雙方一場規模龐大的大決戰。 淞滬會戰,蔣介石可以說把當時的中國精銳部隊全部給調到江浙地區了,87師,88師,36師三個德械樣板師率先投入戰鬥,隨後也是全德械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財政部下轄的稅警總團等精銳部隊全部開赴前線。
  • 信宜籍一抗日愛國將領,曾三次參加長沙會戰
    1930年畢業後,任陳沛部隊見習官,後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參謀、六十師(師長陳沛)上校參謀處長,1939年以戰功升任三十七軍六十師少將參謀長,1944年9月兼任一八0團少將團長,1946年任國民黨整編六十九師六十旅少將副旅長,旋調任國民黨第九訓練處少將參謀長。抗日戰爭後期,他在故鄉信宜建立一座"謝氏抗戰紀念樓"。1949年他赴臺灣,先後在育達商業職業學校、馬祖高級中學、東引中學任教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