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孩子能否成功,家庭的格局才是關鍵

2020-09-12 胡侃教育

孩子是每個家庭裡面最受重視的成員,畢竟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家庭的未來。尤其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國,大多數家庭都十分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可是為什麼有的家庭當中的孩子可以成才考上清華北大,有的家庭當中的孩子卻越管越失敗?這與家庭的格局有很大關係。

鍾南山院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是在父母的影響之下長大的,在當時的年代,自行車可是一個家庭的大物件,鍾南山也與大部分孩子一樣,十分羨慕那些有自行車的家庭。當他鼓起勇氣對母親提出這個要求時,鍾南山的母親說:如果你的學習成績能提高到前5名,那我們就送你一輛自行車。

這件事情一直被鍾南山院士記在心裡,但他的母親卻從那之後再也沒有提起過這件事,以至於鍾南山一度以為母親是不是忘記了答應自己的承諾。直到有一次鍾南山先生在考試當中考了第2名,母親二話不說真的給他買了一輛自行車,這件事情讓他意識到,為人父母一定要說到做到。

後來,鍾南山先生成為了一名醫生,這個時候他的父親叮囑他:做醫生一定要為自己所說的話負責,沒有絕對的證據一定不要輕易下結論。

起初鍾南山並沒有完全領會這句話的意思,直到有一次因為自己的誤診而用錯了藥,那個病人一度非常危險,這個時候鍾南山才意識到,父親囑託自己 的那句話背後有多麼沉重的涵義。

可以說鍾南山先生一直受著自己父母的影響,在他成家之後為人父母時,父母對他的影響他又潛移默化地用在了孩子身上,那是一種對待問題非常嚴謹的態度,同時也是一種遇事有擔當的體現。

說起自己的兒子鍾帷德,曾經的鐘南山先生也有過頭痛的階段,小時候的鐘帷德十分頑皮,不但在學校裡打架甚至還會逃學。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別的孩子身上,免不了回家要被自己的父母打一頓,畢竟大多數人都覺得「棍棒下面出孝子」。

可鍾南山先生卻不一樣,他並沒有過度地去責備自己的兒子,反而忽略了他身上的那些錯誤,不斷地在兒子身上找一些閃光點,然後將它放大用以鼓勵自己的兒子,並且還經常教育他要多去幫助身邊的人。

提起這點胡侃君其實也深有體會,因為語文、英語成績太差的緣故,我高一第一次月考考了班級第17名,而由於是縣城中學,按照我當時的成績別說211、985大學,就連二本都懸。但我的母親看了成績之後卻告訴我:你的數理化加起來是全班最高的!當時別提我的內心有多麼亢奮,每一個孩子其實最希望得到的就是父母的肯定,自此之後我一直以數理化第一為目標,穩步提高語文以及英語成績,最終以全班第一的成績被985湖南大學錄取!

在教育自己女兒的時候,鍾南山先生也多是以鼓勵為主,比如說女兒在留學階段過得非常艱苦,鍾南山先生就為她打氣說:這段最難的日子如果你挺過去了,那麼以後也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倒你了。

父母才是孩子人生當中最重要的老師,要想讓孩子優秀父母首先自己要優秀起來,這裡面的優秀指的是品格方面的優秀,而不是所謂的社會地位。這也是人們常說的有教養和有文化,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每個孩子幾乎都有逆襲的可能,同時他們的未來也有著無數的潛力,這個時候如果家長在孩子身上所發現是優點,那麼孩子就會把這些優點當成自己人生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鍾南山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孩子能否成功,家庭的格局才是關鍵!如果家長從來都忽視孩子的優點只看到孩子的缺點的話,孩子就會變得自暴自棄起來,首先認為自己是一個無可救藥的人。所以說孩子成功與否在於家長的肯定,只要家長能夠做到這一點,孩子絕對差不了。

對於鍾南山院士,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鍾南山成長經歷曝光: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點擊家庭教育365 關注我們 365天,天天都離不開家庭教育!「家庭教育365」定期推送有關經營自我、經營孩子、經營家庭、經營事業等家庭教育理論知識及落地實操的方法,並且及時發布慧宇教育最新線下課程,歡迎訂閱並分享,動動你的手指,或許會讓一個孩子或家庭重生!
  • 「成長型思維」告訴我們:相比聰明,努力才是成長和成功的關鍵
    再者,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和成功中,智力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種最重要的、決定性的作用。正是因為如此,它才限制一個孩子成長和發展的可能性——因為一旦一個孩子被評價為「不聰明」,那似乎他就只能那樣了,沒什麼大出息了,你阻斷了他進步的空間和成功的機會。
  • 鍾美美又上熱搜,鍾南山談家教: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格局
    拘泥於眼前的蠅頭小利,很有可能毀了孩子的未來。愛孩子,千萬不要讓他變成「方仲永」。父母的作用就是成長道路上的一盞明燈,一定要為孩子指明未來! 越是成功的父母,越懂得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4.理解孩子,才是真正的愛紀伯倫曾說過:孩子其實並不是我們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自身渴求的兒女。他們借我們而生,卻並非從我們而來。
  • 鍾美美又上熱搜,鍾南山談家教: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格局
    孩子心疼他,想輟學幫忙,他卻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你好好讀書,考上一個好的學校,我們的幸福才會來!靜潔在《父母的格局》一書中說:父母的格局是有高度的視野,有廣度的胸懷,有厚度的理想。比起眼前的勞累,有格局的父母往往更在意兒子的未來。他們會通過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指向行進的方向。好的父母往往把眼光放在更遠處:鍾南山的父親鍾世蕃,就有這樣的「大局觀」。
  • 原來這就是「原生家庭定律」:你的格局,預見孩子的終局!
    《歡樂頌》裡,樊勝美講過一句很經典的話: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他的宿命。樊登老師也說: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複印件出了問題,首先是原件出問題了。其實,這就是著名的「原生家庭定律」——你的格局,決定孩子的結局。
  • 致家長:優秀的家長都給孩子做榜樣,教育拼的是家庭的格局
    優秀的家庭,福澤三代,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一點也沒錯。奶奶是家庭教育的起點,她的格局很可能影響小女孩的未來結局。教育不僅拼的是父母,更拼的是一個家庭的格局。一個家庭,他能站得高,看得遠,那他的孩子便能在寬闊的視野中,擁有更多的人生選項。
  • 孩子,因為這3點,我希望你能追星鍾南山爺爺
    今年,所有的孩子都經歷的一個特殊的時刻。這樣的時段足夠長,也足夠影響孩子今後的成長。在這一特殊時期,也讓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成為了孩子新的追星對象。而鍾南山先生,就是許多孩子最敬仰的對象之一。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要向內修心,這是對自己負責;要向外修身,這是對外界負責。要身心具備,勇擔責任,這是作為一個社會中的人士,面對自己、家庭和社會時候的一種榮譽和考驗。是人之所以在世界上走一遭,而了無遺憾的重要條件。
  • 84歲鍾南山的家被曝光,家風才是最高級的炫富!
    教育不僅拼的是父母,更拼的是一個家庭的格局。一個家庭,他能站得高,看得遠,那他的孩子便能在寬闊的視野中,擁有更多的人生選項。因為家庭是由父母、我們和孩子組成。父母是過去,是我們成就的奠基者;我們是現在,是給孩子言行的傳承者;孩子是未來,是家庭教育最後的受益者。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需要一個家庭的努力。
  • 媽媽的情緒,爸爸的格局:成就孩子一生幸福的關鍵
    雖然房子看上去是「實」的,但其所建構的卻是一個「虛」環境,這個由「外物」支撐的環境是孩子「安身」的一個地方,對孩子的成長只起到一個輔助性作用,那孩子成長的「真」環境在哪裡呢?其實就在父母這裡。在我看來,爸爸媽媽才是孩子最「真實」的「成長環境」,這個環境才是孩子可以「安心」的地方,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決定性作用。
  • 硬核爺爺鍾南山煉成記!家長可告訴孩子這4句話
    如果我們的孩子也能以他為偶像,成長為智勇雙全之士,當爸媽的該有多欣慰! 「硬核爺爺」鍾南山是怎麼煉成的? 什麼樣的家教、家風培養了他?
  • 鍾南山成孩子偶像,這樣的「追星」,才是價值觀的最美答案
    鍾南山成孩子們偶像,這樣的「追星」,才是價值觀的正確訴求孩子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會給自己找一個什麼樣的偶像,並向著偶像的方向努力。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不是反對孩子追星,而是要給孩子塑造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 鍾南山自曝撒謊經歷,7歲女孩騙哭民警:孩子每個謊言背後,都是內心...
    後來,陳小春心平氣和地和兒子溝通後,才發現Jasper是害怕任務完成不好,遭到批評,才選擇撒謊。Jasper希望在爸爸眼中,自己是優秀的。 孩子的謊言,常常令父母非常苦惱和憤怒。但是,當我們真正了解孩子為什麼撒謊時,可能結果會不一樣。
  • ​84歲鍾南山飆英文刷屏:孩子的教育,離不開父親的參與
    守護孩子身心健康,不可少了父親的陪伴。我們敬愛的抗疫英雄鍾南山院士,就有一位好父親。父親鍾世藩,是著名的兒科專家,畢業於北京協和醫院,後留學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曾被聘任為世界衛生組織的醫學顧問。這位醫學大家的點滴言行,影響了兒子鍾南山的一生。
  • 鍾南山和孫子對話走紅,用簡短的話告訴你:好的家教藏不住的
    一個孩子的心裡藏著一個家庭的教育,一個孩子的眼裡有著對大千世界的嚮往。「爺爺只是一個普通醫生」這是鍾南山和孫子的一次對話。在這次對話下,很多網友表示:這才是言傳身教,這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鍾南山,出生在一個醫學世家,呼吸病學的專家,同時也是一名院士。也許鍾南山院士真正被人們熟知是因為這次疫情,但在2003年非典的時候,鍾南山院士也付出了很多。今天我們不提鍾南山院士的付出,只看看鐘南山和孫子的對話為什麼能走紅。看看一個好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從這段話中,不難看出,一個人的成長好壞不僅來源於生活環境,更來源於一個家庭裡家人對於孩子的教育。
  • 國強民富關鍵靠人才
    對於國家和社會而言,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是國家強盛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對於家庭而言,孩子的教育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父母擁有良好的事業,那就需要培養優秀的孩子來接班和繼承,如果父母事業不太理想,那就更需要優秀的孩子來改變家庭的命運,給家庭帶來希望和轉機。從樹木和森林的生長規律看,樹苗的種子和土壤都非常重要,父母足夠優秀才能培養出參天大樹的優秀孩子。
  • 《父母的格局》:從家庭教育到國際學校,中產階級「貴」了在哪
    我們只有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父母,什麼是更好的父母,我們才有機會成為這樣的人,成就孩子的人生。我想這就是所謂格局的意義所在吧。一個只關心成績的家長,很容易忽視孩子成長的其它方面,例如自理能力、抗壓能力、社交能力等等。只憑成績論成敗的思維,也讓孩子不能正視自己的優缺點,缺乏成長型思維,容易失掉勇氣。02:要知識也要情感:德才兼備,成就孩子的第三種力量這一代的中國媽媽,經歷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代。非常清楚一個人躍遷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知識改變命運。」
  • 鍾南山和孫子對話走紅,用簡短的6句話告訴你:好的家教藏不住的
    一個孩子的心裡藏著一個家庭的教育,一個孩子的眼裡有著對大千世界的嚮往。 「爺爺,我在報紙上看到您了。」「噢,是嗎?」「爺爺只是一個普通醫生」這是鍾南山和孫子的一次對話。在這次對話下,很多網友表示:這才是言傳身教,這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 心理專家:媽媽的格局,才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因此,從當下的眼光來看,母親仍然是家庭的主導者,她們的格局是影響家庭風水關鍵。一個格局高的女性,能撐起一個家庭的風水。家庭裡最重要的關係是夫妻關係,處理好夫妻關係是塑造良好親子關係的前提和保障。出生在良好夫妻關係中的孩子,會更加適應人際關係。父母的穩定性會在孩子早期帶來安全感,使他更有勇氣和力量去探索世界。相反,脆弱負面的夫妻關係會使孩子處於焦慮狀態中,在沒有支持體系的情況下,逃避困難。
  • 天鵝閱讀:孩子未來能否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讓孩子將來能夠有所成就,這是所有父母的心願。其實,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潛力,關鍵在於父母如何引導。成功往往從一粒種子開始,這粒種子,可能就是孩子小時候的夢想和興趣。哪怕覺得孩子的想法是異想天開,我們也不要輕易否定。珍惜孩子的「玫瑰花蕾」,就是珍惜孩子成功的潛能。
  •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打破自戀的父母,才有資格談格局
    格局就像人格,看不見摸不著,但又實實在在的發揮著影響。在黃靜潔的作品《父母的格局》中,這個問題有了明晰的答案。事實上,黃靜潔一共出版了兩本書,分別是《父母的格局》和《學習的格局》,我是先看了她近期出版的一本《學習的格局》之後,才又返回頭去看她更早之前出版的這本《父母的格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