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每個家庭裡面最受重視的成員,畢竟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家庭的未來。尤其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國,大多數家庭都十分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可是為什麼有的家庭當中的孩子可以成才考上清華北大,有的家庭當中的孩子卻越管越失敗?這與家庭的格局有很大關係。
鍾南山院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是在父母的影響之下長大的,在當時的年代,自行車可是一個家庭的大物件,鍾南山也與大部分孩子一樣,十分羨慕那些有自行車的家庭。當他鼓起勇氣對母親提出這個要求時,鍾南山的母親說:如果你的學習成績能提高到前5名,那我們就送你一輛自行車。
這件事情一直被鍾南山院士記在心裡,但他的母親卻從那之後再也沒有提起過這件事,以至於鍾南山一度以為母親是不是忘記了答應自己的承諾。直到有一次鍾南山先生在考試當中考了第2名,母親二話不說真的給他買了一輛自行車,這件事情讓他意識到,為人父母一定要說到做到。
後來,鍾南山先生成為了一名醫生,這個時候他的父親叮囑他:做醫生一定要為自己所說的話負責,沒有絕對的證據一定不要輕易下結論。
起初鍾南山並沒有完全領會這句話的意思,直到有一次因為自己的誤診而用錯了藥,那個病人一度非常危險,這個時候鍾南山才意識到,父親囑託自己 的那句話背後有多麼沉重的涵義。
可以說鍾南山先生一直受著自己父母的影響,在他成家之後為人父母時,父母對他的影響他又潛移默化地用在了孩子身上,那是一種對待問題非常嚴謹的態度,同時也是一種遇事有擔當的體現。
說起自己的兒子鍾帷德,曾經的鐘南山先生也有過頭痛的階段,小時候的鐘帷德十分頑皮,不但在學校裡打架甚至還會逃學。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別的孩子身上,免不了回家要被自己的父母打一頓,畢竟大多數人都覺得「棍棒下面出孝子」。
可鍾南山先生卻不一樣,他並沒有過度地去責備自己的兒子,反而忽略了他身上的那些錯誤,不斷地在兒子身上找一些閃光點,然後將它放大用以鼓勵自己的兒子,並且還經常教育他要多去幫助身邊的人。
提起這點胡侃君其實也深有體會,因為語文、英語成績太差的緣故,我高一第一次月考考了班級第17名,而由於是縣城中學,按照我當時的成績別說211、985大學,就連二本都懸。但我的母親看了成績之後卻告訴我:你的數理化加起來是全班最高的!當時別提我的內心有多麼亢奮,每一個孩子其實最希望得到的就是父母的肯定,自此之後我一直以數理化第一為目標,穩步提高語文以及英語成績,最終以全班第一的成績被985湖南大學錄取!
在教育自己女兒的時候,鍾南山先生也多是以鼓勵為主,比如說女兒在留學階段過得非常艱苦,鍾南山先生就為她打氣說:這段最難的日子如果你挺過去了,那麼以後也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倒你了。
父母才是孩子人生當中最重要的老師,要想讓孩子優秀父母首先自己要優秀起來,這裡面的優秀指的是品格方面的優秀,而不是所謂的社會地位。這也是人們常說的有教養和有文化,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每個孩子幾乎都有逆襲的可能,同時他們的未來也有著無數的潛力,這個時候如果家長在孩子身上所發現是優點,那麼孩子就會把這些優點當成自己人生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鍾南山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孩子能否成功,家庭的格局才是關鍵!如果家長從來都忽視孩子的優點只看到孩子的缺點的話,孩子就會變得自暴自棄起來,首先認為自己是一個無可救藥的人。所以說孩子成功與否在於家長的肯定,只要家長能夠做到這一點,孩子絕對差不了。
對於鍾南山院士,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