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中國消協約談多家共享單車企業,要求儘可能免押金」的新聞將「個人徵信」拉回到大眾視野。事實上,阻礙免押金騎行的原因不在於企業,完善的個人徵信體系才是判斷能否免押金的關鍵標準。共享單車免押金也並非沒有先例,ofo小黃車等共享單車企業就通過信用免押金降低用戶參與門檻, 2016 年以來,「信用」更是成為共享經濟呈現指數級爆發的重要誘因。
站在大數據、個人徵信的風口上,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開始探索個人徵信的應用場景,支付寶正式上線信用租房平臺,芝麻分超 650 分的用戶可免押金…… 「看不見」「摸不著」的個人信用,正在逐步「變現」。
大數據評分 信用權益全面升級
從安徽到上海打工的小王(化名)是個人信用「變現」的親歷者。初到上海時,工作一時無著,但租房生活等開銷的壓力已經襲來,小王不想向家人伸手要錢,而銀行貸款不僅手續麻煩而且利率高。最終,他通過一款名為「暢由」的APP,進行信用評分,輕鬆借到了 20000 元,通過信用「變現」,緩解了燃眉之急。
正如騰訊信用建立基於社交的徵信系統,芝麻信用基於電商。實際上,「暢由」不是專門做信用評分的平臺,它是一個積分通兌通用的平臺,在個人徵信的風口上,暢由讓「積分」搭載「信用」,實現了1+1> 2 的聚合效應。目前,暢由信用為用戶提供暢由消費分期貸款、保險、專屬通道申辦信用卡等權益。
用戶首次使用需下載註冊暢由APP或關注微信公眾號「暢由平臺」,在首頁點擊「銀號」進入暢由信用界面,進行實名信用檢測得出不同信用評分後可以享受多種權益。
(「暢由信用」首頁)
探索「積分+信用」 填補徵信應用場景空白
事實上,隨著個人徵信市場的全面啟動,相關機構在個人徵信領域始終在朝前探尋。比如在上海,支付寶已聯手永安行和ofo免除共享單車押金。除此之外,騰訊信用、 51 信用卡、拉卡拉的「考拉分」、都在其優勢領域積極作為,根據各自特點開展個人徵信業務,拓展徵信應用場景。
而目前在國內,基於積分領域的徵信應用場景仍是空白。像「暢由」這樣的新興平臺,正是看到這個市場機會,試圖通過其打造的虛擬資產流通結算體系,採用將「社交數據」、「電商數據」融合「金融數據」的方式,全面展示用戶信用數據。同時,暢由積分獨特的區塊鏈技術,通過其去中心化的特點,將構建起更加真實、有效的個人信用數據。
徵信生於大數據,其核心本質是風險控制,但只有應用到具體的生活場景之中,才能彰顯徵信的價值所在。信用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可靠、必要,在未來,任何徵信應用場景都必然要能覆蓋到金融、娛樂、購物、租車、租房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多個領域,為用戶帶來真正的便利實惠,才能走得更加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