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在用銀行卡,銀行卡究竟是如何賺你錢的?

2020-12-16 瀚海觀察

文/王劍

圖/王劍的角度

本文是研究報告的補充,介紹銀行卡產業的一些經濟原理和背景情況。

要點(1)銀行卡產業是典型的多邊市場;(2)多邊市場的市場定價難度較大,在市場形成初期宜由政策推動;(3)待市場趨於成熟,可回歸市場定價。一、事件:下調刷卡手續費  昨日(3月18日),發改委、央行宣布,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刷卡手續費整體上呈大幅下降。該方案將於9月6日起正式實施,留出了半年的準備期(各參與方準備工作較為繁重)。  

具體內容包括:(1)降低發卡行服務費費率,實施上限管理(借記卡0.35%、貸記卡0.45%,因銀行的貸記卡運營成本更高),不再區分商戶類型。(2)降低網絡服務費費率(目前是銀聯收取), 降為上限0.065%,由發卡、收單方各承擔50%。(3)下調前兩種費用的封頂數。(4)繼續對非營利性的醫療、教育、福利、養老、慈善等機構免費,2年內繼續對超市等民生行業優惠(因該行業現行手續費率更低)。(5)收單服務費徹底放開(現行是政府指導價)。  經測算,新定價機制下,大多行業的刷卡手續費率大幅下降。我們已在研究報告中點評了新政對行業的影響。  

但是,我們也在想,如何判斷新的定價是不是合理呢?這要從經濟學原理角度,去探究本產業所謂的合理價格。

二、價格是市場經濟的核心  

眾所周知,經濟學研究的是資源優化配置,而合理價格是引導資源配置的關鍵。  

某種商品價格過高,說明該商品供不應求,從而吸引廠商加入,擴大供給,滿足大家需求;價格過低,則說明供過於求,業內廠商無利可圖甚至嚴重虧損(這意味著生產資料的浪費),開始退出,從而把生產資料轉向其他更有效的行業。所以,一個合理的價格,能夠引導合適的產量,既滿足了大家需求,又不浪費生產資料。所以,關鍵是找到合理的價格。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這種一所謂的合理價格,由市場自發尋找。市場參與者們不斷試錯、議價,最後達到均衡,合理價格也就形成了。我們上學時,經濟學老師都教我們一幅圖,簡潔地描述了這一價格的形成,它就是供需均衡曲線:

  若市場真的如此聰慧,那麼各國政府只管大手一揮,讓市場自己去形成合理價格,完成資源優化配置就行了。  

但是,現實世界沒那麼簡單,很多場合,市場自己很難形成合理價格,甚至根本形成不了所謂的合理價格,乃至市場自己都形成不了。這樣的例子很多,大家最熟悉的是壟斷市場,市場機制會失靈,價格奇高,政府不得不出來修理壟斷廠商。但還有另外一個例子,那就是多邊市場。  

銀行卡產業就是一種典型的多邊市場。

三、雙邊市場:銀行卡的出現  

如果你進了一家餐館,吃完飯發現沒帶錢(包括其他支付工具,比如手機等),會怎麼辦?如果你不想吃霸王餐,那麼你就得電話聯繫家人或朋友,讓他過來付錢。或者你和店主比較熟,允許你賒帳,回頭再來還錢。1949年的一天,美國商人弗蘭克·麥克納馬拉在餐廳吃完飯發現沒帶錢包,他在等他的妻子趕來付款的時間,腦海中就產生了新的想法,讓吃飯可以更方便地賒帳。  

於是,第二年,他創辦了大萊俱樂部(DinersClub International,可以意譯為飯友俱樂部,或者吃貨俱樂部),現代信用卡就此誕生。

  早在1910年,美國有些商家已經開始向信譽良好的客戶提供「籤帳卡」,允許其在一定信用額度內賒帳購物。二戰後,籤帳卡已較流行,可以視為信用卡的雛形,但卻是本店使用的(單用途),不是真正意義的信用卡。

  大萊俱樂部成立後,不停地去拓展持卡人和籤約商戶。正如名字所言,大萊當時是一家俱樂部,實行會員制,入會的持卡人可以在所有籤約商戶中實現賒帳消費,而商戶也因此獲得了更多客戶,且免去了寄帳單的成本,加快回款(舊時美國商戶每月向賒帳客戶寄帳單,然後3-4個月後才收到款項,這成本遠高於商戶刷卡回佣)。雙方均受益,大萊俱樂部便向雙方收費,向持卡人收會員費(最初為每人每年18美元),並向商戶收取7%的交易回佣。大萊俱樂部擴張很快,持卡人和商戶快速增加,大萊獲利豐厚。  

馬上,其他銀行等機構加入發行信用卡。  

大萊作為信用卡行業的首創者,奠定了銀行卡產業的雙邊市場模式。即,信用卡發行商,一邊要服務持卡人,一邊要服務商戶。這種模式不再是供需兩條曲線一交叉,就能形成合理價格的,而是要做兩邊定價。  如今,雙邊市場已經很多,比如C2C電商網站(如淘寶網),也是一種典型的雙邊市場。書中經常舉的例子還包括相親俱樂部、計算機的作業系統廠商(一邊為軟體使用者服務,一邊為應用軟體開發者服務)。  

雙邊市場的本質,是服務商承擔中介或平臺角色,撮合兩群客戶之間的交易,自己從中收取服務費。而服務費的高低,取決於兩群客戶的議價地位。比如,某個發卡方擁有大量的高消費能力的持卡人,那麼它就有底氣向商戶收取高費率。再比如,在剩男多的地方開相親俱樂部,可實施男生收費女生免費制度。當然,也有最簡單粗暴的,就是徹底免費,吸引兩群客戶。因為,在其他差異不大且遷移成本很低時(比如,網際網路時代遷移成本極低),雙邊經濟具有較強的集聚效應,強者恆強,因此做大規模搶佔地盤是理性的市場策略。四、競合組織:卡組織的出現  

雙邊經濟撮合了兩群客戶的交易需求,並從中收取回報,信用卡產業在這一模式中起步。信用卡發行商(包括銀行)自己拓展商戶,為其建設受理端並提供收單服務,自己同時為持卡人發卡,兩邊都自行服務,封閉運作,稱為「封閉式卡組織」。

  這時,因為美國實行單一銀行制,銀行不得跨州經營,這對銀行發行的信用卡的使用帶來巨大不便。銀行發現自己的信用卡業務根本競爭不過其他機構(我國僅允許銀行發行信用卡)。比如,大萊等公司發行信用卡,在全國各地拓展持卡人和商戶。  

1966年,美國銀行首先想到的解決方案,便是銀行卡的聯網通用。它找到別的州的銀行,與它們籤約,使它們的商戶也能刷美國銀行的卡,當然,他們的卡也能在美國銀行的商戶上刷。  

這樣,美國銀行相當於又開辦了一家「俱樂部」,所有入會的會員銀行,可以共享大家的商戶,讓各銀行的持卡人能夠在各行的商戶上刷卡。這一「俱樂部」甚至可以跨國,海外銀行也可加入。持卡人出境時也能在境外加盟銀行的商戶那裡刷卡。該「俱樂部」也向入會銀行收費,起初美國銀行向加盟銀行收取每筆交易的0.5%的特許費,另外還要會員費。  

這樣,競合關係出現了。所謂競合,是指各加盟銀行之間,既有競爭關係(他們要爭取同一批持卡人或商戶客戶),又有合作關係(聯網通用)。因為競合關係比單純競爭關係,更能讓各方收益最大化。  

按照這一競合關係的思路,1967年,幾家加州的銀行合作建立了萬事達(MasterCharge)聯盟。1970年,美國銀行將卡業務分拆,成立了一定會員制公司(未分拆前,相當於是小銀行加入美國銀行,小銀行處於弱勢地位,有較大牴觸),全國美國銀行卡公司(NBI),後來成為了我們熟悉的VISA。  

於是,競合關係以競合組織的形式固定下來,「開放式卡組織」誕生。卡組織的主要功能,便是為會員銀行的跨行刷卡交易提供資金的跨行清算,也就是A銀行卡在B銀行的商戶上刷卡後,A銀行要把資金付給B銀行,B銀行再把資金劃給商戶。  

至此,銀行卡產業的市場結構由雙邊市場更進一步,更加複雜,我們暫且籠統地稱之為多邊市場。這裡,至少有五方參與人:(1)卡組織(競合組織,我國是銀聯),為發卡行、收單行提供跨行清算服務;(2)發卡行(我國僅銀行),為持卡人服務;(3)收單行(銀行或非銀支付機構),為商戶服務;(4)持卡人;(5)商戶。  現代銀行卡產業的模式基本奠定。

  銀行業分析師們或許已經想到了一個例子,就是興業銀行的銀銀平臺。它其實也是一開始為實現聯網通用而出現的競合關係,而後為提高其第三方獨立性,又分拆運營,成為競合組織。  

這時,經濟學均衡模型變得極其複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畫畫看。  

更複雜的地方在於,美國類似的開放式卡組織有好幾家,而所有的銀行均可加入多家卡組織。卡組織之間也有競爭關係,或合作關係。此外,目前美國依然有封閉式卡組織繼續存在。所以,這種盤根錯節的情況下,我已經畫不出這個產業的經濟學均衡模型……

五、市場定價的難點  

經濟學均衡模型不是用來裝點論文用的,它的最大功能是用來研究市場定價,從而能夠讓我們確定哪種模式最符合各方福利最大化。如果畫不出經濟學均衡模型,可能使我們很難定價。  

當然,也可以讓市場自行定價,但這前提是市場有效。但正如我們前文所言,並不是所有的市場結構都是最有效的,比如卡產業這樣的多邊市場,參與方過多,利益交織,議價過程耗時耗力,自行定價並不一定是最經濟的。  

我國在最初引進這個卡產業模式時,就發現這個產業是很難像美國這樣自發形成的(或者需要很久才會形成,而我們又等不起那麼長時間),這就需要外力的推動。比如,起初沒什麼人持有銀行卡,商戶於是也沒什麼動機擺POS機。而想讓銀行客戶辦卡,又需要銀行先去鋪設ATM、POS機。這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最初得有外力。  

所以,一開始政府主持推動,並實施政府定價,把利益傾斜給急需引進的那些參與方,提高其參與積極性,以便加快市場培育。等到市場基本成熟後,「無形的手」(市場機制)可以發揮作用了,再適時放開政策定價,把定價權交回市場。六、我國的經驗:政策定價培育市場  我國的第一張銀行卡,是1985年中國銀行珠海分行發行的中銀卡,第二年他們還安裝了我國第一臺ATM機。

  我國最初的銀行卡,是典型的「封閉式卡系統」,某銀行自己發行了銀行卡,然後自己去拓展商戶,商戶擺上該行的POS機,只能刷該行的卡。最後的結果,就是收銀臺上擺上了每家銀行自己的POS機,然後收銀員會告訴你我們這可以刷某幾家銀行的卡……ATM也同理。

  或許,若政府不加以幹預,我國銀行卡產業也能像美國一樣,自發謀求聯網通用,最終出現競合組織,形成現代模式的銀行卡產業。但這需要很長時間(美國用了幾十年),中間還會經歷艱苦的各方博弈,走很多彎路,造成資源浪費。  

所以,政府著手推動聯網通用,以有形的手幫助市場形成。1993年,在最高領導人推動下,金卡工程於6月啟動,是發展我國電子貨幣為目的、以電子貨幣應用為重點的各類卡基應用系統工程(當時還沒有電子現金,平時把卡基支付也納入電子貨幣。這一界定與現今不一樣),以方便社會運行和居民生活。到了1997年底,首批試點的18省市全部實現了ATM、POS的同城跨行聯網運行。在金卡工程成功試點的基礎上,中國銀聯於2002年正式成立,成為我國第一家卡組織。

  我國卡產業建設初期,參考了美國的多邊市場、競合組織模式,但存在明顯的政策推動,希望儘快培育起本土銀行卡產業,創建自主銀行卡品牌,應對即將到來的國際競爭(2004年我國將加入WTO)。因此,在定價上,在參考國外行業定價的基礎上,基於「吸引市場參與者」的定價原則,給予一定的特許利潤,旨在儘快培育起產業生態。  

其中,刷卡手續費定價方面,大致有以下幾個階段:1金卡工程試點期間的探索  1993年,央行發布了《信用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是我國銀行卡產業的首份法規,但裡面沒規定收費。1993年6月金卡工程啟動後,各試點省(市)自行探索刷卡手續費,有的收費還挺高的,比如3%。2統一制定刷卡費率  央行於1996年4月開始實施《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確定了境內人民幣信用卡的刷卡手續費率為下限2%(境外卡在境內刷是下限4%,境內收單行分37.5%)。統一定價,不區別商戶行業,也沒規定發卡行、收單行、卡組織(當時是各城市的銀行卡中心,即銀聯的前身)的分潤比例。顯然,這也還是一種粗放式的規定,可能是在第一階段的試點基礎上得出來的經驗費率。這裡規定的是下限,費率統一2%(和現在比不算低),有可能是在激勵銀行發放銀行卡,但也導致薄利行業不願鋪設POS機。3行業分類、三方分潤模式的確立  

央行於1999年開始實施《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規定刷卡手續費分行業制定,賓館、餐飲、娛樂、旅遊等行業(以下簡稱餐娛業)不得低於交易金額的2%,其他行業不得低於1%。三方分潤方式確立,未建卡中心的城市,發卡行、收單行各90%、10%(也可雙方商議),已建卡中心的城市,則是發卡行、收單行、卡中心各80%、10%、10%。顯然,收入的大部分仍然歸屬發卡行,能夠繼續激勵銀行發卡,提高發卡量是當時的頭等大事。4放大收單機構收益  2001年,央行發布了《關於調整銀行卡跨行交易收費條款及分配辦法的通知》,對刷卡交易費繼續實施下限管理,仍然分為餐娛、其他兩大行業,分別為2%、1%。首次突破了分潤方式,而是將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也設定為交易金額的比例(也就是:餐娛業分別為1.6%、0.2%,其他行業分別為0.8%、0.1%),而手續費的剩餘部分全歸收單行。若手續費按下限(2%、1%)收取,折算回來後,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仍然佔手續費的80%、10%,那麼剩下10%歸收單行,分潤比例其實與此前未變。實際操作中,採取了向收單機構傾斜的政策,形成了發卡行、收單行、卡中心各70%、20%、10%的慣例,從而吸引更多收單機構加入,覆蓋其POS機具等成本。因此,定價原則已經開始向收單機構傾斜,以培育銀行卡受理環境。5商戶行業劃分進一步細化  

2004年,根據央行《關於<中國銀聯入網機構銀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辦法>的批覆》,商戶的行業劃分進一步細化,降低了部分商戶的費率。除原有的餐娛、其他兩大行業分法外,還規定了房地產、汽車消費的封頂數(因交易金額較大)、批發類消費的封頂數、航空加油超市等民生行業的減半、以及公益行業的免費。該政策初衷是對利潤微薄的民生行業讓利,對公益行業免費。但由於不同行業費率差異巨大,導致了「套碼」現象嚴重。  8年後的2013年,發改委和央行發文,繼續優化行業分類,並降低了大多行業的手續費率。  

這幾次行業費率調整,是為了降低商戶成本,提高商戶鋪設POS機的積極性,根本上還是為了改善刷卡受理環境。6取消行業分類,改為上限管理  

2016年,也就是此次修訂(具體內容見最前文)。我們將其歸納為表格:

  而且,新政前後的付費方式有變。此前是全部手續費中,扣掉發卡行和銀聯的服務費,剩下為收單行的:

  新政後,支付方式變為(銀聯收取的0.065%由發卡行、收單行各付50%):

  值得注意的是,上圖中的定價,不但比從前要低,而且變成了規定上限(以前是規定下限)。所以,如果差異化服務不大,各方均可能陷入價格競爭,包括銀聯的收費(如果其他清算機構出現)。到時,費率可能會降得很低。對於那些收入的大頭來自收單的第三方收單機構,可能面臨生死存亡。  

所以,本次修訂不能認為是一次簡單的修訂或優惠,而是當局在基本完成了對銀行卡產業培育任務後,取消了坐地收錢的「特許經營」模式,將定價權交回了市場。那些缺乏核心競爭力、缺乏特色服務的參與者,可能在價格戰中消亡。  所以,諸位準備好了嗎?

(本文由作者王劍授權發布,如需轉載請和作者聯繫,本文原標題:銀行卡經濟學(隨筆 2016-3-19))

作者:王劍,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銀行業分析師,2016年新財富銀行業最佳分析師。

相關焦點

  • 如何把支付寶的錢免費轉到銀行卡?四種免費方法你知道嗎?
    想要從支付寶把錢免費轉到銀行卡可以掌握以下幾種方法:(1)開通餘利寶餘利寶並未每個人的支付寶都是可以開通的,餘利寶只是針對商家,也就是只有商家才能有權限開通餘利寶,而餘利寶也是屬於一種商家理財產品,類似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沒有開通餘利寶的可以開通餘利寶,開通餘利寶的把支付寶帳戶內的錢轉入到餘利寶,餘利寶直接轉入到銀行卡,餘利寶賺銀行卡是免費的,不收取任何手續費。
  • 他賺錢你坐牢,都是因為你用銀行卡...
    他賺錢你坐牢,都是因為你用銀行卡幹了這事兒…… 2020-12-02 2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的銀行卡究竟要不要開通簡訊通知?幸虧有這個提醒
    你的銀行卡究竟要不要開通簡訊通知?如果你有好幾張卡,那一年下來錢也是不少的。究竟銀行卡要不要開通簡訊通知呢?你有幾張銀行卡?銀行卡長期不使用,裡面沒錢也不去註銷,會有什麼後果?我們又應該如何給銀行卡銷戶呢?別急,小編這就帶你去了解一下!01究竟銀行卡要不要開通簡訊通知?
  • 出租銀行卡,一天賺一千!有人卻為此損失幾十萬……
    ○「在家一天,輕鬆賺上千元」「怎麼賺?」「出租你的銀行卡幫我收錢!」對方告訴楊先生,賺錢的方法很簡單:用楊先生的銀行卡幫助自己收錢,再把收到的錢轉到自己的支付寶或者其他帳號就可以了,好處費一天一結。楊先生一番盤算,覺得真的可以賺錢,便同意了對方的要求,開始用自己辦理的交通銀行卡、農業銀行卡、郵政儲蓄卡、民生銀行卡幫對方收錢,後來在對方的要求下,楊先生又先後到華夏銀行和中國銀行各辦理了一張銀行卡,每次收到錢後,楊先生就按照對方的要求把錢轉到對方指定的支付寶帳號。
  • 中國的銀行卡究竟能夠存多少錢?上不封頂?銀行:有,你達不到
    說到存錢大家都是滿腹怨言,原因無他,現在的銀行利率是越來越低,自己的存款完全跑不過通貨膨脹,現在存錢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是非常不划算的。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幾乎不會使用存摺,但是都是習慣把錢存在銀行卡裡,但是你知道原來銀行卡還有限額嗎?
  • 為賺零花錢竟幫犯罪分子倒賣銀行卡,同學你已經構成犯罪!
    為賺零花錢竟幫犯罪分子倒賣銀行卡,同學你已經構成犯罪!> 家裡給的零花錢不花,倒賣自己的銀行卡來錢快
  • 銀行卡詐騙又現新招!拿就診卡就能取光你的錢…
    報警後,警方立即行動,發現這筆錢竟是竊賊堂而皇之地從ATM機上取走的!在監控視頻中,壞蛋們用來取錢的卡竟是醫保卡!下面,請睜大你的雙眼↓↓↓就診卡真的能取出錢來?↓↓↓「我當時好奇,將晶片接通電腦並用軟體打開,發現上面記錄有消費者的銀行卡信息,卡的使用密碼。」何某向警方稱,他這才明白「馬哥」讓他推銷POS機的真實目的。接著按「馬哥」的傳授方法,他購買相關網絡軟體,用對方傳回的信息很快製成了新的「銀行卡」。
  • 賣張銀行卡賺數百元? 2851人被懲戒
    販賣自己4套銀行卡,輕鬆賺得1萬元的莊某賢立即嗅到了「商機」:「每套銀行卡以1000-1500元向其他人購買,2500元賣出,一套就可以賺1000-1500元的差價」。在和朋友的聊天中,莊某賢了解到賣出的這些銀行帳戶被用於洗錢等違法犯罪,但見賺錢如此輕鬆,莊某賢依然選擇了繼續販賣銀行卡。
  • 你銀行卡的錢被轉走後,千萬不要急著去報警…
    1.銀行卡錢被轉走假如你突然收到簡訊提示,銀行卡裡的錢被轉走。這個時候不要急著去報警,如果你馬上報警,至少也要折騰幾分鐘,耽誤這麼多時間,可能你的錢早就被騙子從ATM取款機中取走,最快速的辦法是採用以下方式。如果你開通了手機銀行,登錄手機銀行後,輸入騙子的銀行卡帳號,隨便輸入密碼3次(你本來就不知道騙子的銀行卡密碼)。
  • 如何把餘額寶的錢轉出至銀行卡
    如何把餘額寶的錢轉出至銀行卡,有三種方式看你喜歡用那種:方式一:電腦端操作,轉出至銀行卡方式二:電腦端操作,實時轉出至支付寶帳戶餘額中方式三:通過支付寶錢包,操作餘額寶轉出至銀行卡下面來給大家操作演示下登錄支付寶帳戶,點擊餘額寶一欄下方的【轉出】點擊【轉出至銀行卡
  • 你賣掉的銀行卡正在淪為洗錢工具……
    除銀行卡外,凱裡還涉及多項「業務」。在廣告文末,凱裡寫道:「精準BC、QP,支持小額測試。」一位熟悉黑產的人士透露,黑產人員往往會用首字母來替代博彩、棋牌等關鍵詞,躲避監管。「例如銀行卡會被用『YHK』來代替,普通人根本不知道這些字母是什麼意思,也能起到一個篩選顧客的作用。」
  • 銀行卡丟失如何補辦銀行卡被吞補辦的相關手續
    股城網訊:現在丟失錢包丟失證件什麼的都會帶給我們很大的困擾,因為銀行卡證件補辦的手續十分麻煩而且時間又非常長,那麼萬一銀行卡丟失如何被辦?而且銀行卡被吞補辦起來也是十分讓人頭疼。下面小編就為你整理下銀行卡丟失如何補辦的各項資料,讓你補辦起來一點都不費勁。
  • 銀行卡究竟要不要開簡訊通知?幸虧有這個提醒
    銀行卡究竟要不要開簡訊通知?如果開通了,銀行卡裡的任何資金變動,都會通過簡訊來提醒你,確實非常方便。不過簡訊通知業務並不是免費的,一般銀行收取兩元左右的費用。雖然一個月才幾塊錢,但一年下來就是幾十元了,如果你有好幾張卡,那一年下來錢也是不少的。究竟銀行卡要不要開通簡訊通知呢?你有幾張銀行卡?銀行卡長期不使用,裡面沒錢也不去註銷,會有什麼後果?
  • 你有銀行卡麼?你的銀行卡上這「兩個字」麼?有的話快去註銷
    各位看官好,我是品生活一味,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你有銀行卡麼?你的銀行卡上這「兩個字」麼?有的話快去註銷,接下來就進入今天的主題。現在的社會是進步越來越快了,我們的科技發展也是越來越先進了。以前我們買東西都是用現金支付,但是經常拿著很多錢是不安全的。所以就漸漸有了銀行卡,銀行卡使用很方便,也是便於隨身攜帶的。但是大家有好好的看過自己的銀行卡麼?很多人會說看過呀,不就是一串卡號和一個晶片麼?其實在現在新型的銀行卡上面除了以上大家都知道的,還有一個很容易忽略的,就是上面會有「閃付」這兩個字的,那這兩個字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
  • 銀行卡犯罪形勢愈發嚴峻 你的安全銀行卡在哪
    你的錢包裡是否有多張銀行卡?目前銀行卡業務已經成為各大銀行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針對銀行卡客戶的爭奪戰也日益激烈。據悉目前全國銀行卡發行量已超過20億張,並在境外8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受理。毋庸置疑,銀行卡已成為我國居民個人使用最頻繁的非現金支付工具,也是商業銀行多項業務的重要載體和綜合平臺。  在迎來高速發展的同時,銀行卡犯罪現象也日漸嚴峻。
  • 有銀行卡的注意了,每天都有人被盜刷……
    有一個東西它承載著你的積蓄見證了你剁手的每個雙十一讓你歡喜也會讓你偶爾抓狂它就是我們生活離不開的銀行卡但是卡在身上(警方調取盜刷銀行卡的監控截圖)楊女士慌忙翻看錢包,發現銀行卡就在包裡!楊女士從未將卡借過人,更未向人透露過密碼,但錢確確實實被取走了!
  • 為啥微信轉帳銀行卡需要手續費,銀行卡轉帳微信是免費的
    文/UC資訊 生活財經 作者:西葫蘆說體育如今大家在花錢的時候,都有這麼一個特性,就是從銀行卡再到支付寶,或者到微信再到終端的消費,很多人將銀行卡視為一個個人的存款地,然後將微信支付寶等視為一個中轉地,時不時從自己銀行的餘額中取一點錢
  • 事關銀行卡!嫌疑人都未滿30歲,這個罪名你可能都沒聽說過……
    前腳辦銀行卡,後腳就出售輕輕鬆鬆賺上千元,遇到這種「好事」,如果是你,會心動嗎?(配圖,圖文無關)究竟是怎麼回事...貴州居民被騙,進帳卡號來自武漢事情要從今年8月初說起。貴州省都勻市居民汪某遭到電信詐騙,將8萬元錢匯進了騙子的帳號,一個尾號為6275的銀行卡號。
  • 「借」出銀行卡帳戶、微信收款碼,你可能犯罪了!
    三湘都市報12月23日訊(記者 虢燦 實習生 凌玉霞 通訊員 汪曉燕  韓爽)兼職日賺800元,只需要辦銀行卡交出來就行;借微信二維碼給他人收款,就能躺在家裡收「好處」,這些看上去輕鬆來錢的方法都可能是違法犯罪。
  • 如果銀行卡被ATM機吞了怎麼辦?別慌!教你輕鬆取出銀行卡
    如果銀行卡被ATM機吞了怎麼辦?別慌!教你輕鬆取出銀行卡雖然現在手機行動支付非常的流行,很多人都很少去銀行取錢或者存錢的。相信大家都有銀行卡吧,去ATM機存取錢的時候,需要先把銀行卡插進機子裡,輸入密碼才能取款。日常生活中,少不了要用銀行卡去ATM機取錢的狀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銀行卡被ATM機吞了的經歷。之前有一次小編去銀行的ATM機取錢,把銀行卡插進去,輸入密碼取錢,等機器發出小編要取的錢之後,下一步要點擊退卡的時候,小編在機子前面點擊了無數次退卡,卡就是出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