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錢包裡是否有多張銀行卡?目前銀行卡業務已經成為各大銀行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針對銀行卡客戶的爭奪戰也日益激烈。據悉目前全國銀行卡發行量已超過20億張,並在境外8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受理。毋庸置疑,銀行卡已成為我國居民個人使用最頻繁的非現金支付工具,也是商業銀行多項業務的重要載體和綜合平臺。
在迎來高速發展的同時,銀行卡犯罪現象也日漸嚴峻。記者從深圳市公安局經偵局了解到,銀行卡犯罪手段正呈現出向高科技、集團化、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的態勢。違法犯罪分子進行信用卡套現和銀行卡虛假申請等犯罪活動,甚至已經發展到公開化、產業化,甚至與境內外偽卡集團及黑惡勢力相勾結的程度。
●案例分析
銀行卡犯罪大多出自「內鬼」
記者從深圳市公安局經偵局了解到,銀行卡罪犯大多來自消費場所的「內鬼」,他們人數眾多,有預謀、有組織的從事信用卡犯罪,利用工作便利,竊錄客戶的帳號和密碼,然後在外地盜刷。有些案件的涉案人員眾多、涉案場所廣泛、盜刷地點分散,嚴重威脅到深圳持卡人的用卡安全。
深圳市公安局經偵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2年2月前後,深圳市公安局經偵局在梳理銀行卡案件時,發現7家銀行的客戶有60張信用卡被盜刷,盜刷地點主要位於北京、上海、廣東等八個省、直轄市的50多家珠寶店、商場中,涉案金額高達300多萬元。
警方在摸排時發現,受害事主皆曾在某某軒、某某會等餐飲店消費過,初步懷疑這些場所裡有內鬼。經過艱苦的調查,偵查民警終於摸清了案件的脈落。原來,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詹某某等人以宗親、同事為紐帶,通過利誘發展了多家酒店的服務員黎某等人,利用其為酒店客人結帳之便,使用信用卡信息竊錄器,大量竊取了酒店客人的信用卡信息;然後通過人工傳遞的原始方式,將竊取的信用卡信息帶回某市偽造信用卡,然後分別在我國八省市盜刷。
3月5日,警方對犯罪嫌疑人黎某、吳某涉嫌信用卡詐騙一案立案偵查。4月13日,警方在深圳市福田區將嫌疑人吳某抓獲,現場查獲作案工具竊錄器1部,內有竊取的45張信用卡信息資料;同時,在福田區一酒店,將嫌疑人黎某抓獲,現場查獲作案工具竊錄器1部,內有竊取的75張信用卡信息資料。其餘多個嫌疑人也被相繼抓獲。現場查獲作案工具竊錄器2部、偽造信用卡20張。
經交代,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員主要是在福田和南山商業區的一些酒店裡流動作案,利用職務之便竊取客戶信用卡信息,並將卡信息交給詹某豐,再由他將信息傳遞給某市的團夥成員,用於偽造信用卡。至此,一個利用高檔餐飲場所竊錄信用卡信息的犯罪團夥宣告覆滅。
●經偵局
犯罪手段高科技化、集團化、專業化、規模化
記者從深圳市公安局經偵局了解到,在多次專項打擊過程中,警察發現銀行卡犯罪形勢越來越嚴峻,犯罪手段正呈現出向高科技、集團化、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的態勢,違法犯罪分子進行信用卡套現和銀行卡虛假申請等犯罪活動,甚至已經發展到公開化、產業化,甚至與境內外偽卡集團及黑惡勢力相勾結的程度。打擊銀行卡犯罪已經刻不容緩。
據經偵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前幾年,犯罪分子的主要手段是在櫃員機(ATM機)卡口安裝側錄器,其目標重點針對借記卡。此類案件在寶安、龍崗一帶較為集中,一些使用率較高的銀行櫃員機,發案率特別高,比如說,在一些大型跨國企業旁邊,由於工人眾多,且企業都是通過銀行卡發工資,很多銀行看準了這裡的龐大市場,紛紛在此設立櫃員機。每天,銀行方面都要往櫃員機裡存放幾次現金,數量相當於普通櫃員機的數倍甚至數十倍,才能滿足持卡客戶的需要。犯罪分子也相中了這個龐大的市場,他們通過側錄的方式,盜取銀行卡號和密碼,然後製作偽卡,瘋狂盜刷或消費。
櫃員機側錄案減少後,盜刷信用卡案跟著逐漸增多了。盜刷逐漸取代側錄,成為銀行卡犯罪中較常見的一種。犯罪分子們通過竊取、買賣銀行卡信息,重點針對信用卡。持卡人在消費過程中,如果不注意保護帳號和密碼,卡上信息就可能被犯罪分子竊取,用於製作偽卡,在異地盜刷。這種案件較多地發生於餐飲業、娛樂業特別是歌舞廳等場所。當客戶喝得醉醺醺之後,將卡交給服務員買單時,如果服務員心術不正,客戶的密碼就可能被偷窺盜取,用於製作偽卡,並迅速被非法套現,或用於購買貴重物品。
據了解,這兩三年來,深圳還出現了一種以投資為名、連哄帶騙竊取客戶銀行卡密碼的案件。犯罪分子先是對外宣稱擁有巨額資金,願意對外貸款或投資。他們在深圳約見一些急需資金的企業負責人,佯裝和對方談妥後,便要求對方先交一筆利息作為誠意金,並把錢打到一張剛開的借記卡裡。企業家們一般會同意這種要求,但是,他們卻沒料到,嫌疑人會利用自己的疏忽大意,將銀行卡信息側錄或調包,然後製作一張複製卡到境外盜刷。
●銀行卡保衛戰
多方吹響集結號
深圳銀行卡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的風險也日益嚴峻,銀行卡犯罪手段花樣越來越多。深圳警方在多次專項打擊過程中,屢屢發現涉及人數多,涉案金額巨大的重特大案件。深圳警方意識到,傳統的打擊防範模式,顯然很難適應新的犯罪形勢了。
經偵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銀行卡產業是龐大的系統工程,牽涉到多方利益。保護銀行卡安全,僅靠公安一家之力,顯然是不夠的。有鑑於此,深圳警方主動加強了與銀行同業協會、銀監局、銀聯、各商業銀行的溝通協調,建立了長期良好的信息共享和快速反應機制,同時進行資源共享,共同抵禦和防範風險,推動深圳銀行卡市場秩序的根本好轉。
近日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聯合深圳市國內銀行同業公會、中國銀聯深圳分公司,在深圳華強北賽格廣場聯合舉行了「深圳市銀行卡風險防範宣傳教育暨打擊犯罪專項活動之構建安全用卡環境宣傳月」活動。在活動現場,民警和銀行部門工作人員通過諮詢互動、銀行卡犯罪典型案例展覽、發放安全用卡提示資料等形式,對銀行卡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犯罪案例、安全用卡知識、金融IC卡用卡安全知識等進行了宣傳和介紹。
據了解,本次宣傳月活動圍繞構建安全用卡環境和打擊銀行卡犯罪這一主題,讓廣大市民和持卡人提高銀行卡風險防範意識,杜絕違法中介、商戶、持卡人利用信用卡套取現金、竊錄、盜刷等破壞金融體系穩定的現象發生,從源頭上遏制住銀行卡犯罪的苗頭,營造健康的用卡環境。
記者在宣傳月現場了解到,近兩年在打擊和預防銀行卡犯罪方面,深圳警方在國內率先破獲了POS機非法套現、利用融資方式騙取銀行卡密碼等諸多新型案件。2012年上半年,破案600多宗,抓獲犯罪嫌疑人230多名,繳獲銀行卡780多張,涉案金額2.27億元。由於警方破案及時,為受害者挽回了大量經濟損失。
●技術防範升級
銀行嘗試更換「晶片卡」
深圳出現的銀行卡犯罪案件有哪些特點、主要手段有哪些、如何「保衛」我們的銀行卡……本期深圳周刊,聚焦銀行卡安全。
-專家支招
走出用卡誤區,保護電子錢包
與現金相比,銀行卡是一種安全、方便、快捷的支付手段。但少數持卡人在保管、使用銀行卡時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從而造成銀行卡資金損失。因此,破解這些認識誤區,掌握安全用卡常識,是非常重要的。
解析:一旦您的銀行卡丟失或被盜,將存在被他人冒用取款、消費或被惡意透支盜取錢財的風險。目前,銀行通常採取了交易密碼驗證、交易簡訊提示等措施,大大降低了銀行卡被盜用的風險,但持卡人仍要加強自身的風險防範意識。
專家提示:要像保管現金一樣保管好您的卡片。
領取信用卡時應在卡背面的籤名條上簽名。
設置難以破譯的銀行卡交易密碼。銀行卡與身份證分開存放。
認真核對銀行卡對帳單,發現帳戶被冒用,請立即聯繫發卡銀行。
利用銀行提供的簡訊服務,實時監督銀行卡交易。
銀行卡遺失或被盜,請立即聯繫發卡銀行。
解析:銀行卡卡號、有效期等銀行卡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洩露,您的銀行卡帳戶可能會面臨被盜用的風險。
專家提示:不要將銀行卡轉借他人使用。
保管好記錄著銀行卡信息的對帳單、收銀條、取款憑條等單據,或及時處理、銷毀。
定期查看對帳單,發現不明支出,請立即聯繫發卡銀行。
不要將卡號告知他人或回復要求提供卡號的可疑郵件,也不要在公共場所使用的電腦裡留下卡號信息。
使用ATM時,若發現ATM上有多餘的裝置或攝像頭,或者插卡口有異常情況,請不要使用,立即與銀行及警方聯繫。
●誤區一:銀行卡即使被偷,也無法取出錢
●誤區二:只要保管好銀行卡片和密碼就行了,銀行卡信息不重要
●誤區三:將生日、電話號碼作為密碼,又好記又保密
解析:許多銀行卡欺詐案件中涉案卡的共同特徵是:銀行卡密碼設置過於簡單,或者將他人容易得到的信息作為密碼,從而降低了破譯密碼的難度,增加了銀行卡被冒用的風險。
專家提示:設置難以破譯的密碼。不可設置簡單數字排列的密碼或用生日日期、電話號碼、身份證件號碼、家庭住址門牌號、郵編號等有關個人信息的數字作為密碼,以防被不法分子破譯。
不要將密碼寫在或保存在任何可能讓他人看到或得到的地方。
不向任何人透露。謹防不法分子冒充銀行和公安機關工作人員騙取密碼。
留意自助銀行門禁以及ATM機上是否有多餘的裝置或攝像頭,ATM密碼鍵盤是否有改裝痕跡。
輸入密碼時,防止其他人偷窺。如果密碼被偷窺,應立即修改密碼或聯繫銀行辦理密碼掛失。
●誤區四:個人信息是公開的,無需保護
解析: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地址、電子郵件地址、職業等。這些信息的洩露可能導致身份被冒用的風險。例如,不法分子冒用您的身份盜用帳戶或騙領信用卡,給您帶來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
專家提示:通過正當途徑辦卡,不要委託他人或非法中介機構代辦信用卡,避免個人資料被盜用。
提供個人身份證複印件申辦信用卡時,建議在複印件上註明使用用途,以防止身份證複印件被移作他用。
不要輕易向陌生人洩露個人信息,不回復詢問個人信息的電話及電子郵件,也不要隨意在網絡留下個人信息。
不要把您的身份證轉借給他人使用。
定期查看對帳單,如果發現不明支出,請立即聯繫發卡銀行。
郵寄地址同樣是重要的個人信息。因搬家、工作變更等因素需要改帳單寄送地址時,或者發現未能及時收到銀行對帳單時,請立即通知發卡銀行。
為了向客戶提供更加安全、優質的銀行卡服務,一些銀行做出探索。記者了解到,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已於近日率先在深免費為客戶開啟了更換安全性更好的「晶片卡」活動。
據悉,工行此次免費為客戶提供更換的晶片卡包括兩種,一種是「磁條+晶片」的雙界面卡,一種是「單晶片」卡。工行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更換卡片還只限於部分借記卡,而信用卡暫時不提供此項業務。另外,由於目前磁條卡免費更換晶片卡的業務剛開展,建議客戶辦理前最好先用電話諮詢清楚辦卡的相關事宜。
據支付領域專家介紹,目前市面上比較流行的磁條卡存儲信息較少,一般只包括卡主個人信息、發卡行的相關信息等,而目前由於銀行卡的複製設備和密碼盜取設備大量流向市場,價格不足萬元一臺,一些不法商家或犯罪分子利用這個機會違法作案,複製卡片信息並盜取密碼,直接在ATM機上取款或者在商戶刷卡套現。
銀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晶片卡由於容量大、可以存儲密鑰、數字證書以及指紋保護、讀寫加密等功能,安全性較磁條卡大幅提高,複製難度很高,具備較強的抗複製能力,目前還未發現過被複製的案件,晶片卡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金融卡消費發展趨勢。工行此次首開先河,或將帶領國內銀行卡集體走向「芯」時代。記者從深圳市場了解到,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也將逐步更換「晶片卡」。
而據此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相關文件,銀行業已規劃了銀行卡從磁條向晶片IC卡轉換工程,2015年將全面發行純IC晶片銀行卡,從產品技術上提升銀行卡防偽功能,用以減少信用卡被複製、盜刷的發生。
如何防範銀行卡盜刷?
-保護信用卡後三碼
信用卡背面後三碼是信用卡的「第二密碼」。因為後三碼可防止卡片被「克隆」,不法分子偷窺獲取了信用卡帳號信息並複製卡,如果沒有後三碼信息,即使知道密碼,取款或消費時也會被ATM機或POS機拒絕。不少卡友支招用膠布將後三碼蓋住。
-卡和身份證分開放
持卡人要注意將身份證和卡片分開存放,避免發生信用卡和身份證同時遺失而被盜刷。
-開通簡訊提醒服務
持卡人可給信用卡設置消費金額簡訊提醒,可以在第一時間知曉卡內金額變化,如有異常馬上致電銀行。需要注意的是,在申辦信用卡時必須正確預留本人的手機號碼,如手機號碼發生變動,也應及時致電銀行客服熱線進行更新。
-接到通知後即換卡
對於曾在高風險商戶刷卡、可能存在信息洩露風險的卡片,銀行在接到信用卡組織風險提示後,會通過電話或簡訊形式提醒持卡人,並提供免費換卡服務。因此,為保障帳戶信息安全,若持卡人收到銀行來電或換卡簡訊,應該積極配合。
-為信用卡購買保險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保險公司將信用卡在境外使用時因丟失被盜刷所造成的損失列入了旅遊意外險內,投保人一旦發生類似情況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比如美亞保險旗下多款境外旅遊意外險產品都包含了信用卡盜刷保障。不過,一旦遭遇盜刷,須在24小時內向警方或其他有關當局報告,取得有關書面證明,並通知發行機構具體損失,才能保證理賠順利完成。記者 譚冰梅 張西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