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復完效果怎麼樣? 有標準評判答案了!

2020-12-25 北極星環保網

土壤修復完效果怎麼樣? 有標準評判答案了!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汙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等法律法規,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試行)》。標準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為什麼要發布這一標準,將解決哪些問題,對土壤修復行業有哪些影響?本版特採訪相關人士,以饗讀者。

「汙染地塊進行修復後,要特別重視風險管控,需要做好長期監測環節。一些修復項目在這些方面做得並不到位。」在通往湖南的高鐵上,北京本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建均和同事探討項目時,談到了風險管控的重要性。

近日,新的土壤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試行)》發布,在土壤修復行業中頗受關注。包括韓建均在內的多位土壤修復從業者表示,新標準就是及時雨,這將讓處於起步階段的土壤修復行業更加規範。

為什麼發布新標準?

《土壤汙染防治法》《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汙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都要求風險管控、修復活動完成後,應當另行委託有關單位對風險管控效果、修復效果進行評估。

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是地塊環境管理的重要環節,風險管控、修復活動效果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應該進行效果評估。」新標準的發布正是為了貫徹落實上述法律法規要求,完善汙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技術支撐體系,指導和規範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評估工作。

在國家層面上,原環境保護部發布《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工業企業場地環境調查評估與修復工作指南(試行)》,對場地修復的監測與效果評估提出了一些要求。在地方層面,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浙江省、廣東省基於當地管理需要,發布了地方性的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隨著修復行業的發展,急需國家層面的修復效果評估標準。

湖北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資源與環境標準化研究所所長黃榮,長期從事土壤標準方面的研究工作。她表示,「此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汙染地塊環境管理系列標準,分別是《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 25.1)、《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 25.2)、《汙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 25.3)、《汙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導則》(HJ 25.4)。

其中,《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對場地修復的監測與效果評估提出了一些要求,但缺乏對修復效果評估系統性的規定,不足以支撐汙染場地的修復效果評估工作。」黃榮解釋說,《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試行)》是汙染地塊系列第五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用於建設用地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的評估,是指導第三方機構在土壤修復完成後,對修復效果進行科學合理的驗證和評估工作,並保證地塊風險達到相關規定做出的要求。

「新標準將與此前發布的4個標準一起,進一步促進和規範土壤修復這一新興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也為我國汙染地塊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黃榮說。

對土壤修復行業將有哪些影響?

土壤修復項目完成的效果如何,需要予以正確評估。就好比學生進行考試,需要一個標準答案供老師打分一樣。

土壤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指出:「標準定位為通過資料回顧與現場踏勘、布點採樣與實驗室檢測,綜合評估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是否達到規定要求或地塊風險是否達到可接受水平。」做完土壤修復的「考卷」後,能得多少分,按照標準進行「閱卷」就可知一二了。

數據表明,近年來我國汙染地塊修復產業發展迅速。黃榮援引了一組數據:「2010 年從事地塊調查與修復的企業不到 20 家,2013年達到370餘家,2015年快速增加到1000餘家。」同時,修復技術也從單一的阻隔、熱脫附發展到多種技術組合聯用。黃榮表示,新標準為汙染地塊修復機構開展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將促進土壤修復市場的技術進步和發展。

「縱觀行業發展,業內普遍存在重修復輕效果評估和風險管控,項目驗收程序簡單且缺乏統一的評估技術體系等問題。」韓建均說。某些場地項目實施缺乏規範和過程監管,修復者投機取巧,很可能導致修復項目竣工驗收後汙染再次爆發。

「對負責的場地施工團隊來說,即便項目驗收後,也要重視修復後的風險管控。」 韓建均舉例說,在湖南一個歷史遺留重金屬汙染修復項目中,某土壤修復團隊重點把控施工質量,尤其重視後期防控及定期監測。重要環節填埋場防滲層施工,從原料採購到施工的每一個步驟,項目要經過施工員、質量員及安全員自檢,項目技術負責人及項目負責人兩級現場監管審核,總工隨機抽查核驗等多重關卡把控。針對填埋場,設立上下遊長期監測井監控,施工完成後前5年每季度檢測地下水及土壤汙染情況,5年後每半年檢測地下水及土壤汙染情況,並編制環境汙染變化報告及管控措施。

「現在,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出臺後,行業有了科學統一的效果評估標準,將推進場地修復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韓建均表示。

新聞Q&A

為土壤修復效果評估提供科學依據

——專訪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

記者:設計標準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負責人:本標準制定過程中,調研國外發達國家相關技術內容,收集國內現有的相關技術規範及修復工程效果評估案例,結合我國修復工程實施情況,構建我國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的工作程序,明確和細化效果評估的技術要點。

記者:新標準將解決哪些問題?

負責人:標準解決了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評估的工作程序、評估範圍與對象、布點採樣要求、檢測指標、評估標準值、達標判斷方法、後期風險管理等問題,將為開展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評估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原標題:土壤修復完效果怎麼樣? 有標準評判答案了!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土壤修復迎來「大塊頭」 效果你可能想不到
    沈鳳武介紹,正是基於此種原因,北京城礦公司的母公司北京環衛集團經過不斷引進吸收先進技術並進行集成創新,開發了無害化處理「溼垃圾」(即以餐廚垃圾為主的有機廢棄物),並製備研究出性能良好的高碳有機肥或土壤調理劑等系列產品的專利技術,可廣泛用於鹽鹼地改造、土壤修復與園林綠化等領域,將從土壤中索取的碳再還回於土壤,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
  • 沼渣型土壤調理劑用於修復Cu汙染效果研究
    沼渣型土壤調理劑用於修復Cu汙染效果研究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 要: 原位鈍化是修復重金屬汙染土壤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鈍化降低土壤中重金屬有效態含量,從而減少重金屬遷移及對植物的毒害。文章選用沼渣、牡蠣殼粉為原料,製備了一種有機 - 無機符合型沼渣土壤調理劑,研究這種土壤調理劑對水中的 Cu2 + 吸附效果和對土壤中銅的鈍化效果。研究表明: 這種土壤調理劑對水中的 Cu2 + 吸 附效量能達到 2.5 mg·g - 1。
  • 土壤修復技術:石油汙染土壤的植物與微生物修復技術
    微生物修復技術是利用土壤中的土著菌或向汙染土壤中接種選育的高效降解菌,在優化的環境條件下,加速石油汙染物的降解。國內外許多研究者對石油汙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原理、影響因素、降解菌篩選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在應用高效降解菌修復汙染土壤時,修復的效果主要取決於微生物在不同汙染生態系統中的存活與性能,其生長限制因子包括與其他微生物的競爭、土壤環境條件等。
  • 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修訂之我見
    隨著相關分析統計工作的完成,相信不久也會有相關的土壤汙染狀況進行公報。       如果本標準制訂的目的並非為土壤汙染的防治,那麼以上這些公布或者有待公布的汙染農田的治理用什麼標準來進行評判呢?因此有關標準制訂的目的應進一步加以考慮。       結合我國現在人多地少的國情,從上述公報公布的耕地土壤汙染數據來看,耕地土壤汙染治理迫在眉睫。
  • 汙染場地土壤修復需要多長時間?​​​​​​​
    汙染土壤修復的基礎標準以及其影響因素01 土壤背景數值土壤背景值指的是土壤的基礎數值,沒有人類活動與處理過的土壤本身具備一個基礎背景值,這個數值會隨著氣候以及土壤類型的轉變而改變,是一個相對數值。在制定土壤修復標準時,要切實地根據當地的氣候以及土壤情況,儘可能地設定出較為精準且合理的土壤背景值。
  • 怎麼激發土壤修復市場活力?這篇文說的太好了
    「土壤修復產業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那就是從小規模的田間試驗入手,經過技術參數的摸索調整、大規模的試驗應用、工程推廣和輻射帶動,終形成一個完整而健康的產業體系。」雷梅認為,這期間必須要有技術部門科學的修復技術指導和工程運行機制,確保土壤修復的效果,避免二次汙染。   「但重要的,還是資源化,也就是怎麼樣用好技術。」
  • 土壤修復技術(一)——原位化學氧化(ISCO)
    ISCO的處理目標廣泛,從減少汙染源的汙染物質量到地下水汙染物濃度達到飲用水標準。ISCO的有效性是不同的,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準確的場地調查、修復設計考慮、以及氧化劑輸送系統的設計。 一項研究評估了70個氯化溶劑化學氧化修復項目在處理前後汙染源區域濃度降低方面的效果。
  • 僧多粥少 土壤修復市場是不是該降溫了?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8月28日,河南省濟源市土壤重金屬汙染農田修複試點項目的評標專家一直工作到了晚上10點以後。參加當天投標的全國43家相關單位(次)為了108萬的項目,焦慮地等待結果到深夜。自2011-2012年歲末年初開始的土壤修復熱潮一直持續到現在,而且大有繼續升溫的跡象。汙染場地修復項目投標競爭激烈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沒有預料到,農田修復也如此火爆。
  • 環保科普┃汙染場地土壤修復需要多長時間?
    汙染土壤修復的基礎標準以及其影響因素01土壤背景數值土壤背景值指的是土壤的基礎數值,沒有人類活動與處理過的土壤本身具備一個基礎背景值,這個數值會隨著氣候以及土壤類型的轉變而改變,是一個相對數值。在制定土壤修復標準時,要切實地根據當地的氣候以及土壤情況,儘可能地設定出較為精準且合理的土壤背景值。
  • 國家環保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意見,詳情如下: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我部組織制訂了《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
  • 調研全省96個土壤修復地,湖南重金屬土壤修復調查報告上線
    或者其修復狀況如何?今年疫情期間,曙光環保的調查人員再次出發,採取有機抽樣調研的方式,對湖南全省14個州市的96個土壤修復地、礦區修復地、農田重金屬修複試驗點、國家重金屬修複試驗地等進行現場調研。「我們從4月份開始調查,歷時3-4個月,調查的行程長達3萬多公裡」,曙光環保調查員劉夢在8月15日的重金屬汙染場地修復論壇時透露,從這次調查結果來看,正在修復中的重金屬汙染修復場地整體情況較好,但仍有少部分修復場地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比如衡陽常寧某修復場地經治理後發生二次汙染,其滲濾液砷超標達1000餘倍,桃江某治理場地修復治理後也發生滲濾液直排,其鎘超標幾百倍等。
  • 土壤氟形態與氟汙染土壤修復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我國土壤氟汙染問題嚴峻,給部分地區人體健康和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但土壤氟汙染與防治問題仍沒有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本文概述了土壤中氟的存在形態以及發生的 主要化學反應,綜述了近年來國內外有關氟汙染土壤修復的研究進展,提出了今後氟汙染土 壤修復的研究方向,以期為氟汙染土壤的修復提供借鑑和參考。
  • 2018年土壤修復行業發展評述和2019年發展展望
    2018年8月1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15618-2018)、《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2018)實施。
  • 芙歆源修復霜效果怎麼樣?芙歆源備受廣大用戶好評的原因
    如今有很多人在用芙歆源修復霜進行修護,那麼芙歆源修復霜效果怎麼樣呢?二、芙歆源備受廣大用戶好評的原因——優選成分,安全放心芙歆源是一直把安全和有效作為修復理念,力求配方都能發揮更好的功效。芙歆源真正做到了安全、無刺激、無負擔、易吸收、持久修復!
  • 秀谷科技高山蔬菜土壤修復業務取得新突破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項目共計修復面積2萬畝,劃分為多個片區,根據項目實施方案,採用「有機肥+生石灰+秀谷土壤調理劑」組合技術對火燒坪鄉5000畝農用地進行土壤改良與修復,火燒坪鄉項目實施地塊常年種植甘藍,蘿蔔,大白菜等多種蔬菜,由於經濟效益較好,廣大種植戶盲目開荒擴種,連年種植,造成種植土壤重茬,地下病蟲害頻發等多種問題
  • 生活的土壤學 | 土壤標準千差萬別背後的考量
    我國1995年制定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將pH<6.5的土壤鎘標準定位0.3mg/kg,可謂是全世界最為嚴格的標準。在土壤汙染修複方面,修復的標準值同樣相差極大。仔細對比和分析了法國,德國,英國,荷蘭,挪威,瑞典,瑞士,加拿大和美國以及比利時弗拉芒地區10個國家的土壤修復標準。
  • 我國汙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的發展及現狀
    我國汙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的發展及現狀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本文簡要回顧了近30年來我國汙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的發展過程,主要包括生物修復技術在我國的發展階段、生物修復的4大類型及其所適用對象與範圍、生物修復用菌株的篩選與特性研究、活性菌株(菌劑)在典型汙染土壤中的應用及其效果等
  • 【科普文章】一文讀懂土壤修復常用各種「標準值」
    《汙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導則》HJ25.4-2014場地修複目標site remediation goal定義:由場地環境調查和風險評估確定的目標汙染物對人體健康和生態受體不產生直接或潛在危害,或不具有環境風險的汙染修復終點。
  • 石油汙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復強化技術研究進展
    Chaineau等用微生物處理被石油烴汙染的土壤,270 d後發現75%的原油被降解,飽和烴中的正構烷烴和支鏈烷烴幾乎全部被降解,22%的環烷烴未被降解,芳香烴有71%被同化,瀝青質則完全保留了下來。石油汙染物的濃度對生物修復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
  • 場地修復之土壤阻隔填埋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1 技術名稱土壤阻隔填埋,英文名稱:Soil Barrier and Landfill2 技術適用性1) 適用的介質:汙染土壤。2) 可處理的汙染物類型:適用於重金屬、有機物及重金屬有機物複合汙染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