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前,一群外國人千裡迢迢來到中國,一直到現在還在不願離開

2020-12-12 米莉說史

前言

《詩經》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寫出了人們之間互相關愛,互相愛護的友誼,其實在世界大融合的今天,我們對待外國友人,其實也能夠做到這樣,這也側面說明了世界真的"越來越小",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走出我們的國家,去見識外面的世界,同時也有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見識中國的風土人情。但是你知道麼,在古代時期,就有外國人來到中國了。

一千多年前的外國人

相比大家對晚清時期的歷史都比較熟悉,晚清政府軟弱無能,對西方列強不斷退讓,民間的有志之士為了國家不斷努力,譚嗣同就曾發出"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心。但是並不是我國古代都是這樣的。在唐朝和宋朝的鼎盛時期,我們的國力也是十分昌盛的。

自然而然也就吸引了很多外國人來我們的國家學習和傳播文化,這些外國人一般在學習完畢之後,都會返回自己的國家,因為他們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學習到先進的技術用於自己本國的發展,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一直到現在,我國國內還有當時的外國人遺留下來。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國家地大物博,自然不同的風景和河流也就孕育了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風土人情,所以我們的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但是,在這些民族中,竟然還有猶太人,這些猶太人,就是我們前文中說道的遺留在我國的外國人民。

這群人在最早的時候,被稱為"藍帽回回"。這是早期我國的人們從他們的裝飾上給他們起的名字,因為最開始的時候,他們經常帶著一頂藍色的帽子。

他們是什麼時間來的,我們現在已經無從考據,但是從史書中記載,最早的可追溯的時候是在北宋時期,他們來到中國,給當時的北宋皇帝進貢了他們國家的布,就是後來被我們稱之為西洋布的東西。使得北宋皇帝十分高興,就下詔書,允許他們可以留在汴梁,也就意味這允許他們在我們的國家定居生活。

使得北宋皇帝十分高興,就下詔書,允許他們可以留在汴梁,也就意味這允許他們在我們的國家定居生活。

為何這些外國人進入中國?

大家都知道,猶太人一般是生活在歐洲時期的,那他們是為什麼會來到中國呢。說起這個原因,就不得不說猶太人十分聰明了,他們具有十分敏銳的頭腦,還有踏實苦學的心智,愛因斯坦、馬克思、馮.卡門等都是猶太人。

但是上帝是公平的,他給人們開一扇窗的時候,也一定會關上一扇門,這些猶太人命運多舛,十分的顛沛流離,可能是別的國家忌憚他們,為了阻止他們進行軍事科學等方面的研究,所以就對他們進行殺戮。

二戰時期的希特勒和他的法西斯隊伍完全就可以證明這一點,雖然希特勒殘忍迫害猶太人還有別的原因,比如為了轉移國內矛盾什麼的,但是我們仍然得承認,猶太人聰明的頭腦也佔有一部分客觀原因。當然在古代也是這樣。一千多年前,他們同樣遭受到了迫害。

而當時,我們的國家以西安為起點,開闢了絲綢之路,猶太人居住的地方正好經過絲綢之路,於是他們對強盛的中國十分嚮往,就來到了中國,並且在當時的首都汴梁,也就是現在的開封定居。

當時的北宋民風也十分的開放,他們不僅不排斥外國人,反而能夠和他們和平相處,甚至在當時,外國人也是能夠參加科舉考試,入朝為官的。就連當時的史書也覺得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所以歷史中也只有寥寥數語,一筆帶過。

成為中國人,不願離開

在剛到中國定居的時候,這些猶太人仍然遵守著自己國家的習俗,不吃豬肉,殺牛殺羊的時候要剔除它們的腳筋,不和異教徒通婚等等。

但是入行隨俗,這些猶太人也會去祭拜孔子,自己的寺廟中也會放著皇帝的牌子,之後,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之後,猶太人本地的習俗也慢慢改變,他們也開始和漢人通婚,一直到現在,從樣貌上看他們和中國人已經沒有什麼明顯的不同了。

在當時,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信仰,所以他們的宗教也在中國傳播了近千年的時間,這在猶太人的歷史上可以說是一個傳奇。當年馬可波羅來到中國的時候,就聽說了這件事情,但是他費盡了辦法也沒有找打這些人。

只好無功而返。但是那句老話怎麼說的呢,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16世紀初,一個英國的傳教士名字叫做利瑪竇來到中國,偶然間就碰到了當時的猶太人,經過交談,利瑪竇得知他們現在居住在開封。

利瑪竇把這個消息帶回了英國,之後,很多歐洲的傳教士就開始對這些猶太人的歷史和宗教展開了調查。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他們發現,在開封,竟然還有猶太人的會堂,裡面更是保存了猶太大部分的經書和文字。

於是就用錢買走了這些東西,現在居住在中國的猶太人中,已經沒有他們最初留下來的經書了。之後隨著朝代的更迭,最開始的那批猶太人都已經離開了人世,再加上他們和中國人通婚,慢慢的這些歷史已經被他們遺忘的差不多了,只有一些人口口相傳。

再之後,他們還進行過血脈測試,但是還是因為我們前文中所說的原因,由於兩國人民的通婚,他們的血脈中已經檢測不出猶太人的血脈了。

但是總算是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這段歷史,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猶太的人民知道還有一支猶太血脈生活在中國之後,就想要讓他們回到猶太去,但是卻遭到了拒絕。他們已經在開封生活了上千年,早已經適應了這裡的生活。

結語

隨著民族的大融合,像猶太人這樣的事情,之後想必也會更經常的發生。那時,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那麼多外國人離開中國?外國人苦不堪言,實在待不下去!
    中國這些年來通過自己不斷的發展,越來越壯大,不管是從經濟還是從科技等方面來說,我國在國際上都是數一數二的,我國如今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這幾年來我國也開始注重文化軟實力的發展,為了弘揚中國文化,我國還在國外開設了孔子書院,讓更多的外國人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也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愛上中華文化
  • 外國人為何在中國工作一段時間後,都會選擇離開?是待遇不夠好嗎
    但是,當看到很多來到中國打拼的外國人,經過一段奮鬥歲月後都會選擇離開,究其原因更是會引發很多人的思考:也許,在未來,中國會是世界最強的國度,讓西方大多國家望洋興嘆,而且,能夠在中國生活的人更是世界所有人種中卓越人群的代表。這些預想都在外國人在中國工作過一段時間後離開的原因中得以顯現。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看過他們的回答我笑了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冰菌,歡迎閱讀我的旅遊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不知道現在有沒有人注意到,現在很多的外國人都喜歡來到中國,甚至有些外國人直接選擇在中國生活,慢慢被中國化,為什麼那麼多的外國人喜歡來到中國生活呢
  • 越來越多的黑人選擇離開中國?只因這一項政策出臺,網友:幹得好
    中國軍魂編輯:軍尚隨著我們經濟不斷發展,國力增強,國外很多友人願意來我國定居,我們國家地大物博,資源豐富,民主自由,加上治安狀況很好,加上現在的經濟處在高速發展階段,有很多的商機,這都是吸引外國人來工作生活的原因
  • 來到南京德雲社門口,久久不願離開
    近日小編可以說是掉到德雲社圈裡來了,從之前看一些偶像劇,到現在整天都是相聲,可以說從年前開始,就一直在補德雲社的全部相聲視頻,為了能看到他們的相聲,更是充了會員。一下就想到了在大年初七的時候,當時我還在行,今天大家應該都上班了,在南京逛街人應該少,但沒想到的是,人還是非常的多,特別是到南京德雲社門口的時候,人更多到那更是久久不能離開,雖說門口是關著的,但是有很多人都在門口往裡看,甚至有路邊的人說:「德雲社的票搶不到,在門口看看也不錯!」
  • 日本上班族仍敬業工作 外國人大規模撤離日本
    日本上班族仍敬業工作  華人丁先生在東京開有一家商貿公司,因為連日來家人都催促其早點回國,昨日上午他開車來到公司準備安排員工的撤離。誰知到了公司之後,日籍員工佐原已經開始在工作,並請示老闆是否可按時發送客戶的商品。這一瞬間丁先生表示自己很感動,他對記者說,因為日本的核危機,包括他自己這些天都心不在焉,沒想到佐原還在這麼敬業的工作。
  • 他是首位拿到中國綠卡的外國人,一生貢獻給中國,遺言讓國人感動
    現在還好,我國開始對外國的人才陸續拋出橄欖枝,所以綠卡的發放量在逐漸上升,但是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條件比較苛刻,如果不是對中國有重大貢獻,基本是不可能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第一位拿到中國綠卡的外國人是誰,他對中國又有什麼樣的貢獻吧!
  • 這個來到中國的外國人,愛上了拔火罐……
    當我2012年第一次來到中國時,我對中國幾乎一無所知。我知道的一件事是,中國人,當然還有中國,如果不是民族主義者的話,那他們就是相當自豪的愛國主義者,他們非常強調區分中國和西方的元素,首先讓我感到驚訝的是,英語在街道標誌上、地鐵上、真的到處都有,但總是位於漢字之下。
  • 此姓氏祖先大多都是外國人,幾千年前遷入中國,如今已有上百萬人
    此姓氏祖先大多都是外國人,幾千年前遷入中國,如今已有上百萬人如今人們如果認識一個人,首先就是從他的姓名開始,並且人們認為姓比名要更加重要,往往記住的也是人們的姓氏,其實姓氏的起源非常悠久了,在部落時期的時候,就有了各種不同的氏族,所以中國人對姓氏還是比較看重的
  • 現在來中國的外國人為何越來越少?德國留學生說出原因,是什麼?
    清朝的時候,中國因為閉關鎖國的錯誤政策,一直也沒有跟其他國家好好交流,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經濟和科技,一直都沒有發展起來,而且還因為實力弱小,遭到了不少西方國家的侵略,幸運的是,中國及時的站了起來,靠著相對頑強的毅力,趕走所有侵略者,獲得了全面勝利。
  • 17年前一群外國人逃難中國,如今為自己是中國人身份,感到驕傲
    現在的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來中國旅遊、生活的外國人,他們被中國深深地吸引。在中國的土地上,歡迎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大家喜歡中國不僅是因為繁榮,也是因為中國一視同仁的文化態度,使他們覺得很自在。由於中國國土廣闊,又經過千百年的傳承與發展,才形成了今天豐富多彩、兼容並蓄的各種文化傳統。
  • 我國一座被外國人「霸佔」的城市,10萬印度人在這定居不想離開
    隨著我國近些年來的快速發展,我們的國民經濟水平和城市發展建設都有著非常大的改觀,如果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消費大國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樣的成就也讓許多外國友人紛紛前往我國發展,許多人甚至希望能夠辦理我國的國籍,從這點也可以看出我國的發展有目共睹,但是大量的外國友人來到中國發展和定居對於我們的生活也會造成一些影響。
  • 第一個來到中國的外國人,互相是怎樣溝通的,原來是因為這個
    一直有一個問題,第一個來到中國的外國人,什麼都不懂,究竟是怎樣交流,明白彼此意思的呢,再到之後的貿易,朝貢,學習。原來居然是因為這些。最初傳教士來到中國,見到中國城市的繁華,街市商品的琳琅滿目都很吃驚的,並不知道這是什麼,老外就很好奇的問,但都聽不懂彼此說的話。
  • 2000多年前,一群外國人來到中國,用一姓氏定居,如今已成一大姓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千百年的發展過程中,這片土地上繁衍了很多人,也從外面遷入了很多人,並最終融為一體,形成了如今的中國。因此,中國的民族很多,最為有名的便是五十六個民族了。同時,還有成百上千的姓氏,每一個姓氏都有自己背後的故事,如安姓便是如此。
  • 一群外國人創建「南京人」網站:想讓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殺
    有一群在南京生活和學習的外國人建立了一個「南京人」網站,專注向西方人介紹中國文化。今年國家公祭日期間,他們推出了一組英語文章,講述拉貝、魏特琳等外國人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英勇事跡,在海外熱傳。網站負責人賀福(Frank Hossack)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現在還有非常多的西方人根本不知道南京大屠殺。
  • 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49年總理特批,還娶了延安第一美女
    1909年3月28日,大清頒布了《大清國籍條例》,從此就有了「中國國籍」這一概念。大家都知道,如今外國人想獲得中國國籍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那麼,誰是新中國第一個獲得中國國籍的人呢?筆者查閱資料發現,新中國第一個獲得中國國籍的外國人是喬治·海德姆,漢名馬海德。
  • 一群外國人建在中國的國中國,釋放醜陋的天堂,黑暗的聚集地
    清末時期,能夠來到中國的西方人大都是外交官和商人。在西方人眼裡,中國仍然是一個神秘而又落後的國度,尋常人士不願意涉足這裡,只有冒險家才會對中國感興趣。庚子事變後,長住北京的外國人開始增多,幾大列強各自派駐一定的兵力,用來保護領事館。
  • 外國人:來到中國,我變廢為寶,還擁有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很多外國人來中國之前,在本國都過得不如意。但是當他們來到中國以後,他們才意識到,這是他們所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之一。他們終於可以變廢為寶,有了逆襲的機會,而且還擁有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有一個外國人在視頻中表示,來華的外國人中,有一部分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四五十歲了,而且也不注意個人形象,經濟情況也不好,在本國基本上沒有女人看得上。但是來到中國以後,他們變成了香餑餑,一把年紀了,挺著個啤酒肚,就這樣的條件,還擁有亭亭玉立的年輕漂亮的大姑娘陪伴左右。
  • 中國路人爆紅韓國綜藝節目,徹底顛覆外國人眼中的國人印象
    前不久一檔綜藝節目在韓國當地引起熱議,熱議的主角不是節目上光鮮亮麗的明星,而是平凡普通的中國路人,而且看完節目的韓國人紛紛表示,徹底顛覆了他們心中的中國人形象,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聽潘哥細細給你道來。這檔韓國綜藝的節目內容和流程是,幾個當紅的韓國明星和一個知名大廚一起到其他國家,設一個流動攤位,製作和售賣具有韓國特色的料理,看當地民眾的喜愛程度還有和明星大廚之間的互動,以及當地的風土民情,而這一季是來到了中國的山東煙臺和青島。首先讓韓國人很驚訝的就是我們國家稀鬆平常的拼桌文化。
  • 為何在中國,有10萬外國人不願回國?留在當地的外國人給出了解釋
    現在的中國,再也不是落後的舊中國,而是被世人萬眾矚目的經濟發展雄厚的國家之一,同樣的,中國也在用自己的實力,向世界證明自己。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發展,並且定居在了中國,反映出,中國的發展速度,正在一步步地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