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招聘員工倒賣15萬份簡歷:每份價格不到3元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三被告出庭受審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在求職網站智聯招聘工作的申歡發現了公司內部系統的漏洞,便找到公司客服李超合作,先後私自出售15萬份個人簡歷信息給「獵頭」餘秋雲,每份簡歷信息售價2元至2.5元,餘秋雲再將信息加價賣給他人。去年10月,申歡、李超和餘秋雲被抓獲,公訴方指控三人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昨天此案在朝陽法院溫榆河法庭開庭,案件並未當庭宣判。

  案件

  三人因私售15萬份簡歷被起訴

  去年,智聯招聘經營方北京網聘諮詢有限公司報案稱,公司通過內部巡檢發現員工申歡有多筆非正常業務操作,大量個人簡歷信息被申歡私下出售並獲利。導致公司損失2400餘萬元。去年10月,經過偵查,智聯招聘員工申歡、李超以及某公司人事經理餘秋雲被警方抓獲。

  公訴機關起訴稱,被告人申歡、李超於2016年3月至10月間,在北京網聘諮詢有限公司內,利用公司系統漏洞,私自將公司的15萬餘條個人簡歷信息低價出售給被告人餘秋雲。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申歡、李超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被告人餘秋雲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三名被告的行為應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責任。

  揭秘

  每份簡歷以不到3元價格倒賣

  昨天此案在朝陽法院溫榆河法庭開庭審理。申歡供述,智聯招聘專門為需要招聘工作人員的企業,以及需要找工作的個人提供信息平臺。簡歷下載是智聯招聘的一個盈利點,大量求職者會在智聯網站上發布個人求職簡歷,簡歷中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居住地,聯繫電話,郵箱號等信息,在轉讓求職者簡歷時取得了用戶的同意。

  按照公司規定,需要招聘的企業要與智聯招聘籤訂合同以獲得求職者簡歷,公司報價為一份個人簡歷信息50元,但一般都有優惠,企業可以用十幾元一份的價格購買。

  一旦客戶購買了一定數量的個人簡歷,申歡會把網站的一個帳戶和密碼發給客戶,客戶在智聯招聘的網站上自行提取簡歷,智聯招聘的客服人員隨後會確認提取完畢。申歡發現,如果客服人員不確認提取完畢,帳戶內的簡歷信息便會恢復,可以用這些恢復的簡歷進行二次出售,謀取利益。

  申歡表示,餘秋雲曾經是另一家著名招聘平臺網站的工作人員,兩人在業務中認識,後來餘秋雲找到他,稱願意以每份簡歷2元至2.5元的價格購買這些簡歷。申歡隨後找到智聯招聘客服李超,答應每私自出售1000份簡歷就分給其200元,兩人以此漏洞提取大量簡歷,倒賣給餘秋雲。申歡稱,自己一共從中獲利近40萬元,分給李超3萬餘元。

  昨天庭審期間,申歡和李超當庭認罪。購買簡歷的餘秋雲也認罪,其表示自己從中掙了三四萬元,但對公訴方認定的購買個人信息數額表示異議。

  縱深

  三方構成倒賣簡歷利益鏈

  申歡稱,企業人力、「中間人」以及招聘平臺內部人員三方構成了這條「利益鏈」。

  申歡說,一些企業的人力經常完不成企業的招聘任務,而且有些企業的招聘預算有限,向智聯招聘正規購買優惠的簡歷,一份也要十元以上,在工作壓力下,一些人力試圖以低價購買大量簡歷。這種需求催生出一些熟悉招聘流程的「中間人」,他們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低價的求職者簡歷,而餘秋雲曾經是某著名招聘平臺的工作人員,現在是某公司人力,兼職做「獵頭」,具備當「中間人」的條件。

  如何獲取低價的求職者簡歷?很多時候,「中間人」找到各大招聘信息平臺公司的內部人員,這些內部人員通過各種手段弄出平臺中的個人信息,出售給「中間人」掙外快。根據幾名被告供述,申歡用2元至2.5元的價格出售給「中間人」餘秋雲,餘秋雲再加價出售給其他「獵頭」,幾番流轉,簡歷最終流向企業人力。

  申歡說,自己在智聯招聘的職位已屬於高級銷售,每個月工資兩三萬元,但是公司規定,銷售量沒有達到任務量的80%,就無法拿到銷售提成,工作壓力很大。而公司正規出售的簡歷單價很高,面對銷售壓力,很多銷售都另闢「捷徑」,讓朋友的公司購買智聯招聘的簡歷,但購買資金由銷售人員自己墊付,以完成工作量。申歡表示,由於這次任務量太高,自己便墊付了40萬,找了家公司購買簡歷。為了彌補個人財產40萬的「虧空」,他和餘秋雲「一拍即合」,私下倒賣自己購買的簡歷。申歡說,由於墊付的原因,自己出售這麼多簡歷實際上沒有掙到錢。

  釋法

  該案將適用新出臺司法解釋

  申歡稱,自己此前不知道這種行為屬於犯罪,以為至多會被開除。而實際上,我國刑法第253條已經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做出了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也會收到同樣的刑罰。

  5月8日,最高法和最高檢出臺了關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對「情節嚴重」和「情節特別嚴重」做出了解釋。其中,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其他公民個人信息5000條以上等條件,構成「情節嚴重」,如果數量或者數額達到「情節嚴重」標準十倍以上等條件,構成「情節特別嚴重」。

  據悉,該司法解釋並非是規定了一個新罪名,而是在原有罪名的基礎上進行解釋,因此不適用「從舊從輕」原則,只要在6月1日之後進行宣判的案件,都應按新的司法解釋處理。

  北京市富程律師事務所王璐律師表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已經成為其他各類犯罪的上遊犯罪,敲詐勒索、電信詐騙等各類犯罪,多數是以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為前提的,且行業內部人員已成為實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重要主體。此次司法解釋遵循從嚴懲處的精神,從嚴設置了定罪量刑標準,此外,還重點打擊源頭,對內部人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從嚴懲處。

  文/本報記者 楊琳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張暉

相關焦點

  • 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個人信息:出售16萬份簡歷,5元一份
    一份寫滿個人信息的簡歷值多少錢?7月5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個人信息案。該案涉及公民個人信息達16萬餘份,這些個人簡歷一份被賣5元左右。《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從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獲悉,一起「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在北京市朝陽法院第二次開庭審理。
  • 智聯招聘個人簡歷遭私售 15萬條簡歷就這麼被賣了?
    三被告出庭受審攝影/本報記者郝羿  在求職網站智聯招聘工作的申歡發現了公司內部系統的漏洞,便找到公司客服李超合作,先後私自出售15萬份個人簡歷信息給「獵頭」餘秋雲,每份簡歷信息售價2元至2.5元  案件  三人因私售15萬份簡歷被起訴  去年,智聯招聘經營方北京網聘諮詢有限公司報案稱,公司通過內部巡檢發現員工申歡有多筆非正常業務操作,大量個人簡歷信息被申歡私下出售並獲利。導致公司損失2400餘萬元。去年10月,經過偵查,智聯招聘員工申歡、李超以及某公司人事經理餘秋雲被警方抓獲。
  • 智聯招聘16萬個人簡歷被倒賣,5元/份!已是行業「潛規則」?
    近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個人信息案。該案涉及公民個人信息達16萬餘份,一份信息被賣5元左右。一同受審的還有破解了智聯招聘企業帳戶密碼盜取簡歷信息的黃某、「二道販子」解某,以及專門以售賣個人信息為生的淘寶店主鄭某。記者注意到,在這個個人信息非法買賣的鏈條中,個人簡歷信息被當作商品經歷了層層加價。
  • 兩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求職者簡歷分別獲刑
    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無業人員鄭某偽造企業營業執照,提供給北京網聘諮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簡稱「智聯招聘」)銷售人員,註冊獲得企業會員帳號,獲取大量公民簡歷。今日(8月30日)下午,這起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公民個人信息案在北京朝陽法院一審公開宣判。
  • 揭秘倒賣網投簡歷黑色產業鏈 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5元_中國網
    有賣家稱,不同平臺的簡歷價格有所不同,總體來說,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5元左右,二手簡歷每份1元左右。「遇上收的比較多的單子,一天能掙幾千塊。」12月3日,記者分别致電BOSS直聘、智聯招聘等4家招聘平臺客服熱線進行舉報,工作人員均表示,他們對上述情況並不了解,會將這些舉報信息進行記錄。
  • 淘寶刷出個人簡歷,智聯內鬼倒賣公民信息16萬人受波及
    然鵝,王尼瑪萬萬想不到刷個淘寶也能刷出「靈異事件」——他發現,自己花費老大心思寫的簡歷竟被掛在了淘寶上當做商品售賣,最讓他無語的是一份充滿個人信息的簡歷只值5塊錢。眼瞅發生的一切,王尼瑪無語了......據《中國消費者報》報導,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公民個人簡歷信息,並將其掛在淘寶網上以5元一份的價格進行兜售。
  • 網投簡歷倒賣調查:24小時批量下載 單份簡歷最低僅1元
    原標題:網投簡歷倒賣調查:24小時批量下載,單份簡歷最低僅1元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信息。應聘者懷疑,個人信息通過招聘平臺落到他人手中。
  • 網投簡歷倒賣調查:24小時批量下載,單份簡歷最低僅1元
    12月7日,新京報刊發《網投簡歷倒賣調查:24小時批量下載,單份簡歷最低僅1元》,記者調查發現,從售賣企業招聘帳戶到批量下載應聘者個人信息,再通過貼吧或QQ群銷售簡歷,其中存在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多年來雖曝光不斷,卻屢禁不止。還有人在這條產業鏈上做起「學問」,研究平臺監管機制確保帳號不被封禁,擁有高曝光量。
  • 網投簡歷倒賣調查:軟體24小時批量下載,單份簡歷最低僅1元
    有賣家稱,不同平臺的簡歷價格有所不同,總體來說,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5元左右,二手簡歷每份1元左右。「遇上收的比較多的單子,一天能掙幾千塊。」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信息。
  • 網投簡歷倒賣調查:24小時批量下載,單份最低僅1元
    有賣家稱,不同平臺的簡歷價格有所不同,總體來說,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5元左右,二手簡歷每份1元左右。「遇上收的比較多的單子,一天能掙幾千塊。」12月3日,新京報記者分别致電BOSS直聘、智聯招聘等4家招聘平臺客服熱線進行舉報,工作人員均表示,他們對上述情況並不了解,會將這些舉報信息進行記錄。
  • 智聯招聘平臺出現疑似性工作者招聘!客房服務員月薪5萬起
    科技先生12月14日訊,據《投資者網》報導,在智聯招聘平臺上發布的信息中,部分職位打著招聘「客房服務員」的旗號,疑似招聘性工作者。其中,一家位於廣州的公司正在以3-4萬元的月薪招聘客房服務員,而其他同類型職位在智聯招聘上的最高月薪僅為6000元左右。
  • 是誰在倒賣你的求職簡歷?什麼人在購買簡歷信息?
    58同城簡歷是以文本的形式出售,每一條包含一位求職者的姓名、年齡、電話等信息,如果購買量大的話,每條1.2-1.5元。如果要購買智聯招聘上用戶的簡歷,則需要進入一個特殊的郵箱下載,每份需要2.5元。  「我手裡的簡歷資源是實時更新的,求職者發布簡歷2-4小時左右我就能拿到信息。
  • 簡歷倒賣單份最低僅1元 有賣家虛構招聘崗位「釣」簡歷
    簡歷倒賣單份最低僅1元 有賣家虛構招聘崗位「釣」簡歷  Winnie Lee • 2020-12-07 15:40:49 來源:前瞻網
  • 深潛 | 誰在倒賣你的求職簡歷?
    王強說,58同城簡歷是以文本的形式出售,每一條包含一位求職者的姓名、年齡、電話等信息,如果購買量大的話,每條1.2-1.5元。如果要購買智聯招聘上用戶的簡歷,則需要進入一個特殊的郵箱下載,每份需要2.5元。 「我手裡的簡歷資源是實時更新的,求職者發布簡歷2-4小時左右我就能拿到信息。
  • 個人簡歷被倒賣屢禁不止 「最難求職季」再蒙陰影
    《中國經記者》記者注意到,簡歷信息被倒賣並不是新鮮事,去年3月,一家號稱擁有全國最大簡歷庫的招聘類數據公司巧達科技,因為販賣8億份個人簡歷,所有員工被警方帶走。儘管有前車之鑑,但受利益驅動,簡歷被倒賣的事情仍在持續。
  • 智聯招聘用戶隱私洩露舊疾未愈 又現疑似「皮肉招聘」魅影
    作為一個匯集了數百萬家用人單位的招聘平臺,在智聯招聘的隱秘角落中,有著不為人知的陰暗面。《投資者網》在瀏覽智聯招聘時,發現一家位於廣州的公司正在以3-4萬元的月薪招聘客房服務員,而其他同類型職位在智聯招聘上的最高月薪僅為6000元左右。在以「求職者」身份向該企業投遞了一份幾乎是空白的簡歷後,該企業的招聘人員很快就發來自己的微信號。
  • 誰動了我的簡歷:有賣家網上公然叫賣 一手簡歷可賣3.5元
    有賣家稱,不同平臺的簡歷價格有所不同,總體來說,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元到5元不等,二手簡歷每份不到1元。「遇上收得比較多的單子,一天能掙幾千塊。」12月3日,新京報記者分别致電招聘網站官網客服熱線進行舉報,工作人員均表示,他們對上述情況並不了解,會將這些舉報信息進行記錄。
  • 揭秘倒賣網投簡歷黑色產業鏈
    應聘者懷疑,個人信息通過招聘平臺落到他人手中。還有人在這條產業鏈上做起「學問」,研究平臺監管機制確保帳號不被封禁,擁有高曝光量。有賣家稱,不同平臺的簡歷價格有所不同,總體來說,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5元左右,二手簡歷每份1元左右。「遇上收的比較多的單子,一天能掙幾千塊。」
  • 簡歷慘遭倒賣,個人信息洩露,網絡招聘平臺能否信任?
    現如今,通過網絡招聘平臺找工作已是常態。每到畢業季,各類網絡平臺如boss直聘、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就會收到成千上萬份來自大學生們等人群的各類求職者的簡歷。最近,有求職者向媒體曝光,他們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電話內容均以「你最近是在找工作嗎」為內容開頭。由此,他們懷疑自己的簡歷已經被倒賣。
  • 智聯招聘陷「多事之秋」:簡歷洩露風波尚未平息又捲入「博彩騙局...
    近日,據媒體報導,有用戶在瀏覽智聯招聘網站時,發現一家位於廣州的公司正在以3-4萬元的月薪招聘客房服務員。在用戶以「求職者」身份向該企業投遞了一份幾乎是空白的簡歷後,相關招聘人員很快就發來自己的微信號。「求職者」通過後續詢問以及查看此人的朋友圈發現,這家公司在智聯招聘打著招聘「客房服務員」的幌子,疑似招募性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