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曆--陰曆日期和節氣的獲取

2021-02-06 jQuery每日經典

        在項目中,如果涉及到日曆歷程,fullcalendar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插件。他的相關資料可以在百度自行查找,之後的文章也會貼出一部分實例。

        插件 fullcalendar 上僅顯示了陽曆日期,相關的節假日、陰曆等都沒有相關API,本著對技術的執著,和不斷修改各種插件的職業本能,又入了一個漫長不歸路。

        本篇文章僅介紹如何獲取到陰曆日期、節假日,之後的文章會介紹如何在fullcalendar中嵌入該功能。

        

        在這幾年內也有不少人做過這個事情,如2013年的 feifei:fullCalendar 改造計劃之帶農曆節氣節假日的萬年曆。

        文章連結:http://feifei.im/archives/168

一、下載算法js        

        涉及到陰曆,肯定離不開萬年曆,網上有太多的萬年曆可以參考。當然,不僅僅是參考,可以直接拿來使用。以hao123 的 萬年曆插件為例:

它使用的是 lunar.js, 由於是 hao123 私有的資源,它的源碼不好查找。
2016.10.28的資源地址:https://pan.baidu.com/s/1eR52jjO

最新資源地址只能在官網反編譯,如圖:

二、算法 js 提供的 API

1. 屬性:內部維護一個lunar對象,它以傳入的日期為基礎,計算得到各種屬性。

2. 節氣、節假日、陰曆

節氣可直接通過屬性term獲得;

節假日通過調用 festival 方法獲得;

陰曆也可通過屬性獲得;

若想完全像日曆中展示的那樣,節氣 > 節假日 > 月份 > 日期 的格式顯示,就需要對算法js 進行進一步的封裝。具體代碼就不貼出來了,具體資源下載有問題的可私聊。

相關焦點

  • 利用華邦四位機實現帶農曆24節氣萬年曆的低成本設計
    [摘要]: 本文描述了一種利用華邦四位機來設計帶有農曆24節氣的萬年曆的設計方法,同時對於其中軟體的算法和硬體的電路設計進行了計算和分析。 [關鍵字]:節氣, 列表法, 微處理器, 單片機, 算法   在當前的產品設計中,人們在追求產品高性能的同時,也在追求產品的低成本。
  • 風靡全中國的萬年曆,你了解嗎?
    萬年曆是中國古代傳說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陽曆。萬年曆是記錄一定時間範圍內(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體陽曆與陰曆的日期的年曆,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詢使用。萬年只是一種象徵,表示時間跨度大。我們所使用的萬年曆,即包括若干年或適用於若干年的曆書。
  • 十二地支之「子時與凌晨」,農曆節氣陰曆陽曆排八字之注意點
    說到這裡,現在可以排八字了,但是如今手機APP和電腦在線查詢排八字如此方便,還要不要學的排八字?我個人認為很有必要,你得知道它裡面的流程和邏輯才會深刻理解和記憶下來。基本辦法即根據《萬年曆》查,按照12個節氣進行排。
  • 24節氣究竟是陽曆還是陰曆哪?(圖)
    關於24節氣,始終有一個小小的問題一直贏繞在我們的腦海裡,那就是24節氣究竟是陽曆還是陰曆的哪? 現在世界通行的曆法是陽曆,而華人則更多的採用「陰曆」這一古老的方法。
  • 盲人算命是怎麼背誦《萬年曆》的?
    盲人算命是怎麼背誦《萬年曆》的? 盲人背誦的萬年曆叫「銀盤子」 盲人心算萬年曆法:只需記住十四字的歌訣,可迅速算出幹。 萬年曆是一種將公曆、農曆、幹支歷相互對應,編排在一起的歷學工具書。
  • Axure教程:用中繼器和日期函數實現萬年曆
    今天這個案例就和萬年曆有關,教大家使用「中繼器」和「日期函數」來實現一個萬年曆的原型,不過這原型可不是死的哦,是可以真真正正顯示萬年日期的萬年曆。原型預覽:原型說明:萬年曆原型在初始化的時候可以自動顯示當前日期,並鎖定當天(Today),通過「上一年」「上一月」「下一月」「下一年」操作,可顯示對應年份及月份的日曆,「返回今天」可返回當前月份日曆及鎖定當天(Today)。
  • 陰曆和陽曆的區別是什麼 陰曆和陽曆是什麼意思陰曆和陽曆是怎麼來的
    公曆和農曆是什麼意思?公裡和農曆的區別在哪裡?接下來為你講述。公厲和農曆是什麼意思公曆稱為「陽曆」陽曆是以地球環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算作一年。它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於它不是整數,為了把長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稱為「閏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稱為「平年」。
  • 中華黃曆萬年曆
    1、日曆:萬年曆、農曆、黃曆宜忌、節日節氣、放假安排、吉日查詢; 2、提醒:日程安排、生日提醒、記事備忘、待辦事項、紀念日、倒數日提醒; 3、天氣:15日天氣預報、24小時天氣趨勢、實時空氣品質及惡劣天氣預警,天氣動態一手掌握; 4、特色功能:吉日查詢、星座運勢、周公解夢、財喜羅盤、黃大仙每日、日期計算、生肖運程; 5、個性閱讀
  • 陰曆是農曆,24節氣是陰曆 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這下終於區分了
    在我國有,公曆,陽曆,陰曆,農曆,很多年輕人分不開有何區別,今天小編就簡單的說下,這四種說法到底有何區別!如有不準確的還望大家給予斧正!感激不盡!根據陽曆的日期可以很清楚的區分四季冷暖的變化,但是,根據陽曆制定的「月份」卻無關與月亮的盈缺,朔望!陰曆陰曆主要是根據地球繞地球一周為一月制定的曆法,也就是說是根據塑望月來確定的,陰曆也被稱為「殷力」!隨著曆法的不斷發展,直到24節氣的出現,也就形成了農曆也就是「漢歷」!而我國目前使用的是「陰陽曆」!
  • 農曆是陰曆嗎?為何二十四節氣不按陰曆?公曆有什麼缺點?
    今天有網友提問:農曆二十四節氣為什麼不和農曆相關,而和公曆相關呢?夏至對此,六甲番人認為正確的提法應修改為:農曆二十四節氣為什麼不和陰曆相關而和陽曆相關呢?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理解農曆和陰曆、陽曆的關係,我們可以分解成幾個小問題:1、什麼是陰曆?陰曆是指依據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曆法,也就說是根據月圓月缺來安排周期,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一年為十二個歷月。
  • 陰曆陽曆講究不同
    那麼該給寶寶過陰曆生日還是陽曆生日?不同的家庭也有著不一樣的看法,小編生在比較傳統的家庭裡,尤其是爸爸,非常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所以全家都是過農曆生日。小學時,小編的朋友都是過陽曆生日,每當朋友們七嘴八舌說起生日的話題,問小編生日是什麼時候,小編都不知該怎麼回答,因為農曆生日每年的日期都會不一樣。小編還因此和爸爸理論過,小編爸爸卻很嚴肅的告訴小編:「我們是中國人,當然要過農曆生日!」
  • 陰曆和陽曆是怎樣來的?
    曆法的制定和發展,也是這樣。現在世界上各國、各民族所使用的曆法,種類很多,但主要可歸成為三種:陽曆、陰曆、陰陽曆。我們現在日曆上所載的「夏曆」,有些地方也稱為陰曆,就是陰陽曆的一種,而不是真正的陰曆。陽曆是根據太陽來的。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作為計算時間的單位,即一個「回歸年」,計365天5小時48分46秒。
  • 盤點陰曆和陽曆的區別 星座是按陰曆還是陽曆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盤點陰曆和陽曆的區別 星座是按陰曆還是陽曆算? 我國的傳統節日一般都是用農曆計時的。不知道朋友們對一個節日的兩種不同表示時間能分得清楚嗎?公曆和農曆是什麼意思?公裡和農曆的區別在哪裡?接下來為你講述。
  • 當龍抬頭遇上婦女節,陰曆陽曆你知道怎麼區分嗎?
    很多人就好奇了,為什麼「龍抬頭」會遇上婦女節,這就不得不說陰曆與陽曆了。為什麼我的生日每年都不一樣?想必很多人和小編一樣,之前一直分不清楚陰曆與陽曆。很多父母給孩子過生日,都是用的陰曆,而孩子們不懂陰曆和陽曆的區別,也分不清楚,所以覺得自己的生日怎麼每年都在變。
  • 您知道陰曆、農曆、陽曆怎麼來的?二十四節氣與其三者的關係?
    很多人以為二十四節氣和陰曆有關。其實二十四節是根據陽曆劃定的。即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劃分為24個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黃道分成24個等份,每等份各佔黃經15°。由於太陽通過每等份所需的時間幾乎相等,二十四節氣的陽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後,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
  • 立秋日曆:中華萬年曆日曆節氣提醒
    中華萬年曆日曆App提醒您,今天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的到來,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中伏已經接近尾聲,三伏天已過大半,即將迎來秋高氣爽的天氣。
  • 萬年曆查詢
    萬年曆農曆查詢說明萬年曆是記錄具體陽曆和陰曆的年曆,可以快速查詢更多年的陰曆與陽曆對照表及相關節日等信息。萬年曆農曆查詢 在線實用萬年曆查詢表關於萬年曆我國古代傳說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陽曆,為紀念曆法編撰者萬年功績,便將這部曆法命名為「萬年曆」。
  • 24節氣是「陰曆」?19年會有「倒春寒」,專家的預測老農認可嗎?
    24節氣是「陰曆」?19年會有「倒春寒」,專家的預測老農認可嗎?大家好,這裡是「更三農」,每日分享農村新鮮事,更有趣味冷知識!如果大家想持續看到更多農村新鮮事,請記得點上方「關注」呀!24節氣一直是農民生活的好伴侶,不僅能指導農業種植,也有很多農民根據節氣的變化預測收成的好壞,那麼這24節氣是陰曆嗎?19年會有「倒春寒」嗎,那接下來的冬天還冷嗎?對於這些問題,都是村民想了解的,我們簡單的說一下。一、24節氣是「陰曆」?今日有網友說「24節氣是陰曆,而且臭罵了我一頓!」
  • 八字萬年曆
    【八字萬年曆】:是一款集萬年曆,老黃曆,八字算命,周易預測,大師在線解惑等各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軟體. 【老黃曆】:提供公元1年到9999年的黃曆查詢,和宜忌解釋,吉神方位等,數據使用清朝由乾隆皇帝組織校隊的《欽定協紀辨方書》權威且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