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澳洲牛排的這些知識,你都知道麼?

2020-12-20 iTrip愛去

澳洲的牛排在全世界都擁有大量的粉絲,對於那些喜歡牛排的吃貨寶寶,了解一些關於牛排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

1、關於不同部位的牛肉

一頭牛身上不同的部位,切割後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

裡脊:肉質較肋條肉粗一點,但肉味鮮甜,適合作牛排。

外脊:即牛前腰脊肉,肉質嫩滑,亦為牛排之上選。

脖肉、肩肉: 運動部位,肌肉發達,肉質較堅實,適宜燉煮、燜調、炒涮。

肋條肉:稍帶筋,肉味香濃,適宜燉湯、作咖喱、牛肉串燒。腹肉、胸肉:肉質較粗但咬感好,肉味香濃,可用於燒烤、炒肉片、涮火鍋、燉。

腱子肉:運動部位,含膠質多,帶筋,口味香濃,咬感十足,適宜長時間燉滷。

臀肉:運動部位,肌肉發達,脂肪含量少,肉質堅實,適宜長時間燉煮,也可作牛排用。

澳洲牛肉

2、澳洲和牛

澳洲和牛以肉色深淺和脂肪分布劃分成M1至M12級(主要為M4至M12級),越高級的和牛,脂肪和肉的比率越高,而且分布更平均。M12的肉與脂肪比例高達50%,只有少於5%的和牛可達到此級數,市面多數的澳洲和牛都屬M8至10級,脂肪比率約達30-35%。澳洲牛的肉味是比較淡的,M9級也只能到日本的A3級水平。

十多年前,澳洲農民將日本的母牛帶到澳洲來繁殖,並且引入美國的安格斯牛來配種,並以日本的飼養技術來養殖,培養出「澳洲和牛」。其美味遠超M9級牛肉,所以在M9以上又多加了M10、M11和M12級,而M12級牛肉相等於日本的A5級牛肉。

澳洲牛

3、澳洲最出名的和牛品牌Blackmore

Blackmore家族在澳大利亞的養牛界赫赫有名,五代養牛,1988年開始從日本引進和牛並對其進行培育。作為一個對質量有要求的農場主,Blackmore挑選的都是日本最著名的三大牛種,先天條件好,加上牧場環境優越、水質清澈、牧草肥潤豐富,使得和牛在這裡的生活生長極其愜意。因此,出品的質量一點兒都不比原產地日本差,澳大利亞的和牛從此發揚光大。

通過多次的研究配種,他們也培養出了屬於自己本土的和牛牛種。更為健康的飼養方式,更為悉心的呵護照料,使得Blackmore和牛的肉質比同類的更為柔軟,肉味更濃,脂肪油花更為細密,油脂中帶著一股甘香的味道。但卻又不像印象中和牛肉會有的肥膩,更符合現今的健康飲食之道。

為了保證優異的質量,Blackmore的產量被嚴格控制,每月最多只屠宰50頭牛,其中一半只提供給當地的星級餐廳。所以,如果有一塊Blackmore牛排放在你面前的時候,請一定要好好珍惜。

澳洲牛肉

4、牛排種類

餐廳常見的牛排種類依部位區分有腓力(FILET),紐約客(NEW YORKER),丁骨(T-BONE),肋眼(RIB-EYE),牛小排(SHORT RIB)。

腓力(Fillet):正式名稱為Tenderloin-去脂腰裡肌肉,位於牛腰背的內側後段肌肉,一條牛隻有兩條。由於較少運動到,因此是肉質最柔嫩的牛排部位,不含肥膘,牛排中的首選。

沙朗牛排(Sirloin):Steak Ready Strip Loin-前腰脊肉,含有些許脂肪,是最適合用於煎烤的牛排部位。在美國俗稱就叫紐約客(NEW YORKER)。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那些牙口比較好的人吃。

丁骨(T-Bone):帶骨的前腰脊肉,因為帶T字形肋骨而得其名,在骨頭的兩邊一邊是菲力,一邊是沙朗,由於可以同時吃到兩個部位的肉所以價格也較為昂貴。Porter House-紅屋牛排,就是大丁骨牛排,是指丁骨牛排中肉量面積最大的部份。

肋眼(Rib Eye):Rib Eye Roll是指牛隻第6~第12根肋骨間的肋裡肌肉,富含脂肪紋路,一般所說的霜降牛肉指的就是這塊地方。

澳洲牛排

肋眼牛排無論用煎的或是碳烤都很適宜,肉間的油脂能讓口感更添滑順。

牛小排:全民Bone-in Short Rib-帶骨牛小排,是取第6~8節肋骨部位橫切下來的帶骨部位。

這個部位的肉有豐富的油花脂肪,肉質柔軟,是最好的碳烤食材。

看了這些牛排的知識,你都了解每次自己吃的是什麼部位了麼?

原創聲明:本文為iTrip愛去原創(微信:ajiongmei),歡迎轉載,但請務必註明出處 及連接。

相關焦點

  • 喜歡吃牛排,關於牛排的這些知識,買之前一定要清楚
    喜歡吃牛排,關於牛排的這些知識,買之前一定要清楚!喜歡吃牛排,但是如果你自己在購買牛排的時候,關於牛排的這些知識,你不知道就很難買到質量好的牛排,還容易上當。所以買之前有一些知識大家一定要清楚,下面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我們一定要購買原切牛排,原切牛排就是整塊的牛排,不是經過碎肉拼接成的,碎肉拼接的牛排口感和原切牛排完全不一樣,價格也相差甚遠,千萬別花了原切牛排的錢,卻買了碎肉拼接成的牛排。
  • 吃牛排基礎全攻略指南,你必須要知道的吃牛排的5小知識!
    今天小編為您提供的小知識是吃牛排必須要知道的小知識>牛排的5個小知識很多人在餐廳點牛排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問題。看著菜單上牛排的花式叫法,並不知道他們到底指的是什麼,「都是牛排啊,究竟能有什麼差別!」其實,不同的牛排在口感上還真有著天壤之別。可能你選錯了一塊牛排,結果朋友卻不喜歡,於是本來預想的一頓美好的晚餐就這麼泡湯了。
  • 菲力牛排是哪個部位?好吃麼?咋烹飪
    正文:菲力牛排是哪個部位?菲力又稱牛內脊、牛裡脊、內柳,英文名beef tenderloin。在澳洲,這塊肉被稱為「眼菲力」,在法國和英國被稱為filet和fillet,中文音譯菲力。菲力牛排就是用一定厚度的牛裡脊肉做出的牛排。日常我們買的這塊肉是用來炒菜用的,像回鍋牛肉、水煮牛肉、嫩牛片都可以用此塊部位。而市面上賣的比較好的兒童牛排一般都會採用這個部位來製作。
  • 大家會吃牛排麼?什麼是原切牛排、什麼是調理牛排?
    前方高能,滿滿乾貨知識點,耗了寶寶不少看劇時間~原切牛排和調理牛排。先說牛排分類,牛排一般分兩種:原切牛排、調理牛排。原切牛排是未經任何預處理的牛裡脊、 牛外骨等,整塊牛排部位肉切割而成的牛排。(等著你加佐料的)調理牛排是醃製入味已切片,方便油煎食用,也分靜醃調理牛排、整切調理牛排、加工調理牛排。(替你加了佐料的)
  • 吃過級別高的美國進口牛排,你知道它是什麼級別的嗎?看完漲知識
    而對於牛排,相信很多人對它的認知就只知道它是牛身上的一塊牛肉而已,而且相信大家在各種連鎖餐廳或者高級的西餐廳所吃到的牛排也只知道貴的牛排味道、口感只是好一點而已,但是吃過高級牛排的你,知道自己所吃的牛排是什麼級別的牛排嗎?
  • 關於一道好吃的牛排,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裡!
    總結一下,喜歡吃軟嫩口感,可以選擇裡脊;喜歡肥瘦相間,可以選擇眼肉;喜歡有嚼勁,可以選擇西冷牛排。Q餐廳中一般有專門儲存牛排的冷櫃或是冷庫,我們在家庭如何存放牛排?如何解決排酸問題?A 首先回答牛排冷凍儲存的問題。
  • 為什麼同樣都是澳洲谷飼牛排,為什麼有的貴上天?
    在澳洲對牛肉等級的評定可謂是複雜而苛刻,從脂肪,嫩度,色澤到口感都有統一的標準,達到什麼標準,牛排等級就是多少級。澳洲牛的等級從M1-M12級共為12個級別,數字越大等級越高,價錢越貴。要得到更好的等級牛肉,農場可謂是費盡心思,從飼料丶圈舍丶育肥周期都要極大的投入,而且在固定時間還會給牛餵啤酒,做按摩,聽音樂等等。在國內場上我們常常見到也都是沒有評定等級和M1級M2級的牛排居多,M3-M4的牛排有但是基本上都是中高端的西餐廳在用。
  • 戰斧牛排是哪個部位?好吃麼?烹飪麻煩麼
    前言:多年前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的時候總是覺得霸氣十足,一個牛排都還有這麼響亮的名字。只不過記得當時吃的時候並沒有看到骨頭,只有一塊煎好的牛排。正文:戰斧牛排是哪個部位?牛有13對肋骨,但靠近尾巴部分的肋骨無法切出標準的一份戰斧牛排。而一頭牛大概只能切出9到10份戰斧牛排。另外戰斧牛排的選材、飼料、尺寸都有嚴格的標準。比如選的牛需要選6個月的小牛戒奶餵養70天後才能進行宰割。
  • 調理牛排、醃製牛排、靜醃牛排、整切牛排、原切牛排的區別
    有消費者問,哪種牛排能吃嗎或者能經常吃嗎?三種牛排如果是正規企業生產的,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食品,都可以吃,沒必要黑化添加劑。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選擇是什麼才做出選擇,而不是稀裡糊塗的選擇。接下來我們來看下三種牛排具體區別。
  • 吃牛排需要普及的基本知識
    牛排是西餐最常見的一道美食,但其在國內的普及程度好不高。很多普通的牛排知識也不普及。介紹如下,供參考。牛肉,可以說是紅肉裡最敏感嬌貴的食材了。從牛的飼養到屠宰,從分肢解牛到烹飪煎烤,早已形成一套複雜的體系,不同等級、不同產地、甚至不同部位的牛排價格往往都天差地別。
  • 在吃了一頭牛之後,我們終於知道了怎麼選擇牛排了
    之前就有想寫過一篇有關牛排的文章,奈何其知識量太大,我們研究所用了吃一頭牛的時間去收集整理到現在。當越來越多的牛排擺上中國人餐桌的時候,卻很少有人能分辨出好牛排和差牛排。在一些售賣平臺上上銷量最好的牛排,往往是一百多塊錢10片包郵的醃製牛排,還附贈刀叉。細算下來,這樣的牛排可能比市場上牛肉賣得還便宜。這些牛排的質量如何?真的是牛排嗎?
  • 如何吃懂一塊高級牛排?|肉眼牛排|牛排|牛肉|法式牛排|和牛|西餐廳
    各家拿出的前菜,可能有沙拉,海鮮,而真正的主菜,就是牛排,羊排,銀鱈魚以及三文魚排等。而這些主食之中,點單率最高的莫過於牛排。可如今吃牛排,沒有那麼簡單。高級餐廳的餐單上寫著:澳洲和牛M9臀腰肉,M9好像聽起來很高級,但臀腰肉,又是一個什麼樣的部位?同時,菜單還有智利和牛三角排M6。究竟是M9厲害還是M6厲害呢?我們忍不住在心裡叨叨:什麼鬼,為啥連個牛排我都看不懂?所以,今天的內容,我們暫時先不放探店,來看看去西餐廳之前,我們可以補一些什麼樣的知識。
  • 澳洲谷飼原切牛排是牛排的首選?帝牛牛排就是這樣
    澳洲谷飼原切牛排是牛排的首選?帝牛牛排就是這樣原切牛排就是牛肉排酸屠宰後,直接取出相應部位進行切割的牛排,不添加任何化學添加劑及食用膠,也不進行調味和調理。所以從原切牛排的加工方式來看,選擇原切牛排就是選擇了健康和營養,而且,能夠被用做原切加工的牛都不是一般的牛,所以原切牛排的品質也是非常高的。那麼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高品質牛,為什麼澳洲谷飼牛是最好的選擇?
  • 泌陽吃貨,你吃的牛排是合成的!
    你永遠不會知道這些出口到中國的牛肉已經被玩壞到什麼程度了, 那些中國餐館裡的牛排,超市貨架上的牛肉,貼著「澳洲牛肉」包裝的多賣十倍價格的進口肉
  • 吃牛排這些基礎知識可以幫助你更快了解它
    作者 | 旅食在中國大多數人第一次吃牛排都是在各式各樣的西餐廳裡面,亦或是一些快餐類的西餐,例如豪客來、上島咖啡等等的平價牛排,與其說是牛排,倒不如說是合成牛肉,一份剛剛做好的牛排放到鐵盤上吱吱作響,餐盤中還配著些許的意面和一個單面煎蛋等
  • 牛排知識 | 牛排的「血水」真的是血嗎?
    Hello,我是生鮮君,致力於分享生鮮知識,推薦優質的生鮮產品~今天生鮮君繼續跟大家分享牛排的小知識~✨趕緊搬好小板凳
  • 吃牛排為什麼選谷飼牛排?帝牛澳洲谷飼牛排的優勢是什麼?
    吃牛排為什麼選谷飼牛排?帝牛澳洲谷飼牛排的優勢是什麼?牛排分谷飼和草飼兩種,很多人不懂這兩種的區別。谷飼是指牛在屠宰前一段時間,不再吃草,而是吃各種穀物育肥,而草飼是指牛的一生都是吃草,而不吃穀物。草料的飼料轉化率低,所以草飼牛肉比較瘦,而穀物的轉化率高,所以谷飼牛肉育肥後花紋比較漂亮,牛肉也比較嫩,也就更適合用做牛排。總結來說,谷飼牛也是吃草的,不過會在屠宰前一段時間改吃穀物。市面上很多谷飼牛排都是打著澳洲進口的旗號,那麼澳洲的谷飼牛排有什麼優勢嗎?
  • 廣告|格瑞雅Tomahawk 澳洲戰斧牛排霸氣登場,等你來挑戰!
    採用特殊且嚴格的切割方式——於牛肋骨部位切割出帶骨的眼肉,其外形像一把威風凜凜的戰斧,故稱「戰斧牛排」。」斧柄「是牛肋骨,」斧頭「則是牛肋眼。戰斧牛排(Tomahawk),牛排家族中的「霸氣王者」。戰斧牛排對牛的年齡、飼養方法及尺寸都有相當嚴格的標準。
  • 為什麼說牛排的選擇是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帝牛牛排怎麼樣?
    為什麼說牛排的選擇是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帝牛牛排怎麼樣?牛排坑也多,選擇更是難上加難,說到底還是對牛排的相關知識掌握的不夠全面,容易被商家的擦邊詞搞的暈頭轉向,所以,如何在商家的漫天宣傳中找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就變的十分重要了。
  • 我對牛排的愛,差點超過對你
    這是好牛排館的基本配置,或大或小都該有這樣的一個醒牛肉的地方。這肉是草飼還是谷飼對上海食客來說都是可以,但你必須是塊好肉、一塊值得被好好對待的好肉,有個醒肉櫃才像腔 都已經吃到牛骨髓了,離牛排還會遠麼?看到主廚在牛排烤臺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