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薛兆豐是怎樣煉成的

2021-03-02 菁城子

本文首發在 騰訊·財約你,發出時有改動。

大部分人知道薛兆豐,是從2018年的《奇葩說》開始。這時候的薛兆豐,已是全網最熱門的「網紅經濟學家」。一些人是從三四年前知道薛兆豐,在羅輯思維買他的書,在「得到」購買他的課程。當然,還有更少人是從專欄時代就開始關注薛兆豐,比如我。薛兆豐不斷蛻變,圍繞他不變的是爭議。

 

成 名

 

薛兆豐本科在深圳大學就讀,主修應用數學,他很早就對經濟學發生興趣。從很早開始,他就意識到,「經濟學的解釋能力最犀利,科學性、邏輯性也是最強的。」

大學畢業後,中國網際網路興起論壇之風,薛兆豐一邊學習經濟學,一邊參與網上討論。他將科斯、阿爾欽等經濟學家的文章發在論壇,自己寫文章參與爭論。他翻譯經濟學家阿爾欽的《大學經濟學》講稿,還寫郵件給老人家,希望對方提供照片,兩人由此結識。

此時的薛兆豐少年意氣。不過,在他身上也有與其年齡不相符的沉穩。網上論戰,人多嘴雜,難免人身攻擊和粗言穢語。薛兆豐從不如此,他將講粗口視為論戰的失敗。作為中國第一批網民,薛兆豐沒在論壇混戰太久,就將精力轉至媒體。

當時的財經評論常有「三段論」惡習——先談新聞由頭,中間囫圇分析,最後求政府監管,缺乏面向讀者的經濟分析。薛兆豐獨樹新風,他寫文章是從經濟學道理入手,議事簡潔,論理清晰,重視邏輯推演,很快就贏得好評。

在薛兆豐看來,經濟學類的術語,除了「邊際(marginal)」概念找不到替代的詞彙,其他專業詞彙都可以用淺顯的方式表達。在這期間,薛兆豐還養成一個習慣:文章寫就,出聲朗讀三五遍,直至言辭流暢。

薛兆豐在多家媒體發表大量文章,憑藉鮮明的市場派觀念,簡潔精練的寫作手法,很快就擁有了一大批追隨者。2000年,薛兆豐被《新周刊》評為頂尖人物,2006年還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中國十大青年領袖。在被大眾廣泛認識之前,薛兆豐在媒體界已有相當的名氣。

2003年至2008年,薛兆豐在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系就讀,師從諾獎得主詹姆斯·布坎南,後者是公共選擇學派的一代宗師。在此前後,薛兆豐在國內發表了《經濟學的爭議》和《商業無邊界》兩本書,前者是專欄集,後者是反壟斷法研究的成果。對反壟斷法出臺,薛兆豐持激烈批評的態度。

 

論 戰

 

成名之初的薛兆豐順風順水,不過爭議也不斷。直到今天,人們只要深入閱讀薛兆豐,少有人能全面贊成他的觀點。對於薛兆豐的批評,也大半來源於此。

反對最低工資:很多人出於好心贊成「最低工資法」,那是因為他們沒意識到它的害處。最低工資的後果是,低薪工人失業,是低薪求職者再也找不到工作。

全面自由貿易:雙邊貿易爭執中,政治家口頭上的「讓步」,就是老百姓切身的「實惠」,就是中國的進步。愈讓步,就愈進步!

反壟斷法被濫用:反壟斷法的本意,是防止壟斷者通過「限制產量和提高價格」來損害消費者利益。實踐中,大量反壟斷案件的起訴人不是消費者,而是處於劣勢的競爭對手。

反對高速免費:中國政府宣布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這等於中國政府宣布節假日讓高速公路淪為不是高速公路,是低速公路,甚至成為停車場,是受苦、受折磨的地方。

反對打擊炒房:即使是純粹的炒家,也對市場有雙重而且正面的貢獻。實際上,房地產領域的「自用」和「投資」往往是互相過渡、不可分割的。

在這期間,爭議最大、影響最廣的話題當屬「火車票漲價」。

2001年初薛兆豐在《21世紀經濟報導》發表文章,談「春運買票難」。他認為,中國的火車票長期固定,春運期間亦不能浮動,這導致巨大的供需失衡。乘客買票難,排隊等待的成本不會變,鐵路職工和黃牛黨還能從中牟利。

薛兆豐認為,火車票價低,將給全社會帶來了淨損失,應該改為「浮動票價制」,才能解決春運買票難。可想而知,這樣的觀點一拋出,當時被罵得有多慘。

「火車票漲價」幾乎每年都會出現,薛兆豐都在風口浪尖。很多人罵薛兆豐是「市場原教旨」,只會「漲價一招鮮」,他不為所動,相關文章一寫十幾年。最開始全網皆罵,後來有了支持者,還形成聲勢頗壯的「漲價派」。

前段時間,一位「漲價派」朋友還和我說,你知道嗎,2010年以後,中國的鐵路領域有兩個實質性的進步。第一,當然是新建高鐵,鐵路供給增加,供需矛盾沒那麼緊張;第二個進步是,高鐵的全面鋪開,其實是繞開了火車固定票價制。平日高鐵票打折出售,逢年過節恢復原價,這其實也是價格浮動啊。

十幾年過去,春運買票難基本已經解決,還有很多人對那一場論戰耿耿於懷。

2009年薛兆豐出版新的專欄文集,出名《經濟學通識》,狂傲之姿溢於紙面。這本書最開始的銷量也很小,隨著社交媒體興起,大量經濟學愛好者口口相傳,這本書很快普及開來。

2010年,薛兆豐進入北大國發院,擔任北大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聯席主任。他好像很少再參與論戰了,只是《經濟觀察報》的專欄一直沒有停。這個階段的薛兆豐,已經很少成為輿論焦點。隨著觀念和作品傳播,新一輪「薛兆豐之火」也在醞釀之中。

 

爆 發

 

薛兆豐再次爆發,是他等來羅振宇創立的知識付費平臺「得到」。

事實上,「得到」出現前,羅振宇就已經關注薛兆豐。2014年羅輯思維節目第二期《我們應該反壟斷嗎》,就是以薛兆豐的《商業無邊界》的觀點作支撐,此後他又在多期節目裡介紹薛兆豐的觀點。

2015年薛兆豐將《經濟學通識》修訂再版,在羅輯思維獨家推出。藉助公眾號和多期視頻節目推廣,這本售價達58元的經濟學類著作,4個多月時間賣出超過10萬冊,創造了出版界一個小小的奇蹟。

《經濟學通識》成就了薛兆豐第一個小小的爆款。接下來,是他在「得到」的大爆發。

羅振宇這樣評價薛兆豐:他是為數不多真能把話說明白的經濟學家。薛兆豐起身網際網路,深諳傳播之道,他擅長調動讀者興趣,把複雜的道理講清楚。這樣的能力在學界非常稀缺。「得到」提供嚴肅的知識服務,還要面向普通大眾,薛兆豐天然適合這個平臺。

舉個例子說吧,薛兆豐課程的第1講是「戰俘營裡的經濟學」。通過講述二戰時期戰俘營內的隱秘交易,以此說明人類經濟行為無處不在,經濟規律無處不成立。這樣就有趣多了。

馬化騰也是畢業於深圳大學,和薛兆豐是校友,兩人多年前就認識。「北大經濟學課」上線時,馬化騰還親自推薦: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上北大,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重返校園學習。感謝網際網路這個時代,有人願意以更靈活的方式,以更周到的服務,把這麼好的產品,呈現在更多人的面前。每天花十分鐘,就能構建一個經濟學的世界觀。感謝薛兆豐老師把原汁原味的北大課程分享出來。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創新。

薛兆豐的課程上線一周,就吸引了超過4萬名「得到」用戶付費訂閱。截至目前,這門課程有超過39萬訂閱用戶。以每份199元計,營收超過8000萬,雄踞知識付費產品榜首。

知識付費作為風口,薛兆豐無疑是標誌性人物。在其他流量風口,大行其道的往往泛娛樂、泛色情甚至低俗內容,薛兆豐推出嚴肅知識的經濟學,無疑充滿「正能量」。《人民日報》評論稱,「在小鮮肉動輒幾千萬的片酬面前,終於有一位教授證明了知識的價值」。

 

漩 渦

 

薛兆豐在知識付費領域獲得成功同時,質疑的聲音接踵而至。2017年底,薛兆豐的同事,北大國發院教授唐方方公開質疑薛兆豐的學術水平,並指出薛兆豐不是北大教授。

學術水平高低,難有客觀衡量標準,公眾其實也聽不懂。真正受到關注的是薛兆豐的北大教授身份質疑。

據北大國發院網站信息,薛兆豐為國發院全職教授,擔任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聯席主任。據媒體調查,薛兆豐屬於北大國發院「院聘教授」,並非北京大學正式聘任教授。「院聘教授」不算北大教授?很多人都在討論,薛兆豐選擇了沉默。

不久,薛兆豐還和北大國發院教授汪丁丁發生了一場口水仗。據汪丁丁自述,事情起因是「得到」團隊和汪丁丁接觸,希望產出內容。

磨合過程中,汪丁丁感到備受折磨,「它要求我反覆改變自己的表達直到商業團隊認為大眾能夠理解」。汪丁丁認為,按照此種流程,迎合用戶需求,生產的知識乃是三流的知識。合作遂告吹。

汪丁丁沒有點名,但作為知識付費的標誌性人物,薛兆豐必定深感不悅。他不點名說:「有一些學者,有意無意地把生搬硬套、牽強附會、囫圇吞棗和故弄玄虛當做學問的一種境界」。汪丁丁猛烈回擊,他稱薛兆豐「張狂無知」,論文「讓經濟學家感覺這段文字是完全沒有畢業的經濟學習學生寫的」。

兩人的這一場爭議,看起來更像一場宿怨的爆發。早在18年前的2000年9月,薛兆豐發表了一篇文章,談汪丁丁的文風。薛兆豐說,汪丁丁發表的經濟文章,寓意隱晦,充滿「怪異的中文」和「黑格爾式的黑話」。

這篇文章的標題,直接就是《走火入魔的汪丁丁》,薛兆豐當年之年輕氣盛,可見一斑。汪丁丁也毫不客氣抨擊和奚落,他稱薛兆豐「張狂無知」,其追隨者亦是貽笑大方的「腦殘粉」。兩人由此結怨,只是誰也沒想到,這場爭論居然還有隔著18年的下半場。

這似乎是一個隱喻。體制內主流端坐的學者,市場中如魚得水的學者,他們格格不入,互相瞧不起。薛兆豐以北大國發院教職為傲,但他的學歷受到質疑,觀念受到挑戰,就連寫作和論戰方式,也很容易得罪人。

北大不乏薛兆豐的支持者,但冷眼旁觀者似乎更多,尤其他大紅大紫之後,裂痕愈加明顯。薛的支持者認為,北大學究們有酸葡萄心理,這種觀點加劇了批評者的憤怒。薛兆豐遲早離開北大,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2018年春節過後,薛兆豐向北大國發院提出辭職,經過幾個月等待,離開體制。「得到」的《北大經濟學課》隨之變成《薛兆豐的經濟學課》。薛兆豐現在的頭銜,只是孤零零的「經濟學家」,沒有掛名任何教職。

 

網 紅

 

2018年,薛兆豐擔任《奇葩說》節目導師。在此之前,他已經是「網紅」了,不過還是沒人會把他和這檔節目聯繫在一起,包括他身邊的學生和夥伴。

《奇葩說》話題有時嚴肅,本質還是娛樂節目;演講者偶爾燉一鍋雞湯,卻和經濟學無關。《奇葩說》的導師和嘉賓,個個擅長演講和煽情。薛兆豐幾乎從不演講、不作口頭辯論,當別人質問,他甚至會表現出慌亂和羞怯。把這種人扔到《奇葩說》,效果怎樣?

令人意外的是,薛兆豐以其「理性呆萌」徵服了觀眾。他看起來木訥,常被蔡康永「欺負」,始終面不改色。往往一段感人的演講結束,氣場還沒散去,薛兆豐就開啟個人模式。

他拋出一堆「家庭企業論」,「綠豆紅豆論」,一本正經地講起來。最開始還有人插嘴或訕笑,講著講著,所有人屏息凝神。講完之後,現場人不是鬨笑,而是若有所思。

當時網上有一條非常貼切的評價,「一群身著花花綠綠衣裳、說著奇奇怪怪話的妖魔鬼怪中間,他就好像是唐僧進了盤絲洞。」

節目播出之後,薛兆豐的百度搜索指數飆升至歷史峰值,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912%,資訊指數增長1130870%(11.3萬倍)。薛兆豐成了真正的「全民明星」。

這個時期,各種妖豔的自媒體標題頻頻刷屏,《薛兆豐,你懟人的樣子太性感了! 》《這個蔡康永喜歡的男人,冷酷無情卻讓女人痴迷》《薛兆豐,真正的「奇葩之王」》《「低情商」教授憑什麼讓周冬雨變迷妹》。很難想像,這些標題背後是一名嚴肅的經濟學者。

薛兆豐自述,他在上《奇葩說》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我參加《奇葩說》有做過很壞的打算,就是被很多人罵。因為這個節目的受眾女性居多,我覺得她們不會喜歡我。但讓我非常驚訝的是,對於講道理、講理性她們是能接受的,並且相當接受,這是讓我最驚訝和意外的。

已經做了最壞打算,也要決然向前,這就是今天的薛兆豐。他每邁出一步,似乎隨時都要突破自己「紅」的邊界。有一位朋友和我說:將來薛兆豐去拍電影,他都不會詫異。

走向市場,擁抱大眾,這是一件好事。此行路上,希望薛兆豐永葆經濟學家的本色,無論走得多遠,原點都不改變。

近期文章

慢下來的中國,會帶來什麼後果

希望滴滴順風車上線  | 推薦菁城子

歡迎轉發朋友圈,尤其薛兆豐的粉絲噢

或者點 在看 ↓↓ 表示支持

相關焦點

  • 上海這些「網紅」科普醫生是怎樣煉成的
    上海這些「網紅」科普醫生是怎樣煉成的 2020-03-09 10:55:00來源:解放日報
  • 「網紅經濟學家」薛兆豐,一門音頻課營收5000萬
    7月22日,出現在深圳書博會上的薛兆豐,再次顯示了「網紅經濟學家」令人咋舌的人氣。上個月,《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的新書首發,可謂史上「最接地氣」的發布會,地點選在北京著名的三源裡菜市場。薛兆豐解釋,把一本本磚頭般厚的經濟學著作搬到煙火氣十足的蔬菜攤、水果店、饅頭鋪中間,算是讓它「回到了經濟學的原點」。
  • 一個網紅情感專家是怎樣煉成的
    話說這位俗名叫楊冰陽,也出生於四川自貢(為什麼要說「也」呢)的網紅,在關注了北醫三院的產婦死亡及醫鬧事件後,用她高智商的腦袋稍微思索了一下,就在微博上慨言道:「把自己打扮漂亮,早生孩子,不要高攀,不要找kin selection男性。遵循了我說的任何一個,哪怕問個婚前五問,都不至於導致如今的結果。」不僅如此,這位網紅情感專家說,「先兆子癇,我在研究兩性關係時見過這個病」。
  • 不做老師做網紅、賣課爆賺8500萬,薛兆豐怎麼做到的?
    來源:生逢大時代—| |—薛兆豐是誰?你可能並不熟悉。但如果在他的名字前加上「《奇葩說》的導師」這個定語,你也許會豁然開朗——2018年,他作為經濟學學者、教授,參與錄製知名網綜《奇葩說》,在一眾頗具綜藝感的明星中,穿著正裝、言辭犀利的他圈粉無數,成為「網紅經濟學家」。
  • 嘉興圖書館是怎樣煉成網紅的
    1月7日,《浙江日報》觀點版刊發《圖書館是怎樣煉成網紅的》一文,全文如下:圖書館,知識的海洋,應該高大上。但要說能成為百姓耳熟能詳的「網紅」,老實說恐怕有點難。但是,嘉興圖書館偏偏就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 把「網紅」煉成「長紅」
    緊抓全面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先行示範區的契機,桂城藉助文創的力量,把整座城市當作「網紅」來打造,實則是產業、文化、生態協同高質量發展的探索,書寫一篇把「網紅」煉成「長紅」的大文章。 「我們不止網紅那麼簡單」 從0到1布局產業鏈條 「很多人會把我們定義為網紅,但我們肯定不止網紅那麼簡單。」
  • 著名餐飲管理專家楊鐵鋒:網紅餐廳是怎樣煉成的
    著名餐飲管理專家楊鐵鋒:網紅餐廳是怎樣煉成的第一次來到河北任丘聚一坊火鍋雞,是在去年春節前。聽投資人周國偉說這個店生意不是很景氣,於是專門過來幫助把把脈。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他想要一個「網紅餐廳」。網紅餐廳到底是個什麼樣?我一直很專注。我覺得,所謂網紅餐廳,就是在網際網路便於傳播優勢的條件下,通過設計一些新奇特的經營元素,使餐廳的整體風格與眾不同,形成網民喜聞樂見的賣點,從而製造品牌和產品的快速傳播,以此展開企業的整合營銷。網紅餐廳追求的是某一個方面的極致,拒絕平庸,驚世駭俗。
  • 經濟學網紅教授薛兆豐首次直播引關注,在薇婭直播間賣6萬本書!
    而知名的經濟學家薛兆豐也首次開始嘗試了抖音直播!在這之前,薛兆豐曾經做客薇婭直播間,僅僅那一次就賣出了6.5萬本《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本次薛兆豐首次嘗試抖音直播,想必也是看到了直播的廣大前景。但是此次網紅經濟學教授相當的低調,沒有為這次直播安排任何的宣傳,但是這場突然的直播也吸引了將近兩萬名粉絲的注意。而這次直播的背景全都是薛兆豐的書,用意也相當明顯了。
  • 全網最出名的十個老師,鄭強、戴建業、薛兆豐、陳果名列其中
    近日,有網友根據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評出了十大網紅教師。一、張雪峰張雪峰(研途考研VIP男教師,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 ,畢業於鄭州大學。七、薛兆豐大部分人知道薛兆豐,是從2018年的《奇葩說》開始。這時候的薛兆豐,已是全網最熱門的網紅經濟學家。一些人是從三四年前知道薛兆豐,在羅輯思維買他的書,在「得到」購買他的課程。當然,還有更少人是從專欄時代就開始關注薛兆豐,薛兆豐不斷蛻變,圍繞他不變的是不斷的爭議。
  • 編輯帶你們感受一下,「網紅貓」是怎樣煉成的?
    隨著吸貓大軍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喵被捧上神壇,化身為「網紅貓」,然而,網紅貓為什麼是網紅?編輯帶你們感受一下網紅是怎樣煉成的...1,Grumpy Cat大名鼎鼎的不爽貓!跟大部分網紅貓不一樣的是,福丸沒有特別引人注目的外表,卻深深的虜獲了人心。它是一隻非常友善的貓,每天陪著孤單的奶奶一起生活,你覺得生活清貧?
  • 韓國E罩杯健身網紅,傲人身材,飽滿臀部,魔鬼身材是怎樣煉成的
    韓國E罩杯健身網紅,傲人身材,飽滿臀部,魔鬼身材是怎樣煉成的豐滿的上圍,性感的馬甲線,搭配緊緻的臀部線條,還有一雙筆直的雙腿,非常符合亞洲人的審美,沒有那種非常纖細的骨感,而且感覺身材凹凸有致,並沒有那種乾瘦的身材。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詞好句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根據自身經歷寫的人物形象,下面電百科就來介紹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詞好句。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介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於烏克蘭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他的經歷和他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童年因家庭貧困而輟學,小時候飽受欺凌和羞辱。十月革命後,他參加了紅軍,參加了保衛蘇聯政權的鬥爭。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尾盤各大指數都有回升,但沒有翻紅,顯示買盤不足,午市再度回踩支撐是正常的。滬指運行在中軌之上,還有機會突擊上方缺口,不放量高度有限,衝高回落也難免。周中時段,市場還是穩定為主,中軌之上震蕩,適宜調倉換股。
  •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文/劉開)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文/劉開 病榻上的男人正說著什麼,一旁的爐火映紅了他們的臉和毫無壓抑的喜悅。是的,歷經多年,他所寫的書終於要被出版了。他是誰呢?他是保爾,也是奧斯特洛夫斯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是由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基於自身的經歷改寫而成。主要內容是保爾歷經重重磨難,最終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戰士的故事。也被譽為「社會主義的教科書」。
  • 「網紅經濟學家」薛兆豐正在直播中,教你成為和過往不一樣的人!
    看似荒誕卻又認真的問題,正是經濟學教授薛兆豐提出的。大家設想一下,假如這個問題真的成為現實,你會讓他們做什麼呢?如果僅僅只是讓他們負責端茶倒水,那我們現在美好的網際網路生活,估計全都不復存在。而薛兆豐教授則告訴大家,這是經濟學上的一種博弈論,如果真有能人替你打工,你要讓別人做他能做想做的,要讓別人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這樣才能雙贏。其實很多人都是從2018年的《奇葩說》中認識的薛兆豐,小領結、正西裝、黑框眼鏡,這跟大家印象中的"老學究"經濟學家的形象似乎完全搭不上邊。
  • 北大教授下海做了「網紅」!網絡課程收入6700萬元
    移動互聯時代的到達給出了薛兆豐更多舞臺。2017年,羅振宇得到了APP上線和《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正式開啟了薛兆豐知識實現路。同年薛兆豐在app開設付費課程,經濟學課程199元,成為app平臺第一個擁有10多萬用戶的欄目。這讓薛兆豐看到另一個一條路。2018年,薛兆豐再次跳出舒適圈子,辭去北大下海的職務。
  • 北大最火「網紅」教授,靠賣課年收入8000萬,真實水平受質疑
    他是北大的網紅教授,網上賣課收入上千萬 ,同行:故事好水平差北京大學可以說是無數學子嚮往的頂級學府,擁有百年歷史的北京大學,如今已經是全世界高水平的大學,兼容並包的風氣,讓北大成為人才聚集、精英薈萃之地,無數的頂級學者在這裡深耕發芽,也有無數的師生從這裡走向了世界
  •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歷史的車輪滾過,在文學的長途中留下了一件瑰寶——《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它誕生在蘇聯的戰爭年代,在殘酷的戰爭與戰火的硝煙中,他決定持筆戰鬥於文學,一篇篇文章字裡行間都住滿了革命的熱血,他就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一位蘇聯的文學巨匠。這本書,幾乎可以看作是作家的自傳。
  • 「網紅」錄取通知書是這樣煉成的
    「網紅」錄取通知書到底如何煉成?為了打造驚豔的初印象,各大高校下足了功夫,不僅讓校園經典建築、標識符號、吉祥物等登場,還贈送多重禮物,並邀請校長寫信助陣。高顏值、巧設計背後,蘊藏著一份為國育才的初心。2014年,北林首推獨此一份的「樹葉標本」版通知書,全網爆火。從2017年開始,北林錄取通知書著重表意,以金色和綠色為主色調,一脈相承地傳達「知山知水樹木樹人」的育人理念,但每年又各具特色。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譯者黃樹南去世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譯者黃樹南去世   為南師大教授,其全譯本12年再版印刷30次  影響三代中國人的外國文學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全譯本譯者,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俄羅斯語言文學專業教授、碩士生導師黃樹南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8月24日7時25分在江蘇省人民醫院逝世,享年7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