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最美的古巷裡,藏著福州人最愜意的生活

2020-12-23 暖暖的旅行與生活

有意義的活著,就是一個個不可替代的日子的累積,每次旅行,總能收穫一些很特別的回憶。旅行中的那些愉悅和美好,常常如影隨形,不時在心底回味,不如索性記錄下來, 多年以後再翻讀,會不會歷久彌新?

對於喜歡遊走於古街、古村、感受古老的文化氣息我來說,三街七巷也是我來了福州,最喜歡逗留的景點之一。

在寫福州西湖公園的時候,就有讀者給我留言,問三坊七巷值得去嗎?還有熱心讀者幫我回答了,說那裡很文藝,很適合情侶拍拖、或者約上三五好友喝茶、一塊品嘗美食、海闊天闊的閒聊。

我倒覺得,一個人在三坊七巷閒逛,細細地領略閩南宗族文化,也別有一番情調與風味。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名片,閩南民居的特色之一就是青瓦白牆、石板深巷。青瓦白牆給人以低調,古樸,寧靜的美感,而古巷給人以清幽、深邃、神秘的感受。

慢慢遊走於三坊七巷。鮮豔醒目的三角梅,爬滿古牆的綠葉青藤,古樸別致的各式大門,幽深靜謐的巷子,白牆青瓦、匠藝奇巧的明清古建築比比皆是。

來這裡嘗嘗美食、喝喝咖啡,音樂纏繞、茶葉顠香,散發著特別的文化書香味,令人心曠神怡,好不愜意。

創意間、漢服館、曲藝廳、文學院、書院、美術館,大學同學會....

茶藝館、咖啡廳、各種特色美食小吃店,應有盡有。

三坊七巷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和南后街。

這裡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也是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

百年老屋很多,各種私人小院鱗次櫛比。古老木門,高牆環繞,不知生長在這裡多少年的老樹,在牆頭纏繞。

每家每屋的房簷精雕細刻,裝飾精美,宛如一件件耐人尋味的藝術品。

一扇門、一對環,古門樓、古門墩,總讓人覺得它們是一個時代特徵的寫照,鐫刻著一個個內容豐富的歷史故事。

老牆多已斑駁花白,各家門樓掛著紅紅的燈籠極其喜慶,栩栩如生的石獅子宛如一個個保護神.

老屋、石桌、石凳、馬頭牆,雅致的窗欞,別樣的綠植,呈現出中國古建築的精美絕倫.....

俗話說地靈而人傑,這裡一直是「閩都名人的聚居地」。

「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歷史悠久,充滿了特殊的人文價值和不散的靈性及才情。聽說,眾多的名人,比如冰心、才女林徽因都曾經來這裡居住過。

林則徐、沈葆楨、嚴復、陳寶琛、林覺民、林旭、林紓這些對當時社會乃至中國近現代進程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很多出自於這裡。

巷中道路格局整齊,一條條平行的青石板長街按南北向伸延,白牆青瓦的院落,一排排的老屋井然有序,古意蒼茫。

鵝卵石和青石板鑲嵌而成的街巷被磨得清亮,有著被流光雕琢後的圓融和滄桑感。

三坊七巷是一個充滿歷史故事的地方,喜歡她的人,不只是喜歡她坐立在城市中心,於喧囂熱鬧間特有的那份文化底蘊與靜謐,更喜歡她那獨有的古城味道。

那一磚一瓦似乎都在訴說著滄海桑田的歲月痕跡,一簷一壁,都記載著昔日文明和繁華的故事。

去一座城市旅行,必不可少的就是體驗那裡的美食。福建的特色美食小吃,似乎都聚積到了三坊七巷。

永和魚丸、鼎邊糊、花生湯、同利肉燕、木金肉丸,什麼「雙皮奶」、「大世界橄欖」、「黃米糕」等等,這裡簡直就是吃貨者的天堂,不僅特色美味,就連店鋪的裝修也各有特色。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最美的古巷裡,藏著福州人最愜意的生活;放慢腳步,悠悠閒逛於三坊七巷,品嘗著福建小吃,欣賞著明清古建築,一份隨意,一份恬淡,一份安然......

相關焦點

  • 福州三坊七巷,中國裡坊制度的活化石,歷史名人輩出之地
    南后街是一條南北向的商業街,北起楊橋路口,南至吉庇路達澳門橋,全長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內「三坊七巷」的中軸。三坊七巷是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統稱。三坊在南后街的西側,由北到南依次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在南后街的東側,依次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於西晉末年,清至民國走向輝煌。
  • 米寶文化創意產業園驚喜亮相福州三坊七巷
    品鑑巷文化·將藝術與文化最大融合據悉近日,福州三坊七巷迎來了空前的熱鬧,多家媒體匯集現場、報導米寶文化創意產業園落戶三坊七巷衣錦坊內。三坊七巷作為清代及民國時期文化保留較為完整的5A級旅遊觀光地,在福州已是家喻戶曉,米寶文化在此選址紮根意義重大,有別於傳統類型的商用性質,更傾向於文化的特質和與現實意義融合。以尊重原有古巷的商業形勢,儘可能大的保留完整的商業模式,「打造標杆型古巷文化創意園」,推崇文化、保護古巷文創陣線、實演文創平臺、觀光文創勝地,形成「複合型」文化核心創建「藝術與文化的交融,做古巷文化守護者」。
  • 福州行記·三坊七巷
    去福州的前一晚沒睡好,又得清早五點半出發去趕飛機,所以一路上都是迷迷瞪瞪的,在飛機和機場大巴上睡了一路,但是當我推著箱子轉過安泰河,走進三坊七巷路口的時候,瞬間就醒了:這才是真正的古城街道呀,這才我想去的那種坊市呀!
  • 「水榭戲臺」啟動三坊七巷保護(圖)
    「十一五」期間,福州擬投資20億元修復保護和開發三坊七巷。一期工程保護項目———「三點兩巷一戲臺」(嚴復故居、二梅書屋、王麒故居、郎官巷、塔巷和水榭戲臺)將投資3000萬元。  據了解,福州市委、市政府還成立了以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袁榮祥為組長的「三坊七巷」保護開發利用領導小組,並邀請汪毅夫副省長為專家組組長。目前,福州市政府已投資450萬元,更新、增設三坊七巷內消防設施。
  • 福州的三坊七巷,源自唐宋的古老街區
    到福州之前就聽說這是一座歷史名城,但對於福州作為歷史名城的內涵其實並不清楚,到福州後始知三坊七巷乃福州市歷史名城的重要標誌之一,至今還保存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坊巷。福州三坊七巷街區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古代坊巷建築群的一部分,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故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 福州三坊七巷景觀改造_2020年福州三坊七巷景觀改造資料下載_築龍...
    福州三坊七巷景觀改造專題為您提供福州三坊七巷景觀改造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福州三坊七巷景觀改造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82張 本資料為:[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歷史街區保護與修複方案文本(街區改造)  [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歷史街區保護與修複方案文本 1  [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歷史街區保護與修複方案文本 2  [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歷史街區保護與修複方案文本 3  [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歷史街區保護與修複方案文本
  • 臺灣紙藝亮相福州三坊七巷 獨特創意成亮點
    /27 11:09:23   來源:東南網       創意園中,隨處可見福州元素
  • 尋味福州,三坊七巷究竟有什麼好逛的
    如果說杭州的西湖山水是一位柔美玲瓏,娟秀裡透著嫻靜,溫婉裡透著優雅的大家閨秀。那麼福州的三坊七巷則是一位氣宇軒昂而又鍾靈毓秀,滄桑裡帶著睿智,沉默裡帶著俊朗的英才。我無數次地走過江南的雨巷,悠長,綿綿的愁蔓延開來,任你的油紙傘開出一朵朵相思的花來。而在初午後的陽光裡,燦爛,甚至還有點炙熱。
  • 福州三坊七巷中的「三坊」是石雕牌坊的意思嗎?
    在福州的三坊七巷的門口,大家可以看到屹立在那裡的很大的石雕牌坊,這個牌坊可以說是比較的好看,而且還透著一些些的古韻,說到這裡就要來說石雕牌坊的建築特點了,這個特點是包含了許多的方面的,但是在大致上還是可以分為三類的,但是在三類當中其實分的並不是那麼的分明,這三者之間是有著很好的聯繫的。
  • 福州「三坊七巷」,是哪三坊?哪七巷?很多海內外遊客都慕名而來
    福州的「三坊七巷」,保留了中國傳統民居的特色。民 國版《福建通志》的總纂、近代詩家《石遺室詩話》作者 陳衍就是住在「三坊七巷」中的「文儒坊三官堂」。他曾自吟一聯云:「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都位於「八一七北路」(舊稱「南街」)以西,南后街東西兩邊的一大片居民區,舊屬侯官縣的轄地。 所謂「三坊」,是指衣錦坊;、文儒坊和光祿坊;這三坊都位 於南后街的西面。衣錦坊:舊名通潮巷,因陸蘊、陸藻兄弟典鄉郡,居 此,遂名「祿錦」。後又有裡人王益詳任江東提刑,始更名 「衣錦坊」。
  • 上下杭為何能與三坊七巷媲美,兩者現在成為最能代表福州的網紅點
    福州三坊七巷被專家學者稱為裡坊制度的活化石和明清建築博物館。三坊七巷始於晚唐五代,歷經千年,終於形成了今天的裡弄格局。但三坊七巷並非一日建成,而是逐步完善。沿著河邊漫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靜靜佇立許久的三橋。舊時這裡水運發達,河兩岸的人們為了方便南來北往的商旅,便修建了這座石橋。
  • 福州三坊七巷,明清建築博物館,活的博物館
    福州三坊七巷,明清建築博物館。三坊七巷,這個從唐末五代開始形成的古老街區,就嵌在福州市最繁華的市中心,一千多年過去了,這裡儼然成為中國現存唯一坊巷格局的老街。南后街是最熱鬧的一條街,百年老店同利肉燕、永和魚丸、木金肉丸等都在這條街,愛好美食的人們可千萬不能錯過。老街的古建築保留得很好,時間充裕的話一定要慢悠悠地在小巷子裡閒蕩穿梭一下,會時不時得有驚喜發現。
  • 往事像一片枯葉,淹沒在在福州三坊七巷的街頭巷尾
    女人與女人之間的故事就是街頭裡坊花邊緋聞,《我們太太的客廳》將冰心與林徽因兩個福州女人連在一起,她們是同鄉,都和這「三坊七巷」有關係。三坊七巷是全國十大古街之一,三個坊七條巷組成,有嚴復故居,林覺民故居,林徽因祖居,冰心故居……在火車站乘K1路和20路公交車到東街口,下車走點點路就是。這裡的古建築與皖南的徽派相比,都是很高的牆,不同的是庭院小巧,門窗造型樸素。
  • 中國城市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築博物館,福州三坊七巷,是這三坊
    三坊七巷,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是我國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是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被譽為「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三坊七巷保護面積達四十公頃,位於福州市老城中心,是福州老城區經歷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極為珍貴,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央視專題片聚焦福州三坊七巷 講述福州人的「家國情懷」
    央視專題片聚焦福州三坊七巷 講述福州人的「家國情懷」 2019-02-07 23:03:25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吳暉
  • 定福州三坊七巷了,商務部特別「點名」
    水榭戲臺的插屏門則為黑色,是因為明朝皇帝姓朱,禁止民間使用朱紅色,所以明朝建築使用的插屏,多為黑色。 主體建築用材碩大,三面環廊,當中天井,全用條石鋪砌;牆簷下灰塑「八仙過海」、「雙獅戲球」等圖飾;花廳小巧玲瓏,古為書齋。後牆與宮巷相鄰。
  • 遊福州三坊七巷及於山
    福州位於福建省的東部、閩江下遊,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也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沿「烏山路」步行經過並參觀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紀念館,又稱林則徐祠堂、傑出的新聞工作者鄧拓故居後,到三坊七巷遊玩。
  • 最能代表福州文化底蘊的地方,不是三坊七巷,而是老倉山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說起最能代表福州文化底蘊的地方,不少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三坊七巷。福州這座擁有長達2200多年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積澱深厚、人文薈萃。但是,能代表福州文化的地方,難道只有三坊七巷嗎?具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的倉山區,因其風格多樣、蔚為大觀的近代建築而成為最具特色的城區之一,散落在福州倉山街巷中的近現代西洋建築,凝固著城市的記憶。
  • 福州的市花是什麼?看看三坊七巷的傳統文化,體會地名的雅俗交錯
    2、三坊七巷是中國裡坊制度的活化石裡、坊、巷是古代城市管理的最基本的組織,目前在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坊巷格局就是福州市的5A景區三坊七巷,被稱為中國裡坊制度的活化石。三坊七巷由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三個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等七個巷和一個中軸街南后街所組成。現存古民居約270座,其中159處為保護建築,尤以沈葆楨、林覺民、嚴復故居等9處典型建築為代表。衣錦坊名取坊內之人外出後衣錦還鄉,榮耀鄉裡之意。文儒坊因開宋朝新儒學之先聲的鄭穆居住於此而得名。
  • 福州三坊七巷文化精品 「米家船」搖到臺灣
    福州三坊七巷文化精品 「米家船」搖到臺灣 2009年08月10日 08:3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八月九日電 題:福州三坊七巷文化精品 「米家船」搖到臺灣  作者:張羽  福建「非物質文化精品展」將於本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在臺灣臺中縣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