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校生源大幅下降 外媒:家長更注重文化教育

2020-12-2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5月20日報導 外媒稱,上海市浦東新區第一少年兒童體育學校正在發生改變,這所學校只是中國30多年來製造出奧運冠軍的國家機器中的一個小齒輪。

據路透社5月19日報導,自1980年重返奧運會以來,中國的體育體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站上了金牌榜榜首,4年後的倫敦奧運會也只是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

報導稱,然而,在裡約熱內盧奧運會還有不到3個月就要舉行的時候,這個體制卻由於一個更繁榮國家的人口統計數據變化而開始瓦解。

這種情況對學校的黨委書記黃勤(音)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在全國有2183所這類學校,奧運冠軍中有95%都是從這些學校走出來的。

現在願意讓孩子從6歲起就到這些學校接受艱苦訓練的父母越來越少,導致學生整體數量下降。一些學校被迫關門,另一些則開始做出改變。政府數據顯示,體育學校的數量在1990年還有3687所。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這樣的學校特別吸引人,」黃說。那個時候家庭普遍不太富裕,高額的體育補貼會更被看重。

像女足國家隊前隊員謝慧琳就是從這所學校走出來的。

「現在假如孩子學習成績還可以,家長們都不願把孩子送到體校……體校學生的生源在減少,因為社會更加重視文化教育。」

報導稱,在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有關體校體制實用性的討論就開始了,關於退役運動員困境的說法與中國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對教育水平要求的提高開始產生碰撞。

還有一些不利因素包括,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的出生率下降,殘酷的教育體制使得中國學生花在家庭作業上的時間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

報導稱,為應對這些問題,政府在2010年出臺了政策(稱為23號文件),要求體校提高文化課教學標準,並給退役運動員更多的幫助。

黃勤(音)說,浦東新區第一少年兒童體育學校已經提高了教師培訓要求。三年前,該校放開了40年來要求全體學生在校學習、訓練並全天住校的規定。

現在,該校700多名學生中超過一半都在其他學校學習。在剩下的300多名全日制學生中,約10%不住校。

像上海市楊浦區青少年業餘體育學校等學校都開始到幼兒園向家長們宣傳把體操作為孩子的課後活動選擇。「我們稱之為快樂體操,」校長朱增祥(音)說。

在北京什剎海體校,副校長張敬(音)說,學校重視全面發展,會教授運動員除體育外的其他生活所需技能。

報導稱,而曾培養出奧運冠軍劉子歌的上海市體育運動學校從2012年開始就拒收沒通過文化課考核的運動員,並告訴家長說學校是把體育訓練作為一種教育手段而不是終極目標,該校校長盛茂武說。

「很多體校都在朝這個方向發展……但這是個痛苦的過程,」他說。

「現在的固有觀念是,教育和訓練是兩條不同的路線……假如想當世界冠軍,就不能學習。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到最後沒幾個人能成為冠軍。」

報導稱,政府並不會公布體校的招生情況,不過有跡象表明,改變已經影響到了中國的體育人才庫。

4月份,《中國體育報》報導說,自1987年以來,中國的桌球運動員人數減少了近四分之一至23266人。

「在這種變化的局面下,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傳統訓練體制和競技體育模式,」國家體育總局桌球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劉曉農說。

然而,改革的紮根卻很緩慢。

3月份,一項政府調查發現,涉及9省市的一些被調查學校沒有在教育上投入足夠資金,一些地方教育部門不重視落實23號文件的改進要求。

不過曾是山西省武術隊隊員的王林文(音)說,改革的步子不管多小,對那些有意進入體校的人來說仍是關鍵的。

在2009年之前,有5年的時間,她每周的工作日都在訓練,只有周末才會學習,她說。

「因為沒有經歷教育體系,我失去了很多,」她說:「(改革)是好的,這樣體校的學生就不會走出校門而一無所知了。」(編譯/王笛青)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北京什剎海體校是中國最知名的體校之一,培養出多位世界冠軍。

相關焦點

  • 浙江:基層體校「聯姻」高校共建優質生源基地
    新華社杭州7月28日電(記者夏亮 王夢)縣級基層體校可持續發展如何破題?28日,浙江省長興縣少年兒童業餘體校與浙江大學等6所高等院校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探索優化基層體校教體融合道路上再邁新步伐。籤約儀式上,長興少體校分別與浙江大學、蘭州大學、西南大學、南昌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和西安體育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中國學校世界排名大幅攀升 外媒:中國正發展為教育強國
    福布斯網站截圖中國大陸大學排名大幅上升《福布斯》報導稱,THE以教學、科研、引文數量、產業收入以及國際化程度等13項單獨的績效指標衡量大學綜合實力,被視為比較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之一儘管美國大學仍然在前十名中佔據主導地位,但並不能掩蓋排名下降的趨勢。THE發布了一張排名201-300位的中美大學數量圖,圖表顯示,2016年到2021年間中國在全球知識經濟中的實力不斷增強,而美國似乎正在穩步下降。
  • 中國高校世界排名大幅攀升,外媒:中國正成為亞洲教育強國
    福布斯網站截圖中國大陸大學排名大幅上升《福布斯》報導稱,THE以教學、科研、引文數量、產業收入以及國際化程度等13項單獨的績效指標衡量大學綜合實力,被視為比較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之一儘管美國大學仍然在前十名中佔據主導地位,但並不能掩蓋排名下降的趨勢。THE發布了一張排名201-300位的中美大學數量圖,圖表顯示,2016年到2021年間中國在全球知識經濟中的實力不斷增強,而美國似乎正在穩步下降。
  • 中國大學世界排名大幅攀升,外媒:中國正發展為教育強國
    中國大學世界排名大幅攀升,外媒:中國正發展為教育強國少年強則國強,我國很重視高文化人才的培養同時也很重視高科技技術人才的培養,隨著我國的不斷努力,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我國很多高校也擠進世界大學排名榜。清華大學排名較去年上升3位,和美國杜克大學並列第20位,這也是從2011年開始,亞洲首所擠進前20名,顯示出中國教育正在不斷發展。
  • 2019-2020年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對比分析,這些大學排名大幅下降!
    2020年5月15日,上海軟科發布了2020中國最好大學排名600強榜單。本文將通過對比2019年和2020年的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來分析兩年間院校排名的變化。表1. 2019-2020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Top10數據來源:2019-2020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二.多所理工類、農林類院校排名大幅上升兩年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30所院校中,有12所理工類院校和10所農林類院校。
  • 外媒:中國人對美國MBA興趣下降 有學校因招人不足停止課程
    參考消息網9月20日報導外媒稱,美國史丹福大學商學研究生院的MBA課程申請人數減少了6%,部分原因是反移民言論和貿易爭端正促使外國學生遠離美國一流大學。《金融時報》榜單上的前十所美國商學院,過去兩年的申請人數都有所下降。報導稱,近年來,美國對海外留學生的籤證規定收緊,讓許多想畢業後留在當地工作的人望而卻步。其中,中國是美國商學院最大的海外生源國之一。史丹福大學MBA項目的負責人保羅·奧耶說:「現在,移民和籤證問題變得更複雜了。」
  • 人民日報:中國恩格爾係數大幅下降意味著什麼?
    人民日報:中國恩格爾係數大幅下降意味著什麼?參與互動    人民日報:中國恩格爾係數大幅下降意味著什麼
  • 中國體校年輸出率僅10% 90%學生面臨出路問題
    作為舉國體制的基石,體校曾是培養我國體育後備人才最重要的基地。但本世紀以來,全國體校的發展遭遇瓶頸,一些縣級體校被迫關閉,一些市級體校的發展也不盡如人意。四川內江市培養體育人才時,注重讓專項體育項目人才培養進學校,走出了一條頗有特色的體教融合路。  目前,我國好的體校年輸送率也只有10%左右,90%的體校學生都會面臨出路問題。
  • 中國高校世界排名大幅攀升 外媒:中國正成為亞洲教育強國
    中國大陸大學排名大幅上升《福布斯》報導稱,THE以教學、科研、引文數量、產業收入以及國際化程度等13項單獨的績效指標衡量大學綜合實力,被視為比較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之一。今年共有來自93個國家和地區的1527所高校入圍榜單,中國大陸共有91所大學上榜。
  • 中國學校世界排名大幅攀升,外媒:中國正發展為教育強國
    中國大陸大學排名大幅上升 《福布斯》報導稱,THE以教學、科研、引文數量、產業收入以及國際化程度等13項單獨的績效指標衡量大學綜合實力,被視為比較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之一。儘管美國大學仍然在前十名中佔據主導地位,但並不能掩蓋排名下降的趨勢。THE發布了一張排名201-300位的中美大學數量圖,圖表顯示,2016年到2021年間中國在全球知識經濟中的實力不斷增強,而美國似乎正在穩步下降。
  • 安海新少體校「請」來了這群少年家
    教練許建築介紹,兩個班的教學重點各有不同,一個班針對小學四年級以下、較無籃球基礎的學生,更注重的是對其籃球基礎的教學;另一個班面向四年級以上具有一定籃球基礎的學生,側重於結合學生個人特點,對弱項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熱身、拋球、團隊籃球接力賽、團隊投籃賽……在低年級學生的訓練現場,記者看見,教練除了對基礎動作進行教學外,還融入不少團隊配合內容和遊戲環節。
  • 中國學校世界排名大幅攀升
    福布斯網站截圖中國大陸大學排名大幅上升 《福布斯》報導稱,THE以教學、科研、引文數量、產業收入以及國際化程度等13項單獨的績效指標衡量大學綜合實力,被視為比較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之一。今年共有來自93個國家和地區的1527所高校入圍榜單,中國大陸共有91所大學上榜。
  • 高校倒閉或將不可避免 生源下降成主要原因
    中國教育在線訊 5月10日,中國教育在線《2013年高招調查報告》在成都正式發布。報告顯示,本科高校招不到人,不僅是因為高考生源在下降,它還與社會對學歷的追求越來越高,與人們對高校辦學質量的認可有關。
  • 入學率大幅下降、申請者驟增,進入美國名校更難了?
    「我現在已經開始在家上網課了,我本來推遲到1月,現在已經不能再次推遲了。不過我自己也不打算再推遲,時間成本太高了。」她稱,由於時差關係,她一般都是晚上上課,持續到北京時間凌晨兩三點左右。美國大學新生入學率大幅下降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調查發現,在至少有一個成年人考慮上大學的家庭中,約有80%的家庭取消或者更改了計劃。聖路易斯聯儲的研究顯示,新生入學率大幅下降13.1%,本科生返校註冊人數下降了1.6%。「網絡班和面授班有很大的區別,尤其是對大學一年級新生來說。
  • 海寧一所新學校與少體校合建,運動場地共享,將向市民開放!
    >要停止對外開放了大家都很想知道今後海寧還會有這樣的大操場嗎還有大操場內那個為海寧爭過無數榮譽的少體校今後將搬去哪裡呢今天大潮君得到了一個好消息海寧人放心少體校和大操場都會有的選址都已經定了大潮君從市教育局了解到新建少體校將作為
  • 孩子10歲,讀四年級,被體校選中,要不要轉學去體校上學?
    如果你的女兒學業成績不是太差的話,那麼她把體育運動當作一種課餘興趣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讓她直接去體校就讀,用一時的熱情去賭一輩子的前程,我覺得這種做法「性價比」是非常低的。孩子讀四年級被體校選中,要不要轉學去體校上學?
  • 伊頓雙語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 培養中國孩子全球化競爭力
    在全球信息化的社會背景下,各國或致力於推行多元文化的教育指導理念,或進行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地開發,都無不例外地將多元文化教育提上日程。在中國,也相繼湧現出一大批幼兒國際教育機構,將幼兒教育與世界文化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其中,伊頓國際雙語幼兒園以「培養孩子多元文化的情商與胸懷、優良的品格和超凡的創造力」作為教育發展目標,在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中踏步前行。
  • 新加坡人為何爭相送孩子上體校
    據新加坡體育學校外聯主管陳惠蓮向記者介紹,由政府撥款於2004年創辦的新加坡體校,其創辦的目的與中國體校的辦學目的十分相似,「發掘體育苗子,促進新加坡競技體育水平的提高,進而振奮國民精神」,不過,體育學校在一開始就確立了辦學宗旨——「學生的體育訓練與文化學習必須兼顧,絕不允許出現顧此失彼的狀況。」    「為什麼學校對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如此重視?」
  • 業餘體校不「業餘」 少年暑期訓練忙
    近日,牙克石市業餘體校暑期體育訓練活動全面恢復,科學詳盡的訓練計劃記錄著百餘名小學員提升體能、獲得成長的歷程,每一滴汗水也見證了他們充實而又忙碌的暑期生活。作為呼倫貝爾市重點業餘體校及呼倫貝爾市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市業餘體校始終把培養和輸送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作為指導思想,對學校體育教育進行有利補充,改善「小胖子」、「小眼鏡」等青少年體質下降的情況。幫助學員在體育鍛鍊中增強體質、鍛鍊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