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0歲,讀四年級,被體校選中,要不要轉學去體校上學?」有人問。
我是一線小學教師兼班主任,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一定的發言權。
如果你的女兒學業成績不是太差的話,那麼她把體育運動當作一種課餘興趣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讓她直接去體校就讀,用一時的熱情去賭一輩子的前程,我覺得這種做法「性價比」是非常低的。孩子讀四年級被體校選中,要不要轉學去體校上學?接下去請聽聽一線老師的看法——
讓學習成績不是特別差的孩子上體校,「性價比」不高
十幾年前,縣區體校的也來到我們學校招生。所謂的招生就是從一個班級當中選出個子比較高、跑得比較快、跳得比較遠的人。我們班一個女生就是在讀四年級的時候被選上了。這位學生的家長問我:「老師,您說我孩子要不要去體校呢?」
那個時候我還相當於新教師,所以對於體校這種存在還是不太熟悉,所以我讓家長自己拿主意。結果那家長在一頭霧水之下把孩子送往了體校。這孩子去了體校一年之後就因為吃不消回來了,個子倒是長高了不少,但在語文和數學這兩個科目的學習上落後太多了。而且據同學「檢舉」,這孩子回來之後經常在課餘時間說話的時候都是說一些粗言野語,時常髒話連篇,原本一個文靜的小姑娘變成這樣的「女漢字」,真的讓人有一種匪夷所思的感覺。
這位同學的家長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把孩子送往一位退休老師那邊去補課,那位退休的老師詫異地對我說:「xxx是誰家的孩子?我上課的時候她都是傻愣著,大家都在奮筆疾書的時候她居然一直在發呆,手中的筆幾乎都沒動過,反倒是含情脈脈地盯著天花板,似乎和天花板產生了濃厚的感情……」
體校學習的氛圍存在比較嚴重的短板
據這位從體校回來的女生透露,進入體校之後,她在文化課方面的學習基本上就「斷層」了,因為在體校,她身邊沒有一個人願意靜下心來學語數英這類文化課,在體校上文化課就和在普通學校的亂班上自習課是差不多的——上課的時候沒有誰會把老師的話聽進去,課餘做作業更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抽菸、早戀、夜不歸宿這種事情在體校也不是多麼稀奇的事情。所以,在體校的學生當中,四肢發達的人不少,但頭腦不簡單的貌似不多。
進體校訓練,某個領域無法拔尖,前途渺茫
在體校的各項訓練中,對於每一個體校的同學而言受傷是常態,當然如果是受到一些比較嚴重的傷,這輩子的體育生涯也就到頭了。更何況,一個領域的冠軍,無論是全國的冠軍還是世界冠軍,都只有一個,如果上體校後默默無聞,不僅文化課「瘸」了,而且在體育領域很難有所建樹。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孩子去體校「深造」的結果就無異於「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我認為,一個孩子,做體育明星的夢可以有,但我覺得至少應該是在學好文化基礎的前提下才可以做這樣的夢。當然,如果孩子的文化課成績都是差到泥土裡的那一種,而且獨立生存能力非常強,同時自律意識又非常高,身體素質也相當棒,那還是可以去體校試一試的,畢竟「死馬當活馬醫」或許還能讓孩子將來真的能成為傳說中的體育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