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患上「奧運綜合症」 要上體校不上學(圖)

2020-12-20 搜狐網

  天天劈叉要上體校不上學

  □本版撰文

  時報記者 梁健敏

  實習生 何珊珊

從奧運開幕至今,軒仔每天唯一的活動就是抱著遙控器調來調去看奧運。每天長達16個小時看電視,軒仔得了假性近視,必須戴眼鏡矯正。時報記者 巢曉 杜翠 實習生 朱德文 攝

雖然家裡訂了一份日報,軒仔每天還會趁著奧運轉播的空檔到樓下的報攤買五份報紙。他把各報關於奧運的報導都收集起來,一個不落下。時報記者 巢曉 杜翠 實習生 朱德文 攝

  看了體操比賽後,馬上要讀小學一年級的6歲薇薇這幾天鬧著要去體校,不想上學,還在床上「劈叉」證實自己的實力;每天16小時抱著遙控器看奧運,中途去趟洗手間都一路小跑,馬上要讀五年級的軒仔患上假性近視……

  隨著開學臨近,孩子的「奧運綜合症」開始困擾家長,專家稱,奧運過後孩子會逐漸淡忘此事,家長不需要太緊張,在看奧運期間好好引導就行。

  今年開學就要成為小學生的薇薇,這幾天和媽媽鬧起了彆扭。當記者見到薇薇時,小姑娘的第一句話就讓人吃了一驚,「我不想上學了!」但薇薇的媽媽鄭女士則已經習以為常,「這幾天她天天都說,要去當運動員拿金牌。」

  每天纏著媽媽要進體校

  原來自從看了奧運會的體操比賽後,薇薇就對運動員在高低槓上的上下翻飛和自由體操場上的凌空翻騰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每天穿著背心和小褲衩模仿運動員上下場的挺身舉手示意的姿勢,又因為三四歲的時候曾經參加舞蹈班練過基本功,因此還不時地在床上「劈叉」演示給大人看,還纏著媽媽要進體校。

  鄭女士有些哭笑不得,她告訴記者,她和先生從來沒有要送女兒去體校的打算,即便看到一些小朋友爭相學體操,自己也沒有心動,她只是希望女兒能夠正常念書,過普通人的生活。鄭女士只好耐心跟女兒解釋6歲的小朋友已經不適合練習體操了。

  無奈薇薇完全不相信,不僅嘴上依舊吵著不要上學,還把父母為她準備的開學要用的書包、文具、飯盒丟得滿地都是,認為只要不上學就能夠去體校。鄭女士夫婦現在對女兒的行為採取消極的不理會態度,只希望奧運快點結束,女兒鬧騰累了就消停,好快點淡忘這個「偉大的夢想」。記者臨走時,薇薇瞪著大眼睛天真的問道:「姐姐,我都會劈叉呢,真的不能學體操嗎?」

  日盯16小時患假性近視

  奧運雖好看,可居住在星匯園的張女士這兩天卻有點擔心了。開學就讀五年級的兒子軒仔是個體育愛好者,這個暑假為了看奧運,連之前一直吵著的雲南十日遊都放棄了:從奧運開幕至今,軒仔每天唯一的活動項目就是盤在沙發裡抱著遙控器調來調去,從一早的《朝聞天下》看到晚上十一點多鐘的《全景奧運》,中途去趟洗手間軒仔都會一路小跑。

  張女士說,她和丈夫都是生意人,兩人幾乎都要在晚上7點之後才到家,指導或控制孩子看比賽的機會並不多。開賽一周多來,每天長達16個小時的看電視,讓軒仔的眼睛開始不舒服。張女士發現兒子看電視時總會不自覺地眯著眼睛,於是她帶軒仔來到眼科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她,軒仔由於長時間看電視導致眼睛過於疲勞得上了假性近視,必須戴眼鏡進行矯正。張女士只得無奈地看著兒子小小年紀就架上了150度的近視眼鏡。

  每天買5份報紙收集報導

  而讓她更不放心的是,兒子以前總是有很多話題和爸爸媽媽交流,會講一些身邊小朋友的趣事,而現在每天張口閉口全是奧運,嘴裡不是念叨著「怎麼還不拿冠軍呢」,就是「再拿一分就好了」,腦子裡面想的都是今天的奧運比賽和昨天拿金牌的選手的名字。有時盯著電視出了神,父母連連叫喚也不答應。

  軒仔每天還會趁著奧運轉播的空檔到樓下的報攤買報紙,一買就是五份。雖然家裡已經訂了一份日報,但是卻滿足不了軒仔的癮。他把各報關於奧運的報導都收集起來,一個不落下。

  本來關注體育盛事可以激勵小孩,可是看到孩子如此瘋狂,張女士不由得忐忑不安。「我很怕奧運會結束後,兒子的心會一直收不回來。擔心他回到學校以後還要和同學討論很長時間的奧運啊。」 張女士說,奧運結束時已經是8月24日,再過一個星期就開學了。

  家長憂

  休息 比上學還要少睡兩小時

  「該睡的時候睡不著,想睡的時候捨不得睡,結果就是沒得睡。」中大大二學生小黃說話哈欠連天。緊鑼密鼓的賽程,連續的情緒亢奮,不足的睡眠休息,已經讓他有點吃不消了,「我期末備考時都沒這麼拼命過。」

  像小黃這樣的「全天候」奧運觀眾為數不少。家住天河的高中生阿欣說以前暑假每天可以比上課時多睡三四個小時,但近來每天卻比上學時還要少睡大約兩個鐘頭,睡得最少的一天是女網1/4決賽李娜對陣薩芬娜那天,阿欣只睡了四個鐘頭。

  正式比賽開始前的新聞報導,使很多學生自覺改掉了睡懶覺的習慣,各種賽事播報又讓學生們捨棄了午休時間,待到晚上好不容易看完了一天的賽事加評論後不少人還會意猶未盡的登上論壇感慨一番。就這樣,睡得晚起得早外加沒有午休,想一如既往地保持精神狀態良好實非易事。

  飲食 零食替正餐或乾脆不吃

  睡的方面出了問題,吃的方面也不例外。家住小北路的初二學生阿彬,是個不折不扣的體育迷,以往假期的每天中午,因為父母工作忙不回家,阿彬都會自己煮飯吃。而這個暑假,自從奧運比賽正式開始以來,阿彬沒有煮過一次飯,每天的半包餅乾一瓶水,就是他的「便利午餐」。

  記者了解到,有不少放假在家需要獨自解決吃飯問題的學生們為了不放過奧運比賽的任何一個精彩鏡頭,都想出了不同的辦法,有的叫外賣,有的推遲吃飯時間,有的壓縮進餐時間,有的用零食代替正餐,有的則乾脆不吃。

  心理 「唯金論」可能誤導孩子

  最近,一些家長還擔心孩子的心理狀況。採訪中,有四名家長向記者透露,他們的孩子成了「唯金牌論」的小狂熱者。看到中國代表團拿金牌,歡欣鼓舞,看到運動員失利,就會表現得非常不屑一顧,認為運動員很沒有本事,沒有出息,隨即拿著遙控換臺。這種狀況主要發生在小學低年級學生中。

  家長們稱,孩子容易受到媒體的影響,產生「金牌至上」的心理,打個比方,解說員講解時,每次選手奪金後聲音就提高八度,異常激動亢奮,一旦是銀牌或銅牌就顯得略為沮喪,而且觀眾和運動員本身的反應也是如此,這容易讓孩子產生錯誤的判斷。家長也很難向這麼小的孩子解釋奧運的參與精神與頑強爭冠之間的關係,只是害怕這種不太正常的心態,這種錯誤的價值觀判斷會被帶到孩子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去。

  專家導

  「收心」要過渡別管太緊

  儘管在青少年心理熱線以及在醫院的心理科暫時沒有發現因為奧運心理狀況突變前來就醫的學生,但是不少家長仍很困擾。對此,專家稱過分擔憂沒有必要。

  沉浸奧運好過沉迷網遊

  「沉浸奧運會和沉迷網遊有本質區別,奧運會帶給人們的是正向的激勵作用,家長不需要過分擔憂。」 廣州團市委12355青少年心理熱線諮詢專家、南方發展研究院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長何維稱。

  此外,由於奧運是個階段性的盛事,並非像網絡那樣具有持續性,因此學生在這段日子安排更多時間去觀看也可以理解。奧運過後孩子也會逐漸淡忘此事,家長不需要太緊張。

  而中山二院的心理碩士梁劍芳則稱,奧運之後的調節很重要,由於奧運之後不久就是帕運會了,估計一些學生也會關注。因此家長千萬不要從原來的「放羊」,一下子變成「防狼」:在放假時放任自流,一開學就管得過緊,這樣得不償失。要學生及時收心,還要注意過渡循序漸進才行。

  讓孩子看到金牌後的艱辛

  對於像薇薇那種過分崇拜英雄而跟家長鬧彆扭的情況,家長不要一棍子打死,而要先肯定孩子的興趣,再引導。

  對於孩子產生「唯金論」的價值判斷,家長可以說一些勵志的奧運故事,如設置金銀銅的目的是擴大獎勵面、如運動員受傷依然堅持比賽、能參加比賽都是精英等觀點引導孩子。

  

(責任編輯:蘇燕)

相關焦點

  • 孩子10歲,讀四年級,被體校選中,要不要轉學去體校上學?
    「孩子10歲,讀四年級,被體校選中,要不要轉學去體校上學?」有人問。我是一線小學教師兼班主任,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一定的發言權。如果你的女兒學業成績不是太差的話,那麼她把體育運動當作一種課餘興趣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讓她直接去體校就讀,用一時的熱情去賭一輩子的前程,我覺得這種做法「性價比」是非常低的。孩子讀四年級被體校選中,要不要轉學去體校上學?
  • 一上學就頭痛 他患上「恐懼症」
    臨近開學,對上學持逃避態度的學生並不少見,「不想上學,不想考試」等吐槽語更是頻頻出現。相關專家介紹,這種逃避上學的心態,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發展成「上學恐懼症」,近兩年江門患「上學恐懼症」的學生明顯增多,而開學1個月內為接診高峰期。    下月或迎來就診高峰    告別放鬆的假期模式,要進入高強度的學習狀態,不少學生都會感到焦慮。
  • 五一假期餘額已透支 你有沒有患上「假期綜合症」?
    上學啦!假期已過,你有沒有覺得心情抑鬱,那你可能患上「假期綜合症」啦。患上假期綜合症之後怎麼用英文表達各種不在狀態呢?1. I'm not myself today.我今天不在狀態。2. I'm all mixed up.我都糊塗了。
  • 小兒患貓叫綜合症,飲食上應該注意什麼?
    小兒患貓叫綜合症飲食上應該注意什麼?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醫生,患有貓叫綜合症的兒童在日常飲食方面需要格外注意,家長提供的食物不但要滿足孩子身體發育所需營養,而且要控制好食物的數量。如果孩子吃得過多,那麼就會出現營養過剩的現象,脾胃等器官也可能會因此受到傷害。 適宜清淡的食物。
  • 桐城小夥患「抽動穢語綜合症」 上學求職飽嘗辛酸
    病情證明書「抽動穢語綜合症」,這種奇怪的病讓黃學龍每隔十幾秒就會發作一次。除了抽動,他還會情不自禁地罵人,並且自身無法控制。一晃20年,從愛罵人的「壞孩子」到連餐盤都端不穩的「神經病」,他飽受白眼。黃學龍從外表上看,跟正常人無異。但每隔十幾秒,他就會猛地渾身抽動,身體用力地朝後仰,雙手甩動,雙腳蹬地,就跟開快車的駕駛員突然踩了剎車似的,嘴裡還會發出好一陣「哼哼嗯嗯」的低吼,並且經常見人就罵,沒有徵兆,沒有理由。黃學龍說他幼時受到過一次驚嚇,一個月後就相繼出現了抽動和無故罵人的症狀,並且越來越頻繁。那一年,他11歲,念小學三年級。
  • 開學季,孩子患上了開學綜合症和分離焦慮,怎麼辦?
    今年的開學季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說,尤其的長,我兒子說,感覺二年級還沒上完,就莫名其妙地變成了三年級小學生,寒假剛結束又盼著寒假了。確實,雖然新學期陸續開學了,但很多孩子還沒有做好「上學模式」的準備,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們。不少孩子患上了開學綜合症,心態還沒有調整好,甚至出現了抑鬱、焦慮的症狀。
  • 很多女人遭受家暴不離婚,是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但是你現在不離開他,你和孩子的生活能得到改善嗎?家暴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無數次。他已經在內心建立起這個模式了,惹不起,要躲得起啊!長年的家暴,讓他媽媽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有很多女人在常年遭受家暴時,都會患上這個心理疾病。你不再和你的老公是夫妻關係,而是人質與綁匪的關係,人質會對劫持者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人質的生死命運掌握在劫持者手裡,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他們便不勝感激。
  • 什麼因素會導致女性患上多囊卵巢綜合症?
    什麼因素會導致女性患上多囊卵巢綜合症?多囊卵巢綜合症經常會導致不孕不育的出現,因此為不少患者帶去困擾。多囊卵巢綜合症的症狀一般比較明顯,一些女性患者可能會出現月經紊亂,閉經,無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併雙側卵巢增大呈囊性改變等症狀,多囊卵巢症候群一般會導致排卵障礙從而導致不孕的出現。
  • 經常情緒崩潰的媽媽,很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症
    聽完她的描述,我感覺她並不是什麼「心理變態、精神病」,而是患上了在媽媽中常見的一種綜合症——慢性疲勞綜合症。很多人聽說過「產後抑鬱症」,但不知道媽媽們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機率比產後抑鬱症高。恢復平靜後,她們可能又會對自己失望透頂,感覺自己不是個好媽媽,懷疑自己控制不了情緒,對自己越來越失望。如果她和周圍的人都沒意識到她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症,她的家人會指責她,她自己也會常常自責。
  • 孩子不想上學?這個方法專治「開學綜合症」
    「媽媽,我發燒了,全身沒力氣,去不了學校。」這是患上了「開學綜合症」了!「開學綜合症」是由「開學」引發的不適、亢奮、恐懼等一系列症狀。生理上多表現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無原因的頭暈、噁心、腹痛、疲倦、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則多表現為: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厭學、焦慮、上課走神、情緒不穩定等。發病時間:假期即將結束時。
  • 眼看要開學 害怕「玩不成」 小學生患上焦慮症
    眼看要開學 害怕「玩不成」 小學生患上焦慮症 周曄 實習生 王霞 陳樂 李靜本報訊(記者 周曄 實習生 王霞 通訊員 陳樂 李靜)本來活蹦亂跳的兒子,突然叫著頭疼不想吃飯,被批評兩句就暴跳如雷發脾氣;擔心的爸爸帶著孩子到醫院心理科,昨日,醫生確診小學生東東(化名)因為緊張開學患上了焦慮症!
  • 英男子患上敗血症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 最終被截去四肢
    英男子患上敗血症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 最終被截去四肢 時間: 2014-09-04 15:41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編輯: 據悉,這名叫做亞歷克斯 路易斯(Alex Lewis)的34歲男子在2013年11月份生病後被確診感染乙型溶血性鏈球菌A族,不幸患上了敗血症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
  • 25歲碩士女運動員患「乾燥綜合症」 醫生:無法治癒
    25歲的王夢澤,從9歲開始打桌球,2015年本科畢業於瀋陽體育學院,2016年考上遼寧師範大學體育系桌球專業碩士研究生,她還是國家二級運動員,身體素質極好的她,卻不幸患上了「乾燥綜合症」,引發了多種併發症,10月31日,病情惡化導致心臟衰竭,目前還在醫院救治。
  • 男子每天電腦前坐12小時 患上眩暈綜合症
    住在江北洋河花園、做設計工作的王博昨天興高採烈地和家人外出摘草莓,突然頭暈目眩,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隨後被家人送往醫院就診,才知患上了眩暈綜合症。西南醫院神經內科副教授胡俊表示,目前白領一族已成為了這一症狀的主力軍,而久坐辦公室、面對電腦就是禍首。
  • 全國錦標賽上的「大黑馬」 寧波馬術隊昨回寧波體校
    段義華在全國錦標賽上。通訊員供圖2019年全國馬術場地障礙錦標賽上,剛剛奪取團體賽和個人賽兩項冠軍的寧波馬術隊,昨日回到寧波體育運動學校。幾名隊員中,小將張興嘉已經是備戰東京奧運會的國家隊選手。「現在國家馬術隊場地障礙項目有5名隊員,參加東京奧運會的陣容是4個名額,所以我接下來要盡最大努力爭取奧運參賽資格。」張興嘉說。全國錦標賽上的「大黑馬」馬術是寧波體育的一支新隊伍。2018年初,浙江省體育局將馬術障礙項目通過「省隊市辦」方式落戶寧波,由寧波體育運動學校與寧波天驛馬術俱樂部校企合作,共同承辦該項目,並註冊了一批運動員。
  • 恐懼陌生、不願上學…… 治療「升學焦慮症」有良方
    新學期的到來,對於大部分的孩子來說意味著要克服習慣懶散的「假期綜合症」,重新迎來緊張的學習;而對於升入新學段的新生,則是徹底告別熟悉的環境,進入陌生的班級,在人際關係和學習方法的構建上重頭再來。  面對這一個個升學季的挑戰,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們準備好了嗎?
  • 女兒患「天使綜合症」 父母:從不覺得她是包袱
    女兒患「天使綜合症」 父母:從不覺得她是包袱受訪者提供 香港大公報圖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快將7歲的陳詠寧,自小發展遲緩及缺乏語言能力,不足2歲時更被確診患上罕見「天使綜合症」。當得悉女兒患上不治之症,爸爸陳頌慈(Joson)及媽媽吳芷樺(Joe)倍感沮喪及無助,Joe最擔心日後無人照顧女兒,甚至想過抱住詠寧跳下去,一同返回天家,猶幸丈夫在旁支持,從絕望邊緣拉她一把,不過夫婦同心走出低谷,堅強面對未來。
  • 看了《幸福觸手可及》這五個高能劇情,我患上了替別人尷尬綜合症
    尤其是那些啪啪打臉的劇情,觀眾隔著屏幕都能感覺氛圍裡的尷尬,紛紛表示自己已患「替別人尷尬綜合症」。來看看《幸福觸手可及》這五個打臉瞬間,看看你是否也會患上了替別人尷尬綜合症。沒想到男主在工作上有一說一,絕不私情,幾乎是油鹽不進。此時感覺良好的宋凜優越感爆膨,在律師面前輕易地給周放貼標籤,評價她是一個無賴。緊接著,在助理來告訴宋凜,周放來過了之後,宋凜的第一反應是周放想賴帳。這優越感也是無敵了。
  • 讓家長們徹底凌亂的小學生課後輔導班到底上還是不上?
    現在小學生課後輔導班的瘋狂,讓新一代的8090後家長患上了選擇綜合症,由於信息既繁雜又不對稱,擔憂的問題不止一兩個。上之前,究竟要不要去;決定去,究竟去哪家;確定後,報哪一門,價錢高不高,離家近不近,老師好不好,孩子能不能聽進去……無數家長在這無數問題之中也近乎瘋狂。
  • 國慶假期將過,患上假期綜合症的學生怎麼辦?試試這三個方法!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由於疫情的原因,春節沒有熱鬧起來,終於在今年的國慶中秋熱鬧起來,出行的人次不亞於往年的春年,在車站、高速公路甚至春節還要擁擠。很多人在放假回家的那一天,堵在了高速公路上,早上搭車,晚上才到家,這次的假期回家也是相當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