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人遭受家暴不離婚,是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2020-12-23 皇室戰爭卡組攻略

大家好這裡是心靈之音的空間,關注我,我們一起學習和成長。今天我想談一個嚴肅的話題,男人家暴,女人應該怎麼辦?是一味地原諒,還是狠心離開?我的觀點是,對於那些有家庭暴力的男人,女人應該儘早離開他。

但是生活中卻有太多的女人,會瞻前顧後,我離了婚孩子怎麼辦?離婚了再找,還能找到嗎?但是你現在不離開他,你和孩子的生活能得到改善嗎?

家暴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無數次。

他已經在內心建立起這個模式了,惹不起,要躲得起啊!

我見過許多成長在家庭暴力的環境下的孩子,由於媽媽一直不離婚,爸爸長年對妻兒家暴,孩子有變成抑鬱症的、有變成歇斯底裡症的、也有對媽媽也大打出手的、也有封閉自己脆弱無力的。

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心理建設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認識一個男孩,他的父親長年對他和他媽媽家暴,但是他媽媽一直都不離婚,他從小就央求媽媽離婚吧,可是媽媽心想離了婚,自己跟孩子怎麼辦?

媽媽經常告訴他,要看你爸爸好的一面,你爸爸並不是一無是處的,他不是還給你做飯嗎?

長年的家暴,讓他媽媽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有很多女人在常年遭受家暴時,都會患上這個心理疾病。你不再和你的老公是夫妻關係,而是人質與綁匪的關係,人質會對劫持者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

人質的生死命運掌握在劫持者手裡,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他們便不勝感激。他們與劫持者共命運,把劫持者的前途當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視為自己的安危。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有四個因素:

一、暴力和恐怖,讓你感到生命隨時受到威脅。

二、不讓你有求救,只要你一求救,就會更狠狠地打你。

三、會在打完你以後感到後悔,摸摸你的臉,會痛哭流涕,讓你有同情。

四、經常會對你實施小恩小惠,讓你感激涕零,你對他有一種病態的依賴。

很不幸的是中國有很多女人都患有這個心理疾病,而她們找的老公又往往是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關於反社會人格障礙,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上海殺妻藏屍案的悲劇發生,是因為什麼?父母要如何對待孩子?

我們再說回到開始的案例中來,這個男孩的爸爸幾乎沒有參與過男孩的成長,沒有陪孩子寫過作業,沒有給孩子輔導過作業,幾乎沒帶著孩子出去玩過。

在孩子小的時候只有一次帶著孩子洗澡,但是他對孩子就像對待牲口。從那次開始,男孩學會了一個人去澡堂洗澡,那一年男孩六歲。

男孩的爸爸對孩子沒有父愛,有一次在大街上不知道怎麼了惹他生氣了,他氣得直接過道了,留下了才四五歲的孩子在過道這一邊焦慮不安,他不關心孩子是否會被車撞死。

孩子最後看到兩邊沒車時,跑到馬路牙子的那一邊,又加快步伐去追趕已經走遠的父親,從那次開始,男孩學會了一個人過馬路。

男孩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對人會有躲避,上學的時候習慣封閉自己,不想展示自己的才華,男孩唱歌很好聽,也很有模仿能力,可是他在家裡只能壓抑自己。

當壓抑的時間長了,他也會慢慢覺得這種壓抑的生活才是適合自己的,而這就是家庭暴力帶給他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媽媽沒想去離婚。

當男孩到十九歲的時候,他的媽媽看到他的爸爸依然是吃喝玩樂,打麻將打到半夜,一周出去喝好幾次酒,回家就耍酒瘋、摔東西、罵人。

他的媽媽希望規勸他的爸爸,於是制定了家庭守則,互相約束言行,不然就協議離婚,男孩的爸爸籤了五次協議,五次違反承諾。他的媽媽終於心涼了,提出協議離婚,可是他的爸爸不同意離,後來又發生了很多糟心的事情,男孩媽媽的姐妹們竟然站在了家暴男那一邊去對抗男孩和他媽媽。

這讓男孩媽媽很傷心,為什麼自己要離婚,自己的親戚不同意,還站在家暴男那一邊?也正是親戚們的胡亂幹涉,導致男孩和他媽媽直接損失了幾十萬的財產,最後是男孩媽媽去法院起訴離婚。

法院最終是把夫妻共同財產對半分,因為男孩已成年,父親不需要再有撫養的義務,男孩冷冷地看著他的父親,從那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不和他父親聯繫。

時至今日已經好幾年過去了,男孩和他媽媽已經從家暴的陰影裡走出來了,但是曾經的那些傷害,就烙印在骨子裡,男孩永遠不原諒他的父親,男孩的媽媽也永遠不原諒她的那幾個親戚。

我以上所講的故事,是想告訴那些仍然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女人們一句忠告:離婚以後你也許會過得更好,不離婚你的生活可能會更糟。不要擔心離婚了跟誰過,而是跟誰過,都不要跟家暴男過。

因為你長期在一個沒有質量、沒有溫暖、沒有愛的環境裡,你不僅害了你自己,也可能會害了你孩子以後的人生。只有離婚才會解脫,不再受苦,你與孩子相依為命,總比和一個家暴男在一起每天戰戰兢兢生活地要好。

我問過男孩,現在還恨他父親嗎?他跟我說,沒有恨,但是以前恨過,他對他父親的感覺是先是恐懼,然後是厭煩,最後是冰冷。他說他偶爾會又夢到小時候被家暴的情景,他以為走出家暴的陰影來了,但其實沒走出來,陰影還在內心深處,只是現在掩蓋住了。

所以我也想再次強調一下,女人們,你們不要覺得家暴這個事不嚴重,不要覺得等孩子大了以後再離婚,往往孩子越大,他感受的痛苦會越多。家暴是沒有頭的,因為模式就在那裡,你要做的就是當斷則斷,男孩曾經痛恨他媽媽,為什麼不早早離婚?

他媽媽也很後悔,為什麼不在孩子小時候就離婚,也就是因為這個事,男孩曾經和他媽媽的關係很不好,經過這幾年的學習和成長,母子關係才好了很多。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的不幸,我們都希望幸福,那麼遠離家暴男,就是你人生改變的開始。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如果你有什麼想說的,也可以給我留言。我是心靈之音,90後心理諮詢師,如果你有情感問題,也可以私信我,我幫你。

相關焦點

  • 原諒家暴男,她真的患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Kim參加抵制家暴行動今天,一個曾經被前夫家暴傷害過的女人選擇了原諒施暴者,與其復婚。2011年8月,「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被妻子Kim爆出家暴,並在社交軟體附上自己觸目驚心的傷痕圖片。此事件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眾人紛紛為其妻子忿忿不平,她本人也參與了「反對家暴」的抵制行動中。但時隔八年,這個曾經爆出丈夫家暴自己的女人竟然選擇了原諒自己的丈夫,疑似兩人已經復婚。
  • 瘋狂李陽疑似復婚:家暴算什麼?了解下「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導語: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的前妻Kim髮長文稱「我原諒了我的丈夫」「我將永遠愛我的丈夫」,值得一提的是,她用的詞不是前夫,是丈夫!疑指兩人已經復婚。2011年兩人曾因家暴鬧上法庭。在筆者看來,這就好比「雞同鴨講」,完全不在一個頻道。據全國婦聯第三次調查數據統計,家暴受害人選擇報警之前,平均要遭受35次侵害。為什麼家暴的受害者往往無法覺察自己身處險境,又為什麼不懂得逃離呢?
  • 可能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這些孩子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經常挨揍的孩子選擇繼續回到父母的懷抱,不僅僅是「依戀情結」1.父母的霸權威懾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的,自己想怎麼管就怎麼管。這些父母對於孩子的管教就具有專治性。
  •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目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定義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條件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起源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之經典案例 進化和心理分析學的解釋 電影中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電視劇中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和邪教
  •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洛陽性奴的悲劇
    被囚女人的毫不抵抗、爭風吃醋以致血案、被救後還念李浩的好,並袒護他尤其讓人觸目驚心,匪夷所思。 認識「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很多人都分析認為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它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最早是1973年8月23日,兩名劫匪闖進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一家銀行,扣押6名職員作人質的案件。
  • 「愛情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怎麼回事
    「愛情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怎麼回事戀愛婚姻當中的賤骨頭是怎麼回事戴浩然 2020年12月14日我用咱中國人自己的話來解析一下所謂的愛情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用五個字講就是「跟自己較勁」,總覺得自己有成本投入,不能輸,對方給自己痛苦越多,自己越來勁。
  • 遭家暴起訴離婚為什麼不判離?遭受家暴應該如何保留證據?
    近日南京中院審理一起案件,一女子遭家暴起訴離婚卻被丈夫殘忍殺害。今天我們請德和衡婚姻家事團隊的律師來討論一下:遭家暴起訴離婚為什麼不判離?遭受家暴應該如何保留證據?一、遭受家暴為什麼不判決離婚法院判決離婚的裁判依據是「感情確已破裂」,家暴屬於法定準予判決離婚的理由之一。法院對於該情形的認定條件極為嚴格,原告需要舉證證明存在家暴行為,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遭受家暴時,都沒有第一時間保留證據,事後也沒有進行證據補充收集。
  • 《輝夜小姐想讓我告白》,究竟啥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中,石上優懷疑自己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跟會長請假回家。看過第六話的漫友,應該對這個詞尤為深刻。記得還有好心的漫友在彈幕上專門解釋這個詞。小編今天來給大家聊聊啥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 男人是不是越壞越惹女人愛?你可能患上愛情「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這種情況,我會將其歸入為「感情中的斯德哥爾摩」。所謂斯德哥爾摩症,即受到威脅或極端情況下,受害人對施害者的某種憐憫會轉為崇拜,甚至反過來為施害者辯護,甚至愛上對方。感情中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簡單說就是,對方虐我千百遍,我待對方如初戀。
  • 人的依附心理丨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詞,而且不少人還會把其用作是嘲諷人的話語,甚至根本不能理解這種症狀,其實,這種症狀是普遍存在於每個人身上。斯德哥爾摩症狀又稱為人質綜合症,是指受害人在長期遭受迫害的情況下,對於犯罪分子偶爾施與的小恩小惠表示出感激,甚至在最後時反過來抵制救援者,幫助犯罪者的病態依戀情結。這一症狀受到廣泛關注便是在1973年斯德哥爾摩發生的銀行被搶事件,最後受害者反而轉為幫助罪犯,不出庭指證,甚至為他們籌集法律辯護的資金。
  • 經歷了軍訓和學車 我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又犯了
    這兩天高中、大學軍訓再次如期成了微博上的熱門。軍訓時,典型人物、奇葩訓練方式層出不窮,尤其是女生軍訓結束哭天喊地送別教官的煽情輸出能滅掉最火的言情劇。短短的幾天軍訓,不知道能跟教官培養出什麼感情?我上大學時是見過,軍訓結束後有送花的,有籤名的,有哭著擁抱的。我在駕校也見過一個教練的錦旗掛滿了三面牆。這兩種情況,大概都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 那個在同學聚會上被家暴的女人,不肯離婚:「他打我是因為愛我」
    文|公子逸昨天寫家暴題材,想起了我一個學姐的故事。我親眼目睹過的兩次家暴。第一次就是我這個學姐,在同學聚會上,男人動手打了她。她始終趴在沙發上一動都不動,任憑男人謾罵踢打。《女兒們的選擇》裡,遭受家暴的賈婷婷在男人家暴之後,即使自己孤身帶著孩子,即使自己很難溫飽,但依舊選擇了離婚。因為她覺得,當一個男人動手打你的時候,該是不愛你到了何種地步。
  • 斯德哥爾摩的愛與恨:為什麼這些女人,愛上一個傷害過她的男人?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或許你不會陌生,簡單來講就是:受虐者在遭受到施虐者的虐待後,依舊離不開施虐者,並且最後通過改變自己的想法,愛上了這個施虐者。   換個說法,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也可以稱之為:愛情斯德哥爾摩。   為什麼會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個說法?來源在哪裡?
  • 結婚後女人遇到了家暴,該不該離婚?
    結婚 Q:結婚後女人遇到了家暴,該不該離婚?A:結婚之前,誰都不知道對方會是怎樣的。尤其是,男人向女人揮起了拳頭——這個孰可忍孰不可忍!可,還是結婚了。可,這個人還是自己的老公。我覺得,先不要貿貿然的衝動離婚。一定要讓對方知道,家暴是你無法忍受的。而一次,就已經讓你十分憤怒。如果還在乎這段婚姻、如果還在乎你這個老婆的話,家暴的現象就不能喝再次發生。
  • 著名作家王斌近日推出新小說《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就是這樣一位敢冒天下之不諱的作家,這一次,他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揭露特殊的情境下真實的人性,這就是他的新小說《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當人遇上了一個兇狂的殺手,殺手不講理,隨時要取他的命,人質就會把生命權漸漸付託給這個兇徒。時間拖久了,人質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會覺得是恐怖分子對他的寬忍和慈悲。對於綁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懼,會先轉化為對他的感激,然後變為一種崇拜,最後人質也下意識地以為兇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這種屈服於暴虐的弱點,就叫「斯德哥爾摩精神症候群」,亦叫「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 關於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你知道多少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又稱斯德哥爾摩效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症。是指受害者對施害者產生依賴或感情的一種症狀。受害者有時候甚至會反過來維護施害者的利益,從而反過來與對他進行營救或者幫助的人產生衝突、摩擦等現象。
  • 為什麼長期被家暴卻不離婚?除了擔心孩子外,她們還在擔心什麼?
    只要有家暴事件發生,就會有人在埋怨施暴者的同時,還要埋怨被長期家暴的女人,埋怨她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不早點離婚,到頭來不僅苦了自己,還害了孩子和家庭…… 那麼,被家暴的女人真的就沒有反抗、沒有想過離婚、沒有為離婚奔走呼號過嗎?
  • 男性遭受家暴亦不可忽視
    原標題:男性遭受家暴亦不可忽視張玉潔 曹檳提起家庭暴力,人們首先想到的受害人群往往是婦女和兒童。事實上,男性同樣也會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方,遭遇女方態度冷漠、言語侮辱等「冷暴力」的男性不在少數。離異後曹博每當想要開始新的戀情,就會想起與前妻不愉快的經歷,直到進行心理治療後他才找到問題所在。
  • 日本患「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美國甩他原子彈很高興
    核心提示:日本是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患者,美國甩了他兩個原子彈,這些年對美國倒一直很友善,很高興。        石齊平:知道嗎,它那故事我後來查了一下,是發生在1973年,我們先談這個故事,當時瑞典斯德哥爾摩,有兩個歹徒衝到一家銀行裡面去想要搶銀行,結果沒搶成,結果挾持了四個行員,作為人質跟警方就互相鬥,這一斗斗了多少天你知道嗎?131小時,5天,在這個鬥的過程裡面,兩個歹徒一下子恐嚇,你們這樣子,他如果不放我就把你幹掉了,一下子又是噓寒問暖等等,反正過程我們就在此不表。
  • 遊坦之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遊坦之,具備「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一切的典型症狀。社會學者及心理學家們是以1973年發生在斯德哥爾摩一家銀行的劫持事件來為這一心理疾患命名的,金庸寫作《天龍八部》,則始於1963年。錢鍾書以為「心理學家見事每落文學家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