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大的悲哀,是養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2020-09-14 人生路心理路

最近,一則駭人聽聞的新聞讓人不免唏噓不已:有對高知夫婦,爸爸是鼎鼎有名的律師,媽媽是深受學生喜愛的大學教授。

這對就是這樣一對模範夫妻,卻慘死在他們22歲的兒子黃某陽手中。

原本,這是令很多人羨慕的家庭——家境優渥,父母有錢又有文化。

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前途,他們不惜斥資百萬,送兒子到英國留學。

可惜,好家境卻沒有養出好孩子。

8月4日,將親生父母殘忍殺害的黃某陽,將屋內空調溫度調低後,冷靜地準備了多張銀行卡,出逃國外,去了柬埔寨。

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8月20日,警方在柬埔寨一家四星級酒店將他抓獲。

令人心寒的是,殺害了雙親的兒子,被抓時竟然沒有顯露出絲毫畏懼和悔恨。

那對被害的高知父母,大概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

自己辛辛苦苦為孩子創造著更好的條件,卻把兒子養成了不懂感恩、無視法律、殘忍冷血的白眼狼。

人們常說:富家養嬌兒,寒門出貴子。

其實,決定一個孩子是「嬌兒」還是「貴子」的並不是家境,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01

不是所有的好家境,都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有知情人透露稱,前段時間國外疫情嚴重,黃某陽回到了國內家中。

如今他又想出國,不想被父母管教,但父母考慮到國外疫情狀況,沒有同意他的請求,兒子便和父母發生爭執。

矛盾由此激化,最後黃某陽一怒之下便殺害雙親,畏罪潛逃。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可是有些「孩子」,真的連動物都不如。

不管怎樣,那些一言不合就起殺心的孩子,對父母可曾有過一絲絲感恩?

為人父母后,我們都想要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然而,即便家庭再富有,也不能一味地在物質上滿足孩子,溺愛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大的傷害。

前段時間,富二代殺妻焚屍的新聞,看得人毛骨悚然。

26歲的富二代男子嚴某,因為賭博欠下債務,希望妻子幫忙還債,但是妻子拒絕了。

喪心病狂的他因此痛下殺手,甚至縱火企圖毀屍滅跡。

他的妻子被殺時已懷有身孕,兩個人新婚才三個月。

其實,他的惡之花早早地埋在了原生家庭裡。

在後續調查中發現,這位富二代,從小就被父母溺愛,在國外留學的時候就吊兒郎當,不學連畢業證都沒有拿到。

父母對他更是有求必應,連他染上賭博,欠下近200多萬的賭債都是父親償還。

兒子荒廢學業時,父母不管,兒子欠下巨額賭債,父母幫著收拾爛攤子。

父母自以為家境好,可以無底線替孩子「兜底」。

該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教育孩子,總有一天,社會會來教育他。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

「縱容型溺愛的父母,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管多麼小、多麼不合理的要求,他們會拿出全部力氣去滿足。」

擁有著優渥的家境,再加上父母的溺愛,沒有受到父母良好教育的孩子,就更加有恃無恐。

有時候,一旦父母沒有達到他們的需求,心理極端的孩子就會被心中的怨恨所吞噬,甚至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真正的寵愛不是慣著孩子,放任他為所欲為,而是一定要有原則。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既不失去愛,又要恆久地堅持原則。

真正的好家境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足,而是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土壤。

相反,缺乏教育的好家境,只會讓孩子的心底越來越貧瘠。

02

不是所有的貧困家庭,都能養出壞孩子

有一種父母,雖然家貧,卻勝過了很多有錢人。

有一種父母,沒有文化,卻勝過很多讀書人。

今年高考的孩子中,很多人讓我們看到了「寒門出貴子」的最美模樣。

他們的「貴」,不是「貴」在看似有著鯉魚跳龍門般的階層跨越,而是「貴」在身上有著感恩、努力進取的陽光氣質。

在湖南,有對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他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兄弟倆收到錄取通知書時,最想感謝的是父親:

「父親的陪伴,是我們這三年的動力,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瓶頸,只要有父親在,便感覺身後有了依靠。」

他們的父親雖然沒有多少文化,平日裡每天都要在地裡勞作,但每個周末,都會從農村老家,趕到學校裡,和倆孩子見上一面。

和孩子談談心,說說話,雖然講不出啥大道理,更沒法指導孩子的學習,但卻在寒冬酷暑的堅持中,讓孩子得到了父愛的滋養。

孩子們也在父親的堅韌、質樸中,成長得更加積極陽光,努力向上。

有一個叫劉媛的江西女孩,一開始,她打算帶著75歲的奶奶去上大學。

從小父母離異的劉媛,由身為環衛工的奶奶獨自撫養長大,如今,她想要報答奶奶。

她的奶奶,不能給孫女更好的物質生活,也沒有什麼文化,卻通過民間俚語教給她做人做事的樸素道理。

這些寒門貴子的身上,藏著同一個秘密,那就是雖然家境貧寒,但父母家人卻在有溫度的陪伴和言傳身教中,教會了他們:

善良,自強,堅韌,感恩,永遠都是人間正道。

擁有這些精神財富的孩子,未來總不會太差。

03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家境,而是教育

出生在令人羨慕的高知家庭,原本已經算是「贏」在了起跑線,但高開低走,釀出了慘劇。

而那些寒門家的子弟,雖然沒有富裕的家境,但卻受到了好的教育,成為真正的「貴子」。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出身和家境,而是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在重視「才」的培養時,以下幾點更應該注意——

1、點亮孩子感恩的心

孩子的感恩之心,是需要培養和影響的。

假如父母只一味地要求孩子用好成績為父母爭光,而不教孩子感恩,甚至對孩子細微中的感恩之舉視而不見,孩子也自然會在被無視中學會了冷漠。

最近,熱播劇《以家人為名》中,唐燦的媽媽又上了熱搜。

媽媽過生日,唐燦興致衝衝地拿出來自己親手磨的紫檀手鐲,想要給媽媽戴上,媽媽卻冷麵拒絕,不屑一顧,因為覺得並不值錢。

她親手為媽媽做的蛋糕,在媽媽眼裡看來和買來的也並無差別。

在這位媽媽眼中,女兒只有成為明星,才能讓自己有面子,讓自己臉上有光。

當孩子成為自己炫耀的工具,卻無視孩子真心實意的感情付出時,孩子也學會了變成沒有感情的木偶,感恩之心更可能無從談起。

懂得感恩的孩子,無論對父母還是社會,自然會少一分戾氣,多一份善意。

2、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能做出殺父弒母舉動的人,其性格和心理因素不可忽視。

正常情況下,心理健康,情緒穩定的孩子,哪怕是和父母矛盾再深,也不可能做出這種反人類、反社會的事情吧?

黃某陽的一名高中同學稱其性格偏激,極端,容易被一點點小事激怒。

也有網友挖出了黃某陽的社交帳號,發現其發表的文章,盡顯孤僻性格。

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只把目光放在孩子成績上。

在有溫度的陪伴中,及時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對負面情緒正確疏導,畢竟,無論何時,孩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才是最重要的。

3 、不溺愛,不嬌縱

孩子出生在家境優渥的環境中,往往習慣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然而,父母無底線的滿足只會在孩子的性格中播下自私、無情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要知道,慣子如殺子,溺愛出逆子。

無論家境怎樣,作為父母,對孩子愛而有度,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對生命和規則有敬畏,不僅是對孩子負責,更是對社會負責。

04

決定孩子未來的,不是家境,而是有遠見的父母,給孩子的人生鋪上了怎樣的底色。

有遠見的父母,不是用物質富養,也不是教會孩子贏,而是教會孩子愛。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幫孩子克服人性的弱點,塑造出一個健康的人格。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讓孩子富而不驕,貧而無怨,讓我們的孩子眼裡有光,心裡有愛,腳下有路。

相關焦點

  • 最好的教育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這孩子嫌棄父母窮,覺得自己的父母配不上自己的優秀,可是這孩子想過沒有,他學英語、奧數的錢是誰付的?難道不是他父母在供他上學和吃穿嗎?他的父母盡一切可能培養他,為他提供優質教育的機會,但是他不但不懂得感恩父母,還覺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這孩子不正確的心態,應該跟平常父母的教育有關,這對父母平時應該經常跟孩子說,好好學習,其他的事情不用管這樣的話。
  • 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
    父母最大的成功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是啊,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辛辛苦苦卻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家長總是想著自己很苦了,不能再讓孩子吃苦了,所以都會儘量滿足孩子。苦自己、溺愛孩子的悲劇是養出了「白眼狼」。兩年前有個名校碩士啃老的新聞曾顛覆人們三觀。上海一位名校碩士畢業的學霸,本可以找一份好的工作,但他安心在家啃老,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晝夜顛倒,生活十分頹廢。
  • 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父母最大的幸福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習慣了索取的孩子,不知道心疼父母的付出,更不知道感恩。是啊,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辛辛苦苦卻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 家長總是想著自己很苦了,不能再讓孩子吃苦了,所以都會儘量滿足孩子。苦自己、溺愛孩子的悲劇是養出了「白眼狼」。 兩年前有個名校碩士啃老的新聞曾顛覆人們三觀。
  • 養出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
    養出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不懂感恩,孩子再優秀也無益大儒朱熹曾說:「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多少家庭,都是父母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擔,為孩子撐起一個雨淋不透、風吹不倒的溫室花園。而孩子習慣了單方面接受和索取,覺得一切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因此更加不懂得珍惜。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那些孩子,大把地花著父母的錢,只懂自己快樂,不懂父母辛酸,不捨得為親情付出一分一毫。林則徐曾說:「存心不好,風水無益;父母不敬,奉神無益。」一個孩子如果不懂得感恩,哪怕其他方面再優秀,對於家庭、社會也全無益處。
  • 教育最大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出一個不懂感恩的孩子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百善孝為先,但近期我們總是看到孩子不尊重,不懂得感恩父母的狀況。為什麼我們全心全意的對待孩子,最後卻培養出了一個仇人?一個不懂得教誨,一個不懂得感恩。03 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是高級的炫富
  • 做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付出自己的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過年那段時間,一位媽媽在群裡吐苦水:「過年給女兒500塊壓歲錢,沒想到她嫌少,不高興了,『去年是這麼多今年還是這麼多,同學都有一兩千!』現在不吃飯也不理我們。」沒想到這位媽媽的發言引起了群裡很多家長的強烈反響,都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會體諒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喜歡攀比,動不動還朝長輩發火。一時間,大家都在感嘆怎麼把孩子養成了這樣的「小白眼狼」。
  • 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養出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1.不懂感恩,孩子再優秀也無益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不是養出來的孩子有出息,而是有出息的孩子懂感恩。大儒朱熹曾說:「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多少家庭,都是父母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擔,為孩子撐起一個雨淋不透、風吹不著的溫室花園。
  • 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是家庭最高級的炫富(推薦)
    閱讀本文前,
  • 養育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不是爭吵,而是養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貧窮可以靠努力去改變,爭吵可以由冷靜來緩解,而不懂感恩的孩子,永遠學不會孝順,也無法過好這一生。不懂感恩的孩子,再優秀也沒用 英國有一句諺語:「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品行中最不好的。」 感恩是做人的根本,不懂感恩的孩子,再優秀也沒用。
  • 楊絳: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不是養出來的孩子有出息,而是有出息的孩子懂感恩。01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豆瓣有個討論組,有個讓所有父母感到心驚肉跳的名字:父母皆禍害。這就是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卻培養出一個個不懂感恩的白眼狼。多少家庭,都是父母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擔,為孩子撐起一個雨淋不透、風吹不著的溫室花園。而孩子習慣了單方面接受和索取,心安理得的享受一切,絲毫不懂得珍惜。
  • 父母最大的悲哀:付出自己的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果實出了問題,多半是根也有問題,孩子不懂感恩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你的愛太過濃密,卻錯過了讓孩子學習感恩的機會,付出越多的父母,越容易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往往養不出感恩的孩子。父母付出所有,卻滋生孩子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孩子已經習慣了父母的付出,卻不懂得感恩,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
  • 養出感恩的孩子遠比養出成功的孩子幸福!(轉)
    有時候父母缺的不是錢,而是子女的關愛,子女的一份感恩,一份回報就讓父母感到快樂。父母最大的幸福,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是啊,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辛辛苦苦卻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家長總是想著自己很苦了,不能再讓孩子吃苦了,所以都會儘量滿足孩子。苦自己、溺愛孩子的悲劇是養出了「白眼狼」。兩年前有個名校碩士啃老的新聞曾顛覆人們三觀。上海一位名校碩士畢業的學霸,本可以找一份好的工作,但他安心在家啃老,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晝夜顛倒,生活十分頹廢。
  • 孩子懂得感恩,是對父母最大的回報
    對於父母,最大的回報不是來源於金錢等物質上的滿足,而是在於孩子是否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懂感恩,家庭代代興。反之,不懂感恩的孩子將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殃及自身,禍害九族。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為人父母最重要的事業。如果只是一昧的溺愛,任他索求,這樣的孩子是生不出感恩之心的,只會覺得永不滿足。
  • 孫儷曬女兒的禮物:成功的父母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有網友說:小花妹妹的奇特畫風,大概只有儷儷能知道吧,看了半天都不知道是什麼。也有網友猜:是孫儷坐在鄧超的頭上,可見孫儷在家的地位。無論畫的是什麼,足以讓孫儷感到暖心。確實,孩子懂得對父母關愛,懂得感恩父母,是父母的驕傲。父母最大的成功,是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
  • 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讓孩子學會感恩的關鍵是通過家庭教育讓孩子學會知恩和感恩。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以平等的眼光對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工作,更尊重自己。 只有懂得感恩的人,一生的委屈才會少一些。
  • 一個家庭最大的成就,莫過於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英國有一句諺語:「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品行中最不好的。」感恩是做人的根本,不懂感恩的孩子,再優秀也沒用。南京老王花幾百萬讓兒子出國留學,結果兒子回國後在家啃老。老王氣不過,把買給兒子的車賣了,最後,父子倆大打出手,兒子還說要砍死父親。
  •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果。果實出了問題,多半是根也有問題,孩子不懂感恩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中國式父母往往以孩子為中心,為孩子付出了太多,習慣包辦孩子的大小瑣事,卻忘了孩子有學習愛與給予的權利。你的愛太過濃密,卻錯過了讓孩子學習感恩的機會,付出越多的父母,越容易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往往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果實出了問題,多半是根也有問題,孩子不懂感恩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你的愛太過濃密,卻錯過了讓孩子學習感恩的機會,付出越多的父母,越容易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往往養不出感恩的孩子。父母付出所有,卻滋生孩子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孩子已經習慣了父母的付出,卻不懂得感恩,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很多父母告訴孩子:「你只要好好學習,其他的都是我們來做。」
  • 養孩子就要穿名牌住豪宅?最好的炫富,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很多人長大以後都不記得爸爸媽媽的生日,更別說爺爺奶奶的生日,可是這個只有5歲的小女孩不僅記得,還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給奶奶準備一個「生日蛋糕」,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但是小女孩的懂得感恩的心卻是無價的。
  • 錢鍾書:一個家庭最大的成功,就是培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很真實
    文\張媽編輯\張媽天底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家長,可是有的家長卻讓這份愛變了質,對孩子百依百順,卻得不到孩子的任何感激,這樣的現象在我國非常普遍,要想讓孩子懂得回應父母的愛,首先要讓孩子學會感恩。25歲的青年完全可以半工讀完成學業,但他卻理所當然著享受著母親的供給,當母親再也無法為他提供金錢時,他不但不感恩,反而將滿腔怨恨化為了這要了母親生命的九刀。這個駭人聽聞的案件不禁令天下父母心中警鐘大震:不懂感恩的孩子,就好比農夫懷裡的那條蛇,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是非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