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駭人聽聞的新聞讓人不免唏噓不已:有對高知夫婦,爸爸是鼎鼎有名的律師,媽媽是深受學生喜愛的大學教授。
這對就是這樣一對模範夫妻,卻慘死在他們22歲的兒子黃某陽手中。
原本,這是令很多人羨慕的家庭——家境優渥,父母有錢又有文化。
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前途,他們不惜斥資百萬,送兒子到英國留學。
可惜,好家境卻沒有養出好孩子。
8月4日,將親生父母殘忍殺害的黃某陽,將屋內空調溫度調低後,冷靜地準備了多張銀行卡,出逃國外,去了柬埔寨。
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8月20日,警方在柬埔寨一家四星級酒店將他抓獲。
令人心寒的是,殺害了雙親的兒子,被抓時竟然沒有顯露出絲毫畏懼和悔恨。
那對被害的高知父母,大概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
自己辛辛苦苦為孩子創造著更好的條件,卻把兒子養成了不懂感恩、無視法律、殘忍冷血的白眼狼。
人們常說:富家養嬌兒,寒門出貴子。
其實,決定一個孩子是「嬌兒」還是「貴子」的並不是家境,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01
不是所有的好家境,都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有知情人透露稱,前段時間國外疫情嚴重,黃某陽回到了國內家中。
如今他又想出國,不想被父母管教,但父母考慮到國外疫情狀況,沒有同意他的請求,兒子便和父母發生爭執。
矛盾由此激化,最後黃某陽一怒之下便殺害雙親,畏罪潛逃。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可是有些「孩子」,真的連動物都不如。
不管怎樣,那些一言不合就起殺心的孩子,對父母可曾有過一絲絲感恩?
為人父母后,我們都想要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然而,即便家庭再富有,也不能一味地在物質上滿足孩子,溺愛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大的傷害。
前段時間,富二代殺妻焚屍的新聞,看得人毛骨悚然。
26歲的富二代男子嚴某,因為賭博欠下債務,希望妻子幫忙還債,但是妻子拒絕了。
喪心病狂的他因此痛下殺手,甚至縱火企圖毀屍滅跡。
他的妻子被殺時已懷有身孕,兩個人新婚才三個月。
其實,他的惡之花早早地埋在了原生家庭裡。
在後續調查中發現,這位富二代,從小就被父母溺愛,在國外留學的時候就吊兒郎當,不學連畢業證都沒有拿到。
父母對他更是有求必應,連他染上賭博,欠下近200多萬的賭債都是父親償還。
兒子荒廢學業時,父母不管,兒子欠下巨額賭債,父母幫著收拾爛攤子。
父母自以為家境好,可以無底線替孩子「兜底」。
該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教育孩子,總有一天,社會會來教育他。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
「縱容型溺愛的父母,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管多麼小、多麼不合理的要求,他們會拿出全部力氣去滿足。」
擁有著優渥的家境,再加上父母的溺愛,沒有受到父母良好教育的孩子,就更加有恃無恐。
有時候,一旦父母沒有達到他們的需求,心理極端的孩子就會被心中的怨恨所吞噬,甚至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真正的寵愛不是慣著孩子,放任他為所欲為,而是一定要有原則。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既不失去愛,又要恆久地堅持原則。
真正的好家境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足,而是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土壤。
相反,缺乏教育的好家境,只會讓孩子的心底越來越貧瘠。
02
不是所有的貧困家庭,都能養出壞孩子
有一種父母,雖然家貧,卻勝過了很多有錢人。
有一種父母,沒有文化,卻勝過很多讀書人。
今年高考的孩子中,很多人讓我們看到了「寒門出貴子」的最美模樣。
他們的「貴」,不是「貴」在看似有著鯉魚跳龍門般的階層跨越,而是「貴」在身上有著感恩、努力進取的陽光氣質。
在湖南,有對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他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兄弟倆收到錄取通知書時,最想感謝的是父親:
「父親的陪伴,是我們這三年的動力,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瓶頸,只要有父親在,便感覺身後有了依靠。」
他們的父親雖然沒有多少文化,平日裡每天都要在地裡勞作,但每個周末,都會從農村老家,趕到學校裡,和倆孩子見上一面。
和孩子談談心,說說話,雖然講不出啥大道理,更沒法指導孩子的學習,但卻在寒冬酷暑的堅持中,讓孩子得到了父愛的滋養。
孩子們也在父親的堅韌、質樸中,成長得更加積極陽光,努力向上。
有一個叫劉媛的江西女孩,一開始,她打算帶著75歲的奶奶去上大學。
從小父母離異的劉媛,由身為環衛工的奶奶獨自撫養長大,如今,她想要報答奶奶。
她的奶奶,不能給孫女更好的物質生活,也沒有什麼文化,卻通過民間俚語教給她做人做事的樸素道理。
這些寒門貴子的身上,藏著同一個秘密,那就是雖然家境貧寒,但父母家人卻在有溫度的陪伴和言傳身教中,教會了他們:
善良,自強,堅韌,感恩,永遠都是人間正道。
擁有這些精神財富的孩子,未來總不會太差。
03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家境,而是教育
出生在令人羨慕的高知家庭,原本已經算是「贏」在了起跑線,但高開低走,釀出了慘劇。
而那些寒門家的子弟,雖然沒有富裕的家境,但卻受到了好的教育,成為真正的「貴子」。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出身和家境,而是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在重視「才」的培養時,以下幾點更應該注意——
1、點亮孩子感恩的心
孩子的感恩之心,是需要培養和影響的。
假如父母只一味地要求孩子用好成績為父母爭光,而不教孩子感恩,甚至對孩子細微中的感恩之舉視而不見,孩子也自然會在被無視中學會了冷漠。
最近,熱播劇《以家人為名》中,唐燦的媽媽又上了熱搜。
媽媽過生日,唐燦興致衝衝地拿出來自己親手磨的紫檀手鐲,想要給媽媽戴上,媽媽卻冷麵拒絕,不屑一顧,因為覺得並不值錢。
她親手為媽媽做的蛋糕,在媽媽眼裡看來和買來的也並無差別。
在這位媽媽眼中,女兒只有成為明星,才能讓自己有面子,讓自己臉上有光。
當孩子成為自己炫耀的工具,卻無視孩子真心實意的感情付出時,孩子也學會了變成沒有感情的木偶,感恩之心更可能無從談起。
懂得感恩的孩子,無論對父母還是社會,自然會少一分戾氣,多一份善意。
2、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能做出殺父弒母舉動的人,其性格和心理因素不可忽視。
正常情況下,心理健康,情緒穩定的孩子,哪怕是和父母矛盾再深,也不可能做出這種反人類、反社會的事情吧?
黃某陽的一名高中同學稱其性格偏激,極端,容易被一點點小事激怒。
也有網友挖出了黃某陽的社交帳號,發現其發表的文章,盡顯孤僻性格。
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只把目光放在孩子成績上。
在有溫度的陪伴中,及時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對負面情緒正確疏導,畢竟,無論何時,孩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才是最重要的。
3 、不溺愛,不嬌縱
孩子出生在家境優渥的環境中,往往習慣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然而,父母無底線的滿足只會在孩子的性格中播下自私、無情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要知道,慣子如殺子,溺愛出逆子。
無論家境怎樣,作為父母,對孩子愛而有度,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對生命和規則有敬畏,不僅是對孩子負責,更是對社會負責。
04
決定孩子未來的,不是家境,而是有遠見的父母,給孩子的人生鋪上了怎樣的底色。
有遠見的父母,不是用物質富養,也不是教會孩子贏,而是教會孩子愛。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幫孩子克服人性的弱點,塑造出一個健康的人格。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讓孩子富而不驕,貧而無怨,讓我們的孩子眼裡有光,心裡有愛,腳下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