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大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出一個不懂感恩的孩子

2020-12-15 興智家庭教育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百善孝為先,但近期我們總是看到孩子不尊重,不懂得感恩父母的狀況。

就像是前不久看到的新聞,女孩在地鐵站猛踹自己的母親,只因下錯地鐵站。


未通過審核,視頻無法播放


路過乘客看不下去,上前制止,不料女孩對路人也同樣的態度,用腳猛踢。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媽媽拿著所有的行李,而女兒是空手。為什麼我們全心全意的對待孩子,最後卻培養出了一個仇人?

01 替孩子做太多

現在有很多家庭的著稱是6個大人1個小孩,長輩都會把自己所有的愛給孩子,孩子在家可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之前坐公交車的時候,看到過這樣的一個現象,一個老人家上公交車的時候快速的找到一個座位坐下,過了一會,一個胖胖的男孩邊玩手機邊走到老人旁邊。

老人馬上站起來照顧孩子坐下。自始至終男孩都沒有抬頭正眼看看這個老人。

公交車上還放著「請給老弱病殘讓坐。」

生活中我們給孩子的關懷過多,以致於他們看不到自己受到了多少的關注和愛護。

不懂感恩的孩子就是生活中沒有辦法對自己負責,社會上沒有辦法對工作負責。

莎士比亞在《李爾王》中寫道:不知道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人心

孩子不懂感恩,父母痛苦一生。

02 孩子有求必應

我們總是覺得自己給孩子的不夠多,孩子想要天天的星星都會想盡辦法去滿足。

十年前,王先生的兒子的英國留學歸來,一直沒有找工作。

十年間,王先生一方面為兒子不找工作而憂心,一面又照顧兒子的飲食起居,給兒子買車買房籌備婚禮,花了好幾百萬。

十年後,王先生忍無可忍,賣了兒子的車子。

兒子生氣,把他的車子給砸了。

父親怒火中燒,把兒子的房子砸的一片狼藉。

兒子對父親大打出手,揚言要把父親的房子也砸了。

一個縱容,一個索取。

一個不懂得教誨,一個不懂得感恩。

「生養不為功,功在教育。」

《特別狠心特別愛》中有一段這樣的話:


父母給予孩子的愛,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讓他們從小體驗生活的艱難,也不懂得在適當的時機向他們索要說要陪,因此最終導致子女們一輩子艱難,一輩子朝他們索要。


每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都是父母慣出來的。

03 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是高級的炫富

不是每一滴水都可以的帶湧泉相報,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會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一個家庭最成功的事情莫過於養出了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少年說》中一幕讓我記憶深刻。

有一個男孩的媽媽是外賣員,平常會跟孩子分享生活所有見聞,本以為孩子會嫌棄媽媽是一個外賣員,沒想到他在所有人面前大喊:請大家善待外賣員吧,因為有可能那是我最親愛的媽媽,她也曾經是別人的小公主,是別人的愛人。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要讓孩子參與到生活中,一起打造一個良好的生活氛圍,孩子有參與感才會更加喜歡家中的每一個人,更能感受到周圍的變化,變得更加有同理心。

教育專家盧勤說:

感恩是需要練習的。一個孩子被他人需要,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價值。一個孩子被父母需要,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身體蘊藏著多麼大的能量。

孩子什麼樣全靠父母的塑造。

孩子並不是不感恩自己的父母,而是父母沒有引導和告訴他應該怎麼做!

從今天開始,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孩子,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舉止負責!

相關焦點

  • 做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付出自己的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沒想到這位媽媽的發言引起了群裡很多家長的強烈反響,都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會體諒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喜歡攀比,動不動還朝長輩發火。一時間,大家都在感嘆怎麼把孩子養成了這樣的「小白眼狼」。做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付出自己的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父母最大的悲哀:付出自己的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許多中國式父母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白眼狼,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卻培養出一個個「受之無愧」的孩子。果實出了問題,多半是根也有問題,孩子不懂感恩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你的愛太過濃密,卻錯過了讓孩子學習感恩的機會,付出越多的父母,越容易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往往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養出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
    養出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不懂感恩,孩子再優秀也無益大儒朱熹曾說:「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多少家庭,都是父母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擔,為孩子撐起一個雨淋不透、風吹不倒的溫室花園。而孩子習慣了單方面接受和索取,覺得一切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因此更加不懂得珍惜。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那些孩子,大把地花著父母的錢,只懂自己快樂,不懂父母辛酸,不捨得為親情付出一分一毫。林則徐曾說:「存心不好,風水無益;父母不敬,奉神無益。」一個孩子如果不懂得感恩,哪怕其他方面再優秀,對於家庭、社會也全無益處。
  • 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養出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1.不懂感恩,孩子再優秀也無益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不是養出來的孩子有出息,而是有出息的孩子懂感恩。大儒朱熹曾說:「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多少家庭,都是父母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擔,為孩子撐起一個雨淋不透、風吹不著的溫室花園。
  •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許多中國式父母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白眼狼,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卻培養出一個個「受之無愧」的孩子。「受之無愧」是指孩子覺得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應該的,如果哪一天父母付出的不夠多,孩子還會心生怨恨。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果。果實出了問題,多半是根也有問題,孩子不懂感恩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中國式父母往往以孩子為中心,為孩子付出了太多,習慣包辦孩子的大小瑣事,卻忘了孩子有學習愛與給予的權利。你的愛太過濃密,卻錯過了讓孩子學習感恩的機會,付出越多的父母,越容易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往往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許多中國式父母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白眼狼,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卻培養出一個個「受之無愧」的孩子。「受之無愧」是指孩子覺得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應該的,如果哪一天父母付出的不夠多,孩子還會心生怨恨。果實出了問題,多半是根也有問題,孩子不懂感恩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 楊絳: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不是養出來的孩子有出息,而是有出息的孩子懂感恩。01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豆瓣有個討論組,有個讓所有父母感到心驚肉跳的名字:父母皆禍害。這就是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卻培養出一個個不懂感恩的白眼狼。多少家庭,都是父母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擔,為孩子撐起一個雨淋不透、風吹不著的溫室花園。而孩子習慣了單方面接受和索取,心安理得的享受一切,絲毫不懂得珍惜。
  • 親生兒子活埋79歲母親:為什麼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為什麼很多父母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02還記得幾年前曾震驚一時的留學生汪佳晶「機場弒母」案嗎?汪佳晶在國外留學五年多。家裡是單親家庭,一直靠著母親的收入維持生活。她偷偷拿走有300萬存款的銀行卡,把錢全部轉入自己的卡裡。她還將父親柴先生的微博微信拉黑,甚至連柴先生的親人和好友也全部拉黑刪除。付出全部,養出一個不懂感恩的孩子,真的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孩子不懂感恩,父母痛苦一生。
  • 最好的教育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成長,都傾注了父母很多心血,而這一路走來,更是遇到了很多值得我們感恩的人和事。但是中國式父母習慣包辦孩子的一切大小瑣事,愛太濃密,讓孩子錯過學習感恩。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有時卻忘了最好的東西是讓她有一顆感恩的心。雖然父母的付出不計回報,但是孩子的感恩,會讓他們感受到付出的值得。
  • 教育最大的悲哀,是養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人們常說:富家養嬌兒,寒門出貴子。其實,決定一個孩子是「嬌兒」還是「貴子」的並不是家境,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01不是所有的好家境,都能養出優秀的孩子有知情人透露稱,前段時間國外疫情嚴重,黃某陽回到了國內家中。
  • 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父母最大的幸福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習慣了索取的孩子,不知道心疼父母的付出,更不知道感恩。是啊,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辛辛苦苦卻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 家長總是想著自己很苦了,不能再讓孩子吃苦了,所以都會儘量滿足孩子。苦自己、溺愛孩子的悲劇是養出了「白眼狼」。 兩年前有個名校碩士啃老的新聞曾顛覆人們三觀。
  • 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
    父母最大的成功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是啊,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辛辛苦苦卻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家長總是想著自己很苦了,不能再讓孩子吃苦了,所以都會儘量滿足孩子。苦自己、溺愛孩子的悲劇是養出了「白眼狼」。兩年前有個名校碩士啃老的新聞曾顛覆人們三觀。上海一位名校碩士畢業的學霸,本可以找一份好的工作,但他安心在家啃老,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晝夜顛倒,生活十分頹廢。
  • 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是家庭最高級的炫富(推薦)
    閱讀本文前,
  • 不是要養出有出息的孩子,而是要有出息的孩子懂感恩
    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不是養出來的孩子有出息,而是有出息的孩子懂感恩。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這就是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卻培養出一個個不懂感恩的白眼狼。多少家庭,都是父母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擔,為孩子撐起一個雨淋不透、風吹不著的溫室花園。而孩子習慣了單方面接受和索取,心安理得的享受一切,絲毫不懂得珍惜。究其原因,到底是為什麼?
  •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一切,孩子卻不懂感恩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善良寬厚,則孩子耳濡目染,也會內心溫暖善良;父母刻薄自私,則孩子也容易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有的人,對於子女,恨不得可以榨乾自己身上的最後一滴血,來服務於子女。然而,這種做法,對於子女,是真正的愛嗎?並不是。
  • 養不出感恩的孩子‖也許因為父母付出的太多。
    為什麼付出越多的父母往往養不出感恩的孩子呢?也許跟我們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有關係。太順從孩子,往往孩子就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其實孩子不應該是寵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父母的言傳身教影響著孩子的一生成長,父母的擔當感和責任感會讓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下面有一個故事,你看能說明什麼?
  • 養不出感恩的孩子‖也許是因為父母付出太多。
    為什麼付出越多的父母往往養不出感恩的孩子呢?也許跟我們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有關係。太順從孩子,往往孩子就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其實孩子不應該是寵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父母的言傳身教影響著孩子的一生成長,父母的擔當感和責任感會讓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下面有一個故事,你看能說明什麼?
  • 養出感恩的孩子遠比養出成功的孩子幸福!(轉)
    有時候父母缺的不是錢,而是子女的關愛,子女的一份感恩,一份回報就讓父母感到快樂。父母最大的幸福,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是啊,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辛辛苦苦卻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家長總是想著自己很苦了,不能再讓孩子吃苦了,所以都會儘量滿足孩子。苦自己、溺愛孩子的悲劇是養出了「白眼狼」。兩年前有個名校碩士啃老的新聞曾顛覆人們三觀。上海一位名校碩士畢業的學霸,本可以找一份好的工作,但他安心在家啃老,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晝夜顛倒,生活十分頹廢。
  • 一個家庭最大的成就,莫過於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英國有一句諺語:「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品行中最不好的。」感恩是做人的根本,不懂感恩的孩子,再優秀也沒用。南京老王花幾百萬讓兒子出國留學,結果兒子回國後在家啃老。老王氣不過,把買給兒子的車賣了,最後,父子倆大打出手,兒子還說要砍死父親。
  • 「中國式父母」的最大悲哀:傾盡所有,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而中國式的父母就像北風,一心想用外力幫助孩子成長,結果卻適得其反,不但養不出感恩的孩子,甚至還把孩子養廢了。據統計,中國式父母在孩子小學到大學的教育花費上,這些年一直排在世界前列。結果他老公工資的大半全給孩子花了,家庭的日常開支只能由姥姥姥爺負責,而房貸則由爺爺奶奶負責。日常生活中,像貓爸表妹這樣的父母絕對不是少數,不然那個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的媽媽也不會火了。於是,當你問現在很多的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時,答案肯定是養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