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百善孝為先,但近期我們總是看到孩子不尊重,不懂得感恩父母的狀況。
就像是前不久看到的新聞,女孩在地鐵站猛踹自己的母親,只因下錯地鐵站。
未通過審核,視頻無法播放
路過乘客看不下去,上前制止,不料女孩對路人也同樣的態度,用腳猛踢。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媽媽拿著所有的行李,而女兒是空手。為什麼我們全心全意的對待孩子,最後卻培養出了一個仇人?
01 替孩子做太多
現在有很多家庭的著稱是6個大人1個小孩,長輩都會把自己所有的愛給孩子,孩子在家可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之前坐公交車的時候,看到過這樣的一個現象,一個老人家上公交車的時候快速的找到一個座位坐下,過了一會,一個胖胖的男孩邊玩手機邊走到老人旁邊。
老人馬上站起來照顧孩子坐下。自始至終男孩都沒有抬頭正眼看看這個老人。
公交車上還放著「請給老弱病殘讓坐。」
生活中我們給孩子的關懷過多,以致於他們看不到自己受到了多少的關注和愛護。
不懂感恩的孩子就是生活中沒有辦法對自己負責,社會上沒有辦法對工作負責。
莎士比亞在《李爾王》中寫道:不知道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人心。
孩子不懂感恩,父母痛苦一生。
02 孩子有求必應
我們總是覺得自己給孩子的不夠多,孩子想要天天的星星都會想盡辦法去滿足。
十年前,王先生的兒子的英國留學歸來,一直沒有找工作。
十年間,王先生一方面為兒子不找工作而憂心,一面又照顧兒子的飲食起居,給兒子買車買房籌備婚禮,花了好幾百萬。
十年後,王先生忍無可忍,賣了兒子的車子。
兒子生氣,把他的車子給砸了。
父親怒火中燒,把兒子的房子砸的一片狼藉。
兒子對父親大打出手,揚言要把父親的房子也砸了。
一個縱容,一個索取。
一個不懂得教誨,一個不懂得感恩。
「生養不為功,功在教育。」
《特別狠心特別愛》中有一段這樣的話:
父母給予孩子的愛,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讓他們從小體驗生活的艱難,也不懂得在適當的時機向他們索要說要陪,因此最終導致子女們一輩子艱難,一輩子朝他們索要。
每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都是父母慣出來的。
03 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是高級的炫富
不是每一滴水都可以的帶湧泉相報,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會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一個家庭最成功的事情莫過於養出了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少年說》中一幕讓我記憶深刻。
有一個男孩的媽媽是外賣員,平常會跟孩子分享生活所有見聞,本以為孩子會嫌棄媽媽是一個外賣員,沒想到他在所有人面前大喊:請大家善待外賣員吧,因為有可能那是我最親愛的媽媽,她也曾經是別人的小公主,是別人的愛人。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要讓孩子參與到生活中,一起打造一個良好的生活氛圍,孩子有參與感才會更加喜歡家中的每一個人,更能感受到周圍的變化,變得更加有同理心。
教育專家盧勤說:
感恩是需要練習的。一個孩子被他人需要,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價值。一個孩子被父母需要,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身體蘊藏著多麼大的能量。
孩子什麼樣全靠父母的塑造。
孩子並不是不感恩自己的父母,而是父母沒有引導和告訴他應該怎麼做!
從今天開始,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孩子,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舉止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