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電商平臺改變了規則,2020年的「雙11」快遞高峰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據太原市郵政管理局監測:11月3日,首個派件高峰期已到來。
「轉運中心的快件多嗎?」「快件能準時送到嗎?」「山西有哪些土特產走出去了?」……
帶著這些問題,11月3日,山西晚報記者走進山西中通快遞太原轉運中心,探訪每一件包裹的分發旅程。
智能分揀讓快遞企業工作「加量不加時」
3日上午,山西中通快遞太原轉運中心,只見一個個包裝整齊的包裹像魚兒般在流水線上「遊走」,沒有堆積的跡象。傳送帶附近幾乎看不到工人,僅能在卸車口和裝車口處見到一撥撥工人卸貨、裝車。這是我省快遞業最先進、最大的自動化分揀流水線。
這條自動化分揀流水線有多智能?
山西晚報記者看到,每一件包裹從車上卸下後,要先在動態秤上掃描進行「身份識別」,然後系統會根據面單上的信息為其繪製一條流水線內的「導航地圖」,包裹會沿著這個為它「量身定做」的路徑在轉運中心裡「遊走」,中途經過某些「關卡」時,被擺輪「撥」向設定好的路徑,最後通過相對應的「滑道」滑向末端。裝車工人在流水線終點等待,將同一目的地的包裹碼貨、裝車,最終送到包裹的主人手中。
「分揀效率比去年提高了2.5倍還多!」山西中通快遞運營部高級經理張權介紹:2020年,公司將分揀設備全新升級,建成了省內快遞行業最先進的小件雙層自動交叉分揀設備和大件擺輪自動化分揀設備,帶來了高效分揀、中轉及低破損率,成為了該公司在當地快遞行業中的突出優勢,「而且也極大緩解了以往快件帶來的場地壓力,這點在旺季期間尤為明顯。」
根據測算,2020年山西中通的首個高峰期峰值進港量達到160餘萬票,出港量50餘萬票,是去年「雙11」峰值的1.6倍。「量增加了不少,但卻未出現爆倉的現象,多虧了這條自動化分揀流水線!」張權說。
2019年未改造分揀設備時,每小時僅能處理1.5萬件包裹,到了旺季分揀人員又累又不出活兒,留倉壓貨的情況時有發生。山西中通快遞太原轉運中心出港庫主管白潔說,如今分揀設備升級了,每小時能處理5萬件包裹,可以實現包裹隨到隨發,讓他們在旺季到來時能夠從容應對,工作「加量不加時」。
直播賣貨走出去的山西特產越來越多
一直以來,山西是一個「進港」大省,「送進來」的包裹多,「走出去」的包裹少,大部分網購包裹來自廣東和江浙滬等地,從山西發出去的包裹量相對較低。2020年,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在山西中通快遞太原轉運中心出港庫,傳送帶上擺滿了一箱箱山西的土特產品。「這些都是從山西派送到全國各地的,數量比以前明顯增多了。」白潔說,僅11月3日當天,出港的包裹超過了50萬件,而平時只有35萬件。「最受歡迎的有運城的蘋果、呂梁的紅棗、忻州的玉米,晉中的海玉石頭餅、太谷餅,還有正在熱賣的山西藥茶。這說明,山西的電商也在發展壯大。」
「前段時間,很多縣長站臺直播賣當地特產,還有我們中通開啟的『倉播』,讓很多山西特產紅遍全國,我們的出港量一直在增加。這次趕上『雙11』大促,經常是一車一車的同品牌貨品拉來,被運送到全國各地。」山西中通運營部經理助理劉芳介紹道。
「你瞧,這件包裹就是運城發往北京的蘋果。」劉芳拿起一件快遞笑著說。為了方便果農,最近一段時間,快遞點就設在田間地頭,果農只要通過電商平臺售出,快遞員就直接去果園裡收取快遞,節省了大量時間。
山西晚報記者仔細查看該快遞,寄出地址是運城市臨猗縣,包裹裡是5斤甜脆可口的蘋果,收件人是北京市某寫字樓的一名白領。很快,這位白領就能將品嘗到味道鮮美的山西蘋果了。
一天三派快遞小哥馬不停蹄將包裹準時送達
「雙11」的狂歡購物後,所有「剁手族」最想見到的人,大概就是快遞小哥了。山西晚報記者從多家快遞公司了解到,為了讓大家儘早拿到快遞,山西的物流、快遞公司已「開足馬力」高強度運轉中,其中山西中通已經開啟「一天三派」模式。
「最近幾天工作量已經明顯增加,從早上7點開始到晚上10點,幾乎是一刻不休地收件、派件。」3日早上7時許,負責親賢街片區的山西中通快遞員孟亮,已經在派件的路上了,他要先給客戶一一打電話過去詢問是否在家、是否方便收包裹,再把暫時無法派送的包裹放到小區的快遞超市裡。「累是累,不過我也習慣了,我已經經歷了6個『雙11』了,都成『快遞老哥』了!」孟亮笑著說。
每到快遞旺季,山西中通就會開啟「一天三派」模式,分別是早晨6點、中午11點半和下午2點半從轉運中心發車,分派到各個網點,再由快遞小哥派送。
「為了備戰『雙11』,我們和山西工程職業學院、煤炭學院等幾所高校達成合作,通過校企合作模式提前儲備了優秀員工,並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業務技能培訓。」山西中通總經理趙曉龍介紹:目前,山西中通有5000多名快遞小哥,分布在全省321個網點,馬不停蹄地把每一件包裹準時送達至客戶手中。
「每年『雙11』,我們的快遞小哥真的是在拼命,從最初參與到『雙11』快遞工作,網點接到客戶投訴的情況較多,到現在我們營業部幾乎達到客戶零投訴、派件零差錯的水平。我們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相信隨著更多高科技手段的加入,未來的『雙11』我們會更加自信,服務也會更令消費者滿意。」趙曉龍說。
責任編輯:王磊
該文章系轉載,登載該文章目的為更廣泛的傳遞市場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如有漏登相關信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