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雪
12年前,受世界金融海嘯的波及,胡茂峰工作7年的外資企業撤資,進入暫時待業狀態。變局之下,他頂著眾人質疑的目光,一頭扎進尚在「襁褓」的電商平臺。
12年間,他在城陽區夏莊街道成立了以韓餐、速食品為主營類目的青島盛源來商貿有限公司,產業布局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多家線上平臺,擁有上百萬的粉絲客戶群體,年銷售額突破3.5億,世界五百強農心也主動邀約打造聯名款餐飲面。
這個「雙十一」,盛源來商貿有限公司在24小時內收穫上千萬的訂單,全國四大倉庫臨時僱用60個員工,30萬包裹待發。記者探訪盛源來青島倉庫發現,從「拼人力」到「拼智力」,發貨任務雖然艱巨卻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預計3天之內將30萬包裹全部發出。
盛源來青島倉自動掃描稱重機
雙十一單天銷售預計突破1000萬
「雙十一」是電商的狂歡節,作為青島頭部電商代表之一的盛源來也不例外。距離「雙十一」終極狂歡之夜倒計時1小時,盛源來商貿有限公司燈火通明。運營部門、客服部門的職員們緊盯著眼前的電腦屏幕,不放過一單顧客的諮詢,鍵盤敲擊的「噠噠噠噠噠」聲充斥在周圍的空氣中。「不吃不睡不關機,誓死決戰雙十一」「不怕失戀,就怕失單」「衣帶漸寬終不悔,全心全意雙十一」……諸多標語讓整個公司迎接「雙十一」的氣氛濃重而熱烈。
客服中心備戰雙十一
狂歡之夜進入倒計時,空氣變得安靜,此刻胡茂峰和公司的其他同事的心情是一樣的,他們屏住呼吸、拳頭緊握,盯著電視屏幕上不斷地滾動的銷售數據。「雙十一」狂歡之夜前5分鐘,盛源來銷售突破100萬!前10分鐘,銷售突破200萬!每當銷售得以突破,胡茂峰和公司的職員都會激動地歡呼雀躍,這是備戰近一個月交出的滿意答卷。已近凌晨兩點,電視屏幕上的銷售數據增長緩慢,「雙十一」的小高峰過去了,公司職員們緊繃的神經終於能得到暫時的放鬆,大家陸續離去,為第二天的高峰期養精蓄銳。
「截止11日早上7點,盛源來銷售突破500萬!從目前的銷售數據來看,今年雙十一單天銷售能夠突破1000萬。」胡茂峰看著眼前20多歲的小姑娘、小夥子們說道,「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當初自己『初生牛犢不怕虎』敢拼、敢闖的勁兒。我希望他們能夠在公司得到充分的發展,之後有能力成立自己的公司。」
今年是胡茂峰從事電商行業以來度過的第8個「雙十一」,距離2013年他經歷的第一個「雙十一」,銷售實現爆發式增長。胡茂峰迴憶說,「我們做電商以來經歷的第一個『雙十一』是2013年11月11日,其實就是我小女兒出生的日子。她出生在凌晨3點,那時候的訂單就超出我們的預估,單天7萬多元的訂單,而我們當時的日銷5000元左右,現在單天就能實現上千萬的銷售。『雙十一』對我來說不僅是電商人的節日,也是身為父親最幸福的一天。」
預計產生包裹30萬單,三天內全部發出
對於消費者而言,付完尾款就意味著「雙十一」節點已過,在家坐等收貨即可。但是對於電商人來說,銷售達成這隻走出了第一步。凌晨一點,盛源來商貿有限公司青島倉燈光閃爍,為了儘快將快遞送到消費者手中,倉儲人員們正在加班加點、緊鑼密鼓地打包商品。
自動流水線上的丁大姐手法敏捷地將分揀完畢的商品打包,「今年是我在盛源來工作的第四年,『雙十一』節點已經經歷了四次。包裝講究一個『快』字,我平均一到兩分鐘就能打包完畢一個訂單,『雙十一』節點訂單大大增加,加班也是難免的。」
「往年都是在訂單產生後打包商品,效率較低。今年我們把方便麵組合、部隊火鍋、泡菜等單品預打包好,這樣訂單產生後就能第一時間貼上快遞面單發出。」胡茂峰說,「不打無準備之仗,10號晚上8點,快遞車就已經在倉庫等待就位了,打包好的包裹可以裝車,這樣一來就避免了二次作業,減少人工浪費。」
盛源來青島倉智能分揀牆
11月11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盛源來商貿有限公司青島大倉內,叉車叉著貨物在院內來回穿梭,兩輛快遞車早早就停在倉庫門口,快遞小哥正在忙忙碌碌地裝車,倉庫內穿著紅、藍工作裝的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有序地工作著。記者了解到,商品從分揀到出庫需要四個流程。首先分揀員拿到系統導出的任務清單,從貨倉上分揀訂單商品。然後將分揀完畢的商品通過智能分揀牆進行核實,降低訂單誤差。第三步,將分揀完畢的商品傳遞至包裝流水線打包,同步貼上快遞面單。最後自動掃描稱重機將打包完畢的商品自動掃描後傳送至相應的快遞區域。
胡茂峰說道,「為了提高發貨效率,『雙十一』期間全國四倉增加僱用臨時工60人。臨時僱用的工人主要在分揀區域工作,該流程無需過多培訓,能夠快速上手。這一排貨架之前滿滿當當全是方便麵,現在已經空出來三分之二,這主要得益於預打包。從倉庫前7個小時的工作效率來看,今天單日能夠發出快遞10萬單,30萬單全部發出預計需要三到四天的時間。」
從拼人力到拼智力,智能倉儲解決三大痛點
「現在所在的倉庫是青島倉,倉儲總貨值2000多萬,正式工作人員30人。面對雙十一這種大促節點產生的30萬包裹量,僅靠人工是遠遠不夠的。」胡茂峰說,「當前倉儲存在三大痛點,一是人工成本高,二是工作效率低,三是分揀誤差高。為節省人工成本,提升分揀效率,今年我們引進了自動掃描稱重機,打包好的商品在傳送帶上通過電腦自動掃描,就能自動分揀傳送到相應品牌的快遞區域。以往打包分揀至少需要5個人,現在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效率至少提升了30%。為了提升揀貨的精準性,減少庫存差異,我們引進智能分揀牆設備,分揀商品信息與貨單信息完全一致才能掃描出庫,減少了因貨品不對稱導致的客訴發生。」
從創業之初十幾平的小臥室做倉庫,盛源來商貿有限公司已發展擁有青島、濰坊、崑山、鄒平四大倉庫,最大倉庫青島倉佔地面積6500平方米,總佔地面積15000平方米。據悉,盛源來25%的客戶群體集中在江浙滬地區,為提升配送效率,滿足頭部客戶對時效的要求,今年7月份,盛源來在崑山設立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的配送倉。從盛源來內部的銷售分析來看,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對韓食的接受度越高,上海及長三角地區客單價較高,選址在崑山,主要考慮到崑山距離上海僅有40公裡,顧客早上下單後,最快下午就能夠送達。
胡茂峰告訴記者,「倉庫在企業整個供應鏈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時時保障正確的進貨和庫存控制及出庫,會導致倉儲費用增加,服務質量得不到保障,進而影響整個企業的信譽和市場競爭力。電商倉儲與傳統倉儲的區別在於,電商倉儲的發貨頻率高,種類也相對豐富,面對電商大促,處理不當,可能會出現爆倉的現象。」
胡茂峰走到在建的自動化冷庫面前介紹說,「今年10月開始建設的全智能冷庫系統,佔地面積650平方米,預計12月份建設完畢。該系統的引進全面提升冷庫的倉儲面積,恆溫智能監控、全自動一體化作業將會避免低溫對工人身體的傷害,即時會成為青島倉庫一道最炫的風景線。」
聯名定製款餐飲面銷售表現出眾
「雙十一」終極狂歡之夜來臨,記者在客服電腦桌面不斷彈出的消息提醒中發現,盛源來&農心聯名定製款餐飲面備受消費者的關注和喜愛。
胡茂峰介紹到:「我們與農心聯名定製款的餐飲面自2019年4月上架以來,表現出優異的銷售成績。2019年,盛源來&農心聯名定製款餐飲面累計銷售640000袋,2020年截止目前,盛源來&農心聯名定製款餐飲面截止目前已銷售550000袋,預計全年銷售能達到760000袋。」
盛源來&農心聯名定製款餐飲面
據了解,盛源來與農心的合作從2016年開始,4年的合作時間內,盛源來憑藉在韓餐銷售中強大的粉絲聚集力,將農心品牌線上銷售做到了全網第一。農心作為以辛拉麵生產為主的食品企業,在韓食界可以稱得上是泰山北鬥;盛源來旗艦店作為糧油速食類目的KA頭部商家,在天貓銷售中也表現不凡,位居韓餐銷售TOP 1。
胡茂峰談到,「聯名定製款餐飲面項目是農心主動提出的,農心在韓餐深耕55年,是最優質的供貨商,在食品安全方面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保障,在專注品質的基礎上,聯名定製能夠為消費者帶來與眾不同的消費體驗,進而有助於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品牌往往都有自己的形象標籤,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單一不變的發展不一定是好事。上到頂級的奢侈品,下到觸手可及的大眾品牌,大家都開始玩聯名,聯名一定程度上為品牌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活力。」
在變局之中,再開闢一場新局
雙十一這場消費盛宴的背面,有無數年紀輕輕的創業者,80後、90後、甚至是95後,他們看似不務正業,實則野心勃勃,赤手空拳地闖入電商世界。
對於80年出生的胡茂峰來說,今年是他在青島生活的第20個年頭,可以說青島是他的第二故鄉。2008年金融危機,大量的韓商企業退潮,胡茂峰工作7年的韓資企業也在其中。「當時網際網路電商才剛剛興起,對它最初的了解是僅限於看到朋友籤收網上購物的快遞。」胡茂峰談到,「不用出門就能買到想要的商品,這在當時很新鮮,我堅信這是未來消費新風口。」
胡茂峰深知青島是網際網路發展的窪地,但與此同時青島也是韓國文化的聚集地。7年韓資企業的工作經歷讓胡茂峰積累了豐富的人脈資源,依託韓國優勢的資源,從賣韓式辣醬、泡麵開始,2008年5月,胡茂峰在淘寶上開了第一家韓食店,上架當天就產生了第一筆訂單,這給他帶了巨大的信心,「起初愛人對我的創業行為很不理解,覺得我是不務正業,後來一筆大的訂單產生了200多元的利潤,使我愛人對網上創業的行為有所改觀。」
隨著銷售規模逐漸擴大,淘寶店的管理僅靠胡茂峰夫婦已無法支撐。2012年,胡茂峰開始組建電商團隊,定位純線上經營,成立盛源來商貿有限公司,目前全國共有80名文職人員、100名倉儲管理人員。公司成立第一年,盛源來實現銷售800萬;此後五年保持倍增的速度,2012年,銷售破億;2017年,銷售實現2.5億;2020年,預計銷售3.5億。胡茂峰談到:「2012年到2017年,隨著公司產品線進行豐富升級,線上消費者不斷增加,電商發展迎來了高速上升期。2018年後,線上消費者註冊趨於飽和,電商發展進入瓶頸期,發展速度趨緩。」
年初疫情催生了「宅經濟」的發展,盛源來銷售迎來一波小高峰。與此同時,胡茂峰意識到,抖音、快手流量的逐漸上升,直播帶貨成為電商發展的新支點。為迎合現代年輕人消費場景,2020年,盛源來成立新媒體中心。面對電商發展新變局,胡茂峰感慨到:「目前,我們正在與一家專業的MCN機構對接,希望通過專業團隊為盛源來的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時代在發展,流量在升級,企業只有隨著發展潮流,不斷轉型升級,才能永葆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