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來個奈良一日遊,怎麼安排吃最好呢?我覺得不如這樣,晚上可以奢侈一下,訂一間好的料理餐館,比如那家味道氣氛兼好的米其林三星「和やまむら」,慢慢享受古城之夜。午餐就要一切從簡了,若正當風和日麗,那就買一盒奈良名物「柿葉壽司」,再到便利店胡亂買一瓶綠茶,帶著去奈良公園野餐就好。只是要一萬個小心那些虎視眈眈的鹿們,被撞飛也就算了,落得午餐也被奪走就不值了。
當五月舒爽的風吹過柿林,就在這一周左右的時間,柿子葉開始散發出濃豔的光彩。只可惜,從初夏到秋天,那些可食用柿葉通通在變紅之前就被摘下來,準備成為包裹壽司的綠夾克。在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中,他向報社記者沾沾自喜地介紹了一種稀奇食品,就是奈良吉野山偏僻地帶人們製作的柿葉鮭魚壽司。
步驟一點也不難,一升米對一合酒煮飯,熟了後用鹽捏實,手上不能帶水汽,柿葉和鮭魚上的水汽也要用布擦乾。再將鹹鮭魚切成薄片,放在飯上,用柿樹葉反過來包緊,然後一一放進壽司桶裡碼緊,不留縫隙,蓋嚴後壓上重石。今晚醃明晨就可以吃了,時間越久越好。自從吃到這種壽司之後,谷崎先生對山鄉人民智慧大感佩服,驚呼,「有種特殊的香味,比東京的壽司好吃太多!」他甚至覺得山鄉人們的味覺遠比城裡人厚重很多,某種意義上他們的生活比我們想像地更豪奢。
看看擁有150年歷史的奈良老鋪平宗,也的確是有這種感覺。因為在交通不便的從前,對生活在吉野深山老林的人來說,海裡的魚是相當貴重的食材,怎麼樣用最好的方法保存並且發揮出它最佳的獨特風味,才是人們一生懸命想要研究的東西。如今的平宗,柿葉壽司的花樣名目也多起來,不限於鮭魚,還有鯖、鯛、鰻、蝦等等。排列組合之下,讓現代人難耐單調的口味得到充分的滿足。
我倒願意當一個逆流而上的回歸者,於是買了一盒傳統的鮭魚和鯖魚壽司。途徑商店街的時候,一家小點心鋪子熱火朝天在叫賣。日本的大多數和式點心,都是預先做好的涼的甜點,用來配熱茶吃。這也就意味著你很少能遇到國內那種「熱氣騰騰的包子新鮮出爐啦!」類似的暢快場景。奈良這間鋪子卻不同,真的是一邊在做餡蒸皮一邊賣。點心只有一種,艾草餅,豆沙餡,微熱的綠色糯米球外邊滾了一層黃豆粉,用兩片紙一夾就遞給我。帶著一種會很好吃的預感,考慮到重返追加的可能性,我儘量放慢腳步邊走邊吃。果然,才走出不遠,就決定跑回去再買幾個當下午點心。這樣一種路邊小店才能給予的美味,常常伴隨著簡陋、樸實和好天氣。我在奈良公園選了個不易被鹿發現的角落,打開柿葉壽司的盒子,經過一番翻雲覆雨的親密接觸,鮭魚和鯖魚的油脂已經滲透到柿葉裡,柿葉的香味也融入魚肉當中,怪不得谷崎先生要說,「今年我就是靠這個度過夏天的啊。」